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条锈病的光谱特征及遥感监测 被引量:97
1
作者 黄木易 王纪华 +3 位作者 黄文江 黄义德 赵春江 万安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4-158,共5页
该文通过人工田间诱发不同等级条锈病 ,在不同生育期内对不同发病等级 (不同病情指数 )的冬小麦条锈病冠层光谱进行测定 ,并同步进行条锈病病情指数的调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病害区与对照区处理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在绿光区、黄光区和近... 该文通过人工田间诱发不同等级条锈病 ,在不同生育期内对不同发病等级 (不同病情指数 )的冬小麦条锈病冠层光谱进行测定 ,并同步进行条锈病病情指数的调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病害区与对照区处理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在绿光区、黄光区和近红外区反射特征差异及叶绿素含量变化 ;并将病情指数及光谱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 :63 0~ 687nm、740~890nm及 976~ 13 5 0nm为遥感监测条锈病的敏感波段 ;绿光区、近红外平台处及黄光区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分别随病情的加重呈明显的上升、下降与上升趋势 ;条锈病的红边发生蓝移 ;叶绿素含量随条锈病的病情指数的增大而下降 ;试验证明在条锈病害田间病叶率为 5 %时的最佳防治时期内 ,高光谱可以对冬小麦条锈病害做出早期诊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遥感监测条锈病病情指数的多波段 (长 )下的组合诊断模式的定量模型。该研究为今后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大面积监测冬小麦条锈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条锈病 高光谱 监测 病情指数
下载PDF
不同作物间作对黄瓜病害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2
2
作者 吴凤芝 周新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906,共8页
分别采用RAPD和T-RFLP技术,研究了小麦、毛苕子和三叶草分别与黄瓜间作对黄瓜病害、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毛苕子与黄瓜间作均能提高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其中,小麦-黄瓜间作对黄瓜... 分别采用RAPD和T-RFLP技术,研究了小麦、毛苕子和三叶草分别与黄瓜间作对黄瓜病害、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毛苕子与黄瓜间作均能提高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其中,小麦-黄瓜间作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最为突出;3种作物分别与黄瓜间作均显著提高了黄瓜产量(p<0.01),其中小麦-黄瓜间作的产量优势最强;同时,3种作物分别与黄瓜间作均降低了黄瓜角斑病、白粉病、霜霉病和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间作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减轻病害、提高黄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病情指数 RAPD T-RFLP
下载PDF
利用多时相的高光谱航空图像监测冬小麦条锈病 被引量:78
3
作者 刘良云 黄木易 +4 位作者 黄文江 王纪华 赵春江 郑兰芬 童庆禧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81,共7页
冬小麦发生锈病 ,叶绿素被大量破坏 ,水分蒸滕量大大增加 ,叶片细胞大小、形态、叶片结构发生了改变 ,从而改变了叶片和冠层的光学特性 ,使得遥感探测与评价成为可能。利用多时相的高光谱航空飞行图像数据 ,了解、分析和发现条锈病病害... 冬小麦发生锈病 ,叶绿素被大量破坏 ,水分蒸滕量大大增加 ,叶片细胞大小、形态、叶片结构发生了改变 ,从而改变了叶片和冠层的光学特性 ,使得遥感探测与评价成为可能。利用多时相的高光谱航空飞行图像数据 ,了解、分析和发现条锈病病害对作物光谱的影响及其光谱特征 ;设计了病害光谱指数 ,成功地监测了冬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与范围。对比 3个生育期的条锈病与正常生长冬小麦的PHI图像光谱及光谱特征 ,发现 :5 6 0— 6 70nm黄边、红谷波段 ,条锈病病害冬小麦的冠层反射率高于正常生长的冬小麦光谱反射率 ;近红外波段 ,条锈病病害的冠层反射率低于正常生长的冬小麦光谱反射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推扫成像光谱仪 病情指数 病害光谱指数
下载PDF
稻曲病病情分级标准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9
4
作者 唐春生 高家樟 +6 位作者 曹国平 黄守行 刘二明 刘承龙 谢伟 罗学义 肖青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2-124,共3页
考查了稻曲病不同曲果数在单穗上的分布 .应用 Q型系统聚类分析 ,以曲果纵横径比、百曲果重、单穗实粒重、结实率、损失率为指标进行数量分类 ,确定了稻曲病病情新分级标准 ,即 0级 :未发病 ; 级 :1粒曲果 ; 级 :3粒曲果 ; 级 :3~ 5粒... 考查了稻曲病不同曲果数在单穗上的分布 .应用 Q型系统聚类分析 ,以曲果纵横径比、百曲果重、单穗实粒重、结实率、损失率为指标进行数量分类 ,确定了稻曲病病情新分级标准 ,即 0级 :未发病 ; 级 :1粒曲果 ; 级 :3粒曲果 ; 级 :3~ 5粒曲果 ; 级 :6~ 9粒曲果 ; 级 :1 0粒以上曲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病情指数 聚类分析 韦伯模型 分级标准
下载PDF
碱性肥料调节香蕉园土壤酸度及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 被引量:55
5
作者 樊小林 李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8-946,共9页
