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92
1
作者 韩宝成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2-458,共7页
本文介绍动态评价的基本概念,从关注点、目的、过程、结果解释及评价者角色等方面与静态评价进行了区分和对比;然后着重介绍了动态评价的理论基础——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尤其是其最近发展区概念。作者进而详细分析干预式动态评价... 本文介绍动态评价的基本概念,从关注点、目的、过程、结果解释及评价者角色等方面与静态评价进行了区分和对比;然后着重介绍了动态评价的理论基础——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尤其是其最近发展区概念。作者进而详细分析干预式动态评价和互动式动态评价的特点,并结合Budoff、Gthke等人的研究讨论这两种不同评价模式在操作程序及评价目标方面的异同,最后介绍二语教育领域动态评价的相关研究,并提出应重新审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评价 静态评价 社会文化理论 最近发展区 外语教学
原文传递
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 被引量:114
2
作者 文秋芳 《中国外语》 CSSCI 2008年第3期13-20,共8页
近20多年来,二语习得领域形成了认知派与社会派两大对立阵营。这两派在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哲学倾向等重要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双方各执己见,互不妥协。本文第一部分概述认知派与社会派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综述两派存... 近20多年来,二语习得领域形成了认知派与社会派两大对立阵营。这两派在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哲学倾向等重要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双方各执己见,互不妥协。本文第一部分概述认知派与社会派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综述两派存在的主要分歧,第三部分评析两派的争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认知派 社会 社会文化理论
原文传递
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 被引量:93
3
作者 蔡金法 姚一玲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7,共6页
基于一系列实证研究,系统论述了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及学习机会理论.问题提出的实践研究包括:用问题提出评估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教师学习用问题提出进行教学,课程为问题提出教学提供资源.在... 基于一系列实证研究,系统论述了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及学习机会理论.问题提出的实践研究包括:用问题提出评估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教师学习用问题提出进行教学,课程为问题提出教学提供资源.在提供实证研究案例的同时,也提出了问题提出教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尽管数学问题提出教学活动的理念对学生发展的潜力不容置疑,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教师将问题提出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社会文化理论 学习机会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能动性与教师身份认同——社会文化理论视野 被引量:76
4
作者 高雪松 陶坚 龚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8,共10页
课程改革需要高校外语教师追求自身发展来应对各种挑战,但少有研究探究这些议题。笔者从教师能动性(teacher agency)与教师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八位东南沿海某高校英语教师进行回顾性的深入访谈。同时,笔者运用社会文化理论来解... 课程改革需要高校外语教师追求自身发展来应对各种挑战,但少有研究探究这些议题。笔者从教师能动性(teacher agency)与教师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八位东南沿海某高校英语教师进行回顾性的深入访谈。同时,笔者运用社会文化理论来解读教师如何发挥能动性,做出与教学研究相关的"选择",采取相应的"行动",构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道路。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教育者及教育管理者促进外语教师能动性的发挥,推动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能动性 课程改革 外语教师发展 教师身份认同 社会文化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改革实践 被引量:72
5
作者 张莲 孙有中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0,共9页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类认知的社会文化属性和语言在认知发展活动中的中介作用。基于这一观点,本文概括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一项实施4年的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改革实践案例。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回归写作作为社会文化实践的本质定义并据...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类认知的社会文化属性和语言在认知发展活动中的中介作用。基于这一观点,本文概括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一项实施4年的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改革实践案例。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回归写作作为社会文化实践的本质定义并据此重构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实践通过创设写作教学活动系统激发语言、思维和社会三者交互,从而帮助学习者实现系统内语言和认知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写作 课程改革 社会文化理论
原文传递
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生态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 被引量:70
6
作者 秦丽莉 戴炜栋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6,共6页
本研究从对任务教学的主流研究分析入手,指出传统任务教学研究对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整体过程关注的不足,进而提出借用社会文化理论构建"生态化"任务教学的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为例采用学术性专题... 本研究从对任务教学的主流研究分析入手,指出传统任务教学研究对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整体过程关注的不足,进而提出借用社会文化理论构建"生态化"任务教学的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为例采用学术性专题小组口头报告任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构建了任务之间、课内/外学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任务-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语言学习生态系统模式,旨在为第二语言任务教学在新时代的发展提出又一新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生态化”任务教学 语言学习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 被引量:64
7
作者 牛瑞英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4-316,共3页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语言发展 起源 二语习得研究 JAMES 持续性发展 学术专著 写作宗旨
原文传递
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语言教师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9
8
作者 高艳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2008年第3期93-96,87,共5页
