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2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32
1
作者 陈尚斌 朱炎铭 +3 位作者 王红岩 刘洪林 魏伟 方俊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5-782,共8页
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四川盆地南缘长宁—兴文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39个露头泥岩/页岩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龙马溪组泥岩/页岩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53.39%和29.15%;其次为方解石,平均含量为5.46%... 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四川盆地南缘长宁—兴文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39个露头泥岩/页岩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龙马溪组泥岩/页岩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53.39%和29.15%;其次为方解石,平均含量为5.46%;另外,还含有少量的长石、白云石、石膏、黄铁矿等矿物。龙马溪组为浅海陆棚沉积,对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有利,为页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沉积条件;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反映出龙马溪组已经历晚成岩阶段,对应有机质演化的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适宜页岩气形成的成熟度条件。黏土矿物对页岩气藏的形成和开发有一定积极意义,龙马溪组底部厚度约为30m的地层,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低、相应孔隙率高且脆性矿物石英含量大于50%,是理想的页岩气重点勘探开发层位。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研究为其吸附储存、裂缝评价、渗流运移、压裂造缝和工艺性能等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层 矿物成分 X射线衍射 龙马溪组 下志留统 四川盆地南缘
下载PDF
内蒙古南部砒砂岩侵蚀内因分析 被引量:88
2
作者 石迎春 叶浩 +1 位作者 侯宏冰 毕志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9-664,共6页
内蒙古南部砒砂岩分布地区的岩土侵蚀非常强烈 ,外界原因是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而内在根源是当地有大量易于侵蚀的物质 砒砂岩。本文从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性组合、颗粒密度、岩体构造和工程性质等方面对砒砂岩易于侵蚀的... 内蒙古南部砒砂岩分布地区的岩土侵蚀非常强烈 ,外界原因是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而内在根源是当地有大量易于侵蚀的物质 砒砂岩。本文从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性组合、颗粒密度、岩体构造和工程性质等方面对砒砂岩易于侵蚀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初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岩性组合 矿物成分 岩土侵蚀 岩体构造 内蒙古 工程性质 南部 分布地区 自然条件
下载PDF
中国陆相油页岩特征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67
3
作者 刘招君 孟庆涛 柳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以陆相沉积为主,主要赋存于中新生界,颜色通常为黑色—深灰色和灰褐色—棕褐色,且富矿油页岩一般比贫矿油页岩的颜色深。油页岩中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为主,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相对较高。中国陆相油页... 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以陆相沉积为主,主要赋存于中新生界,颜色通常为黑色—深灰色和灰褐色—棕褐色,且富矿油页岩一般比贫矿油页岩的颜色深。油页岩中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为主,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相对较高。中国陆相油页岩总体质量特征为中等偏好,含油率大于5%的页岩油资源占67.64%,灰分产率一般为53.27%~84.35%,多属高灰分油页岩。发热量各地区差别较大,最小值为4.19MJ/kg,最大值可达34.60MJ/kg,而且同一地区不同层位的油页岩发热量也不相同。就伴生元素而言,油页岩中富含大量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使油页岩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潜力。从有机成因角度,中国陆相油页岩可以分为腐泥型油页岩、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泥腐殖型油页岩;从油页岩的沉积环境成因角度,可以划分为拗陷湖成油页岩、断陷湖成油页岩和断陷湖泊—沼泽油页岩;从油页岩形成的水体性质角度,可以划分为淡水油页岩和半咸水油页岩。中国陆相油页岩中湖泊—沼泽油页岩一般与煤伴生,多为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泥腐殖型油页岩;而湖成油页岩一般单独存在或为煤层顶板,多为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殖腐泥型油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油页岩 赋存特征 物理性质 矿物成分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下载PDF
渝东南渝页1井页岩气吸附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67
4
