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9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规范和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9年) 被引量:157
1
作者 陆权 +10 位作者 张泓 陈志敏 刘恩梅 刘瀚旻 殷勇 赵顺英 赵德育 张晓波 马丽娟 陈运生 徐锦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6-373,共8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征,要做到恰当诊断、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迫切需要规范其检测方法并指导临床应用。遵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的专项通知要求,儿科临床和检验学科专家基于实验室规范和临床实践这两个要素,...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征,要做到恰当诊断、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迫切需要规范其检测方法并指导临床应用。遵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的专项通知要求,儿科临床和检验学科专家基于实验室规范和临床实践这两个要素,博采各方观点、集思广益并参考相关文献编写成本共识,依据是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经济实用性和可及性,共识还分层推荐了不同场景下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敏感性和特异性 儿科临床 临床实践 经济实用性 实验室诊断方法 专家共识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 被引量:137
2
作者 殷勇 陆权 +1 位作者 闫晓莉 邹映雪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3,共3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是一种全球感染性疾病,累及各年龄组儿童不同的组织器官,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MP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而各年龄段人群对其有普遍易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是一种全球感染性疾病,累及各年龄组儿童不同的组织器官,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MP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而各年龄段人群对其有普遍易感性。本文概述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流行病学特征 呼吸道感染 MP感染 感染性疾病 呼吸道传播 组织器官 年龄组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1
3
作者 张晓波 王立波 +1 位作者 张灵恩 张明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4-346,共3页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采用SERODIA-MYCOⅡ明胶凝集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80且鼻咽部洗液呼吸道病毒检测和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确诊为MP感染的11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采用SERODIA-MYCOⅡ明胶凝集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80且鼻咽部洗液呼吸道病毒检测和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确诊为MP感染的11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①110例患儿均有呼吸道表现,56例(50.9%)肺外脏器受累,其中年长儿51例;受累脏器中以泌尿、消化、血液系统多见,分别为37.5%、35.7%、21.4%,皮肤损害(1.8%)少见;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4 d左右好转。②实验室检查中:血MP-IgM均≥1:80,痰MP-PCR阳性率28.2%,痰MP培养阳性率20.0%,冷凝集试验阳性率5%。提示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脏器受累,尤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更易造成误诊;对于治疗不理想及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注意有无MP感染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测,以及早确诊,对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外脏器 临床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1
4
作者 俞志凌 袁壮 刘春峰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95-496,共2页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 (MP)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损害。方法 回顾分析 2 6 4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 6 4例MP感染中 2 2例 (8 3 % )有CNS损害。结论 MP感染所致CNS损害为MP感染的最严重并发症 ,且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并发症 儿童
原文传递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影响 被引量:99
5
作者 陈璐 陈艳萍 +1 位作者 黄建宝 孟燕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66-68,75,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嗜酸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第1、3、5、7天时咳嗽症状积分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随访期间,观察2组咳嗽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反复发作的次数。结果治疗第3、5、7天时,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外周静脉血EOS和EC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IgE水平明显升高。在咳嗽症状缓解及消失方面,观察组患儿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抗感染基础上,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控制呼吸道反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布地奈德 肺炎支原体感染 慢性咳嗽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0
6
作者 马红秋 辛德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71-573,共3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治疗 抗生素 耐药机制 儿童 支原体肺炎
原文传递
23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76
7
作者 秦雨春 杨丽萍 +3 位作者 曲东 张悦 王静霞 王娅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诊断 误诊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70
8
作者 刘春峰 袁壮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 神经病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与临床 被引量:60
9
作者 程燕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387-388,390,共3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MP) MP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脏器损伤 婴幼儿期 病理变化 胸腺摘除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 被引量:63
10
作者 张海邻 陈志敏 +4 位作者 刘瀚旻 温顺航 尚云晓 王立波 李昌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初始感染的MP菌量、宿主的免疫状态以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分布均可能影响MP感染的进程[1]。目前认为MP可通过黏附及细胞毒效应对呼吸道上皮造成直接损伤,也可通过...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初始感染的MP菌量、宿主的免疫状态以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分布均可能影响MP感染的进程[1]。目前认为MP可通过黏附及细胞毒效应对呼吸道上皮造成直接损伤,也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肺炎及其他系统损伤[2]。现介绍MP感染的主要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致病机制 呼吸道上皮 MP感染 细胞毒效应 正常菌群 免疫状态 直接损伤