【目的】我国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酸化严重、香蕉营养失衡、巴拿马病(枯萎病)严重泛滥和肆虐,造成香蕉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中性碱性土壤条件可有效抑制引发巴拿马病(枯萎病)细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感染。本研究在长期从... 【目的】我国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酸化严重、香蕉营养失衡、巴拿马病(枯萎病)严重泛滥和肆虐,造成香蕉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中性碱性土壤条件可有效抑制引发巴拿马病(枯萎病)细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感染。本研究在长期从事香蕉营养与施肥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碱性肥料,并在海南乐东(香蕉枯萎病重灾区)进行了3年碱性肥料田间试验,研究碱性肥料以及其他肥料与其混合使用在改良蕉园土壤酸性的同时,防控香蕉枯萎病及其营养效果。以期通过施用碱性肥料改善我国蕉园土壤状况,降低枯萎病的发生,促进香蕉增产。【方法】试验采用5因素完全方案,分别为碱性肥料(AF)+长效肥料(CRF)+速效肥料(CCF)、AF+CRF、AF+CCF、CRF+CCF、CCF 5个处理,每个处理的氮、磷、钾总量相等,香蕉整个生育期内施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200、80、400 g/plant,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在每次施肥后15~20 d采集表层15 cm的土壤并测定土壤pH值。分别在香蕉孕蕾期、抽蕾期、果实膨大期、收获期调查枯萎病发病率、病情指数。【结果】土壤pH值分别和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病情指数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即土壤酸性越强,香蕉枯萎病越严重;黄叶率和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病情指数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越高,香蕉黄叶数越多,绿叶数越少。通过4次施肥,碱性肥料在香蕉生长期供应适量足量氮、磷、钾养分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土壤pH值,使土壤pH值维持在7.0~7.4之间,并且能有效降低香蕉黄叶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防控香蕉枯萎病有显著效果。从香蕉孕蕾期开始,枯萎病呈现加重趋势,到收获期时香蕉发病最严重,但在这期间碱性肥料能明显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香蕉收获期,常规肥料处理的枯萎病发病率在62%以上,而碱性肥料处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肥料 蕉园土壤 土壤酸性 香蕉枯萎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香蕉产量
下载PDF
采收期对黄金梨品质及黑心病的影响 被引量:48
6
作者 王文辉 李振茹 +3 位作者 王志华 张勇 付占国 吕宝和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5,共3页
采收期(成熟度)直接影响黄金梨果实品质和贮藏期梨黑心病病情指数。果实发育期在134~164天内,随着采收期推迟,黄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单果重增加,但采后货架及贮藏期缩短,贮藏期黑心病病情指数增加,耐贮性明显下降。黄金梨采... 采收期(成熟度)直接影响黄金梨果实品质和贮藏期梨黑心病病情指数。果实发育期在134~164天内,随着采收期推迟,黄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单果重增加,但采后货架及贮藏期缩短,贮藏期黑心病病情指数增加,耐贮性明显下降。黄金梨采收原则:短期贮藏可以适当晚采,长期贮藏可适当早采。黄金梨果实发育期在143天左右,冷藏期不应超过6个月;果实发育期在149~157天左右,冷藏期在3个月左右;果实发育期在157天以上,只可作短期冷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梨 果实硬度 采收期 品质 黑心病 果实品质 果实发育期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病情指数 短期贮藏
下载PDF
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鉴定的生化指标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吕秀兰 苟琳 +1 位作者 龚荣高 张光伦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2-517,共6页
通过盆栽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从22个供试葡萄品种中鉴定筛选到1个高抗霜霉病的品种超藤和8个中抗品种饭刚黑、信浓乐、弗雷无核、黑蜜、优选皮奥萘、高妻、京秀、峰后。相关性分析表明,22个供试葡萄品种接种前和接种后2d,PPO、PAL... 通过盆栽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从22个供试葡萄品种中鉴定筛选到1个高抗霜霉病的品种超藤和8个中抗品种饭刚黑、信浓乐、弗雷无核、黑蜜、优选皮奥萘、高妻、京秀、峰后。相关性分析表明,22个供试葡萄品种接种前和接种后2d,PPO、PAL活性和CAT比活性与霜霉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SOD活性与霜霉病病情指数相关不显著。PPO、PAL活性和CAT比活性与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可利用这3种酶的活性作为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鉴定的辅助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品种 霜霉病 抗性鉴定 病情指数 无核 京秀 PPO 比活性 PAL活性 负相关
下载PDF
用高光谱微分指数监测冬小麦病害的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蒋金豹 陈云浩 黄文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75-2479,共5页