作者 武景淑 于炳松 李玉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8,共9页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大部分的天然气以吸附态存在。为了探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和主控因素,对渝页1井的岩芯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并做了孔隙结构和体积、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熟度测...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大部分的天然气以吸附态存在。为了探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和主控因素,对渝页1井的岩芯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并做了孔隙结构和体积、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熟度测定和等温吸附实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饱和吸附量VL在1.25~3.90 m3/t,平均为2.17 m3/t;Langmuir压力常数pL在1.90~9.48 MPa,平均为3.69 MPa。饱和吸附量与微孔体积具有负相关,与中孔体积和宏孔体积具有正相关。粘土矿物通过对微孔和中孔体积的控制来影响页岩的吸附能力,石英含量通过对宏孔体积的控制来影响页岩吸附能力。有机碳含量对页岩的吸附能力主要由其较发育的宏孔隙控制,另外,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有机碳表面的亲油性对气态烃较强的吸附能力以及气态烃在无定形和无结构基质沥青体中的溶解作用等。当Ro>2.0%时,饱和吸附量与Ro呈正相关,这可能与高成熟有机质中纳米级显微裂缝的发育导致宏孔体积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吸附能力 有机碳含量 矿物成分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基填料承载比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7
5
作者 杨广庆 高民欢 张新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0,共4页
路基填料的承载比(CBR值)是土体抗局部剪切力(潜在强度)的反映,评价其路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影响粘性土CBR值的主要因素,结合河北省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对15组填料进行了物理、理学试验。根据土样塑性指数相同,而CBR... 路基填料的承载比(CBR值)是土体抗局部剪切力(潜在强度)的反映,评价其路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影响粘性土CBR值的主要因素,结合河北省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对15组填料进行了物理、理学试验。根据土样塑性指数相同,而CBR值差异很大的实验结果,从土体的颗粒组成、矿物成分以及粘土矿物成分几方面研究了其对填料CBR值的影响。得出有益的结论:在标准的试验方法和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塑性指数相同的土体而言,影响CBR值的主要因素是土体中矿物类型及其含量的多少,其次为粘粒组颗粒曲线分布情况及粘粉比m。粘粉比m越大,CBR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比 路基 影响因素 颗粒曲线 矿物成分
下载PDF
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特点及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52
6
作者 刘双莲 陆黄生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测井技术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从调研北美页岩气成功勘探开发实例入手,在储层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的主要差异。根据页岩气勘探开发需求,探讨了中国页岩气测井系列的选择依据与测井... 测井技术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从调研北美页岩气成功勘探开发实例入手,在储层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的主要差异。根据页岩气勘探开发需求,探讨了中国页岩气测井系列的选择依据与测井评价技术。提出页岩矿物成分和储层结构评价、页岩储层标准的建立、裂缝类型识别与岩石力学参数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作为页岩气测井技术评价的重点。研究表明,深层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是中国与国外的最大差别,也是中国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页岩气 矿物成分 储层标准
下载PDF
风化软岩填筑路基可行性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郑明新 方焘 +1 位作者 刁心宏 颜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53-56,共4页
针对武广客运铁路专线沿线遇到的大量软质千枚状板岩和泥质粉砂岩,在分析风化软岩基本矿物成分、耐崩解性的基础上,结合风化软岩岩块力学强度和击实试验结果,初步判定了风化软岩填筑路基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软岩填筑路基可行性的初步判... 针对武广客运铁路专线沿线遇到的大量软质千枚状板岩和泥质粉砂岩,在分析风化软岩基本矿物成分、耐崩解性的基础上,结合风化软岩岩块力学强度和击实试验结果,初步判定了风化软岩填筑路基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软岩填筑路基可行性的初步判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软岩 矿物成分 耐崩解性 击实试验 初步判定方法
下载PDF
万州侏罗纪红层软弱夹层特征 被引量:42
8
作者 简文星 殷坤龙 +2 位作者 马昌前 刘礼领 张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1-905,914,共6页
在万州侏罗纪红层中,连续分布多层产状稳定、厚度较大的软弱夹层。经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软弱夹层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长石、α-石英、伊利石、绿泥石等;其微观结构以片状结构为主,微裂隙和微孔隙发育,有少... 在万州侏罗纪红层中,连续分布多层产状稳定、厚度较大的软弱夹层。经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软弱夹层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长石、α-石英、伊利石、绿泥石等;其微观结构以片状结构为主,微裂隙和微孔隙发育,有少量网格结构,局部可见粘土矿物定向排列。野外调研表明:软弱夹层曾经受较强的构造挤压作用,部分已发生层间剪切破坏,从而导致剪切强度降低。对软弱夹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可知:软弱夹层为中等膨胀性土;且一旦遇水饱和,其剪切强度将大幅度下降。这些特征说明,在特定的条件下,软弱夹层容易成为基岩滑坡的滑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州 红层软弱夹层 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 物理力学性质 基岩滑坡
