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平雌激素在宫腔粘连形成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11
1
作者 陈芳 段华 +1 位作者 张颖 吴艳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7-920,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雌激素在宫腔粘连形成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33只雌兔随机分为低雌激素组(8只)、生理量雌激素组(8只)、中量雌激素组(8只)和高雌激素组(9只).低雌激素组切除双侧卵巢;生理量雌激素组切除双侧卵巢周围的脂...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雌激素在宫腔粘连形成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33只雌兔随机分为低雌激素组(8只)、生理量雌激素组(8只)、中量雌激素组(8只)和高雌激素组(9只).低雌激素组切除双侧卵巢;生理量雌激素组切除双侧卵巢周围的脂肪等组织;中量雌激素组及高雌激素组切除双侧卵巢后分别给予0.5、1.0 mg苯甲酸雌二醇每周两次肌内注射.基础状态下及用药两周测定血清雌二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并行直视下官腔搔刮.继续用药,在搔刮后两周剖探宫腔,多点获取子宫内膜行HE及Masson染色,对内膜纤维化及宫腔粘连程度行半定量评分.结果 高雌激素组兔的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评分[(6.1±1.5)分]高于低雌激素组、生理量雌激素组及中量雌激素组[评分分别为(2.7±2.1)、(1.2±1.8)、(2.7±2.0)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雌激素组兔的宫腔粘连程度评分[(4.0±2.5)分]高于另外3组[分别为(0.3±0.8)、(1.0±1.6)、(1.7±1.9)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TGF-β1、bFGF水平与雌二醇水平均呈直线正相关(P均〈0.01),并且均与子宫内膜纤维化及宫腔粘连程度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高雌激素环境能升高血清TGF-β1、bFGF水平,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纤维化的发生、加剧官腔粘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子宫 粘连 子宫内膜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1
2
作者 保红平 方登华 +5 位作者 高瑞岗 杨浩雷 李奎 张雪松 刘天锡 荀祖武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8-599,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1年3月至 2 0 0 3年 6月 119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采用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LC并发症的 15个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1年3月至 2 0 0 3年 6月 119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采用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LC并发症的 15个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L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 896 % (2 2 7/11974 ) ,中转手术率为 2 389% (2 86 /11974 ) ,其中因发生并发症而中转开腹 6 5例 ,占2 2 7% (6 5 /2 86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按其对并发症发生影响强弱程度 ,Calot三角粘连、病期、术者的手术经验、胆囊壁厚度 (B超 )、胆囊与周围粘连依次为导致LC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医师的腹腔镜技术培训 ,正确掌握中转开腹的时机是降低LC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手术 中转开腹 粘连 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 腹腔镜技术 病期 胆囊壁厚度
原文传递
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5
3
作者 孙康 姜长明 +5 位作者 吕德成 张维国 王霞 毛建民 曹国英 黄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728-731,共4页
以96只SD大鼠全椎板(L_(1~2))切除为实验模型,研究了高分子纤维(HUcMC)、透明质酸钠(SHA)、游离脂肪(FF)在预防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粘连中的作用。通过肉眼、光镜、电镜观察,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增强MR... 以96只SD大鼠全椎板(L_(1~2))切除为实验模型,研究了高分子纤维(HUcMC)、透明质酸钠(SHA)、游离脂肪(FF)在预防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粘连中的作用。通过肉眼、光镜、电镜观察,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增强MRI扫描,结果显示:椎板切除后硬膜周围纤维化的高峰在术后8周内。HUCMC生物相容性好、能降解、可吸收、药物局部存留时间长、覆盖均匀、作用完善、可起到三维的遮挡保护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椎板切除后硬膜周围的纤维化与粘连。SHA早期防止纤维化与粘连有一定作用,晚期作用不明显。FF虽然可防止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粘连,但感染率高,脂肪萎缩与坏死严重,晚期几乎均不同程度向椎管内嵌入,甚至造成脊髓和神经根受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硬脊膜 粘连 纤维化 游离脂肪移植
原文传递
血肿在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中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73
4
作者 王欢 郝立波 王海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1-163,I003,共4页
