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对几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1
1
作者 张川红 沈应柏 +2 位作者 尹伟伦 潘青华 赵毓桂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对国槐、绒毛白蜡、核桃和中林 4 6杨四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杨树的死亡率最高 ,核桃次之 ,绒毛白蜡再次之 ,国槐没有死亡植株。杨树、核桃、绒毛白蜡和国槐的生物量、单株总叶面积受盐胁迫后都明显...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对国槐、绒毛白蜡、核桃和中林 4 6杨四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杨树的死亡率最高 ,核桃次之 ,绒毛白蜡再次之 ,国槐没有死亡植株。杨树、核桃、绒毛白蜡和国槐的生物量、单株总叶面积受盐胁迫后都明显下降。根据盐胁迫后试验树种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不同 ,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核桃和中林 4 6杨为下降型 ,即苗木受盐胁迫后短期内净光合速率便发生明显地下降 ,且高盐时光合速率下降多。绒毛白蜡为中间型 ,它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也发生下降 ,但下降幅度小 ,并且能忍受一定时间和一定盐浓度的胁迫。第三种类型为上升型 ,国槐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上升 ,并且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盐浓度的胁迫条件下能维持其净光合速率不低于对照。盐胁迫条件下 ,单叶净光合速率和单株总叶面积的下降是杨树生长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影响核桃和绒毛白蜡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单株总叶面积的下降 ,对于国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苗木 生长 光合作用 国槐 绒毛白蜡 核桃 中林46杨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刺槐白蜡混交林土壤酶与养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曹帮华 吴丽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研究了刺槐、绒毛白蜡纯林及其混交林中不同土层在不同季节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林分间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各个季节和土层均表现出差异。经统计分析,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季节呈显著相关... 研究了刺槐、绒毛白蜡纯林及其混交林中不同土层在不同季节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林分间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各个季节和土层均表现出差异。经统计分析,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季节呈显著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在土层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的来说,随着土层逐渐加深,土壤酶活性逐渐减弱,土壤养分含量逐渐下降。混交林中各土层的pH值和含盐量都低于纯林相应值,并且在树木生长、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上,混交林优于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剌槐 绒毛白蜡 混交林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青檀等树种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侯嫦英 方升佐 +1 位作者 薛建辉 汪贵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用盆栽法设置3种土壤相对含水量(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W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左右;W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5%左右),研究了青檀、落羽杉和绒毛白蜡1年生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比较了3个树种之间抗... 用盆栽法设置3种土壤相对含水量(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W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左右;W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5%左右),研究了青檀、落羽杉和绒毛白蜡1年生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比较了3个树种之间抗旱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各树种间相对根系活力以青檀最大,绒毛白蜡次之,落羽杉最小;对细胞膜伤害程度表现为落羽杉最严重,绒毛白蜡次之,青檀最轻;SOD含量以青檀最高,绒毛白蜡次之,落羽杉较差;MDA含量则以落羽杉最高,绒毛白蜡次之,青檀最低;生长表现为青檀最好,绒毛白蜡次之,落羽杉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青檀 树种 苗木 生长 生理特性 土壤相对含水量 根系 细胞膜 SOD MDA 落羽杉 绒毛白蜡
下载PDF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天牛 被引量:46
4
作者 杨忠岐 李建庆 +3 位作者 梅增霞 王小艺 景志高 孟向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8-84,共7页
