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新型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07
1
作者 唐庚 徐政 +3 位作者 刘昇 顾益磊 陆羿 裘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25-132,共8页
重点关注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分析了现今最受认可的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策略以及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策略的缺陷,并结合2种控制策略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直流电压偏差斜率控制策略。该控... 重点关注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分析了现今最受认可的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策略以及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策略的缺陷,并结合2种控制策略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直流电压偏差斜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利用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策略的偏差特性,实现了换流站直流功率的跟踪;利用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策略的斜率特性,加快了其动态响应能力。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中针对直流电压偏差斜率控制策略的特性进行了稳态仿真分析以及暂态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直流电压偏差斜率控制策略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型换流器 多端直流输电 直流电控制 偏差控制 斜率控制 偏差斜率控制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62
2
作者 吴金龙 刘欣和 +1 位作者 王先为 姚为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3-1599,共7页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协调控制主要有直流电压偏差法和直流电压斜率法。直流电压偏差法在控制模式切换时存在较大的直流电压波动,而直流电压斜率法的有功潮流不能精确控制。针对现有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策略...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协调控制主要有直流电压偏差法和直流电压斜率法。直流电压偏差法在控制模式切换时存在较大的直流电压波动,而直流电压斜率法的有功潮流不能精确控制。针对现有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策略,设计4阶混合控制器结构,阐述混合控制器配置原则和降阶变结构方法,最后搭建典型的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策略的直流电压接管更加平稳,并可以实现有功潮流的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多端直流输电 直流电控制 直流电偏差 直流电斜率 直流电混合控制
下载PDF
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28
3
作者 吴在军 谢兴峰 +3 位作者 杨景刚 司鑫尧 杨媛平 曹骁勇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7,共9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大量直流负荷的普及,交流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受到了挑战。直流配电系统潮流灵活可控,可闭环运行,供电方式多样,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相比交流系统的控制,直流配电系统的...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大量直流负荷的普及,交流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受到了挑战。直流配电系统潮流灵活可控,可闭环运行,供电方式多样,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相比交流系统的控制,直流配电系统的控制更加复杂。直流电压作为衡量直流配电网有功功率平衡的唯一指标,其稳定控制对直流配电网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文中首先列举了直流配电网的典型拓扑结构和直流电压等级序列;然后,总结了直流配电网中关键设备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技术;接着,梳理了直流配电网的传统电压控制策略,并对目前一些改进的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最后,指出了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可为未来直流配电网直流电压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换流站控制 电力电子变控制 直流电控制 控保一体化
下载PDF
高肇高压直流系统电压波动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4
4
作者 吴泽辉 张鹏 左干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基于对高肇高压直流系统的长期观察,分析其电压波动的原因,逐一排查故障点。结合对该系统的仿真研究结果,指出个别光电转换模块阻值异常导致测量故障是该高压直流系统电压波动的原因,进而成功地解决了电压波动异常的问题。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直流电控制 波动 直流
下载PDF
一种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的移相控制技术 被引量:17
5
作者 肖国春 南长合 +1 位作者 胡志亮 王兆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4-122,共9页
对一种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运行中直流侧存在的电压泵升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采用移相控制技术来抑制直流电压泵升时电网过电压倍数、负载功率因数、移相角及补偿电压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低压配电系统用串联有源电压质... 对一种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运行中直流侧存在的电压泵升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采用移相控制技术来抑制直流电压泵升时电网过电压倍数、负载功率因数、移相角及补偿电压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低压配电系统用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装置为例,对上述各量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一组控制直流电压泵升的实用设计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对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直流侧电压进行闭环控制的移相技术实现方法,达到根据电网和负载运行状况自动对负载参考电压进行渐进移相的目的。3 kW单相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实验结果表明,移相及直流侧电压泵升抑制效果非常好,是一种实际可行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 质量调节器 有源滤波器 直流电泵升 直流电控制
下载PDF