目的:为减少术后硬膜外神经根瘢痕粘连,研究血肿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兔25只行L3、L5、L7间隔三处的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置管生理盐水冲洗72小时,另二处分别为单纯引流和空白对照。术后3天、2、4、8、12... 目的:为减少术后硬膜外神经根瘢痕粘连,研究血肿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兔25只行L3、L5、L7间隔三处的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置管生理盐水冲洗72小时,另二处分别为单纯引流和空白对照。术后3天、2、4、8、12周取材,观察硬膜外瘢痕形成过程。结果:三组均有瘢痕形成。单纯引流与空白对照组均有血肿形成,并被致密瘢痕取代。冲洗组无血液成分存在,局部有纤维蛋白构成的疏松网状结构,并在2周后形成疏松瘢痕组织,其粘连程度较轻。硬膜外的碎骨屑有促进瘢痕形成的作用。结论:手术创伤所致的炎性渗出是瘢痕形成的关键因素,血肿只加重了瘢痕的致密程度。减少神经根的创伤炎症反应,可减少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 瘢痕 粘连 血肿 椎板切除术
全文增补中
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 被引量:62
5
作者 马彦彦 祝新利 +5 位作者 董悦 王艳琴 郑之敏 张荣君 许艳 赵娟娟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Stark式剖宫产术后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愈合及粘连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患者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其中,Stark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89例(A组),下腹纵切口式剖宫... 目的探讨Stark式剖宫产术后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愈合及粘连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患者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其中,Stark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89例(A组),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212例(B组),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52例(C组)。比较3组患者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情况以及腹直肌、腹膜、大网膜、膀胱腹膜反折愈合及粘连发生情况。结果(1)腹壁切口愈合良好,瘢痕纤细A组86.5%(77/89),B组29.3%(62/212),C组75.0%(39/52);(2)腹直肌粘连A组25.8%(23/89),B组53.8%(114/212),C组13.5%(7/52);(3)大网膜粘连A组13.5%(12/89),B组56.1%(119/212),C组25.0%(13/52);(4)腹膜粘连A组15.7%(14/89),B组46.2%(98/212),C组11.5%(6/52);(5)腹膜未愈合仅C组有1例,A组与B组均为0;(6)膀胱腹膜反折粘连A组15.7%(14/89),B组55.2%(117/212),C组13.5%(7/52)。腹壁切口愈合及腹直肌、大网膜、腹膜、膀胱腹膜反折粘连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k式剖宫产在腹壁切口愈合,减少腹直肌、大网膜、腹膜、膀胱腹膜反折粘连方面明显优于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虽然与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Stark式剖宫产具有诸多公认的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腹膜 粘连 再手术
原文传递
几丁糖预防兔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叶根茂 侯春林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51-53,共3页
以兔为实验模型,将后肢第二、三足趾II区屈肌腱造成实验性损伤。实验组鞘内滴入2%几丁糖溶液0.2ml,对照组不放。下肢石膏管形固定。分别于3、6周后处死,行大体标本粘连等级分级,肌腱滑动距离,末节趾间关节活动角度和完... 以兔为实验模型,将后肢第二、三足趾II区屈肌腱造成实验性损伤。实验组鞘内滴入2%几丁糖溶液0.2ml,对照组不放。下肢石膏管形固定。分别于3、6周后处死,行大体标本粘连等级分级,肌腱滑动距离,末节趾间关节活动角度和完成上述两项所耗的功生物力学测试,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证明几了糖能促进组织正常修复,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动,具有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粘连 屈肌腱粘连 预防
原文传递
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防治 被引量:60
7
作者 任建安 黎介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7-699,共3页
关键词 小肠梗阻 粘连 肠排列术
原文传递
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56
8
作者 肖建新 李源 +1 位作者 张革化 刘贤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6期356-358,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分析 3 3 8例 (5 13侧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发生术腔粘连的 3 2例 (47侧 )的临床资料。对粘连类型、病变性质、病变程度、中鼻甲气化、中鼻甲病变、中鼻甲处理与否、... 目的 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分析 3 3 8例 (5 13侧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发生术腔粘连的 3 2例 (47侧 )的临床资料。对粘连类型、病变性质、病变程度、中鼻甲气化、中鼻甲病变、中鼻甲处理与否、手术熟练程度和随访处理情况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本组病例粘连的发生率为 9 16% ;②各粘连类型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是筛窦腔粘连闭塞、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 ,未见中鼻甲与下鼻甲粘连 ;③感染性病变、病变严重、中鼻甲气化、中鼻甲病变、手术技巧不够熟练和随访处理经验不成熟以及不按时随访的粘连发生率较高。结论 术前充分认识上述相关因素 ,提高手术技巧 ,正确处理中鼻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疾病 外科 手术 手术后 并发症 粘连
下载PDF
Pathophys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peritoneal adhesions 被引量:49
9
作者 Willy Arung Michel Meurisse Olivier Detr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1期4545-4553,共9页