人工田间诱发不同等级小麦条锈病,在不同生育期测定染病冬小麦冠层光谱、生理生化参数以及相应的病情指数。对小麦冠层一阶微分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病情指数增大,一阶微分光谱在绿边(500-560 nm)内逐渐增大,在红边(680-760 nm)... 人工田间诱发不同等级小麦条锈病,在不同生育期测定染病冬小麦冠层光谱、生理生化参数以及相应的病情指数。对小麦冠层一阶微分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病情指数增大,一阶微分光谱在绿边(500-560 nm)内逐渐增大,在红边(680-760 nm)内逐渐降低。红边核心区(725-735 nm)内一阶微分总和(SDr′)与绿边核心区(520-530 nm)内一阶微分总和(SDg′)的比值,与病情指数具有极显著线性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2=0.921(n=28),且能够在症状出现前12 d识别出健康作物与病害作物。因此,微分植被指数SDr′/SDg′能够监测并反演作物病害信息。研究结果对利用高光谱遥感获取作物病害信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病害胁迫 病情指数 冬小麦 病害监测
下载PDF
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蔡士宾 任丽娟 +4 位作者 颜伟 吴纪中 陈怀谷 吴小有 张仙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8-934,共7页
目的纹枯病已成为影响中国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创造抗纹枯病小麦种质,并探讨其抗性遗传特点,是启动小麦抗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方法以中国育种中很少利用的ARz和Niavt14为纹枯病抗源,以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等为受体亲... 目的纹枯病已成为影响中国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创造抗纹枯病小麦种质,并探讨其抗性遗传特点,是启动小麦抗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方法以中国育种中很少利用的ARz和Niavt14为纹枯病抗源,以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等为受体亲本,通过复交组合,聚合抗病基因;用单粒传法构建含137个重组自交系ARz/扬麦158遗传群体为材料,以致病力较强的R-46菌株为纹枯病病原,分别用沟带接菌法和牙签接菌法进行抗纹枯病的接菌鉴定。结果创造出02P12、02P315等兼抗纹枯病、赤霉病或白粉病的新种质;ARz/扬麦158群体在牙签接菌法中,病情指数介于29.8%~64.4%之间,在沟带接菌法中,病情指数介于25%~75%之间,病情指数均呈正态分布,具数量遗传的特点;单标记分析法对97个在抗感池或亲本间呈多态性的位点进行回归分析,获得Xgdm67等11个与纹枯病抗性极显著相关的SSR标记,能解释群体纹枯病病情指数变异的5.0%~13.0%,其中Xgwm247、Xgdm67、Xwmc94和Xgwm437在牙签接菌法和沟带接菌法的抗性资料中都能检测到;用MapManagerQTXb17建立了14条连锁区段,并用区间作图法检测到与小麦纹枯病抗病相关的2个QTL位点,其中,Xgdm67~Xbarc172之间的QTL在两种接种条件下都能检测到,LOD值分别为4.0和3.63,能够解释表型变异14.36%和12.3%;Xwmc94~Xwmc273.2之间的QTL只能在牙签法中检测到,其LOD值和贡献率分别为2.3和14.68%。结论初步认为在7D上存在抗小麦纹枯病的主效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种质创新 QTL分析 病情指数 数量遗传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病情发展及病斑扩展时间动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李海春 傅俊范 +4 位作者 王新一 王帅 贾晓辉 薛腾 白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4,共5页
调查2004年沈阳地区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并通过不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OG ISTIC模型能反映沈单14和沈农1号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情况;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 调查2004年沈阳地区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并通过不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OG ISTIC模型能反映沈单14和沈农1号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情况;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在指数增长期,两品种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增长速度均为0.06 d-1,逻辑斯蒂期分别为1.58 d-1和1.70 d-1;沈单14的最高增长速度为1.93 d-1,沈农1号为2.78 d-1。指数增长期,沈单14单个病斑面积增长速度为5.6 mm2.d-1,沈农1号为4.6 mm2.d-1,在逻辑斯蒂期沈单14为79.5 mm2.d-1,沈农1号为68.0 mm2.d-1;沈单14最高增长速度为170 mm2.d-1,沈农1号为143 mm2.d-1。该病最佳防治时间为玉米出苗到6月中旬,此时病斑长约21.7 mm,宽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病情指数 病害分级 LOGISTIC模型 防治时间
下载PDF
相对病情指数划分棉花品种抗病性的统计学基础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社增 马平 +1 位作者 HUANG H C 陈新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4-347,共4页
对多年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病性鉴定资料分析表明,同一个品种的黄萎病病情指数年度间差异变化较大。8年的鉴定资料统计结果表明,中棉所12的病情指数年度间变异系数为37.4%,冀棉11为33.3%,方差分析表明它们的病情指数年度间变异极显著。... 对多年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病性鉴定资料分析表明,同一个品种的黄萎病病情指数年度间差异变化较大。8年的鉴定资料统计结果表明,中棉所12的病情指数年度间变异系数为37.4%,冀棉11为33.3%,方差分析表明它们的病情指数年度间变异极显著。对1992—1997年中棉所12的病情指数进行概率统计,其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值为62.0,95%置信区间为[58.4,65.6];99%置信区间为[57.2,66.8]。利用本文方法计算的相对病情指数来表示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感病性,与利用病情指数表示方法相比,可以将年度间变异降低60%,发生概率p=0.997。本方法划分的抗病性不同于目前通用的以一个年度田间病情指数划分的品种抗病性,而是概率保证下的抗病性,具有深层的数理统计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黄萎病 抗病性 病情指数 统计学 冀棉11 概率 选育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陆宁海 杨蕊 +5 位作者 郎剑锋 吴利民 张强 霍云凤 石明旺 陈锡岭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4期102-108,共7页