弱电网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变流器直流电压稳定性机理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云辉 翟雪冰 +2 位作者 刘栋 闫鹤鸣 林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27-3136,共10页
为研究连接弱交流电网的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变流器直流电压控制的稳定性,从直流电压控制二阶简化模型入手说明通过分析阻尼和恢复分量可以判断直流电压稳定性。通过并网变流器控制系统相量图直观地描述了直流电压控制的动态,从物理意义上... 为研究连接弱交流电网的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变流器直流电压控制的稳定性,从直流电压控制二阶简化模型入手说明通过分析阻尼和恢复分量可以判断直流电压稳定性。通过并网变流器控制系统相量图直观地描述了直流电压控制的动态,从物理意义上说明强电网和弱电网下锁相控制对直流电压控制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锁相控制对直流电压控制的滞后作用会引起负阻尼而减弱直流电压的稳定性。然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锁相控制对直流电压控制的阻尼分量和恢复分量的影响,发现锁相控制在其带宽接近直流电压控制带宽时对直流电压控制稳定性的影响最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时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流器 直流电控制 稳定性 弱电网 锁相控制
下载PDF
连接弱电网的并网变换器直流电压时间尺度稳定器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黄云辉 宋泽凡 +2 位作者 唐金锐 熊斌宇 胡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85-192,共8页
随着并网变换器在可再生能源传输中的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设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不断出现,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主要研究连接弱电网的并网变换器直流电压时间尺度稳定器的设计和分析。首先,结合相量图和控制框图说明直流... 随着并网变换器在可再生能源传输中的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设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不断出现,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主要研究连接弱电网的并网变换器直流电压时间尺度稳定器的设计和分析。首先,结合相量图和控制框图说明直流电压时间尺度稳定器的原理。通过伯德图和控制框图说明稳定器内部各环节控制参数的设计原则,结合实例设计稳定器控制参数,并分析不同电网强度下和不同工作点下稳定器对并网变换器的直流电压时间尺度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稳定器增强了系统阻尼并且提高了系统稳定极限。将稳定器代入详细时域模型中进行仿真,验证了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并网变换器 直流电控制 稳定性 稳定器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模糊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志江 夏成军 杜兆斌 《电力工程技术》 2017年第2期21-26,87,共7页
直流电压斜率控制适用于潮流经常变化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但现有的直流电压斜率控制不能很好地兼顾不同运行工况对斜率参数的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电压变斜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应用模糊控制理论,把常规的直流电... 直流电压斜率控制适用于潮流经常变化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但现有的直流电压斜率控制不能很好地兼顾不同运行工况对斜率参数的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电压变斜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应用模糊控制理论,把常规的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由原来难以整定参数的固定斜率控制变为控制参数根据运行工况变化的变斜率控制。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与MATLAB互联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设计的直流电压模糊控制策略能有效维持系统稳定运行和加快系统故障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直流电控制 直流电斜率控制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含基于PI控制受端二次调频的特高压直流虚拟同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9
作者 郭小龙 张江飞 +4 位作者 亢朋朋 杨桂兴 孙谊媊 袁铁江 刘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72,共7页
在传统控制策略下,特高压直流(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输电系统缺乏惯性和阻尼特征,不能响应交流系统频率变化。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的UHVDC输电... 在传统控制策略下,特高压直流(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输电系统缺乏惯性和阻尼特征,不能响应交流系统频率变化。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的UHVDC输电系统双端换流站控制策略,该方法保留了同步发电机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2个关键参数;其次,改进了虚拟转子中频率的计算方法,并加入了基于PI控制器的受端二次调频环节;最后,针对负荷突变情况,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一个双端VSG系统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惯性和阻尼特征,能够减小频率波动幅度、速度和超调量,抑制直流系统电压波动,同时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直流输电 虚拟同步发电机 转动惯量 阻尼系数 直流电控制 二次调频
下载PDF
可选择谐波型有源滤波器的检测及其闭环控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灏 张超 +1 位作者 杨耕 杜继宏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0-133,共4页
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谐波的实时和精确补偿,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有源电力滤波器任意指定次谐波的检测方法以及基于该检测方法的闭环控制方法。这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由选择性谐波检测环节、电压控制和电流控制环节组成。为了补偿数字控制器... 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谐波的实时和精确补偿,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有源电力滤波器任意指定次谐波的检测方法以及基于该检测方法的闭环控制方法。这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由选择性谐波检测环节、电压控制和电流控制环节组成。为了补偿数字控制器和逆变器带来的延时,在检测环节中加入了预测补偿角。电压闭环控制方法借助检测环节实现了对谐波电流发生电路中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控制。电流闭环控制方法使得实际补偿电流精确地跟踪检测出的谐波指令电流。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在采用上述方法后,电源电流得到根本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选择谐波型 有源滤波器 检测 闭环控制 直流电控制