Peritoneal adhesion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clinical challenge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eritoneal adhesions are a consequence of peritoneal irritation by infection or surgical trauma, and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Peritoneal adhesion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clinical challenge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eritoneal adhesions are a consequence of peritoneal irritation by infection or surgical trauma, and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pathological part of healing following any peritoneal injury, particularly due to abdominal surgery. The balance between fi brin deposition and degradation is critical in determining normal peritoneal healing or adhesion formation. Postoperative peritoneal adhesions are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resulting in multiple complications, many of which may manifest several years after the initial surgical procedure. In addition to acut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peritoneal adhesions may cause pelvic or abdominal pain, and infertil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various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adhesion formation, using Medline and PubMed search. Several preventive agents against postoperative peri-toneal adhes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ir role aims in activating fi brinolysis, hampering coagulation, diminish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hibiting col-lagen synthesis or creating a barrier between adjacentwound surfaces. Their results are encouraging but most of them are contradictory and achieved mostly in animal model. Until additional fi ndings from future clinical researches, only a meticulous surgery can be recommended to reduce unnecessary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from these untoward effects of surgery. In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pre-clinical or clini-cal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everal propose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postoperative peritoneal adh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dominal surgery LAPAROSCOPY Complica-tion OCCLUSION Abdominal pain
下载PDF
不孕症患者盆腔粘连的相关因素及程度对输卵管再通的影响 被引量:46
10
作者 侯海燕 陈亚琼 +4 位作者 陈晓 胡春秀 杨振华 陈俊 孔祥玲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3-828,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盆腔粘连的相关因素及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对输卵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检查和治疗的5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探查结果进行评价,根据...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盆腔粘连的相关因素及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对输卵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检查和治疗的5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探查结果进行评价,根据盆腔粘连程度、范围、输卵管伞端粘连、闭锁及手术情况分为两组,盆腔粘连者377例,按粘连程度分为Ⅰ~Ⅳ度,其中Ⅰ度73例,Ⅱ度221例,Ⅲ 度75例,Ⅴ度8例.排除无法手术且无法自然受孕的Ⅳ度粘连患者,盆腔粘连组共369例;无盆腔粘连患者作为对照组共150例.分析盆腔粘连的相关因素及与既往病史、盆腹腔病变、输卵管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相关因素:盆腔粘连组不孕时间>7年(23.9%,88/369)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12.0%,18/150).(2)病史:盆腔粘连组药物流产史(23.6%,87/369)、宫腔操作史(38.2%,141/369)、输卵管妊娠史(20.9%,77/369)、盆腔炎史(25.5%,94/369)、盆腹腔手术史(31.4%,116/369)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12.7%,19/150;28.7%,43/150;11.3%,17/150;12.0%,18/150;17.3%,26/150).(3)宫-腹腔镜联合探查结果:术中发现盆腔粘连组患者的输卵管积水(24.7%,91/369)、扭曲(15.7%,58/369)、伞端整形和(或)造口 (72.9%,269/369)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3/150;4.0%,6/150;12.0%,18/150),且随粘连程度加重而发生率升高;而盆腔内异症病灶(5.7%,21/369)、输卵管系膜囊肿(16.3%,60/369)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0%,24 /150;30.0%,45/150);输卵管近端复通率(59 5%,91/153)低于对照组(75.4%,52/69),两组远端[整形和(或)造口后]复通率(84.4%,281/333;13/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预后:盆腔粘连组术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9.7%,29/299)显著高于对照组(3.1%,4/128),其中 Ⅲ度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粘连 不育 女(雌)性 腹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粘连相关细胞因子浓度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陶址 段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4-737,共4页