原文传递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11
作者 陈秀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8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个性化护理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3
12
作者 黄亚娟 夏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6期2953-2954,296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药物护理、发热控制、合理饮... 目的观察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药物护理、发热控制、合理饮食与适当运动护理、心理健康教育等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蛄果观察组患儿中显效4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4%,对照组患儿中显效2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68%,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12,4.55,P均〈0.01)。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χ2=3.12,2.74,6.13,P均〈0.01)。结论针对患儿采取全面、综合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
下载PDF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2
13
作者 伍亚辉 杨晓鸥 +4 位作者 刘翠梅 盛珺 戈志峰 周韵娇 管益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5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包括肺炎及支气管炎)55例及对照组患儿43例,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及对...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5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包括肺炎及支气管炎)55例及对照组患儿43例,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及对照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同时采用ELISA方法和抗凝静脉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对照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计数嗜酸粒细胞。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为4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MP-IgM阳性率(18.6%)(P<0.05);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计数嗜酸粒细胞及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H=16.236、H=65.379,均P<0.05),且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血清总IgE大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median=0.50、0.44;median=180.5、170.2),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总IgE大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median=0.44、0.32;median=170.2、159.10)。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支气管肺炎与大叶性肺炎临床及血液学特征 被引量:56
14
作者 吉祥灵 雷智贤 +2 位作者 吴守业 赵春妹 郑雪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支气管肺炎与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特点以及早期血液检查指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2月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8例MP感染肺炎患儿资料,按照肺部影像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支气管肺炎组(n=...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支气管肺炎与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特点以及早期血液检查指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2月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8例MP感染肺炎患儿资料,按照肺部影像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支气管肺炎组(n=78)及大叶性肺炎组(n=60),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表现与体征,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结果,并评估患儿治疗效果及转归情况。结果支气管肺炎组患儿超声显示病灶多为等回声或者低回声,CT扫描可见密度不匀、边界模糊磨玻璃影或者斑片状密度增加影,伴明显支气管充气征;大叶性肺炎组患儿超声显示病灶存在显著回声,回声形态与脾脏、肝脏以及肺叶形态相近,CT充血期显示出磨玻璃样病变,实质期显示为大叶状或者显示为肺段分布实变影;支气管肺炎组发热、喘息以及胸腔积液患儿占比显著低于大叶性肺炎组(P<0.05),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干咳或咳痰、双肺干、湿性啰音、呼吸音降低等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气管肺炎组患儿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大叶性肺炎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大叶性肺炎组(P<0.05);支气管肺炎组患儿PEF、FVC以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大叶性肺炎组(P<0.05)。支气管肺炎组患儿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发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较大叶性肺炎组患儿显著缩短,转归情况优于大叶性肺炎组患儿(P<0.05)。结论 MP感染致支气管肺炎与大叶性肺炎患儿影像学表现、临床体征、早期血生化指标、肺功能存在差异,最终导致患儿预后不同,各指标综合分析有利于对两种肺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气管肺炎 大叶性肺炎 临床特点 早期血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5
15
作者 陈花莲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0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咽拭子)与快速血清检验肺炎支原体抗体法进行检测,对其结... 目的研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0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咽拭子)与快速血清检验肺炎支原体抗体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阳性率为86.25%,血清快速检测法阳性率为83.75%,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对年龄较小、病程较短的患儿阳性率更高,而血清快速检测法对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儿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进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均较高,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快速培养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下载PDF
1995~2000年广州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50
16
