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危机应急反应管理体系: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 ,我国形成了一套特定的公共危机应急反应体系 ,这一应急反应管理体系有着特定的理论预设和行动逻辑 ,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建构我国现代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的逻辑前提。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应急反应体系 管理体系 理论预设 行动逻辑
下载PDF
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 被引量:64
2
作者 虞崇胜 余扬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精准扶贫是我国的新型扶贫理念与扶贫方式,旨在彻底解决我国仍处于贫困中的7 000多万人口的脱贫问题。然而,没有理论支撑的扶贫工作只会成为最一般的救济,而且缺乏相应理论指导的扶贫政策也存在政策扭曲的风险。以政治哲学的视角探寻精... 精准扶贫是我国的新型扶贫理念与扶贫方式,旨在彻底解决我国仍处于贫困中的7 000多万人口的脱贫问题。然而,没有理论支撑的扶贫工作只会成为最一般的救济,而且缺乏相应理论指导的扶贫政策也存在政策扭曲的风险。以政治哲学的视角探寻精准扶贫的理论预设、理论逻辑并进行相关梳理,可以明确精准扶贫必须最终落实到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上,从而使精准扶贫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进一步彰显,更好地推动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帮助和促进我国现行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脱贫,进而使我国广大民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 精准扶贫 脱贫问题 扶贫事业 贫困人口 理论预设
原文传递
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 被引量:39
3
作者 秦德君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2002年第4期48-57,共10页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 ,政治规则为什么有必要 ?或者简单地说 ,我们为什么需要制度 ?这是一个既是“已然”(经验性命题 )又是“未然”(思辨性命题 )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追问和解析。本文通过“无赖原则”等八个方面的归纳与探讨 ,从多种视...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 ,政治规则为什么有必要 ?或者简单地说 ,我们为什么需要制度 ?这是一个既是“已然”(经验性命题 )又是“未然”(思辨性命题 )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追问和解析。本文通过“无赖原则”等八个方面的归纳与探讨 ,从多种视角透视了制度创制、制度设计的理论前提和客观价值意义 ,揭示了人类规则体系所特有的既基于人性又超越人性的文明特征 ,为政治规则与规则政治的内在关系的确立 ,寻求一种理论支撑点。同时 ,本文的研究也为完善政治学学科内容、裨补政治学学科这方面久已存在的阙失 ,提供了学术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规则 制度设计 政治学 理论预设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生态伦理学的基础范畴 被引量:33
4
作者 佘正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4-22,共9页
综观现今诸多生态伦理观的基础范畴,其理论前提的基本预设,都存在着思维方式上以本质主义的普遍性取消复杂整体包含的差异性、论证材料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分割、逻辑推论上将“实然”与“应然”关系简单化的缺陷,这就难以从理... 综观现今诸多生态伦理观的基础范畴,其理论前提的基本预设,都存在着思维方式上以本质主义的普遍性取消复杂整体包含的差异性、论证材料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分割、逻辑推论上将“实然”与“应然”关系简单化的缺陷,这就难以从理论上合理地确证人类应该对谁承担生态义务以及承担何种生态义务。生命共同体范畴则不存在这些严重缺陷。作者通过分析生命共同体范畴相对于利奥波德提出的“生物共同体”范畴的优越之处,认为前者理应替代后者,并阐明了生命共同体这个基础范畴对于建立生态伦理学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范畴 理论预设 生命共同体 生态伦理学
下载PDF
论正义的环境——兼论代际正义的环境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通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107,共8页
Though interpreting justice as fairness and impartiality, I first critically analyze the inadequacies of classical doctrine of the circumstance of justice, which was advocated and expounded by Hume and Rawls, and then... Though interpreting justice as fairness and impartiality, I first critically analyze the inadequacies of classical doctrine of the circumstance of justice, which was advocated and expounded by Hume and Rawls, and then adjust the circumstances of justice as the fact of scarcity (including extreme scarcity), the fact of reasonable pluralism and of human being as moral be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facts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justice. Only the third fact can bring justice into existen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acts for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are also comprehensively explic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的环境 代际 互利合作 利益诉求 自然环境 正义理论 理论预设 证明方法 特定 休谟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论预设、逻辑推理与推进机制优化 被引量:29
6
作者 郑瑞强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新时期精准扶贫政策的根本意蕴在于利用国家力量改变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和贫困群体发展的不可持续现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切实发挥市场经济的选择和激励作用,改变了原来"贫困是经济问题的狭隘归类",强调"资源基... 新时期精准扶贫政策的根本意蕴在于利用国家力量改变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和贫困群体发展的不可持续现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切实发挥市场经济的选择和激励作用,改变了原来"贫困是经济问题的狭隘归类",强调"资源基础上的可行能力形成与提升"是行为主体发展水平出现差异的关键原因。逻辑推理精准扶贫推进工作中应妥善处理扶贫开发方式的精准对接与多重方式协同的关系、扶贫开发资源短期减贫效应与脱贫主体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关系、扶贫开发治理系统稳定性保持与动态能力提升的关系、经济增长与极贫人口脱贫的关系、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等五重关系,提出了强化扶贫模式协同、关注新型扶贫模式创新、健全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预警、完善脱贫人口后期扶持、严格精准扶贫考核、优化扶贫开发工作条件保障等推进机制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理论预设 推进机制 可行能力 关联协同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辨识、理论预设与政策意蕴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亮 吕万刚 +1 位作者 赵晓慧 朱云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2,共8页
