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2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荧光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李娜 魏永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综述了荧光法对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测定药物分子在蛋白质上的结合部位、结合数、结合常数和结合力类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讨论了药物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以及共存金属离子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列表总结了... 综述了荧光法对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测定药物分子在蛋白质上的结合部位、结合数、结合常数和结合力类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讨论了药物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以及共存金属离子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列表总结了某些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实验结果 ,简要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领域的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子 荧光法 研究进展 血清白蛋白 结合反应 结合部位 结合 结合力
下载PDF
涂、镀层的结合强度评定 被引量:34
2
作者 胡奈赛 徐可为 何家文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1-35,共5页
涂、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常用的结合强度评定方法:厚涂层采用粘结拉伸法;薄膜镀层用划痕法。本文指出了这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我们自行设计制造的涂层压入仪,采用楔压法测得热喷涂层的结合强度,当结... 涂、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常用的结合强度评定方法:厚涂层采用粘结拉伸法;薄膜镀层用划痕法。本文指出了这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我们自行设计制造的涂层压入仪,采用楔压法测得热喷涂层的结合强度,当结合强度高于粘胶强度时仍有效。采用正压法测定气相沉积薄膜的结合强度并与划痕法作了比较。我们提出用接触疲劳试验测定硬质薄膜的界面疲劳强度评定结合力。这种方法接近于工具服役状况,其破坏形式是界面剥落,只对界面状态敏感,不受非界面因素影响,因而可作为动态结合强度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强度 热喷涂层 镀层 界面状态 硬质薄膜 基体 气相沉积 结合力 正压 粘胶
下载PDF
划痕法综合评定膜基结合力 被引量:42
3
作者 瞿全炎 邱万奇 +1 位作者 曾德长 刘正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用划痕实验探索了综合表征膜基结合力的方法。在瑞士CSM仪器的微划痕测试仪(Micro-Scratch Tester,MST划痕仪)对真空多弧离子镀设备制备的WC-Co/TiN膜基结合力进行划痕实验,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利用MST划痕仪所测的声发射数据、摩擦力数据... 用划痕实验探索了综合表征膜基结合力的方法。在瑞士CSM仪器的微划痕测试仪(Micro-Scratch Tester,MST划痕仪)对真空多弧离子镀设备制备的WC-Co/TiN膜基结合力进行划痕实验,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利用MST划痕仪所测的声发射数据、摩擦力数据及光学、电子扫描划痕形貌来综合评定膜基结合力,并用WS-92划痕仪对评定结果进行验证。评定结果表明,单一的声发射图谱或摩擦力曲线不能准确判定膜基结合力的表征值临界载荷,声发射图谱、摩擦力曲线与划痕形貌综合评定临界载荷结果才可信。WS-92划痕仪测量的结果验证了MST划痕仪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痕试验 结合力 综合评定 WC—Co/TiN
下载PDF
多弧离子镀TiN涂层结合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4
作者 孙伟 宫秀敏 +2 位作者 叶卫平 张覃铁 朱小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1-32,共2页
选择W6Mo5Cr4V2、3Cr2W8V和GCr15等材料研究了多弧离子镀TiN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 ,基体表面粗糙度越小、硬度越高 ,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越好 ,涂层厚度以 2 .5~ 3 .5 μm为最佳 ,含V量高的基体和具有强烈TiN( 111)择优取向的... 选择W6Mo5Cr4V2、3Cr2W8V和GCr15等材料研究了多弧离子镀TiN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 ,基体表面粗糙度越小、硬度越高 ,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越好 ,涂层厚度以 2 .5~ 3 .5 μm为最佳 ,含V量高的基体和具有强烈TiN( 111)择优取向的涂层结合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多弧离子镀 结合力 镀膜 氮化钛膜
下载PDF
改善化学镀层结合力的方法及其检测手段 被引量:28
5
作者 周泽翔 程海斌 +1 位作者 薛理辉 官建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1,共3页
化学镀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镀层结合力是化学镀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化学镀的实用性。根据影响镀层结合力的因素,提出几种改善镀层结合力的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检测结合力的方法。
关键词 化学镀 结合力 检测 镀层结合力 检测手段 表面处理技术
下载PDF
前处理对镁合金化学镀镍结合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郑臻 余新泉 +2 位作者 孙扬善 薛烽 任世科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1-226,共6页
研究了镁合金多种前处理工艺对化学镀镍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力的影响.采用弯曲法、锉刀实验法和划线划格实验3种镀层结合力测试方法,对化学镀镍层与镁合金基体之间结合力的优劣进行了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前处理工艺的试样,镀层与... 研究了镁合金多种前处理工艺对化学镀镍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力的影响.采用弯曲法、锉刀实验法和划线划格实验3种镀层结合力测试方法,对化学镀镍层与镁合金基体之间结合力的优劣进行了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前处理工艺的试样,镀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金相显微观察发现镀层与基体之间具有最薄的中间过渡层.用浸锌工艺能较好地改善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但镁合金浸锌工艺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镍 前处理 结合力 浸锌