在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东营市和滨州市,选取8个受害严重的白蜡林作为试验样地,在云斑天牛幼虫期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然后调查和统计天敌释放前后白蜡树的被害株率、天牛的株虫口数,计算出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在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东营市和滨州市,选取8个受害严重的白蜡林作为试验样地,在云斑天牛幼虫期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然后调查和统计天敌释放前后白蜡树的被害株率、天牛的株虫口数,计算出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对云斑天牛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5个试验林中,释放后第2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3.16%,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2.36%;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释放后第2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7.2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9.68%。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防治效果略高于释放卵的林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在云斑天牛生物防治中,释放花绒寄甲2种虫态的天敌均不失为有效和良好的技术,而卵的成本低,值得在生产防治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云斑天牛 生物防治 寄生性天敌 花绒寄甲
下载PDF
绒毛白蜡等树种耐盐力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孟康敏 《辽宁林业科技》 1999年第3期42-44,46,共4页
对绒毛白蜡等5个滨海盐碱地引种的树种幼苗进行盆栽耐盐性试验,选取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5个耐盐性生理指标,对树种的耐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以往室内与野外工作成果,采用综合打分法... 对绒毛白蜡等5个滨海盐碱地引种的树种幼苗进行盆栽耐盐性试验,选取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5个耐盐性生理指标,对树种的耐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以往室内与野外工作成果,采用综合打分法比较各树种的相对耐盐力。结果表明,绒毛白蜡耐盐力最强,其次为小胡23号杨、群众杨、白城5号杨、中林46号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 耐盐性 指标 绒毛白蜡
下载PDF
混合盐胁迫对引种绒毛白蜡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淑娟 詹亚光 +4 位作者 杨传平 吴志萍 任苓 徐晓妍 葛苏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7,共3页
模拟大庆碱斑土盐离子的种类、质量分数和pH值,将5种中性盐NaC、lNa2SO4、MgC l2、KC、lCaC l2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混合,配成相当于碱斑土质量分数1、2和3倍的混合盐溶液,对引种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Torr.)进行胁迫,比较... 模拟大庆碱斑土盐离子的种类、质量分数和pH值,将5种中性盐NaC、lNa2SO4、MgC l2、KC、lCaC l2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混合,配成相当于碱斑土质量分数1、2和3倍的混合盐溶液,对引种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Torr.)进行胁迫,比较其生长量、SPAD、SOD、POD、MDA和脯氨酸的变化。研究表明,在混合盐胁迫下光合作用降低是绒毛白蜡生长受抑制的主要原因。其能够在1倍质量分数的混合盐胁迫下继续生长,这与细胞内SOD、POD的调节和脯氨酸的积累有关。高质量分数的混合盐胁迫使膜透性增加,各项生理机能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导致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耐盐性 混合盐胁迫 生理指标
下载PDF
盐胁迫下盐碱地和非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的发芽和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敏 曹帮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共4页
将采自盐碱地和非盐碱地的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Torr.)种子分别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NaC l胁迫下进行对比发芽试验,比较其发芽情况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NaC l浓度为3‰时,两类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最佳,非盐碱地种子的... 将采自盐碱地和非盐碱地的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Torr.)种子分别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NaC l胁迫下进行对比发芽试验,比较其发芽情况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NaC l浓度为3‰时,两类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最佳,非盐碱地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显著优于盐碱地种子;盐碱地和非盐碱地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差异不大,但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前者比后者高;盐碱地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比非盐碱地幼苗的低,而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盐胁迫 发芽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绒毛白蜡茎段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之群 刘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2-473,共2页