下载PDF
关于A型花岗岩命名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2
9
作者 袁忠信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296,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A型花岗岩命名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建议以“碱性花岗岩类”一词代替A型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类包括碱性和过碱性花岗岩及与之伴生的英碱正长岩、石英正长岩 ,以及与之伴生并且成分相近的碱长花岗岩和富碱的偏铝质花岗岩。这些... 针对目前国内A型花岗岩命名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建议以“碱性花岗岩类”一词代替A型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类包括碱性和过碱性花岗岩及与之伴生的英碱正长岩、石英正长岩 ,以及与之伴生并且成分相近的碱长花岗岩和富碱的偏铝质花岗岩。这些岩石有相近的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成岩构造环境。采用“碱性花岗岩类”一词易为国人接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碱性花岗岩类 命名 岩石化学 矿物成分 成岩构造环境
下载PDF
滑带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晓 梁收运 郑国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4-491,共8页
滑带土是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滑坡的发展演化和稳定性密切相关。开展滑带土的研究是滑坡工程地质研究的基础内容,并已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有关滑带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而针对滑带土强度的控制... 滑带土是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滑坡的发展演化和稳定性密切相关。开展滑带土的研究是滑坡工程地质研究的基础内容,并已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有关滑带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而针对滑带土强度的控制因素和机理研究还比较欠缺。在简要总结了滑带的识别、滑带土分类和强度特性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滑带土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理等,及其对滑带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除了滑带的识别、滑带土的分类及其强度特征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外,应不断拓宽滑带土的研究领域,深化对滑带土强度本质因素认识;应重视滑带土微观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粘土矿物成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生物、水—岩(土)相互作用、渗透性以及水化学等综合作用对滑带土强度影响的研究;从发展演化的活动论观点系统研究滑带土的形成过程,探索滑带土中所蕴含的滑坡发展演化与环境变化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带土 微观结构 矿物成分 地球化学 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泥沙矿物成分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41
11
作者 王兆印 王文龙 田世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共8页
黄河及其干支流经常产生高含沙水流,泥沙中矿物的成分及含量是影响高含沙水流性质的主导因素,粘土矿物颗粒含量对高含沙水流流变性质的影响,远大于颗粒粒径大小对流变性质的影响,粘土颗粒和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高含沙水流的流变性质... 黄河及其干支流经常产生高含沙水流,泥沙中矿物的成分及含量是影响高含沙水流性质的主导因素,粘土矿物颗粒含量对高含沙水流流变性质的影响,远大于颗粒粒径大小对流变性质的影响,粘土颗粒和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高含沙水流的流变性质也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对黄河及其支流地区12个地点进行采样分析,得出黄河及其支流地区泥沙基本来源于同一地区,次生矿物是在长期的、相同的环境条件作用下形成的。根据泥沙样本的粒径分布曲线和矿物成分及含量,建立了黄河及其支流泥沙粘土、非粘土矿物含量与中值粒径之间的关系,能够更方便、快捷、廉价地估算黄河及其支流粘土矿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水流 泥沙 矿物成分 粒径分布 粘土矿物
下载PDF
膨胀土的矿物组成与膨胀特性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邵梧敏 谭罗荣 +1 位作者 张梅英 花莉莉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4年第1期11-19,共9页
介绍了用χ射线衍射法、热分析和次甲基兰-氯化亚锡定量蒙脱石等方法,对采自我国十省的膨胀土进行了矿物组成特性方面的试验研究。
关键词 膨胀土 矿物成分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巴东新城区紫红色泥岩工程地质性质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吴益平 余宏明 胡艳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01-1203,1208,共4页