下载PDF
钛及钛合金的电镀工艺述评 被引量:30
7
作者 孙志华 刘佑厚 +2 位作者 张晓云 汤智慧 刘明辉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93-496,共4页
钛及钛合金是非常活泼的金属,由于在其上容易生成一种自然的氧化膜,很难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如何进行前处理及后处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对钛及钛合金电镀存在的主要工艺难点的介绍,综述了几种典型的前处理工艺方案,并对所获镀层... 钛及钛合金是非常活泼的金属,由于在其上容易生成一种自然的氧化膜,很难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如何进行前处理及后处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对钛及钛合金电镀存在的主要工艺难点的介绍,综述了几种典型的前处理工艺方案,并对所获镀层的结合力检测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上电镀 前处理 工艺 结合力
下载PDF
脉冲直流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TiN和TiCN薄膜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马胜利 马大衍 +2 位作者 王昕 徐可为 介万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9-182,共4页
对比研究了脉冲直流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TiN和TiCN薄膜的摩擦磨损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薄膜形貌和结合力,考察了不同沉积条件下2种薄膜的摩擦磨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iCN薄膜具有... 对比研究了脉冲直流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TiN和TiCN薄膜的摩擦磨损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薄膜形貌和结合力,考察了不同沉积条件下2种薄膜的摩擦磨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iCN薄膜具有较高硬度、良好的膜基结合力,相对于TiN薄膜而言表现出更低的摩擦系数和更好的耐磨性能.在实际使用中应注重成分和结构优化设计,以保证薄膜具有良优良的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薄膜 PCVD 结合力 摩擦磨损性能 脉冲直流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 TIN薄膜 TiCN薄膜
下载PDF
多弧离子镀沉积温度对TiN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孙伟 宫秀敏 +2 位作者 叶卫平 张覃轶 朱小清 《电加工与模具》 2000年第5期26-28,共3页
在多弧离子镀设备上沉积了TiN涂层 ,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下TiN涂层的表面硬度及与基体的结合力。实验结果表明 ,在保证基体材料不过热的前提下提高沉积温度 ,有利于提高TiN涂层的性能。
关键词 TIN涂层 沉积温度 结合力 多弧离子镀
下载PDF
热化学反应法制备金属基陶瓷涂层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马壮 孙方红 +1 位作者 李智超 赵越超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6年第8期48-50,共3页
热化学反应法制备金属基陶瓷涂层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涂层与金属表面结合力特强等优点。从工艺与界面2个方面叙述了热化学反应法制备陶瓷涂层的特征,以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对基体的前处理、陶瓷粒子的选取及涂层的硬化技术进行了... 热化学反应法制备金属基陶瓷涂层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涂层与金属表面结合力特强等优点。从工艺与界面2个方面叙述了热化学反应法制备陶瓷涂层的特征,以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对基体的前处理、陶瓷粒子的选取及涂层的硬化技术进行了介绍。综述了热化学反应法制备陶瓷涂层的发展及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涂层 热化学反应法 结合力 硬化
下载PDF
以硫酸镍为主盐的镁合金化学镀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建中 邵忠财 田彦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以硫酸镍为主盐,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镁合金'无氟绿色环保'碱性化学镀镍镀液成分及操作条件.选择适合镁合金化学镀的缓冲剂,考察了镀液参数对化学镀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剂Na2CO3适合镁合金化学镀镍,它不仅能提高化学镀镍速度,... 以硫酸镍为主盐,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镁合金'无氟绿色环保'碱性化学镀镍镀液成分及操作条件.选择适合镁合金化学镀的缓冲剂,考察了镀液参数对化学镀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剂Na2CO3适合镁合金化学镀镍,它不仅能提高化学镀镍速度,而且可以调节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缓冲化学镀过程中pH值的变化;碱性化学镀的pH值范围为8.5~11.5;络合剂柠檬酸钠的最佳浓度为30 g/L;所得镀层均匀致密,孔隙率少,属于晶态特征明显的低磷镀层,耐蚀性较好,化学镀层与镁合金基体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 缓冲剂 耐蚀性 结合力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热浸镀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建中 王成蓓 《特殊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热浸镀 稀土 镀层 结合力 耐蚀性
下载PDF
镁合金化学镀镍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叶宏 孙智富 +1 位作者 张鹏 李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9,共3页
研究了AZ91D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分析了镀层组织与成分,测定了镀层的厚度、显微硬度.镀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和耐蚀性。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镍 结合力 镀镍工艺 镀层 厚度 硬度
下载PDF