原文传递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内电势解耦控制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文博 宋强 +3 位作者 朱喆 李建国 许树楷 刘文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8-655,共8页
换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控制对于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特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交流端口电流分量、直流端口电流分量和环流分量作为状态量,建立MMC的模型方程;提出对应于各... 换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控制对于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特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交流端口电流分量、直流端口电流分量和环流分量作为状态量,建立MMC的模型方程;提出对应于各电流分量的内电势的概念,并将内电势作为中间控制量,实现各电流状态量的直接解耦控制。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直流内电势控制与子模块电容电压的解耦,并实现对直流端口电压快速直接的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物理试验证明了文中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直流电控制 解耦控制
下载PDF
基于MMC离散数学模型的MMC-HVDC系统直流电压控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蔡新红 赵成勇 +1 位作者 庞辉 林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03-2409,共7页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针对阀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在载波移相调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针对极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推导了稳态时MMC电...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针对阀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在载波移相调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针对极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推导了稳态时MMC电流离散数学模型,设计了电流内环离散控制器,实现了系统直流电压控制和功率解耦控制。为抑制由交流系统故障引起的直流电压波动,提出了含直流电压控制环节的外环有功功率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持续运行能力。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直流输电 直流电控制 离散数学模型 电容电平衡
下载PDF
弱电网下VSC控制环路对直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思东 黄云辉 +3 位作者 周党生 邢中卫 陈付恩 朱国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30-2741,共12页
为研究弱电网下电压源型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控制环路对直流电压控制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弱电网下VSC直流电压时间尺度小信号模型,基于动力学特性分析法用阻尼分量和恢复分量表征VSC直流电压控制的稳定性。然后研... 为研究弱电网下电压源型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控制环路对直流电压控制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弱电网下VSC直流电压时间尺度小信号模型,基于动力学特性分析法用阻尼分量和恢复分量表征VSC直流电压控制的稳定性。然后研究了不同电网强度和不同控制带宽下VSC锁相环和交流电压控制环对阻尼分量和恢复分量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锁相控制与交流电压控制对直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详细的时域仿真模型,对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弱电网下锁相控制与交流电压控制对直流电压控制起相位滞后的作用,从而产生负的附加阻尼分量,减弱了直流电压控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锁相控制 流电控制 直流电控制 动态特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MMC的STATCOM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飞 李梅航 +1 位作者 陈朋 王红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135,共6页
由于MMC特殊的拓扑结构,基于MMC的STATCOM有很多的优点,但这种拓扑也使得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成为难点。针对MMC STATCOM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问题,通过分析MMC STATCOM的数学模型,基于解耦变换将有功和无功解耦分离,提出通过系统直流电压... 由于MMC特殊的拓扑结构,基于MMC的STATCOM有很多的优点,但这种拓扑也使得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成为难点。针对MMC STATCOM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问题,通过分析MMC STATCOM的数学模型,基于解耦变换将有功和无功解耦分离,提出通过系统直流电压控制和基于排序的均压控制来平衡其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策略。系统直流电压控制用来确定电容电压稳定基准值和有功功率的交换,基于排序的均压策略用来平衡每个桥臂上所有子模块的电容电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稳定STATCOM直流侧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控制 直流电控制 控制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白国岩 李春宝 +2 位作者 孟繁丞 李沐书 马文忠 《电气技术》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直流电压稳定是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传统下垂控制策略参数不易整定、控制精度低、难以应对多种工况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首先结合系统潮流分析结果和换流站功率分配设计下垂系数... 直流电压稳定是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传统下垂控制策略参数不易整定、控制精度低、难以应对多种工况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首先结合系统潮流分析结果和换流站功率分配设计下垂系数稳态值,并依据换流站本地电气量引入自适应改变下垂参数的控制律,使下垂系数可根据不同工况进行调节优化,并有效降低暂态过程中的功率振荡。在PSCAD/EMTDC中搭建四端VSC-MTDC模型进行算例验证,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所提改进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能有效提升换流站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下垂控制 直流电控制 自适应控制 源型换流器