以绒毛白蜡幼嫩茎段为材料,研究了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绒毛白蜡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为WPM,幼嫩茎段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WPM+TDZ 1.0 mg/L+NAA 4.0 mg/L,幼芽形成根的适宜培养基为WPM+IBA 1.0 mg/L+NAA 0.5 mg/L... 以绒毛白蜡幼嫩茎段为材料,研究了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绒毛白蜡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为WPM,幼嫩茎段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WPM+TDZ 1.0 mg/L+NAA 4.0 mg/L,幼芽形成根的适宜培养基为WPM+IBA 1.0 mg/L+NAA 0.5 mg/L。该研究结果为绒毛白蜡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及新品种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组织培养 培养基 植株再生
下载PDF
绒毛白蜡吉丁虫防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良玉 陈周羡 《园林科技通讯》 1995年第4期1-7,共7页
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系天津市树,现国内引种已广。1989年5月,在天津市发现了白蜡窄吉丁虫,该虫为蛀干害虫,蔓延快,若不及时防治则有毁灭性危害。经研究,对其幼虫可采用15%铁灭克要埋或根灌氧化乐... 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系天津市树,现国内引种已广。1989年5月,在天津市发现了白蜡窄吉丁虫,该虫为蛀干害虫,蔓延快,若不及时防治则有毁灭性危害。经研究,对其幼虫可采用15%铁灭克要埋或根灌氧化乐果,防效在80%以上,对其成虫,可用氧化乐果和敌敌畏混合液,进行“封杀”或羽化出洞扣全面喷药,持续一月,防效可达百分之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白蜡窄吉丁虫 防治
全文增补中
滨海盐碱地人工刺槐绒毛白蜡混交林的根系分布与细根生长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杜振宇 刘方春 +2 位作者 马丙尧 董海凤 马海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5,共6页
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刺槐绒毛白蜡混交林内分别选择3株刺槐和绒毛白蜡标准木,在距离这6株标准木树干水平方向0 ~50,50 ~100,100 ~150,150 ~200和200 ~250 cm这5个距离范围内,按0 ~20,20 ~40和40 ~60 cm将土壤分为3个垂直层次... 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刺槐绒毛白蜡混交林内分别选择3株刺槐和绒毛白蜡标准木,在距离这6株标准木树干水平方向0 ~50,50 ~100,100 ~150,150 ~200和200 ~250 cm这5个距离范围内,按0 ~20,20 ~40和40 ~60 cm将土壤分为3个垂直层次,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分别获取根样,研究刺槐和绒毛白蜡根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细根生长特征.结果表明:这2种林木的根系构成以大于5 mm的粗根为主,绒毛白蜡的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刺槐,绒毛白蜡和刺槐根系在0~ 20 cm土层中的生物量分别占根系总生物量的59.8%和83.6%;绒毛白蜡的0~2,2~5和大于5 mm径级根系的水平分布距离均明显大于刺槐;2树种的大于5 mm粗根主要分布在距树干0~100 cm距离内,而较细的根系则主要分布在50 ~100 cm距离内;绒毛白蜡细根的生物量、根长、表面积和活力显著大于刺槐细根.绒毛白蜡在滨海盐碱立地条件下较刺槐具有更强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绒毛白蜡 根系生物量 空间分布 细根
下载PDF
盐碱地绒毛白蜡和苦楝种子抗盐萌发机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丽云 曹帮华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8-672,共5页
将盐碱地和正常地上采集的绒毛白蜡(Fraxinusvelutina)和苦楝(Meliaazedarach)种子在不同盐浓度下做发芽实验,测定两类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两种种子在不同盐胁迫下的发芽情况、幼苗保护性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丙二... 将盐碱地和正常地上采集的绒毛白蜡(Fraxinusvelutina)和苦楝(Meliaazedarach)种子在不同盐浓度下做发芽实验,测定两类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两种种子在不同盐胁迫下的发芽情况、幼苗保护性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绒毛白蜡比苦楝种子抗盐萌发能力强,比较适合在盐碱地上种植。正常地上采集的两类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高于盐碱地上采集的相应种子,产自正常地的绒毛白蜡种子活力随盐胁迫的增强而逐渐增大,苦楝却相反。盐碱地上采集的两类种子形成的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正常地上采集的相应种子形成的幼苗,以绒毛白蜡幼苗为最高;丙二醛含量则是产自盐碱地的幼苗低于正常地幼苗,以绒毛白蜡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苦楝 种子 抗盐性 萌发特性 种子活力 萌发能力 盐碱地 抗盐 可溶性蛋白含量
下载PDF