通过地质调查及大量岩土力学试验,对巴东新城区中三叠统巴东组二段T2b2紫红色泥岩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综合研究。测定了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和岩石的物理及水理性质参数。由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室内崩解试验发现,紫红色泥岩具有较强的... 通过地质调查及大量岩土力学试验,对巴东新城区中三叠统巴东组二段T2b2紫红色泥岩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综合研究。测定了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和岩石的物理及水理性质参数。由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室内崩解试验发现,紫红色泥岩具有较强的崩解特性,且与岩石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试验得到岩块的力学性质指标和变形特征。进行了点荷载试验,对不同风化程度和不同物理状态下的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对工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红色泥岩 矿物成分 微观结构 崩解性 工程地质性质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页岩脆性测井评价方法 被引量:39
14
作者 徐赣川 钟光海 +1 位作者 谢冰 黄天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45,共8页
页岩的脆性特性对其储层压裂改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岩石物理实验与测井技术相结合既能够获得直接的脆性参数,又能保证所取资料的连续性。为此,针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样开展了综合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基于岩... 页岩的脆性特性对其储层压裂改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岩石物理实验与测井技术相结合既能够获得直接的脆性参数,又能保证所取资料的连续性。为此,针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样开展了综合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脆性指数测井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建立页岩动静态参数的转换模型,可将测井计算的动态参数较好地转换为静态参数,大大提高了测井计算页岩脆性指数的精度;其次,针对页岩岩样进行矿物成分测定,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影响该区页岩压裂改造的主要脆性矿物,取得了实验与理论的突破。结论表明:1当黏土含量大于40%时,岩石脆性明显降低,当黏土含量小于40%时,岩石脆性指数与黏土含量关系不明显;随着石英+长石+白云石含量的增加,岩石脆性增大,随着方解石含量增高,岩石脆性略有降低。2当测井资料齐全,有纵横波和密度测井资料时,所建立的页岩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即泊—杨法和矿物含量法)计算的页岩脆性指数结果精度较高;当测井资料较少,无阵列声波测井时,矿物成分法作为泊—杨法的补充,同样能够较准确地评价页岩的脆性。该研究成果为现场试油层位优选及储层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实验 页岩 脆性指数 矿物成分 动静态弹性参数 测井 评价方法 四川盆地 蜀南地区
下载PDF
广西红黏土矿物成分分析 被引量:39
15
作者 吕海波 曾召田 +2 位作者 尹国强 赵艳林 吕海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1-656,共6页
黏土矿物成分对其工程力学性质具有显著的影响。目前,在黏土矿物种类鉴定方面已有一些成熟的方法技术,而对黏土的矿物成分定量分析尚没有成熟的方法。本文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全化学元素分析、Bogue法和K值法,对广西武鸣、桂林两地红黏... 黏土矿物成分对其工程力学性质具有显著的影响。目前,在黏土矿物种类鉴定方面已有一些成熟的方法技术,而对黏土的矿物成分定量分析尚没有成熟的方法。本文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全化学元素分析、Bogue法和K值法,对广西武鸣、桂林两地红黏土的矿物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桂林、武鸣两地红黏土的主要矿物均为高岭石、三水铝石、针铁矿,桂林红黏土还含有一定量的石英。(2)武鸣红黏土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依次为:高岭石(74.0%)、三水铝石(12.53%)、针铁矿(<2mm,2.22%)、针铁矿(>2mm,8.37%)。(3)桂林红黏土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依次为:高岭石(56.59%)、三水铝石(11.44%)、针铁矿(15.61%)、石英(1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矿物成分 X射线衍射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饱和尾矿料动力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阮元成 郭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29,共6页
介绍对两种饱和尾矿料(尾矿砂和尾矿泥)的动力变形特性进行的一系列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疏松的尾矿料具有敏感的不稳定结构,在往返加荷条件下,同一种尾矿料对于不同的固结比,其压力效应的试验结果可以近似地用同一条直线来表示... 介绍对两种饱和尾矿料(尾矿砂和尾矿泥)的动力变形特性进行的一系列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疏松的尾矿料具有敏感的不稳定结构,在往返加荷条件下,同一种尾矿料对于不同的固结比,其压力效应的试验结果可以近似地用同一条直线来表示。在固结应力条件和振动次数一定时,饱和尾矿料的残余轴应变随动剪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其变化规律不仅在双对数坐标中呈线形关系,而且,在较小的动剪应力比变化范围内试样就会因残余轴应变的迅速增大而进入破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料 动力变形特性 矿物成分
下载PDF