论文借助文献回顾梳理、对比与述评,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总结归纳如下(1)根据政策文件表述做出的延伸性解读;(2)以上位概念为基础做出的从属性定义;(3)基于体育产业特征做出的列举式阐述;(4)结合具体实践问题做出的综合性归... 论文借助文献回顾梳理、对比与述评,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总结归纳如下(1)根据政策文件表述做出的延伸性解读;(2)以上位概念为基础做出的从属性定义;(3)基于体育产业特征做出的列举式阐述;(4)结合具体实践问题做出的综合性归纳。并以发展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经济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预设,力图揭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前提。结合新发展理念,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蕴进行了解读(1)“创新”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2)“协调”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3)“绿色”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准则;(4)“开放”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5)“共享”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内涵 新发展理念 理论预设 政策意蕴
下载PDF
人类学中的观察与理论预设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庆德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0,共8页
观察的前设性条件是观察的形式和结构的问题,观察既是人类学的第一要务,又是把知识托付给视觉模式或"盲人"的认识方式,而问题的提出往往是从理论预设开始的。认识是对现实世界的概念的占有,通过这一特殊的方式与现实世界沟通... 观察的前设性条件是观察的形式和结构的问题,观察既是人类学的第一要务,又是把知识托付给视觉模式或"盲人"的认识方式,而问题的提出往往是从理论预设开始的。认识是对现实世界的概念的占有,通过这一特殊的方式与现实世界沟通。预设则需要我们在理论总问题的领域内,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术语提出问题。理论预设的追问从根本上提出的是语境问题,展现的基本事实是:人类学的根本要义并非"客观"事实的描述或说明,而在于理解。即个别的东西在整体中被理解,整体的东西通过个别的东西来理解。理论预设确定了理解的先行结构,使任何"解释"都以"现在的状况"为基础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观察 理论预设 理解 解释
下载PDF
哲学:刨根究底的思索 被引量:12
9
作者 俞吾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7,共5页
本文结合当代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论述了哲学思维的根本特征———刨根究底 ,并展示了这种思维方式的五个方面 :对研究对象的理论预设的检讨 ;对研究对象自身融贯性的探索 ;对以往研究者视角的转换 ;对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研究者的有限性... 本文结合当代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论述了哲学思维的根本特征———刨根究底 ,并展示了这种思维方式的五个方面 :对研究对象的理论预设的检讨 ;对研究对象自身融贯性的探索 ;对以往研究者视角的转换 ;对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研究者的有限性的考察 ;对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媒介物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预设 融贯性 视角 有限性 媒介物
下载PDF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功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葛鲁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哲学反思;二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描述、理论解说和理论建构。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最为基本的和最为直接的功能,是对当代心理科学发展...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哲学反思;二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描述、理论解说和理论建构。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最为基本的和最为直接的功能,是对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其一,构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强化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其二,促进心理学的理论创新,搭建心理学的创新平台;其三,推动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提供心理学的统一前提;其四,强化心理学的应用,实现心理学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心理学 理论预设 理论反思 理论功能 理论创新
下载PDF
我国传统政府管理体制的理论预设及其重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国甫 李春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8-60,共3页
理论预设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支撑,人类社会的制度安排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定的理论预设为基础。我国传统的集权管理体制内含着四个基本的理论预设:利益主体单一性、完全理性、人性本善论以及社会系统机器说。随着社会发... 理论预设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支撑,人类社会的制度安排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定的理论预设为基础。我国传统的集权管理体制内含着四个基本的理论预设:利益主体单一性、完全理性、人性本善论以及社会系统机器说。随着社会发展,这些理论预设日益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相背离,从而导致以其为基础的政府管理体制显现出诸多弊端。因此,政府管理体制理论预设的重构成为我国行政体制创新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理体制 集权管理体制 理论预设 重构
下载PDF
代议制的理论预设与实践困境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淑艳 王颖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6-179,共4页