目的检测粘连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浓度及其变化特点,探讨其在粘连再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 目的检测粘连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浓度及其变化特点,探讨其在粘连再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8例(观察组)与行宫腔镜中隔切除术治疗的20例中隔子宫患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分别收集术后3、6、9、12、24、48、72h的宫腔渗出液,通过ELISA法检测宫腔渗出液中TGF—β1、PDGF—BB、bFGF3种细胞因子在不同时间点的浓度。结果术后3、6、9、12h宫腔创面渗出液中细胞因子的浓度依次为:观察组:TGF-β1(3.6±O.9)、(10.4±1。1)、(7.6±1.2)、(7.2±1.3)ng/ml,PDGF—BB(2.6±0.6)、(3,5±0,5)、(5.4±1.0)、(5.7±0.8)ng/ml,bFGF(16.9±1.3)、(95.8±17.8)、(330.9±70.5)、(1303.3±117.4)ng/ml;对照组:TGF—β1(3.0±0.6)、(7.5±0.6)、(5.4±0.6)、(4.6±0.8)ng/ml,PDGF—BB(2.5±0.4)、(2.6±0.5)、(4.7±0.6)、(4.4±0.4)ng/ml,bFGF(19.1±2.4)、(82.9±21.8)、(249.0±54.2)、(775.6±178.8)ng/ml。TGF—β1、PDGF—BB和bFGF浓度分别在术后3、6、6h后迅速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持续至术后12、48、72h,观察组宫腔创面渗面液中TGF—β1、PDGF—BB和bFGF浓度在高峰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时间点下,TGF—β1、PDGF—BB和bFGF细胞因子浓度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浓度明显增高,以上3种细胞因子可能是术后粘连再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闭锁 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癌基因蛋白质c—sis
原文传递
聚乳酸薄板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纤维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赵建华 王民刚 +2 位作者 蒋祖言 王远亮 彭学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54-257,共4页
以60只家兔全椎板(L3,L5)切除为实验模型,研究了自制的聚乳酸薄板、明胶海绵在预防硬膜外纤维瘢痕粘连中的作用。通过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聚乳酸薄板生物相容性好,能降解,可吸收,局部存留时间长,能有效地防止椎板... 以60只家兔全椎板(L3,L5)切除为实验模型,研究了自制的聚乳酸薄板、明胶海绵在预防硬膜外纤维瘢痕粘连中的作用。通过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聚乳酸薄板生物相容性好,能降解,可吸收,局部存留时间长,能有效地防止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纤维瘢痕粘连;明胶海绵早期防止纤维瘢痕粘连有一定作用,晚期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硬脊膜 瘢痕 粘连 聚乳酸
下载PDF
值得关注的亚学科——腹膜外科学进展 被引量:40
13
作者 刘海元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关键词 亚学科 腹膜外科学 粘连 预防措施 修复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被引量:39
14
作者 崔龙 傅卫 +2 位作者 孙涛 修典荣 张同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作用.方法 将87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及对照组(4l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灌肠、补液及抗感染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作用.方法 将87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及对照组(4l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灌肠、补液及抗感染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生长抑素类似物)0.1 mg ihq8 h,治疗72 h,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中转手术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腹痛改善及排气时间明显缩短,胃肠减压量减少较快.结论 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奥曲肽 手术后期间 粘连
原文传递
有开腹手术史患者腹腔镜术前超声判断腹腔粘连的价值 被引量:38
15
作者 刘嘉林 余小舫 +5 位作者 鲍世韵 毕建钢 佘志红 熊奕 彭启慧 周汉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判断有开腹手术史患者腹腔粘连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择60例有开腹手术史拟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术前应用超声检测患者脐部及既往腹部切口下的腹腔脏器滑动情况诊断有无粘连,并与腹腔镜...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判断有开腹手术史患者腹腔粘连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择60例有开腹手术史拟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术前应用超声检测患者脐部及既往腹部切口下的腹腔脏器滑动情况诊断有无粘连,并与腹腔镜术中脐孔、腹部切口下粘连诊断结果比较。结果60例术前超声判断与术中诊断脐孔、腹部切口下粘连发生率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术前超声与术中诊断粘连结果基本一致。超声检查对诊断脐孔、腹部切口下粘连的敏感性分别为88·9%、84·6%,特异性98·0%,97·1%,准确性96·7%,91·7%,阳性预测值88·9%,95·7%,阴性预测值98·0%,89·2%。