千枚岩岩石微观破裂机理与断裂特征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郑达 巨能攀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岩石的宏观断裂与其内部微结构和微缺陷紧密相关,建立岩石微观破裂机理和宏观断裂之间更直观的联系是当今断裂力学的难题之一。本文以金沙江上游泥盆系中统中段的绢云母千枚岩与硅质板状千枚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与力学试验等多种... 岩石的宏观断裂与其内部微结构和微缺陷紧密相关,建立岩石微观破裂机理和宏观断裂之间更直观的联系是当今断裂力学的难题之一。本文以金沙江上游泥盆系中统中段的绢云母千枚岩与硅质板状千枚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与力学试验等多种测试手段,通过对2种千枚岩岩石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千枚岩岩石微观破裂形式、破裂机理与其矿物组成之间的联系。指出绢云母千枚岩岩石以沿晶面擦花的微观破裂形式为主,是典型的微观脆性剪断,而硅质板状千枚岩岩石既有沿晶断裂的拉断破裂,又存在切晶擦花的剪切微破裂形式,是属于拉、剪破裂并存的微观破裂机制。进一步结合岩石断裂的力学特征,分析千枚岩微观破裂与宏观断裂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千枚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断裂形式与其微观破裂形式是可对应的。这一结论为建立起岩石微观破坏机制和宏观断裂特征的桥梁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枚岩 微观破裂 矿物成分 宏观断裂
下载PDF
湖北铜绿山矿床石英闪长岩的矿物学及Sr-Nd-Pb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7
18
作者 赵海杰 毛景文 +3 位作者 向君峰 周振华 魏克涛 柯于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8-784,共17页
铜绿山是长江中下游鄂东南矿集区最重要的、大型夕卡岩型Cu-Fe(Au)矿床。本文对该矿区中与成矿密切的石英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中斜长石主要为更长石(An=21~31);角闪石贫Ti(<0.... 铜绿山是长江中下游鄂东南矿集区最重要的、大型夕卡岩型Cu-Fe(Au)矿床。本文对该矿区中与成矿密切的石英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中斜长石主要为更长石(An=21~31);角闪石贫Ti(<0.2),高Mg/(Mg+Fe)(>0.5),属于富镁角闪石;而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岩石的地球化学具有高硅(58.86%~67.71%),富碱(Na2O+K2O=5.67%~9.63%),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并强亏损元素Nb、Ta、Ti等特征。岩石的(87Sr/86Sr)i为0.7055~0.7069,εNd(t)为-7.65~-3.44;(206Pb/204Pb)i=17.66~18.00,(207Pb/204Pb)i=15.49~15.56,(208Pb/204Pb)i=37.73~38.19。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说明,铜绿山岩体与阳新岩体为同源岩浆的产物,源区为深度大于40km的富集地幔,经下地壳的混染及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岩浆熔体形成的温度应大于889℃。角闪石和黑云母的温度计估算岩浆结晶温度分别为650~800℃和500~630℃,黑云母开始结晶温度略低于角闪石结晶结束温度,压力为1.49kbar,对应侵位深度约4.9km。岩浆具有利于Cu、Fe、Au等成矿元素进入熔体的条件,可能与板块俯冲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闪长岩 矿物成分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铜绿山
下载PDF
中国陆相页岩油分类及其意义 被引量:35
19
作者 金之钧 张谦 +13 位作者 朱如凯 董琳 付金华 刘惠民 云露 刘国勇 黎茂稳 赵贤正 王小军 胡素云 唐勇 白振瑞 孙冬胜 李晓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1-819,共19页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常规油气的重要战略接替资源。然而,陆相页岩油研究基础薄弱、成因和富集机理不清、“甜点”评价难度较大且标准不一,严重制约着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立足于勘探开发实际,建立了一...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常规油气的重要战略接替资源。然而,陆相页岩油研究基础薄弱、成因和富集机理不清、“甜点”评价难度较大且标准不一,严重制约着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立足于勘探开发实际,建立了一套简化的陆相页岩油分类评价标准。依据页岩油储集岩石类型和赋存空间,将其分为夹层型、裂缝型和纯页岩型,重点讨论了纯页岩型页岩油。依据纯页岩型页岩油的沉积构造,将其划分为纹层状、层状和块状页岩油。划分方案中未将岩石颗粒粒径作为划分页岩油类型的参数,但保留了传统矿物三端元大类及混合类,去除了进一步细分的亚类。同时,用岩石热解滞留烃含量(S_(1))代替了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指标,将页岩油划分为低含油、中等含油和高含油3类。另外,将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8划分为异常低压、0.8~1.2划分为正常压力、大于1.2划分为异常高压,原油黏度不参与页岩油类型划分。依据研究划分方案给出了陆相页岩油一类、二类和三类甜点的定义,并分析讨论了中国典型陆相盆地代表性页岩油地层。期望利用该页岩油分类方案,进一步明确陆相页岩油甜点评价标准、认识甜点岩石类型、预测甜点分布特征以及更加准确计算页岩油资源量,从而简化实际勘探开发工作流程进而起到更好指导生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系数 矿物成分 沉积构造 滞留烃S_(1) 地质甜点 资源评价 陆相页岩油
下载PDF
饱和尾矿料静、动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阮元成 郭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3,共7页
介绍对两种饱和尾矿料(尾矿砂和尾矿泥)的静、动强度特性进行的一系列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尾矿料颗粒组成、矿物成分等因素的影响,用尾矿料充填的地基土层具有不同于天然地基的少黏性土层的特殊性。尾矿料颗粒较细,比重较大,石... 介绍对两种饱和尾矿料(尾矿砂和尾矿泥)的静、动强度特性进行的一系列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尾矿料颗粒组成、矿物成分等因素的影响,用尾矿料充填的地基土层具有不同于天然地基的少黏性土层的特殊性。尾矿料颗粒较细,比重较大,石英含量较多,亲水性弱,饱和的疏松的尾矿料具有非常敏感的不稳定结构。不仅在往返加荷条件下动强度低,动剪应力比变化范围小,容易发生液化和破坏,而且,当尾矿料的密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静力条件下也会发生流滑而进入破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料 静、动强度特性 矿物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