可降解镁植入材料表面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4
14
作者 黄晶晶 任伊宾 +1 位作者 张炳春 杨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65-1469,共5页
采用浸涂法制备Mg植入材料表面聚乳酸涂层,通过选择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并采用硅烷偶联剂对Mg植入材料表面进行预处理,提高Mg植入材料与聚乳酸的结合力。利用扫描电镜得出浸涂时间、聚合物浓度及浸涂次数对涂层厚度的影响。发现Mg... 采用浸涂法制备Mg植入材料表面聚乳酸涂层,通过选择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并采用硅烷偶联剂对Mg植入材料表面进行预处理,提高Mg植入材料与聚乳酸的结合力。利用扫描电镜得出浸涂时间、聚合物浓度及浸涂次数对涂层厚度的影响。发现Mg植入材料表面涂覆相对分子质量为20万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能够满足降解条件和结合力的要求。经聚乳酸表面处理的试样在Hank’s溶液中浸泡10 d后,计算试样质量损失,发现表面处理后的试样质量损失明显降低。实验表明,镁表面涂覆聚乳酸涂层,可以有效提高其在模拟体液中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涂 Mg植入材料 结合力 耐蚀性
下载PDF
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被引量:27
15
作者 覃奇贤 刘淑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6,共3页
镀层与基体(或中间镀层)之间的结合力是镀层的重要机械性能。介绍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定义、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结合生产实际举例说明镀层与基体结合力不良的危害,以及改善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的措施。分析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和镀层... 镀层与基体(或中间镀层)之间的结合力是镀层的重要机械性能。介绍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定义、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结合生产实际举例说明镀层与基体结合力不良的危害,以及改善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的措施。分析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和镀层内应力的区别和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力 基体 镀层 内应力
下载PDF
寡糖饲料添加剂 被引量:17
16
作者 叶成远 《畜禽业》 1999年第10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寡糖 绿色饲料添加剂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抗生素 饲料工业 畜牧学 霉菌毒素 沙门氏菌 结合力
下载PDF
类金刚石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陈青云 施凯敏 +3 位作者 苏敏华 吕会议 罗瑜 曾陈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类金刚石膜具有高硬度、高热导率、低摩擦因数、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化学惰性等优异的物化性能,在热沉、微电子、抗核加固、生物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研究和关注。文章综述了类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和膜的成... 类金刚石膜具有高硬度、高热导率、低摩擦因数、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化学惰性等优异的物化性能,在热沉、微电子、抗核加固、生物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研究和关注。文章综述了类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和膜的成核机理,展示了类金刚石的应用前景,为该材料的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成膜机理 结合力 摩擦性能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严琳 严拯宇 +2 位作者 邵秀芬 姜新民 胡育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 :以光谱技术的方法研究在不同酸度条件下 ,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方法 :荧光猝灭方法。结果 :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 ,根据F嵀rster能量传递原理计算出... 目的 :以光谱技术的方法研究在不同酸度条件下 ,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方法 :荧光猝灭方法。结果 :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 ,根据F嵀rster能量传递原理计算出左氧氟沙星在臦灏椎鞍咨系慕岷暇嗬胛?4 4 1nm ,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结论 :牛血清白蛋白与左氧氟沙星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猝灭 牛血清白蛋白 左氧氟沙星 相互作用 结合力
下载PDF
丁二酰亚胺无氰镀银工艺 被引量:22
19
作者 周永璋 丁毅 陈步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研究了丁二酰亚胺无氰镀银工艺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 ,对银镀层在附着力、光亮度等方面性能的影响 ,找出各自的最佳配比 ;通过改变阴极电流密度、pH值考察对银镀层质量的影响 ,找出最佳工艺条件 。
关键词 丁二酰亚胺 无氰镀银 外观 结合力 电沉积速度 阴极电流效率
下载PDF
Cr掺杂及Cr过渡层对类金刚石薄膜附着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孙丽丽 代伟 +1 位作者 张栋 汪爱英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28,34,共4页
采用线性离子束复合磁控溅射的混合PVD技术制备了含Cr过渡层以及Cr掺杂的DLC薄膜,并测量了其厚度、残余应力、结合力、摩擦因数等性能。划痕测试的结果表明,增加过渡层后薄膜的结合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其残余应力也有所下降,Cr掺杂的DL... 采用线性离子束复合磁控溅射的混合PVD技术制备了含Cr过渡层以及Cr掺杂的DLC薄膜,并测量了其厚度、残余应力、结合力、摩擦因数等性能。划痕测试的结果表明,增加过渡层后薄膜的结合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其残余应力也有所下降,Cr掺杂的DLC薄膜残余压应力最低可达0.23GPa。有关结果为强膜基结合力、低应力、大面积的类金刚石薄膜可控制备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CR掺杂 过渡层 结合力 残余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