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可以诊断有开腹手术史患者脐孔及腹部切口下有无粘连,对此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粘连 超声检查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明胶海绵预防宫腔粘连的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施蔚虹 沈亚 +1 位作者 瞿斌 高红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45-4046,共2页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明胶海绵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因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纵隔、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手术病例155例。分为3组,Ⅰ组74例,术后宫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2.5 mL联合明胶...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明胶海绵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因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纵隔、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手术病例155例。分为3组,Ⅰ组74例,术后宫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2.5 mL联合明胶海绵条填塞宫腔和宫颈管,Ⅱ组42例,术后宫腔置入"O"型金属宫环。Ⅲ组为空白对照组39例。3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3个月。术后1、3个月行门诊宫腔镜复查,评价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粘连的类型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1)术后1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Ⅰ组19.0%(14/74),Ⅱ组16.7%(7/42),两组明显低于Ⅲ组53.8%(21/39)(P<0.01)。(2)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Ⅰ组8.1%(6/74),Ⅱ组7.1%(3/42),两组明显低于Ⅲ组30.8%(12/39)(P<0.05)。(3)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Ⅱ组38.1%(16/42)明显高于Ⅰ组12.2%(9/74)和Ⅲ组12.8%(5/39)(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明胶海绵条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疾病 粘连 透明质酸钠 明胶海绵 宫腔镜电切术
下载PDF
透明质酸促进肌腱愈合及防止肌腱粘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黄汉伟 陈维钧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本实验研究透明质酸对鸡趾肌腱愈合及术后粘连生成的作用,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标本行屈曲功能测定及大体、组织学与透射电镜观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实验结果表明,透明质酸能够促进肌腱内源性自身愈合,提高愈合质量,减少... 本实验研究透明质酸对鸡趾肌腱愈合及术后粘连生成的作用,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标本行屈曲功能测定及大体、组织学与透射电镜观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实验结果表明,透明质酸能够促进肌腱内源性自身愈合,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粘连形成.改善肌腱术后滑动功能,对肌腱愈合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肌腱 愈合 粘连
原文传递
胃切除术后大网膜块状粘连的功能性排空障碍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杨传永 卢世炎 戴植本 《腹部外科》 1990年第2期53-54,共2页
报道5例胃切除术后,大网膜与吻合口周围组织三块状粘连,产生功能性排空障碍。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和机理,纤维胃镜检查可以确诊。术中注意避免大网膜缺血无菌性坏死,纠正低蛋白血症是预防其发生的主要措施。原则上采用非手术治疗。
关键词 胃手术 粘连 排空障碍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防止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至善 王立飞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26-528,共3页
以鸡爪为动物模型,研究透明质酸钠对损伤肌腱的愈合和术后粘连形成的作用,以生理盐水为对照。透明质酸钠组在趾屈曲角度和肌腱滑动功能上,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实验组肌腱愈合好,表面光滑无粘连,腱周有假鞘形成,... 以鸡爪为动物模型,研究透明质酸钠对损伤肌腱的愈合和术后粘连形成的作用,以生理盐水为对照。透明质酸钠组在趾屈曲角度和肌腱滑动功能上,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实验组肌腱愈合好,表面光滑无粘连,腱周有假鞘形成,假鞘与肌腱间有一定的间隙;而对照组的肌腱与腱周组织粘连致密,境界不清。本实验证实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具有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屈肌腱 肌腱 预防 透明质酸钠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粘连玉米籽粒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 被引量:33
20
作者 荀一 鲍官军 +2 位作者 杨庆华 高峰 李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3-167,共5页
以玉米籽粒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区域和籽粒轮廓寻找分割点的方法,实现了粘连玉米籽粒图像的自动分割。对于两个相互粘连的籽粒,在对粘连目标进行连续腐蚀—膨胀处理过程中,相互接触籽粒会形成公共区域,将公共区域与任意一个籽粒... 以玉米籽粒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区域和籽粒轮廓寻找分割点的方法,实现了粘连玉米籽粒图像的自动分割。对于两个相互粘连的籽粒,在对粘连目标进行连续腐蚀—膨胀处理过程中,相互接触籽粒会形成公共区域,将公共区域与任意一个籽粒轮廓进行交集运算后,得到一段不封闭的曲线,曲线段的端点作为分割点,再运用Bresenham画线算法生成分割线,将这两个籽粒分离。对于大量粘连的籽粒,采用同样的方法,以"剥离"方式可将籽粒逐个分离出来。对100组粘连籽粒图像进行算法测试,分割正确率为96%,分割后的籽粒边界较为平滑,变形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籽粒 粘连 图像处理 自动分割 BRESENHAM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