高矿化度灌溉水磁化处理对绒毛白蜡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万晓 刘秀梅 +3 位作者 王华田 王渌 王迎 仲凤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研究磁化处理高矿化度灌溉水对耐盐植物绒毛白蜡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揭示磁化技术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的生理机制,为农林生产中磁化技术应用、土壤盐渍代地区土壤改良和植被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模拟海水... 【目的】研究磁化处理高矿化度灌溉水对耐盐植物绒毛白蜡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揭示磁化技术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的生理机制,为农林生产中磁化技术应用、土壤盐渍代地区土壤改良和植被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模拟海水组分和比例配置梯度浓度灌溉用水(0,6,10 mg·L^(-1)),经过磁化处理后对1年生盆栽绒毛白蜡实生苗进行连续灌溉处理,研究灌溉水磁化处理对绒毛白蜡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及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和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处理植株在不同时期的荧光及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束后测定树高和生物量,采用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根系特征。【结果】1)两处理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参数差异显著,非磁化处理光合活性中心较磁化处理受到更大的伤害,磁化水处理后植株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最高光化学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2)随着盐分浓度升高,植株生长量逐渐减少,根系生长势降低,磁化处理对植株生物量、树高与根系各形态特征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基于本研究结果和磁化处理对水分子的影响,磁化水对绒毛白蜡的作用机理可能为液态水经磁化处理后,自由水分子增多,水分子进入植物体细胞后与叶绿素a形成更多氢键,从而使得植物叶绿素a内转化速率提高,光合能力进而得到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增强,最终促进植株生长。【结论】高度矿化灌溉水通过磁化处理后可以有效提高绒毛白蜡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从而减轻盐分对植株的伤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 磁化处理 绒毛白蜡 光合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氯化钠处理下绒毛白蜡种苗的耐盐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永波 薛建辉 李火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7-40,共4页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幼苗盆栽试验 ,对不同浓度氯化钠处理下白蜡种子发芽质量指标和幼苗的钠钾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存活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①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 ,白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下降。②...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幼苗盆栽试验 ,对不同浓度氯化钠处理下白蜡种子发芽质量指标和幼苗的钠钾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存活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①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 ,白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下降。②不同浓度盐处理之间幼苗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③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 ,Na+浓度升高 ,Na+/K+比上升 ,幼苗存活率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 绒毛白蜡 游离脯氨酸 荫芽指标 耐盐性
下载PDF
赤霉素对三种白蜡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兴 张秀省 《河北林果研究》 2008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大叶白蜡、绒毛白蜡和水曲柳的种子进行药剂催芽试验,浸种时间均为48 h,分别以经过层积处理60 d的种子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后,在20℃-30℃的变温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大...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大叶白蜡、绒毛白蜡和水曲柳的种子进行药剂催芽试验,浸种时间均为48 h,分别以经过层积处理60 d的种子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后,在20℃-30℃的变温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大叶白蜡和绒毛白蜡种子的发芽率。催芽大叶白蜡的最佳处理组合为200 mg/L,平均发芽率为71%,催芽绒毛白蜡最佳处理组合为300 mg/L(20℃-30℃),平均发芽率为73%,发芽率均接近各自的对照,催芽效果十分显著。水曲柳具有相对深的休眠特性,单纯赤霉素处理不能有效打破水曲柳种子的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白蜡 绒毛白蜡 水曲柳 赤霉素 层积 发芽率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绒毛白蜡种子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武德 曹帮华 +2 位作者 于志鹏 刘欣玲 张大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将中性盐NaC 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20种盐度、碱度各不相同的复杂盐碱逆境条件,进行绒毛白蜡种子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等6项指标,结果表明:在混合盐碱的胁迫作用下,绒毛白蜡种子的发芽受到明显的抑... 将中性盐NaC 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20种盐度、碱度各不相同的复杂盐碱逆境条件,进行绒毛白蜡种子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等6项指标,结果表明:在混合盐碱的胁迫作用下,绒毛白蜡种子的发芽受到明显的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呈下降趋势,并随盐碱度递增,下降趋势变大,高盐高碱的共同作用结果远远大于单纯的高盐或高碱,SOD的活性总体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CAT在不同处理组间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50,100mmol/L的组内呈上升趋势,但在200,300mmol/L组内则是先升后降。可见盐胁迫与碱胁迫是2种完全不同的胁迫,应将碱性盐胁迫称为碱胁迫,而通常所说的盐胁迫应仅指中性盐胁迫,而且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碱胁迫 盐胁迫
