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乳果汁饮料稳定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23
1
作者 洪有生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4-36,共3页
含乳果汁饮料稳定性问题探讨洪有生浙江省金华市工业科学研究所3210001前言营养乳化饮料和酸性乳化饮料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发的一种新型保健饮料,风味突出、有香味、口感好,营养全面、引人食欲,因此,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工艺上... 含乳果汁饮料稳定性问题探讨洪有生浙江省金华市工业科学研究所3210001前言营养乳化饮料和酸性乳化饮料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发的一种新型保健饮料,风味突出、有香味、口感好,营养全面、引人食欲,因此,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工艺上要解决诸多问题,从现状看,最突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乳果汁饮料 稳定性 乳化剂 甘油酯
下载PDF
聚甘油的生产、性质及其酯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郦伟章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1999年第6期6-8,共3页
介绍了各种类型聚甘油的生产、聚甘油的性质及聚甘油酯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聚甘油酯作为化妆品生产原料可用作乳化剂、赋形剂、保湿剂、柔软剂和分散剂, 并具有稳定、调理和控制粘度的作用。聚甘油酯可用于生产防晒霜、眼影、婴儿霜... 介绍了各种类型聚甘油的生产、聚甘油的性质及聚甘油酯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聚甘油酯作为化妆品生产原料可用作乳化剂、赋形剂、保湿剂、柔软剂和分散剂, 并具有稳定、调理和控制粘度的作用。聚甘油酯可用于生产防晒霜、眼影、婴儿霜、保湿手霜、护肤霜等, 是化妆品生产理想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甘油酯 化妆品 原料 性质 制造
下载PDF
各种聚甘油酯在保湿护肤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立国 张剑文 谭琛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
通过以聚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制备化妆品,研究了不同聚合度的聚甘油酯对化妆品的性能的影响。选择保湿性较好的护肤化妆品的配方,要求具有保湿、美白、营养等功效。将不同聚合度的聚甘油酯加入化妆品,观察并通过测试化妆品的保湿性、耐热... 通过以聚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制备化妆品,研究了不同聚合度的聚甘油酯对化妆品的性能的影响。选择保湿性较好的护肤化妆品的配方,要求具有保湿、美白、营养等功效。将不同聚合度的聚甘油酯加入化妆品,观察并通过测试化妆品的保湿性、耐热耐寒性、稳定性等,分析聚甘油酯对化妆品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甘油酯 合度 保湿性
下载PDF
双子硬脂酸聚甘油酯的防雾滴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晓妍 周立国 +1 位作者 王玉兵 刘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564-7565,7610,共3页
[目的]探讨双子硬脂酸聚甘油酯的防雾滴性能。[方法]制备出一系列聚合度不同的双子硬脂酸聚甘油酯,测试了其喷涂后薄膜的防雾滴性能(初滴时间、10滴时间和高温长效性),并与单硬脂酸聚甘油酯(PGME)进行了比较,探讨聚甘油的聚合度与防雾... [目的]探讨双子硬脂酸聚甘油酯的防雾滴性能。[方法]制备出一系列聚合度不同的双子硬脂酸聚甘油酯,测试了其喷涂后薄膜的防雾滴性能(初滴时间、10滴时间和高温长效性),并与单硬脂酸聚甘油酯(PGME)进行了比较,探讨聚甘油的聚合度与防雾滴性之间的关系,考察多次喷涂后薄膜防雾滴性能的稳定性。[结果]在各种双子硬脂酸聚甘油酯产品防雾滴性能比较中,用聚合度为2.2的聚甘油合成的双子硬脂酸聚甘油酯,其初滴时间和10滴时间均比较短,无滴效果好,且80℃的高温长效性也较长。双子硬脂酸聚甘油酯的防雾滴性能稳定,防雾效果重现性好,可多次使用。[结论]双子硬脂酸聚甘油酯的防雾滴性能优于其单聚甘油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农用塑料薄膜防雾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甘油酯 防雾滴性能
下载PDF
不同食材煎炸过程极性组分与聚甘油酯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玉兰 安柯静 +2 位作者 马宇翔 安骏 于文秀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7,共5页
利用花生油对油条、薯条、豆腐和鸡翅4种食材分别进行间歇性煎炸(每天早、中、晚各煎炸1 h,连续5 d,累计煎炸15 h),通过对所取油样极性组分(PC)与甘油三酯聚合物(TGP)的检测分析表明,不同食材煎炸过程中PC与TGP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4种... 利用花生油对油条、薯条、豆腐和鸡翅4种食材分别进行间歇性煎炸(每天早、中、晚各煎炸1 h,连续5 d,累计煎炸15 h),通过对所取油样极性组分(PC)与甘油三酯聚合物(TGP)的检测分析表明,不同食材煎炸过程中PC与TGP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4种煎炸油脂的PC值从初始的3.34%分别增加至煎炸结束时的20.29%、23.84%、14.67%和26.27%,TGP值从初始的0.43%分别增加至10.86%、15.29%、5.68%和15.75%,增幅顺序均为鸡翅>薯条>油条>豆腐。煎炸结束时,4种油脂中PC含量均未超出我国标准限量(27%),但煎炸油条、薯条和鸡翅油脂中TGP已达到欧盟国家如比利时和捷克规定≤10%的限量。此外,不同食材煎炸油的PC与TGP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即可根据相关性方程通过PC值快速地判断出TGP的大致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油 煎炸食材 极性组分 甘油酯 相关性
