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的静态双向拉伸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罗焯欣 董月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5,共5页
以国产聚乳酸(PLA)和进口PLA为原料,研究其成膜加工性能以及静态拉伸工艺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扩链剂苯乙烯-丙烯酸甘油酯共聚物(ADR)、聚碳酸丁二酯(PBC)以及防粘连剂对PLA成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伸速度为60 mm/s... 以国产聚乳酸(PLA)和进口PLA为原料,研究其成膜加工性能以及静态拉伸工艺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扩链剂苯乙烯-丙烯酸甘油酯共聚物(ADR)、聚碳酸丁二酯(PBC)以及防粘连剂对PLA成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伸速度为60 mm/s时,易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薄膜;w(ADR)为0.2%时,可有效改善PLA薄膜的厚薄均匀性,并可提高薄膜的纵、横向拉伸强度;w(PBC)为10%时,可明显改善其成膜性,膜的厚薄均匀性及脆性;防粘连剂的加入对成膜性及薄膜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双向拉伸薄膜 聚碳酸 扩链剂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丁二酯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魏鑫 王培贤 +5 位作者 王明亮 黄东 魏忠 宋晓玲 王公应 王自庆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7-1607,共11页
以环氧大豆油(ESO)作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和聚碳酸丁二酯(PBC)的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PBAT/PBC/ESO复合材料.通过相关表征研究了ESO含量和PBC含量对PBAT/PB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SO中的... 以环氧大豆油(ESO)作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和聚碳酸丁二酯(PBC)的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PBAT/PBC/ESO复合材料.通过相关表征研究了ESO含量和PBC含量对PBAT/PB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SO中的环氧基团通过与PBAT和PBC的端基发生开环反应,可以提高PBAT与PBC的相容性,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和延展性.当复合材料中ESO含量由0%增加到7.0%时,ESO对复合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增塑性能,获得PBAT/PBC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由353%提高到805%.另外,PBC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PBAT/PBC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和刚性,因此可以通过改变PBC的含量来调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对苯甲酸 聚碳酸 增容 生物可降解塑料 阻隔性能
原文传递
PHA/PBC聚合物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苗庆 石磊 +4 位作者 王明亮 魏东 宋晓玲 魏忠 王自庆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阻隔性能,作为一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包装材料、组织工程和电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结晶速率慢和韧性差限制了PHA应用领域的拓展。通过熔融混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聚碳酸...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阻隔性能,作为一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包装材料、组织工程和电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结晶速率慢和韧性差限制了PHA应用领域的拓展。通过熔融混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聚碳酸丁二酯(PBC)含量的PHA聚合物合金。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等表征手段重点考察了PBC含量对PHA/PBC合金结晶、热分解、力学和亲疏水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C的加入可以提高PHA/PBC合金的结晶峰温度,少量PBC均匀分散在PHA基体中可为成核中心,PBC质量分数为10%的PHA/PBC合金具有最高的结晶度。随着PBC含量的增加,PHA/PBC合金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PBC质量分数为90%的PHA/PBC合金的断裂伸长率分别是PHA和PBC的143倍和1.6倍,主要因为三柠檬酸三丁酯(TBC)对合金的增塑作用。另外,通过改变PBC含量还可以调控PHA/PBC合金热稳定性和亲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羟基脂肪酸 合物合金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碳酸丁二酯-co-富马酸丁二酯无规共聚物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磊 王晓莉 +4 位作者 王鑫基 陈志伟 张道友 王自庆 魏忠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9,共6页
采用乙酸锌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了聚碳酸丁二酯(PBC)和聚富马酸丁二酯(PBF)两种预聚体,而后通过熔融缩聚工艺合成聚(碳酸丁二酯–co–富马酸丁二酯),以凝胶色谱(GPC)和核磁共振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并采用相关手段研究了PBF链段含... 采用乙酸锌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了聚碳酸丁二酯(PBC)和聚富马酸丁二酯(PBF)两种预聚体,而后通过熔融缩聚工艺合成聚(碳酸丁二酯–co–富马酸丁二酯),以凝胶色谱(GPC)和核磁共振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并采用相关手段研究了PBF链段含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BF链段的增加,聚合物热稳定性、亲水性和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PBF单元含量增加到80%时,聚合物的熔点达到最高值111.9℃,且最大热分解温度为363.7℃;当PBF单元含量从20%增加到80%时,聚合物由疏水性逐渐变为亲水性,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增长了3~4倍,而断裂伸长率降为原来的1/8。双键的引入会改善PBC链段的反应活性,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锌 交换 聚碳酸 富马酸 (碳酸–co–富马酸)
下载PDF
大环碳酸酯的Novozym-435酶促开环聚合 被引量:3
5
作者 冯俊 王华芬 +1 位作者 李双凤 卓仁禧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研究了14元环的碳酸丁二酯二聚体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下的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聚碳酸丁二酯.聚合在常压,75℃的甲苯溶液中进行,反应条件温和.详细探讨了反应条件诸如单体浓度,酶浓度对于聚合的影响.结果显示Novozym-435具有与异... 研究了14元环的碳酸丁二酯二聚体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下的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聚碳酸丁二酯.聚合在常压,75℃的甲苯溶液中进行,反应条件温和.详细探讨了反应条件诸如单体浓度,酶浓度对于聚合的影响.结果显示Novozym-435具有与异辛酸亚锡可比拟的高催化活性,同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碳酸丁二酯的酶促甲苯溶液开环聚合和环状内酯的酶促甲苯溶液聚合有所不同,没有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开环 脂肪族聚碳酸 聚碳酸 固定化酶Novozym-435
下载PDF
长支链聚碳酸丁二酯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珊珊 俞炜 周持兴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38-243,252,共7页
脂肪族聚碳酸丁二酯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但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热降解反应及材料本身存在的熔体强度低、拉伸强度低等缺陷却大大限制了其应用。为此,采用反应加工的方式对聚碳酸丁二酯进行改性,通过在共混体... 脂肪族聚碳酸丁二酯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但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热降解反应及材料本身存在的熔体强度低、拉伸强度低等缺陷却大大限制了其应用。为此,采用反应加工的方式对聚碳酸丁二酯进行改性,通过在共混体系内加入多官能团单体的方法来制备长支化的聚碳酸丁二酯。探索出了一种用酸酐类和环氧类多官能单体联用的方法,制备得到了高支化度、高分子量的聚碳酸丁二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及流变学方法,表征了长支化结构的产生,并推测了制备长支化聚碳酸丁二酯的官能团反应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支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聚碳酸丁二酯相比,改性后的样品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采用多官能单体联用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长支化样品的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长支链 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