以Vygotsky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应在社会和文化的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为中介。该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在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认知与发展的关系。本文拟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探讨教师在语言学习与教学中的... 以Vygotsky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应在社会和文化的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为中介。该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在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认知与发展的关系。本文拟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探讨教师在语言学习与教学中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作用 语言教师 心理发展过程 社会环境 社会活动 语言学习 教学
原文传递
Output Hypothesis: Its History and Its Future 被引量:57
9
作者 Merrill Swain Yang Luxin (interviewer)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0,共6页
Merrill Swain博士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资深教授,曾任美国应用语言学协会主席(1998—1999),现任世界应用语言学协会副主席,是国际知名学者,发表过150多篇学术论文。她提出的输出假设已为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所熟悉。Merrill... Merrill Swain博士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资深教授,曾任美国应用语言学协会主席(1998—1999),现任世界应用语言学协会副主席,是国际知名学者,发表过150多篇学术论文。她提出的输出假设已为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所熟悉。Merrill Swain教授于2007年5月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了为期20天的访问,期间举办了"浸入式教学和社会文化理论研讨会",介绍她在二语教学研究领域三十多年来的研究。本文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杨鲁新副教授(下称Yang)对Merrill Swain教授的专访,就输出假设学说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假设学说 外语教学 Merrill SWAIN 杨鲁新 浸入式教学 社会文化理论
原文传递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外语课堂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徐锦芬 雷鹏飞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3-573,共11页
本研究参照国内外二语教学研究的核心期刊,以社会文化视角下外语课堂研究的最新文献为依据,首先重点介绍了中介、内化、最近发展区、支架、活动理论和能动性等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理念。然后,从教师、学习者和课堂环境等方面探讨了该... 本研究参照国内外二语教学研究的核心期刊,以社会文化视角下外语课堂研究的最新文献为依据,首先重点介绍了中介、内化、最近发展区、支架、活动理论和能动性等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理念。然后,从教师、学习者和课堂环境等方面探讨了该视角下的研究主题,并结合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各主题未来可进一步拓展的研究范畴。文章最后指出,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外语课堂研究通常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常见数据收集方法有日志/日记、个人叙事、个案历时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有社会文化对话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课堂 社会文化理论 理念 主题 方法
原文传递
教师提问与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50
11
作者 陈亚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7-96,146-147,共10页
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框架,以英语专业大二两个自然班的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究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将批判性思维分项技能作为具体目标,在课堂... 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框架,以英语专业大二两个自然班的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究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将批判性思维分项技能作为具体目标,在课堂上、课下辅导中和笔头作业反馈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学生在内化目标技能过程中会出现反复;(3)针对具体技能开展密集训练,效果可能会更好。研究表明,教师提问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批判性思维 教师提问
原文传递
评析“概念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6
12
作者 文秋芳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共7页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评析本世纪兴起的外语教学流派概念型教学法。全文包括四个部分:1)剖析概念型教学法的语言观、习得观和教学观;2)阐述其教学过程的5个阶段(即解释、物化、交际活动、言语化和内化);3)报告本文作者对概念型教学...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评析本世纪兴起的外语教学流派概念型教学法。全文包括四个部分:1)剖析概念型教学法的语言观、习得观和教学观;2)阐述其教学过程的5个阶段(即解释、物化、交际活动、言语化和内化);3)报告本文作者对概念型教学法利弊的思考;4)预测概念型教学法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社会文化理论 认知语言学 概念型教学法
原文传递
另类评估的新发展:动态评估面面观 被引量:42
13
作者 孔文 方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1,90,共6页
作为对静态测验的补充,动态评估已成为另类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为详尽地介绍动态评估产生的背景,比较动态评估与静态测验的异同,梳理动态评估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概述该方法在国内外外语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 作为对静态测验的补充,动态评估已成为另类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为详尽地介绍动态评估产生的背景,比较动态评估与静态测验的异同,梳理动态评估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概述该方法在国内外外语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重点讨论动态评估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测验 动态评估 社会文化理论 认知结构可塑性理论
下载PDF
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合作推理式学习 被引量:39
14
作者 马淑风 杨向东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4-73,共10页
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是个体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传统观点认为,高阶思维指向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的三个高层次目标,即分析、评价、综合(修订版改为创造)。然而,高阶思维并不是特定认知情境下一种单独的思维过... 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是个体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传统观点认为,高阶思维指向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的三个高层次目标,即分析、评价、综合(修订版改为创造)。然而,高阶思维并不是特定认知情境下一种单独的思维过程,而是分析、创造、综合、关系建立和元认知等一系列认知成分协同作用的复杂思维。高阶思维内涵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无法通过简单的知识传授而获得。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他人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模式需要体现思维的社会性建构特征。而建立在社会文化理论基础上的合作推理式学习就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模式。该模式强调真实情境下复杂现实任务的创设,让学生在开放性问题情境中与他人进行探索性对话和建构式互动,在教师支持下的引导式参与过程中形成复杂思维。实证研究表明,合作推理式学习在提高高阶思维上具有显著作用,并揭示了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推广这种学习模式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合作推理式学习 社会文化理论 情境化教学