为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未还田小麦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并系统调查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小麦根际土壤中细菌... 为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未还田小麦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并系统调查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小麦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提高,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比未还田的严重。秸秆还田后,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成熟期5个生育期中,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均比未还田区的发病率高,分别高出12.00%、13.00%、17.50%、17.00%和16.00%,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比未还田区分别高出3.38、5.28、7.37、8.25和8.13。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比未还田土壤中的显著增加,真菌的增长幅度最大,在小麦5个生育期中分别比未还田土壤中的真菌增长591.32%、373.63%、212.62%、285.74%、373.95%。因此,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加重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茎基腐病 土壤微生物 发病率 病情指数
下载PDF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的抑菌作用和防病效果 被引量:30
13
作者 程智慧 宋莉 孟焕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大蒜对黄瓜枯萎病(Fusarium a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Owen.)的抑菌效应和防病效果,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利用大蒜防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匀浆法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大蒜... 【目的】探讨大蒜对黄瓜枯萎病(Fusarium a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Owen.)的抑菌效应和防病效果,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利用大蒜防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匀浆法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效应,于黄瓜苗期人工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测试大蒜鳞茎粗提物的防病效果。【结果】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杀效应,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抑菌圈扩大,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对孢子萌发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312 5 mg/mL,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抑制率达到100%;对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625 mg/mL,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制率达到90%以上。黄瓜苗期接种试验防病效果显著,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防病效果增强,质量浓度达到100 mg/mL时,防病效果达65.5%~81.8%。【结论】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有显著的抑菌和防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鳞茎粗提物 黄瓜枯萎病 抑菌圈 抑菌率 病情指数 防病效果
下载PDF
利用高光谱红边与黄边位置距离识别小麦条锈病 被引量:33
14
作者 蒋金豹 陈云浩 黄文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4-1618,共5页
