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地震采集中组合效应对高频截止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庆忠 魏继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369,共7页
高密度地震采集是指道距小于常规采集道距(达到10m、5m,即加密空间采样)甚至单点不组合的采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然而,近年来,在很多文献或者专题讲座中都曾经出现过在中国西部复杂地表地区进行高密度地震采集并... 高密度地震采集是指道距小于常规采集道距(达到10m、5m,即加密空间采样)甚至单点不组合的采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然而,近年来,在很多文献或者专题讲座中都曾经出现过在中国西部复杂地表地区进行高密度地震采集并且取得良好成果的报道,这些报道中往往把由高密度地震采集的覆盖次数、处理手段的提高等其他技术措施的成效当作高密度地震采集的功劳。文中通过对具有代表意义的陆上地区分析了大地吸收、组合效应及组内时差对可记录高频截止频率的影响后认为:①对有效波衰减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强烈的大地吸收作用,而与道距有关的组合效应并不是主要因素。中国西部地区地震采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侧面的散射干扰太强,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太严重,地震信噪比太低,高频信号在到达地面时已经变得非常弱,或者已经超过了地震仪器的接收范围,或者被淹没在次生干扰及环境噪声中,使得接收到的地震主频不可能达到很高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高密度地震采集,对于提高信噪比不会有太大的帮助,而在不提高信噪比的情况下,提高分辨率是没有意义的,采用高密度地震采集只会增加野外采集的工作量以及处理的难度,却不会见到明显的效果。②如果工区在海上,因为海水不存在吸收作用,并且也不存在野外组内高差,道距减小可记录到的目的层最高频率会显著提高,高密度地震采集会见到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采集 分辨率 信噪比 大地吸收作用 组合效应 高截止频率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燕麦青干草与天然牧草组合效应 被引量:49
2
作者 崔占鸿 郝力壮 +3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赵月平 张晓卫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0-257,共8页
本研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青海高原反刍家畜补饲用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3种天然牧草均按0∶100,25∶75,50∶50,75∶25,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48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NDS(P... 本研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青海高原反刍家畜补饲用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3种天然牧草均按0∶100,25∶75,50∶50,75∶25,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48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NDS(P<0.01)呈正相关关系,而与NDF(P<0.01)、HC(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速率常数与HC(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延滞时间与ADF(P<0.001)、NDF(P<0.05)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P(P<0.01)、NDS(P<0.05)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牧草组合在发酵12~24h的正组合效应较高,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均呈组合效应量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且以燕麦青干草作为补饲草进行该地区天然草地反刍家畜的冷季营养补饲时,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草地型牧草均以50∶50比例组合较为合适。因此,做好牧草间的科学搭配组合是提高青海高原天然草地冷季牧草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产气法 青海高原 牦牛 组合效应 天然牧草 燕麦青干草
下载PDF
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法研究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和羊草间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48
3
作者 孙国强 吕永艳 张杰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法研究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及羊草间的组合效应。将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以100∶0,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10∶90,0∶100的比例进行组合,筛选出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法研究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及羊草间的组合效应。将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以100∶0,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10∶90,0∶100的比例进行组合,筛选出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的最优组合后再与羊草以这11个比例进行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测定24h产气量、微生物蛋白产量及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结果表明,1)在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的不同比例组合中,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均以70∶30的组合最大,分别为0.69和0.72,极显著高于其他比例的组合(P<0.01),微生物蛋白产量则产生了显著的负组合效应;2)在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的不同比例组合中,多项组合效应指数以比例为70∶30的组合最大;3)在全株玉米青贮花生蔓最优组合(70∶30)与羊草的不同比例组合中,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均以80∶20的组合最大,分别为0.17和0.18,极显著高于其他比例的组合(P<0.01),微生物蛋白产量则产生了显著的负组合效应;4)在全株玉米青贮花生蔓最优组合(70∶30)与羊草的不同比例组合中,多项组合效应指数以比例为80∶20的组合最大。综上,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蔓比例为70∶30的组合、全株玉米青贮-花生蔓-羊草比例为56∶24∶20的组合具有最大组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花生蔓 羊草 组合效应
下载PDF