下载PDF
基于MMC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平岗 罗剑 +2 位作者 游小辉 吴继珍 章伟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1,共7页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比传统两端系统供电更加可靠,其控制系统相对也更加复杂。为弥补现有直流电压裕度控制及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混合控制策略,该策略同时运用多端系统站间与站内混合控制方案进行配置,在站内电压裕度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比传统两端系统供电更加可靠,其控制系统相对也更加复杂。为弥补现有直流电压裕度控制及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混合控制策略,该策略同时运用多端系统站间与站内混合控制方案进行配置,在站内电压裕度阶段引入倾斜特性,抑制了暂态过程中直流电压的过冲击;且避免了系统发生扰动时多个换流站功率同时变化。最后在PSCAD/EMTDC中构建了五端MMC-MTDC仿真模型,对3种控制方式下系统暂稳态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暂稳态特性,进一步增加了多端系统协调控制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MMC 直流电控制 混合控制 裕度控制
下载PDF
串联补偿线路对光伏发电系统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苗淼 何维 +3 位作者 张祥成 王龙飞 周翩 胡家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113,共8页
通过建立含串联补偿线路的无穷大电源-单光伏变换器系统的小信号分析模型,借鉴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不同串补度情况下串联补偿线路对电流控制与直流电压控制的影响,发现随着串补度的提高,电流控制的阻尼随之削弱,而直流电压控制则不受影... 通过建立含串联补偿线路的无穷大电源-单光伏变换器系统的小信号分析模型,借鉴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不同串补度情况下串联补偿线路对电流控制与直流电压控制的影响,发现随着串补度的提高,电流控制的阻尼随之削弱,而直流电压控制则不受影响,对此分别给出了相应的物理解释。考虑到锁相环引起的负阻尼效应,发现串联补偿线路可能造成光伏变换器发生不稳定现象。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搭建了详细的模型,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时域仿真结果和模态分析证实了文中所提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稳定性 串联补偿 直流电控制 电流控制 变换器 锁相环 次同步振荡
下载PDF
具备干扰抑制能力的柔性多状态开关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8
作者 沈聪 张国荣 +3 位作者 彭勃 解润生 侯立凯 丁晓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8-1205,共8页
为抑制系统干扰对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multi-stateswitch,FMSS)直流电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的FMSS直流电压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直流电压动态方程和系统变量间的... 为抑制系统干扰对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multi-stateswitch,FMSS)直流电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的FMSS直流电压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直流电压动态方程和系统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设计了直流电压控制外环;然后,采用将干扰观测值前馈的干扰抑制方案,通过选取新的误差函数和状态变量提出了一种用于干扰观测的改进型LESO;最后,根据直流电压响应函数设计了干扰前馈环节。仿真结果表明,在干扰下FMSS直流电压波动比采用经典LESO时减小50%,同时直流电压恢复稳定的时间缩短13%,端口输出有功超调减小42%。因此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抑制系统干扰对FMSS直流电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多状态开关 直流电控制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干扰抑制 干扰观测
下载PDF
基于混合储能系统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咸善 叶浪 程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41-3146,共6页
风电系统故障及其处理过程中,双馈电机双变流器间会产生不平衡有功功率,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变化引发电容击穿。基于变流器和直流电容的模型提出混合储能装置中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的协调控制策略,依据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直流侧功率幅值变... 风电系统故障及其处理过程中,双馈电机双变流器间会产生不平衡有功功率,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变化引发电容击穿。基于变流器和直流电容的模型提出混合储能装置中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的协调控制策略,依据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直流侧功率幅值变化的高、低频分量控制DC/DC变换器,进一步计算了混合储能装置的容量约束方法,并通过MATLAB搭建模型验证上述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少故障期间电机直流侧不平衡功率,稳定直流侧电压,提高系统的高-低电压穿越能力。该方法易于工程实现,可为风电机组配备故障全程穿越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混合储能系统 经验模态分解 故障穿越 直流电控制
下载PDF
张北工程风电柔直汇集系统次、超同步振荡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少明 刘一民 +3 位作者 董鹏 林畅 纪锋 裴翔羽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6期608-617,共10页
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投运以来,交直流系统中数次出现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对2022年某日振荡发生时现场录波采集到的交直流振荡波形数据进行分析,录波数据分析表明,交流侧的次同步(43.75 Hz)、超同步(56.25 Hz)振荡,在dq坐标... 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投运以来,交直流系统中数次出现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对2022年某日振荡发生时现场录波采集到的交直流振荡波形数据进行分析,录波数据分析表明,交流侧的次同步(43.75 Hz)、超同步(56.25 Hz)振荡,在dq坐标系下均表现为6.25 Hz振荡,同时在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中也出现了6.25 Hz的振荡频率。初步判断振荡发生的原因是:风电场功率快速变化时,站间骤然变化的直流电压引起了直流电流发生振荡,直流电流通过直流通路造成MMC子模块电容电压产生振荡,最终通过MMC基本运行原理耦合到了交流系统。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对风电柔直汇集系统次、超同步振荡产生原因进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次同步振荡 超同步振荡 低频振荡 直流电控制 录波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