下载PDF
聚甘油酯合成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凯军 郭丹丹 刘晓红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10期966-968,共3页
选用脂肪酸聚甘油为原料,合成出几种聚甘油酯,对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能作了比较。并对聚甘油硬脂酸酯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发现优化工艺后获得的聚甘油硬脂酸酯的性能较好,HLB值为8.5~9.8,表面张力为45~49mN/m,发泡力为18~20mm。最后取其... 选用脂肪酸聚甘油为原料,合成出几种聚甘油酯,对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能作了比较。并对聚甘油硬脂酸酯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发现优化工艺后获得的聚甘油硬脂酸酯的性能较好,HLB值为8.5~9.8,表面张力为45~49mN/m,发泡力为18~20mm。最后取其中试产品与国内外知名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试产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作为乳化剂、破乳剂等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酯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食品乳化剂—聚甘油脂肪酸酯 被引量:4
7
作者 沈金玉 《中国食品用化学品》 1997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组成、功能特性以及应用领域,报道平价了聚甘油和聚甘油脂酸酯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甘油酯 乳化剂 食品添加剂 PGFE
下载PDF
聚甘油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利 李文锋 +2 位作者 饶刚 葛先卫 夏亚平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6期66-68,92,共4页
本文筛选出天然植物来源的聚甘油酯类乳化剂与传统乳化剂,通过配方设计及性能评价的实验研究对比,确定了聚甘油酯类在化妆品中的广泛应用优点;能形成稳定的液晶状态、具有较强的保湿性、乳化体肤感更滋润、温和、卸妆能力更强。
关键词 甘油 甘油酯 乳化体 液晶 保湿 温和 卸妆
下载PDF
新型环保水基切削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郝行健 王波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5期36-38,40,共4页
以大豆油为基础油,以环保型聚甘油酯为乳化、润滑剂(其中,环状聚甘油酯为极压润滑剂),辅以复合防锈剂、消泡剂、杀菌剂等功能组分,通过一系列实验优化得到一种不含亚硝酸钠、氯、硫、磷等,对环境友好的切削液。研制的切削液润滑性好,防... 以大豆油为基础油,以环保型聚甘油酯为乳化、润滑剂(其中,环状聚甘油酯为极压润滑剂),辅以复合防锈剂、消泡剂、杀菌剂等功能组分,通过一系列实验优化得到一种不含亚硝酸钠、氯、硫、磷等,对环境友好的切削液。研制的切削液润滑性好,防锈性能强,能满足铸铁等多种金属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液 甘油酯 防锈剂
下载PDF
新型冰淇淋乳化剂──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云升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16,15,共2页
关键词 冰淇淋 乳化剂 甘油酯
原文传递
酶的固定化技术在聚甘油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闵菊平 徐怀义 +2 位作者 徐昇 郝丽娜 邢磊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6期171-173,共3页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游离的酶附着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让酶保持活性且进行反复利用,减少酶的流失、降低酶的使用成本、提高反应效率,较多地应用于聚甘油酯的生产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开展对固定化...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游离的酶附着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让酶保持活性且进行反复利用,减少酶的流失、降低酶的使用成本、提高反应效率,较多地应用于聚甘油酯的生产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开展对固定化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实现了固定化酶在食品、医疗、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固定化技术仍存在适用范围小和成本较高等问题,需要利用新式材料开发更高效且可持续的固定化酶,控制酶反应并增强其可重复使用性,实现更具成本效益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性 固定化技术 甘油酯 成本效益 反应效率 酶的固定化 酶反应 固定化酶
下载PDF
新型乳化剂在咖啡乳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自健 范耀辉 +1 位作者 杨菁 胡道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7期150-154,共5页