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高光谱遥感尽可能早地识别出健康与遭受条锈病胁迫的小麦。通过人工田间诱发不同等级条锈病,在不同生育期测定感染不同严重程度条锈病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及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对测定的光谱进行平滑并计算一阶... 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高光谱遥感尽可能早地识别出健康与遭受条锈病胁迫的小麦。通过人工田间诱发不同等级条锈病,在不同生育期测定感染不同严重程度条锈病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及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对测定的光谱进行平滑并计算一阶微分值,并用两种方法分别提取光谱红边位置(rededge position,REP)与黄边位置(yellowe dge position,YEP):(1)一阶微分最大值法;(2)Cho and Skidmore方法。研究表明随着病情严重度的增加,REP逐渐向短波方向移动,YEP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而REP-YEP则迅速的减小。分别对比分析了REP,YEP以及REP-YEP预测DI的能力,结果表明,以REP-YEP为变量的模型预测DI的精度最好,模型估测绝对误差(RMSE)仅为6.22,相对误差(relativeerror,RE)为14.3%,且能够提前12d识别出健康与病害胁迫的小麦。该研究不仅可为将来利用高光谱遥感大面积监测小麦病害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而且对精准农业的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小麦条锈病 红边位置 黄边位置 病情指数 反演模型
下载PDF
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观察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杨晓平 胡红菊 +3 位作者 王友平 田瑞 陈启亮 张靖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0-684,共5页
采用室内离体接种和室外孢子喷雾接种方法,对3株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各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及菌落厚度差异显著;各病原菌菌株在光照、黑暗和12h光暗... 采用室内离体接种和室外孢子喷雾接种方法,对3株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各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及菌落厚度差异显著;各病原菌菌株在光照、黑暗和12h光暗交替培养时,日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有明显差异;黑斑病病原菌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为PSA;孢子萌发最适pH值8~10;菌株A和菌株H的致病力显著强于菌株C,但这2个菌株间的致病性无显著差异;A、C、H3种菌株混合接种时,可使梨叶片表现自然发病时的典型病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黑斑病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病情指数
下载PDF
枯萎病不同抗性黄瓜(Cucumis sativus L.)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组分与抗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16
作者 潘凯 吴凤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45-1950,共6页
以5种对枯萎病不同抗性黄瓜品种为试材,对其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组分进行测定,并对氨基酸组分与黄瓜品种枯萎病抗病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抗品种根系分泌中检测到的16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ys、苏氨酸Thr、丙氨酸Ala、缬氨... 以5种对枯萎病不同抗性黄瓜品种为试材,对其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组分进行测定,并对氨基酸组分与黄瓜品种枯萎病抗病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抗品种根系分泌中检测到的16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ys、苏氨酸Thr、丙氨酸Ala、缬氨酸Val、异亮氨酸Lle、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组氨酸His、谷氨酸Glu、酪氨酸Tyr、赖氨酸Lys、丝氨酸Ser和精氨酸Arg。其中的精氨酸在感病品种中没有被检出,组氨酸和精氨酸组分在抗病品种中没有被检出。根系分泌物中总氨基酸含量随品种抗性的增加而降低;精氨酸、丝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与品种对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其他13种氨基酸组分含量与品种对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其中苯丙氨酸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丝氨酸与苯丙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的比值均与品种对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其中Ser/Phe与品种对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品种 根系分泌物 氨基酸 病情指数
下载PDF
大豆对SMV数量(程度)抗性的综合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智海剑 盖钧镒 何小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1,共7页
 选用63个不同抗性类型的代表品种,进行接种大豆花叶病毒病,分析了品种发病率、病级、潜育期和病害扩展速度4个数量抗性组分的遗传变异特点,以 4 个组分为基础指标,对 63 个品种的程度抗性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在距离约为 0.38 时,63 ...  选用63个不同抗性类型的代表品种,进行接种大豆花叶病毒病,分析了品种发病率、病级、潜育期和病害扩展速度4个数量抗性组分的遗传变异特点,以 4 个组分为基础指标,对 63 个品种的程度抗性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在距离约为 0.38 时,63 个品种被分成免疫、高抗、中抗、中间、中感和高感6种类型,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各抗性级别的判别函数;另外,利用发病率、病级和接种至最大病情的天数构建了度量数量抗性强弱的综合病情指数(SDI),提出各抗性级别的临界标准;并对同一批材料聚类和判别分析分级结果与综合病情指数分级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可取得类似的分级效果,而综合病情指数是对感病对照的相对统计量,不受时间、地点和批次的限制,便于不同环境下品种抗性的鉴定以及品种间抗性的比较,且简单易行。因此,综合病情指数可作为对SMV数量抗性鉴定的分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抗性 病情指数 病级 品种 合病 大豆 潜育期 发病率 对照 综合