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间的组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袁翠林 于子洋 +2 位作者 王文丹 王利华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7-654,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间的组合效应。试验将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分别以0∶100、20∶80、40∶60、60∶40、80∶20、100∶0比例进行两两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不同组合对产气量及产气参数、pH、氨态氮...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间的组合效应。试验将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分别以0∶100、20∶80、40∶60、60∶40、80∶20、100∶0比例进行两两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不同组合对产气量及产气参数、pH、氨态氮、菌体蛋白的影响,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进而筛选各饲料组合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豆秸-花生秧、豆秸-青贮玉米秸、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组合在产气参数上差异显著(P<0.05),豆秸-花生秧和豆秸-青贮玉米秸均以20∶80时各产气参数最优,花生秧-青贮玉米秸以60∶40时各产气参数为最优;各组合对体外瘤胃液pH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组合的氨态氮浓度差异显著(P<0.05),在39~64 mg/dL变化;豆秸-花生秧和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的菌体蛋白浓度随花生秧比例增多而增多,豆秸-青贮玉米秸的菌体蛋白浓度在两者比例为20∶80时最高。以多项组合效应评定指数评定各组合效应,豆秸与花生秧、青贮玉米秸均以20∶80的比例较为适宜,花生秧与青贮玉米秸比例以60∶40时较为适宜,综合组合效应指数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组合效应 产气量 pH 氨态氮 菌体蛋白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关联信息熵度量的特征选择方法 被引量:39
5
作者 董红斌 滕旭阳 杨雪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84-1695,共12页
特征选择旨在从原始集合中选择一个规模较小的特征子集,该子集能够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任务中提供与原集合近似或者更好的表现.在不改变特征物理意义的基础上,较少特征为数据提供了更强的可解读性.传统信息论方法往往将特征相关性和冗... 特征选择旨在从原始集合中选择一个规模较小的特征子集,该子集能够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任务中提供与原集合近似或者更好的表现.在不改变特征物理意义的基础上,较少特征为数据提供了更强的可解读性.传统信息论方法往往将特征相关性和冗余性分割判断,无法判断整个特征子集的组合效应.将数据融合领域中的关联信息熵理论应用到特征选择中,基于该方法度量特征间的独立和冗余程度.利用特征与类别的互信息与特征对组合构建特征相关矩阵,在计算矩阵特征值时充分考虑了特征子集中不同特征间的多变量关系.提出了特征排序方法,并结合参数分析提出一种自适应的特征子集选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分类任务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联合信息熵 组合效应 多变量关系 相关矩阵
下载PDF
体外法评价玉米秸秆、谷草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组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李妍 韩肖敏 +4 位作者 李建国 李秋凤 高艳霞 曹玉凤 李运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3-22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CS)、谷草(MS)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CSS)间的组合效应,筛选出不同饲料间的适宜组合比例。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首先将玉米秸秆与谷草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再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CS)、谷草(MS)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CSS)间的组合效应,筛选出不同饲料间的适宜组合比例。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首先将玉米秸秆与谷草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再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组合进行试验,以上组合均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0∶100的比例进行,每个组合设3个重复,测定和分析不同粗饲料组合对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pH、微生物蛋白、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计算出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饲料组合对产气量和干物质消失率影响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不同饲料组合间pH差异不显著(P>0.05);各饲料组合间微生物蛋白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玉米秸秆与谷草组合的微生物蛋白产量随玉米秸秆比例的减少而减少,再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组合随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不同饲料组合的氨态氮浓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含量为17.35~24.63mg/dL;各饲料组合间的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以多项组合效应指数评定的最优组合为:玉米秸秆和谷草的搭配比例为60∶40,玉米秸秆、谷草、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搭配比例为12∶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谷草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 组合效应 体外法
下载PDF
稻草与多水平苜蓿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的整体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吉鹍 邹庆华 +1 位作者 王金芬 熊立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0-48,共9页
