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麦白粉病新抗源——基因Pm21 |
齐莉莉
陈佩度
刘大钧
周波
张守中
盛宝钦
向齐君
段霞渝
周益林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09
|
|
2
|
用分子原位杂交(GISH)鉴定小麦-簇毛麦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 |
陈佩度
周波
齐莉莉
刘大钧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1995 |
62
|
|
3
|
簇毛麦对不同白粉病菌菌系的抗性反应及其在小麦遗传背景下的表达 |
陈孝
施爱农
尚立民
Leath Steven
Murphy J Paul
|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4
|
|
4
|
利用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诱导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 |
陈全战
亓增军
冯祎高
王苏玲
陈佩度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1
|
|
5
|
利用组织培养和辐射诱变创造高频率小麦与簇毛麦染色体易位 |
李洪杰
郭北海
张艳敏
李义文
杜立群
李银心
贾旭
朱至清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2000 |
17
|
|
6
|
小麦条锈病新抗源的抗谱鉴定初析 |
陈佩度
刘大钧
齐莉莉
周波
张守忠
盛宝钦
段霞瑜
王保通
金欣藻
刘正德
黄光明
蒋滨
|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7
|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合成、育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
傅杰
陈漱阳
张安静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1989 |
23
|
|
8
|
簇毛麦1V染色体SSR标记的筛选 |
刘守斌
唐朝晖
尤明山
李保云
宋建民
刘广田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9
|
簇毛麦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利用 |
张庆勤
张立异
朱文华
谢水仙
|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
10
|
利用小麦微卫星引物建立簇毛麦染色体组特异性标记 |
刘成
杨足君
冯娟
周建平
迟世华
任正隆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11
|
用AFLP标记鉴定带有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易位系 |
白建荣
刘润堂
郭秀荣
侯变英
PeterLangridge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12
|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 6VS/6AL中6VS的遗传传递及其所携Pm21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
刘金元
陶文静
刘大钧
陈佩度
李万隆
向齐军
段霞瑜
|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
1999 |
19
|
|
13
|
小麦叶锈病新抗源筛选 |
刘成
闫红飞
宫文萍
李光蓉
刘大群
杨足君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14
|
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 |
王春梅
别同德
陈全战
曹爱忠
陈佩度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5
|
基于EST-PCR的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 |
曹亚萍
曹爱忠
王秀娥
陈佩度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6
|
普通小麦-大赖草-簇毛麦异附加、易位系的选育和鉴定 |
陈发棣
陈佩度
王苏玲
|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
2001 |
6
|
|
17
|
普通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抗病性在不同小麦遗传背景中的传递 |
刘萍
杨宝军
陈佩度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18
|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的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及植株再生 |
周爱芬
夏光敏
陈惠民
|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9
|
|
19
|
簇毛麦的利用价值和染色体操作 |
李洪杰
朱至清
|
《植物学通报》
CSCD
|
1999 |
12
|
|
20
|
普通小麦-簇毛麦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的C-分带鉴定 |
董凤高
陈佩度
刘大钧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1992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