下载PDF
利用高光谱指数进行冬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反演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黄文江 黄木易 +3 位作者 刘良云 王纪华 赵春江 王锦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7-103,共7页
通过选取不同条锈病抗性品种(高抗、高感、中间)进行田间不同梯度(对照、轻度、中度、重度)的接种试验,在接种后每隔7d左右,同步测定了不同品种、不同处理的冠层光谱、单叶光谱和对应目标的病情指数以及叶面积指数、叶倾角等生物物理参... 通过选取不同条锈病抗性品种(高抗、高感、中间)进行田间不同梯度(对照、轻度、中度、重度)的接种试验,在接种后每隔7d左右,同步测定了不同品种、不同处理的冠层光谱、单叶光谱和对应目标的病情指数以及叶面积指数、叶倾角等生物物理参数和叶绿素、SPAD数值等生物化学参数。通过对获取的光谱数据和生物物理参数和生物化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被条锈病感染以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通过研究叶片绿度值(SPAF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SPAD数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方程。通过在借鉴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筛选光谱指数,在冠层水平上构建作物冠层结构不敏感色素反演指数(CCII=TCARI/OSAVI)来反演全生育期不同处理的SPAD数值,此反演结果受品种类型、冠层结构和土壤背景的影响较小,线性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在单叶水平选取归一化的光化学指数(NPRI)来反演单叶的病情指数(DI),线性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极显著的水平。所以该文通过选取适当的高光谱指数进行冬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反演的理论和方法是可行的。且反演结果受不同品种、不同叶面积指数和土壤背景等的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病 反演 病情指数 高光谱指数 冬小麦
下载PDF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三)三七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的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27
19
作者 陈中坚 马小涵 +8 位作者 董林林 张连娟 尉广飞 肖丽娜 王勇 魏福刚 刘伟林 余育启 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46-2051,共6页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加快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的进程,保障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以首个三七DNA标记辅助选育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其种子、种苗、块根对根腐病致病菌Fusarum oxysporum的抗性。结果...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加快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的进程,保障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以首个三七DNA标记辅助选育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其种子、种苗、块根对根腐病致病菌Fusarum oxysporum的抗性。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种相比,接种7 d,抗病品种种子病情指数下降52.0%;接种25 d,抗病品种种苗死苗率及块根病情指数分别下降72.1%,62.4%;此外,接种后抗病品种种子及种苗生长抑制率下降。"苗乡抗七1号"种子、种苗、块根对根腐病表现显著的抗性,该品种的抗性评价将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保障三七无公害栽培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根腐病 抗病品种 发病率 病情指数
原文传递
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的毒性及其模型 被引量:22
20
作者 许文耀 兀旭辉 林成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5-29,共5页
以香蕉组织培养苗为受试植物,蕉苗受毒素作用后的病情指数为指标,测定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粗毒素对蕉苗的毒性.结果表明,毒素处理72,96,120和144 h引致香蕉苗受害程度(以病情指数表示)达90的剂量(TD90)的质... 以香蕉组织培养苗为受试植物,蕉苗受毒素作用后的病情指数为指标,测定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粗毒素对蕉苗的毒性.结果表明,毒素处理72,96,120和144 h引致香蕉苗受害程度(以病情指数表示)达90的剂量(TD9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 057.20,1 245.49,549.54,380.19 μg/mL,蕉苗的受害程度存在着随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根据毒素对蕉苗的毒性测定结果,建立了蕉苗受毒素作用的'时间-剂量-受害程度'模型.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认为,粗毒素引致蕉苗受害的有效时间为96~120 h,有效剂量质量浓度为260.0~130.0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毒素 香蕉 枯萎病菌 病情指数 组织培养苗 有效剂量 毒性测定 受害 TD 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