下载PDF
绒毛白蜡体胚诱导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1
16
作者 燕丽萍 李丽 +4 位作者 刘翠兰 吴德军 王因花 任飞 赵梁军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7-816,共10页
该文探讨了基本培养基、外植体、培养条件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体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胚根是诱导体胚发生的最佳外植体;体胚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2 mg·L^(–1) 6-BA+0.1 mg·L^(–1) ... 该文探讨了基本培养基、外植体、培养条件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体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胚根是诱导体胚发生的最佳外植体;体胚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2 mg·L^(–1) 6-BA+0.1 mg·L^(–1) NAA、30g·L^(–1)蔗糖、5.0 g·L^(–1)琼脂;暗培养20天后进行光照培养(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光密度为100^(–1)20μmol·m^(–2)·s^(–1),昼温度(25±2)°C,夜温度(18±2)°C;成功诱导出体细胞胚并获得再生植株,体胚诱导率可达59.8%,体胚萌发率达81.2%。壮苗最适培养基为改良WPM+0.5 mg·L^(–1) 6-BA+0.2 mg·L^(–1) ZT+0.01 mg·L^(–1) NAA。生根最适培养基为改良1/2MS+1.0 mg·L^(–1)IBA+0.05 mg·L^(–1) NAA+20 g·L^(–1)蔗糖,生根率高达97.3%,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组织培养 体胚发生 植株再生
原文传递
绒毛白蜡营养器官中Na^+、K^+、Cl^-的分布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友平 刘德玺 +3 位作者 孙明高 刘瑞荣 唐义泉 王振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为研究白蜡的抗盐生理机制,对盐渍生境下1~3年生绒毛白蜡(F.velutina)不同营养器官中盐离子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器官中Na+、K+和Cl-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根系,Na+、K+含量最高,Na+平均达0.72%,K+平均达13.95%;叶片,Cl-含... 为研究白蜡的抗盐生理机制,对盐渍生境下1~3年生绒毛白蜡(F.velutina)不同营养器官中盐离子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器官中Na+、K+和Cl-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根系,Na+、K+含量最高,Na+平均达0.72%,K+平均达13.95%;叶片,Cl-含量最高,平均达1.04%;Na+、Cl-含量均随树龄的增大而减少,K+含量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结果表明绒毛白蜡的高耐盐特性受营养器官中盐离子分布规律支持,并且绒毛白蜡能够随着树龄增长,逐步适应盐渍生境,耐盐能力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营养器官 盐离子 树龄
下载PDF
美国白蜡、绒毛白蜡引种育苗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勤 丁神奇 《林业科技开发》 2000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美国白蜡 绒毛白蜡 引种试验 育苗
下载PDF
绒毛白蜡成熟胚和茎段培养繁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磊 李淑娟 +1 位作者 徐云刚 詹亚光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共3页
以绒毛白蜡成熟胚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组合对繁殖系数和生长的影响,适合绒毛白蜡离体繁殖的培养基为WPM培养基,胚萌发率为100%,4—5天萌发成幼苗;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BA4.0.6.0mg/L+NAA2.0mg/L,分化率为39... 以绒毛白蜡成熟胚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组合对繁殖系数和生长的影响,适合绒毛白蜡离体繁殖的培养基为WPM培养基,胚萌发率为100%,4—5天萌发成幼苗;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BA4.0.6.0mg/L+NAA2.0mg/L,分化率为39.29%,平均增殖系数为3.59;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5mg/L,生根率达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离体培养 茎段
下载PDF
NaCl对绒毛白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明广 田保状 乔永进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12,共4页
报道了NaCl对绒毛白蜡种子萌发、幼苗形态生成,以及不同生理阶段的幼苗对NaCl的忍耐能力。NaCl能降低种子的发芽质量,不利于幼苗的形态生成。绒毛白蜡在开始形成真叶时期对NaCl最敏感,此期幼苗耐盐能力最弱。随着幼... 报道了NaCl对绒毛白蜡种子萌发、幼苗形态生成,以及不同生理阶段的幼苗对NaCl的忍耐能力。NaCl能降低种子的发芽质量,不利于幼苗的形态生成。绒毛白蜡在开始形成真叶时期对NaCl最敏感,此期幼苗耐盐能力最弱。随着幼苗的生长发育和耐盐能力的增强,两对真叶的幼苗比一对真叶的幼苗在NaCl溶液中存活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种子 萌发 幼苗 氯化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