作者 万根平 陈焕辉 +1 位作者 朱冰 何翠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17-318,共2页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方法 :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方法 (PA)对广州市儿童医院部分住院及门诊肺炎儿童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 (MP IgM)检测。结果 :6年共检测肺炎儿童 10 0 98例 ,阳性数为 2 0...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方法 :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方法 (PA)对广州市儿童医院部分住院及门诊肺炎儿童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 (MP IgM)检测。结果 :6年共检测肺炎儿童 10 0 98例 ,阳性数为 2 0 79例 ,阳性率为 2 0 6 %。 1岁以内婴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6 3%。~ 6岁组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2 3 6 %。 >6岁组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40 7%。发病时间分布上 ,全年皆有不同程度MP感染病例发生 ,10~ 12月MP感染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高。 1995~ 2 0 0 0年MP阳性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MP是儿童时期肺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1~ 6岁组其它病原引起的肺炎多于MP引起的肺炎 ,>6岁学龄儿童肺炎以MP肺炎为主。肺炎支原体引起儿童肺炎有增加的趋势 ,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 发病率 发病季节 发病年龄 广州地区 防治 1995-2000年 调查分析 小儿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E水平变化及其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2
17
作者 朱湘芸 王洵 赵弘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E水平变化及其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患儿74例(哮喘组),根据是否存在MP感染,分为MP感染组35例(其中MP感染轻症20例,MP感染重症15例)和MP非感染组39例;另选择同期与哮喘组性别...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E水平变化及其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患儿74例(哮喘组),根据是否存在MP感染,分为MP感染组35例(其中MP感染轻症20例,MP感染重症15例)和MP非感染组39例;另选择同期与哮喘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儿童38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E水平。结果哮喘组血清TNF-α(30.77±3.43)μg/L、IgE(279.43±12.43)g/L,对照组血清TNF-α(16.12±2.06)μg/L,IgE(181.76±10.66)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32、8.93,P均<0.05)。MP非感染组血清TNF-α(24.02±2.77)μg/L、IgE(245.44±13.27)g/L;MP感染组血清TNF-α(38.32±3.56)μg/L、IgE(310.43±18.39)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89、7.93,P均<0.05)。MP感染重症血清TNF-α(50.25±3.64)μg/L、IgE(428.43±24.72)g/L,MP感染轻症血清TNF-α(29.30±3.23)μg/L、IgE(289.83±13.84)g/L,MP感染重症较MP感染轻症血清TNF-α、IgE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为8.54、7.89,P均<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E水平升高;MP感染能加重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E水平升高程度,与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哮喘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Α IGE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51
18
作者 赵德育 陈慧中 +7 位作者 郑跃杰 张海邻 农光民 陈德晖 李昌崇 陈强 王垒 张泓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感染既可以发生在上、下呼吸道及肺脏,也可以累及肺外系统。MP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征性,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变度大,可能会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而部分...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感染既可以发生在上、下呼吸道及肺脏,也可以累及肺外系统。MP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征性,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变度大,可能会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而部分患者可以自我缓解。临床医生需要对本病提高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诊断 临床表现 下呼吸道 临床症状 MP感染 临床医生 特征性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8
19
作者 陈志敏 赵顺英 +5 位作者 王颖硕 陆权 郑跃杰 刘杨 鲁继荣 杨德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87,共4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涉足广泛,对某些疑点和困惑的问题多有不同观点。现就临床医师感兴趣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一、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机制与临床特征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涉足广泛,对某些疑点和困惑的问题多有不同观点。现就临床医师感兴趣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一、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机制与临床特征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是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一种严重状态。近年来临床报道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PNEUMONIA 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临床医师 临床特征 发生机制 临床报道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 被引量:46
20
作者 陆怡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2年第4期216-218,共3页
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它也可以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外疾病,如:渗出性多形红斑、支原体脑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噬血细胞综合征、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耳聋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临... 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它也可以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外疾病,如:渗出性多形红斑、支原体脑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噬血细胞综合征、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耳聋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临床表现多样,其中皮损发生率高(约占25%),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7%)。发病机制除直接侵袭、毒素作用外,目前倾向于免疫损伤。治疗以抗感染基础上联合激素或静脉丙种球蛋白以及对症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外表现 呼吸道感染 皮肤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