原文传递
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 被引量:37
15
作者 吴文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4-61,共8页
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西方心理学关注,然而用以指导二语习得研究还只是20世纪最后10年才得以实现,并且社会文化理论一开始指导西方二语习得研究就与生态学元素结合,发展成为生态语言教学观。生态语言教学观将语言... 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西方心理学关注,然而用以指导二语习得研究还只是20世纪最后10年才得以实现,并且社会文化理论一开始指导西方二语习得研究就与生态学元素结合,发展成为生态语言教学观。生态语言教学观将语言理解为突现,把语言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关系诠释为符担性,构成了一个较能全面解释和指导当代语言教学与研究的新理论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生态语言教学 突现 符担性
下载PDF
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负面影响与干预 被引量:35
16
作者 刘颖 时勘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31,共9页
艾滋病污名主要包括实际污名、感知污名和自我污名,这些不同形式的污名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社会资源的剥夺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归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道德理论分别从社会心理学、社会不平等和文化道德的角度阐述了艾... 艾滋病污名主要包括实际污名、感知污名和自我污名,这些不同形式的污名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社会资源的剥夺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归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道德理论分别从社会心理学、社会不平等和文化道德的角度阐述了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从这些机制出发,减少艾滋病污名可以结合接触假设、知识传播以及认知行为疗法,并注意改变艾滋病患者的自身观念。未来的艾滋病污名研究应更多地从社会文化以及道德的角度进行跨文化的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污名 归因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文化道德理论
下载PDF
“非正式学习”论纲 被引量:31
17
作者 赵蒙成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54,共4页
非正式学习是西方国家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深刻认识人类学习的本质具有重大价值。一般通过对比较学校环境中的正式学习来界定非正式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活动蕴涵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与结构性的教学距离较远。非正式学习的理论基... 非正式学习是西方国家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深刻认识人类学习的本质具有重大价值。一般通过对比较学校环境中的正式学习来界定非正式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活动蕴涵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与结构性的教学距离较远。非正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比较法,而在收集数据时,定性和定量的手段均被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比较 日常实践 社会文化理论
原文传递
互动协同评价模式下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基于学习者认知视角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永亮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2期75-80,共6页
学生对写作文本进行同伴互评是过程性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及写作过程教学法为框架,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非英语专业2016级大二的三个自然班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反思日志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大学生对... 学生对写作文本进行同伴互评是过程性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及写作过程教学法为框架,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非英语专业2016级大二的三个自然班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反思日志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大学生对英语写作课堂中互动协同评价模式的态度及看法。研究结果表明:(1)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同伴互动协同评价模式对于提升整体写作能力、促进意义协商及观点生成的效果较明显,而该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降低写作焦虑程度、增强写作动机等3个方面的效果一般;(2)大部分学生还不太适应互动协同评价模式,导致部分学生对该模式持怀疑态度;(3)对于该模式在提高写作质量方面的态度,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并存;(4)相较于同伴互评的接受度,学生似乎更青睐得到写作教师的反馈。希冀这一研究结果会对其他类似英语写作教学场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协同评价 社会文化理论 英语写作 同伴互评
下载PDF
促进深度学习的师生话语互动:特征与提升对策 被引量:32
19
作者 张光陆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38,共12页
深度学习需要高质量的师生话语互动,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课堂师生话语互动IRF(E)结构以及课堂话语互动环境不利于激励和支持学生的"高阶思维",不能满足深度学习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分析促进深度学习的师生话语互动的特征以及提... 深度学习需要高质量的师生话语互动,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课堂师生话语互动IRF(E)结构以及课堂话语互动环境不利于激励和支持学生的"高阶思维",不能满足深度学习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分析促进深度学习的师生话语互动的特征以及提出改进对策是非常必要的。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研究指出促进深度学习的师生话语互动是指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个共同目标或者以某种方式构建共同理解而参与的一种协同性的、持续性的努力,具有延展性、探究性、互惠性、合作性与批判反思性等特征。提升促进深度学习的师生话语互动需要如下对策:重建教师角色,提升学生的话语互动能力,构建适切的课堂话语互动基本规则以及精心设计课堂话语互动任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师生话语互动 社会文化理论
原文传递
IRF课堂话语结构刍议:发现、争论与再思考 被引量:29
20
作者 黄山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4,共10页
IRF(启动—回应—反馈)结构是课堂话语研究的重要发现和研究问题。本研究围绕从1975年至今关于IRF课堂话语结构的研究脉络,梳理出IRF结构从发现到批判再到辩护的"学术史"。批评者站在会话分析、批判话语分析和社会文化理论的... IRF(启动—回应—反馈)结构是课堂话语研究的重要发现和研究问题。本研究围绕从1975年至今关于IRF课堂话语结构的研究脉络,梳理出IRF结构从发现到批判再到辩护的"学术史"。批评者站在会话分析、批判话语分析和社会文化理论的立场上,指出课堂话语与日常会话的差异、师生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课堂教与学的知识传递取向。经过40多年的应用、检验和争论,研究者逐渐承认课堂互动和日常对话的本质差异,证实IRF结构本身并没有限制学生学习机会和课堂参与。基于IRF课堂话语结构的已有讨论,本研究提出IRF框架可作为课堂分析的有力工具,课堂话语研究需要回答课堂教学的专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F结构 课堂话语 师生互动 话语分析 社会文化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