就稻草(RS)与苜蓿(MSL)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进行整体评定。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体外批次培养48 h,应用经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IMFAEI)对RS分别添补0、20%、40%、60%、80%与100%MSL(MSL0、MSL20、MSL40、MSL60、MSL80与M... 就稻草(RS)与苜蓿(MSL)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进行整体评定。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体外批次培养48 h,应用经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IMFAEI)对RS分别添补0、20%、40%、60%、80%与100%MSL(MSL0、MSL20、MSL40、MSL60、MSL80与MSL100)在12、24与48 h研究瘤胃体外发酵的组合效应。各组各时间点的pH值6.75~6.88,NH3-N 3.11~28.74 mg/100 ml,微生物氮2.91~14.57 mg/ml,48 h各组累计产气量与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为120.1~162.4 ml/g OM与41.51~55.45 mmol/l。各组的IM-FAEI自高到低的排序为:MSL60(1.271 1)、MSL40(1.260 3)、MSL20(0.826 5)与MSL80(0.633 3)。本研究RS与MSL适宜添补量为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苜蓿 体外发酵 组合效应 整体
下载PDF
花生蔓与4种粗饲料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于腾飞 张杰杰 孙国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6-1254,共9页
为了探讨花生蔓与其他粗饲料间的组合效应,本研究将花生蔓分别与羊草、青贮玉米秸、全株玉米青贮和干玉米秸以0∶100、20∶80、40∶60、60∶40、80∶20、100∶0比例进行组合,每个组合3个重复,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产气量、产气参... 为了探讨花生蔓与其他粗饲料间的组合效应,本研究将花生蔓分别与羊草、青贮玉米秸、全株玉米青贮和干玉米秸以0∶100、20∶80、40∶60、60∶40、80∶20、100∶0比例进行组合,每个组合3个重复,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产气量、产气参数、产气量组合效应、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微生物蛋白质组合效应和综合组合效应。结果表明:1)在产气特性方面,各组合在产气参数上差异显著(P<0.05),花生蔓产气速率显著高于其他4种粗饲料,潜在产气量全株玉米青贮最高,青贮玉米秸次之。2)在产气量组合效应方面,12、24、48h花生蔓与青贮玉米秸、干玉米秸及羊草组合,均是当花生蔓占20%时,产生最大正组合效应(P<0.01);当花生蔓占40%时,与全株玉米青贮组合产生最大正组合效应(P<0.01);当花生蔓占80%时,各组合均产生最大负组合效应(P<0.01或P<0.05)。3)在48h微生物蛋白质组合效应方面,除花生蔓与羊草组合中花生蔓占20%和40%时产生正组合效应外(P<0.01),其余均为负组合效应(P<0.01),其中花生蔓占80%时各组合均产生最大的负组合效应(P<0.01)。4)在48h综合组合效应方面,当花生蔓占20%时,花生蔓与青贮玉米秸、干玉米秸和羊草均产生最大正组合效应;当花生蔓占40%时,花生蔓与全株玉米青贮组合产生最大正组合效应;当花生蔓占80%时,4个组合均产生最大负组合效应。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蔓与青贮玉米秸、干玉米秸和羊草均以20∶80组合效果最好,花生蔓与全株玉米青贮40∶60组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蔓 粗饲料 产气量 微生物蛋白质 组合效应
下载PDF
苜蓿干草和秸秆组合体外发酵营养特性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阳伏林 丁学智 +2 位作者 史海山 黄小丹 龙瑞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1-67,共7页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评价了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和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分别以0∶100、25∶75、50∶50、75∶25和100∶0进行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A)、产...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评价了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和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分别以0∶100、25∶75、50∶50、75∶25和100∶0进行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A)、产气速率(b)及产气延滞时间(LAG)变化趋势不同;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按50∶50的比例或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按75∶25的比例组合时的效应明显好于其他组合。48 h产气量与粗蛋白(CP)(P<0.05)及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HC)含量及NDS/CP(P<0.01)呈负相关关系;理论最大产气量与CP、NDS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NDF、ADF、HC和NDS/CP(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速率与CP(P<0.01)、HC(P<0.01)、NDS(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与NDF(P<0.01)、ADF(P<0.01)、NDS/CP(P<0.05)呈负相关关系;产气延滞时间与饲草料的主要营养成分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只与NDS/CP(P<0.0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认为,饲草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比例决定了体外发酵产气的特性。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低质粗饲料营养特性,适当添补易发酵或高蛋白牧草,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干草 秸秆 体外发酵 组合效应 模型参数
下载PDF
不同品种牧草间组合时体外产气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汤少勋 姜海林 +2 位作者 周传社 孙志洪 谭支良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68-75,共8页
采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研究了鲁梅克斯杂交酸模-三叶草分别与皇竹草、桂牧1号、冬牧70、矮象草、牛鞭草、黑麦草和苏丹草按0∶100、25∶75、50∶50、75∶25和100∶0的比例进行组合时的体外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当鲁梅克斯-三叶草分别... 采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研究了鲁梅克斯杂交酸模-三叶草分别与皇竹草、桂牧1号、冬牧70、矮象草、牛鞭草、黑麦草和苏丹草按0∶100、25∶75、50∶50、75∶25和100∶0的比例进行组合时的体外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当鲁梅克斯-三叶草分别与皇竹、桂牧1号和冬牧70组合时,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以鲁梅克斯-三叶草占75%时最高,而与黑麦草组合时则以25%时最高,并显著(P<0.05)高于其占75%的组合。与矮象草和苏丹草组合时以其占50%时最高,而与牛鞭草组合时则以50%最低。当鲁梅克斯-三叶草与除黑麦草之外的牧草组合时,产气速率随鲁梅克斯-三叶草所占比例的上升而上升,与黑麦草组合时,产气速率则呈相反方向变化,但不同组合比例间无显著差异。当鲁梅克斯-三叶草与除皇竹、桂牧1号、牛鞭草和冬牧70以外的禾本科牧草组合时,不同比例的牧草组合不同发酵时间点之间的正组合效应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认为,3种牧草间组合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牧草的体外发酵产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组合 组合效应 产气量