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中能够提供良好的乳化性能,同时蔗糖脂肪酸酯能够提供抑制耐热性芽孢杆菌作用的性能。本探究针对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发挥的重要性能,通过选用了不同类型的乳化剂进行研究。通过进行单因素实验和长期观察... 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中能够提供良好的乳化性能,同时蔗糖脂肪酸酯能够提供抑制耐热性芽孢杆菌作用的性能。本探究针对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发挥的重要性能,通过选用了不同类型的乳化剂进行研究。通过进行单因素实验和长期观察,探究是否有乳化剂能有效取代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中的添加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的使用,使用新型聚甘油脂肪酸酯PD能够在稳定性能和乳化性能上取代蔗糖脂肪酸酯的添加;而在针对耐热性芽孢的抑制性能上,PD在实验到本文攒写期间内表现的效果与蔗糖脂肪酸酯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没发生任何变败,但是在目前的实验阶段中,样品仍在静置观察中,对于PD抑制芽孢性能的作用仍需继续观察,同时,新型聚甘油脂肪酸酯PD在咖啡乳饮料的添加量与蔗糖脂肪酸酯的添加量为一致,较大程度减少原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酯 芽孢 蔗糖 咖啡乳饮料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无溶剂体系磷脂酶A1催化酯化制备低聚甘油酯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伊莎 汪勇 张广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91-194,198,共5页
以工业油酸和低聚甘油为原料,经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催化酯化制备低聚脂肪酸甘油酯。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实验条件,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加酶量、加水量以及底物摩尔比值(工业油酸和低聚甘油摩尔比值)对其酯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 以工业油酸和低聚甘油为原料,经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催化酯化制备低聚脂肪酸甘油酯。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实验条件,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加酶量、加水量以及底物摩尔比值(工业油酸和低聚甘油摩尔比值)对其酯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加酶量1.6wt%(占底物总质量),加水量4wt%(占底物总质量),反应时间12h,底物摩尔比值为1:1。最佳条件下酯化反应平均酯化率可达到56.6%。采用HPLC-ESI质谱通过检测相对分子质量验证了部分低聚甘油酯产物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酯 响应面法 磷脂酶A1
下载PDF
润滑油中纳米铜粉聚甘油酯分散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燕 陈洪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3-55,83,共4页
为提高铜纳米颗粒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能,以聚甘油和硬脂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聚甘油硬脂酸酯(PGFE)。通过沉降试验和流变性能的测试,考察了聚甘油的聚合度大小、硬脂酸含量等对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分散剂吸附在... 为提高铜纳米颗粒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能,以聚甘油和硬脂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聚甘油硬脂酸酯(PGFE)。通过沉降试验和流变性能的测试,考察了聚甘油的聚合度大小、硬脂酸含量等对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分散剂吸附在铜粉表面的形态和性质做进一步考察。结果表明:当聚合度n=6、硬脂酸含量为65%时分散剂的分散性能良好,分散剂质量分数为1.5%时对流体流变性的影响最小,此时分散剂不仅有物理吸附还有化学吸附,并且极性酯基和羟基是影响吸附性能的主要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纳米铜粉 甘油酯 润滑油
下载PDF
聚甘油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晨之 肖玉燕 顾季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6-40,19,共6页
本文提出应用氨基键合相柱对聚甘油脂肪酸酯工业产品中的单、二、多酯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样品不经任何预处理,以正己烷-异丙醇-乙醇作线性梯度洗脱,紫外220nm下检测,组分按多酯、二酯、单酯顺序流出。方法简便、快速、变异系... 本文提出应用氨基键合相柱对聚甘油脂肪酸酯工业产品中的单、二、多酯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样品不经任何预处理,以正己烷-异丙醇-乙醇作线性梯度洗脱,紫外220nm下检测,组分按多酯、二酯、单酯顺序流出。方法简便、快速、变异系数在10%以内。为评价产品质量,监测生产过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方法适于混合脂肪酸的甘油酯、聚甘油酯的分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酯 液相色谱 食品乳化剂