下载PDF
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及其在粗饲料科学搭配上的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吉鹍 邹庆华 李龙瑞 《饲料广角》 2003年第21期26-30,共5页
1 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 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蛋白质补充料、易降解纤维、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添加,以及饲料间的不同搭配、加工调制和一些营养调控措施等均会改变日粮中单个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以至配合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 1 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 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蛋白质补充料、易降解纤维、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添加,以及饲料间的不同搭配、加工调制和一些营养调控措施等均会改变日粮中单个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以至配合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日粮中各单个饲料组分表观消化率的加权和值,饲料间的互作使得某一种饲料或日粮的采食量或利用率获得提高或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组合效应 粗饲料 科学搭配 应用 采食量 消化率 利用率
下载PDF
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及其在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吉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就日粮中各饲料间的相互作用在消化道与组织代谢层次产生的正、负组合效应及其营养代谢机理进行了综述。指出现行日粮配方技术与饲料评定以各饲料原料间营养值的"可加性"为基础的不合理性,以及饲料间的组合效应没有引起足够... 就日粮中各饲料间的相互作用在消化道与组织代谢层次产生的正、负组合效应及其营养代谢机理进行了综述。指出现行日粮配方技术与饲料评定以各饲料原料间营养值的"可加性"为基础的不合理性,以及饲料间的组合效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是现行的饲料常规分析方法不能反映饲料在动物体内的组合效应,从而有必要建立基于动物的饲料评定体系。研究就如何在日粮配方设计中通过日粮配合来调控饲料间的组合效应、避免饲料间的负组合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饲料间的正组合效应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开发利用我国众多非粮饲料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组合效应 日粮 配方设计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体外发酵营养特性及其组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周传社 汤少勋 +1 位作者 姜海林 谭支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62-1867,共6页
采用体外产气技术,研究了不同粗饲料及其组合的体外发酵特性,探讨了合理利用不同粗饲料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青贮后其理论最大产气量及产气速率比玉米秸分别高19.1%和8.2%.组合秸秆的理论产气量及产气速率要高于单一秸秆,发酵48... 采用体外产气技术,研究了不同粗饲料及其组合的体外发酵特性,探讨了合理利用不同粗饲料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青贮后其理论最大产气量及产气速率比玉米秸分别高19.1%和8.2%.组合秸秆的理论产气量及产气速率要高于单一秸秆,发酵48h后,组合秸秆的产气量可获得显著的正组合效应.可以认为,青贮玉米秸秆及不同粗饲料间进行组合可有效提高其营养特性.粗料间进行组合时,以青贮玉米秸与小麦秸或稻秆按25∶75和50∶50的比例组合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产气量 组合效应 合理利用
下载PDF
论工程地质模型——涵义、意义、建模与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许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99-204,共6页
本文重点论述了工程地质模型。阐明了工程地质模型的概念与涵义、阐述了建模的依据与方法;探讨了其应用的范畴与要点;尤其充分论述了工程地质模型的学科意义与深远影响。工程地质模型是条件研究的归宿,是分析、计算与评论的基础。
关键词 工程地质模型 尺寸效应 组合效应 工程地质
下载PDF
反刍动物饲料组合效应的衡量指标及评估方法综述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伟健 王翀 +3 位作者 段智勇 闫伟杰 张显东 刘建新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2期61-65,共5页
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的衡量指标一般包括:采食量,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研究组合效应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归纳现有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动物试验、体内消化代谢试验和体外试验。三种组合效应的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试验目... 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的衡量指标一般包括:采食量,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研究组合效应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归纳现有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动物试验、体内消化代谢试验和体外试验。三种组合效应的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本文分别从饲料间的组合效应、衡量指标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效应 衡量指标 反刍动物
下载PDF
对家禽饲料代谢能值评定方法中若干误区的探讨 被引量:23
16
作者 赵峰 张子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迄今国际上对禽类饲料代谢能值的表述有诸多方式。在其立论依据、试验设计及测试手段等方法学方面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饲料间组合效应,试验设计中的养分有效性分配原则,对经典的套算法在推理中的随意性以及在建立数学模... 迄今国际上对禽类饲料代谢能值的表述有诸多方式。在其立论依据、试验设计及测试手段等方法学方面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饲料间组合效应,试验设计中的养分有效性分配原则,对经典的套算法在推理中的随意性以及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要的校正因子的扬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限于篇幅,对家禽饲料代谢能评定方法的技术路线问题拟做另文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算法 代谢能 组合效应 校正因子
下载PDF
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孟梅娟 涂远璐 +3 位作者 白云峰 严少华 高立鹏 刘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172,共12页
为了探讨小麦秸秆与米糠粕间的组合效应,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小麦秸秆与米糠粕按100∶0(RBM0)、75∶25(RBM25)、50∶50(RBM50)、25∶75(RBM75)、0∶100(RBM100)的比例组合后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在产气特性方面,随着米糠粕比例的增... 为了探讨小麦秸秆与米糠粕间的组合效应,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小麦秸秆与米糠粕按100∶0(RBM0)、75∶25(RBM25)、50∶50(RBM50)、25∶75(RBM75)、0∶100(RBM100)的比例组合后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在产气特性方面,随着米糠粕比例的增加,12,24,48h累计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HM)和产气速率(B)逐渐增大,而体外延滞时间(Lag)逐渐降低,各比例之间差异显著(P<0.05)。2)在体外发酵12,24,48h时,当米糠粕占25%时,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的产气量产生最大组合效应(P<0.05)。3)当米糠粕占75%时,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的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最大,各比例之间差异显著(P<0.05);当米糠粕占25%时,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的DMD产生最大的组合效应(P<0.05);当米糠粕占75%时,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的NDFD、ADFD产生最大组合效应(P<0.05)。4)当米糠粕占75%时,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组合体外发酵48h的乙酸、丙酸、丁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乙酸/丙酸最低。5)48h累计产气量、产气速率与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灰分(Ash)以及中性洗涤可溶物(NDS)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有机物(OM)、半纤维(HC)以及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NDS/C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理论最大产气量与DM、CP、Ash、NDS显著正相关(P<0.05),与NDF、ADF、OM和HC显著负相关(P<0.05);Lag与NDS/CP极显著正相关(P<0.01)。本试验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产气量及干物质降解率的组合效应方面来看,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的最优组合是75∶25;从纤维降解率的组合效应方面来看,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的最优组合是2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米糠粕 体外发酵 组合效应 相关性
下载PDF
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民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7年第3期20-22,共3页
组合效应的存在及其大小直接影响着饲料营养价值的发挥,因而对组合效应深入了解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组合效应产生,可能作用机理,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组合效应 饲料 反刍动物
下载PDF
饲草组合效应综合指数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高静 贾玉山 +3 位作者 王晓光 刘庭玉 付俊平 丁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6-243,共8页
依据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理论,以饲草的营养评价为基础,结合肉羊育肥营养需求特点,采用体外法,测定苜蓿、番茄皮渣、玉米秸与小麦秸不同组合的pH值、24h累积产气量(GP)、有机物质降解率(IVDOM)、微生物蛋白产生量(MCP)、挥发性脂肪... 依据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理论,以饲草的营养评价为基础,结合肉羊育肥营养需求特点,采用体外法,测定苜蓿、番茄皮渣、玉米秸与小麦秸不同组合的pH值、24h累积产气量(GP)、有机物质降解率(IVDOM)、微生物蛋白产生量(MCP)、挥发性脂肪酸产量(VFA),并结合MFAEI筛选出4组最优饲草配方,即苜蓿/番茄渣/玉米秸=30/10/60,此配方多项组合效应值0.80;苜蓿/玉米秸=50/50,此配方多项组合效应值0.85;苜蓿/番茄渣/小麦秸=30/20/50,此配方多项组合效应值0.82;苜蓿/小麦秸=60/40,多项组合效应值0.78,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饲草间的正组合效应,控制和消除饲料间的负组合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草食家畜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法 组合效应 组合效应综合指数
下载PDF
用体外产气法评价精粗饲料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洁 王洪荣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4期30-35,共6页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供体动物,利用体外产气法,通过产气量、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这五个指标的测定,评价精粗比(玉米:稻草)为0∶100、20∶80、30∶70、50...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供体动物,利用体外产气法,通过产气量、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这五个指标的测定,评价精粗比(玉米:稻草)为0∶100、20∶80、30∶70、50∶50、100∶0的五种饲料组合的营养价值及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精粗比日粮体外累积产气量及DM、OM、NDF降解率、TVFA产量均呈上升趋势;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累积产气量不断升高,DM和OM的降解率均呈上升趋势,NDF降解率下降,乙酸含量减少,丙酸含量增加。精粗比为30:70的混合日粮多项组合效应值最高,组合效应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量 降解率 VFA 组合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