下载PDF
食品安全法规标准时讯
16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273,290,共2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WTO相关事务项目管理办公室(挂靠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近期收到WTO成员发出食品安全相关SPS通报如下:EU629欧盟标题:修订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EC)第1333/2008号法规附件II“关于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E47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WTO相关事务项目管理办公室(挂靠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近期收到WTO成员发出食品安全相关SPS通报如下:EU629欧盟标题:修订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EC)第1333/2008号法规附件II“关于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E476)”的使用和欧盟委员会(EU)第231/2012号法规附件“关于丙三醇(E422)、脂肪酸聚甘油酯(E475)和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E476)规范”的委员会法规草案简述:该文本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的最新科学意见,修订了食品添加剂丙三醇(E422)、脂肪酸聚甘油酯(E475)和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E476)的欧盟允许使用规范,并允许延长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E476)的使用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甘油酯 蓖麻油酸 食品安全 欧洲议会 法规草案 项目管理办公室 丙三醇
下载PDF
聚甘油酯对超声制备酪蛋白酸钠-米糠油乳液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波 姚俊胜 +1 位作者 杨光 王剑宇 《工业微生物》 CAS 2022年第2期42-47,共6页
适宜的乳化剂组成对乳液的乳化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酪蛋白酸钠和聚甘油酯复配比例对超声制备米糠油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从乳状液的界面蛋白吸附量、平均粒径及分布、黏度、乳析率、微观结构及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等方面进行... 适宜的乳化剂组成对乳液的乳化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酪蛋白酸钠和聚甘油酯复配比例对超声制备米糠油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从乳状液的界面蛋白吸附量、平均粒径及分布、黏度、乳析率、微观结构及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甘油酯添加量的增加,乳状液的界面蛋白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平均粒径、乳析率减小,油滴分布更加均匀,黏度增大,且T_(2)弛豫时间变长,油滴流动性增加。当聚甘油酯添加量为0.2%~0.4%(W/W)时,会促进其与酪蛋白酸钠的相互作用,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提升乳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酯 酪蛋白酸钠 米糠油 乳化特性
下载PDF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裴培 《辽宁食品与发酵》 1990年第3期69-71,7,共4页
关键词 食品加工 甘油酯 应用
原文传递
聚甘油长链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松下和男 张贵彬 《天津粮油科技》 1993年第3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甘油酯 表面活性剂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燕霞 王义 崔正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7,共5页
该文报道一种碳酸钙纳米颗粒与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SWA-10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协同效应。SWA-10D具有较强水溶性,当浓度接近或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稳定O/W型乳状液,对液体石蜡―水体系,单一纳米碳酸钙稳定O/W型乳状液,加入微量SWA-10... 该文报道一种碳酸钙纳米颗粒与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SWA-10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协同效应。SWA-10D具有较强水溶性,当浓度接近或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稳定O/W型乳状液,对液体石蜡―水体系,单一纳米碳酸钙稳定O/W型乳状液,加入微量SWA-10D有利于提高乳状液稳定性;对大豆油―水体系,单一纳米碳酸钙稳定W/O型乳状液,加入微量SWA-10D导致乳状液稳定性下降;这一现象系为SWA-10D在碳酸钙表面吸附,使碳酸钙表面亲水性增加所致。该研究在超稳定食品乳状液制备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甘油酯 乳状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