本文追溯了代议制的历史渊源,概述了代议制的一般特征,探讨了代议制关于主权在民、人民能够控制政府、限制政府权力以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政府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并执行人民的意志、少数服从多数、代议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等诸多理论预... 本文追溯了代议制的历史渊源,概述了代议制的一般特征,探讨了代议制关于主权在民、人民能够控制政府、限制政府权力以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政府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并执行人民的意志、少数服从多数、代议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等诸多理论预设。与此相对照,分析了代议制在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或困境,进而提出以公民参与来改善代议制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议制 理论预设 政治制度 公民参与
原文传递
文学的自觉:一个命题的预设与延异 被引量:8
13
作者 闫月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6,共8页
“文学的自觉”这一命题出自东瀛铃木虎雄的《中国古代文艺论史》对魏时代文学的评价。其实 ,曹丕既不像有的学者所言置文章于人生追求的第一位 ,也没有完全摆脱儒家或经学学说以论文 ,甚至还以“文”来实现治国安邦之大业。以文辞翰藻... “文学的自觉”这一命题出自东瀛铃木虎雄的《中国古代文艺论史》对魏时代文学的评价。其实 ,曹丕既不像有的学者所言置文章于人生追求的第一位 ,也没有完全摆脱儒家或经学学说以论文 ,甚至还以“文”来实现治国安邦之大业。以文辞翰藻作为诗赋的特点 ,也并非始于魏。“文学的自觉”应更多地诉诸于对文学发展历程的考察 ,而不能以是否持有用或无用说作为标准 ;以对纯文学的强调作为“文学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自觉 纯文学 《典论·论文》 理论预设
下载PDF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理论预设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9
14
作者 谭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5,共4页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加快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对城乡统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首先对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共同体论、教育公平论、社会和谐论与城市发展论等方面对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加快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对城乡统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首先对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共同体论、教育公平论、社会和谐论与城市发展论等方面对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最后提出了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路径,必须从职教资源共享一体化、职教制度建设一体化、职教师资管理一体化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职业教育 内涵 理论预设 路径
下载PDF
顺天应人:人心政治的“源”与“流”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亚林 《天府新论》 CSSCI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寻求“至善生活”的实现方式,是西东方社会政治制度体系的共同追求。西方社会立基于人性是恶的、公权力是恶的“双重恶”理论假设,通过委托-代理式单向度不信任的政治制度设计,建构了基于个人主义的以保护私人财产权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 寻求“至善生活”的实现方式,是西东方社会政治制度体系的共同追求。西方社会立基于人性是恶的、公权力是恶的“双重恶”理论假设,通过委托-代理式单向度不信任的政治制度设计,建构了基于个人主义的以保护私人财产权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最终却陷入了制度无以统合不确定性的新型丛林法则时代。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出于规模社会的治理需要,建构了立基于集体主义的人民与政府间双向有机互动、彼此高度信任、整体团结合力的人心政治形态。在以民心皈依为根本指向、以人心评判为最高标准、以人民本位观为根本价值指导的东方社会人心政治形态中,“民心之所望,执政之所向”,是人心政治的“源”之所在,内蕴着需求之源、使命之源与责任之源三重动力体系;“天命无常,有德者居之,有能者为之”,是“人心政治”的“流”之所在,孕生了通过具有理性力、能动力与行动力的组织将制度与人有机地统合起来,推动政治制度体系的“源”与“流”有序运转并综合发挥作用的自我调适机制,以达成服务人民、发展国家、促进和平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心政治 政治制度设计 理论预设 使命型政党 人民本位观
下载PDF
中国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建构的理论预设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4,52,共8页
青年政策是以青年群体作为专门对象而聚合、调剂、分配和运用各种资源解决相关问题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一个独特的社会政策领域。更具特性的青年发展政策则成为在更高一个层面上促进青年发展、预防障碍性问题发生的最重要的制度化机制。《... 青年政策是以青年群体作为专门对象而聚合、调剂、分配和运用各种资源解决相关问题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一个独特的社会政策领域。更具特性的青年发展政策则成为在更高一个层面上促进青年发展、预防障碍性问题发生的最重要的制度化机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颁布,从一个独特角度成为推动中国青年发展政策形成及其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契机。中国青年发展政策体系的构建所必须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应该探索清楚作为这一体系基础的理论预设的主要层面和意涵,而这一工作需要从社会哲学、社会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或青年工作等多个层面加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青年 青年发展 青年发展政策 理论预设
下载PDF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小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7-81,共5页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张小劲1997年10月22—23日,由“国家与社会之关系:中国农村的实例”课题组召开的“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张小劲1997年10月22—23日,由“国家与社会之关系:中国农村的实例”课题组召开的“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中国农村 交流与沟通 理论预设 研究者 学术会议 农村研究 国家与社会 农村问题 法制建设
下载PDF
国外城乡统筹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向生 张震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年第3期82-84,共3页
城乡统筹已成为当今各国发展城市与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我国的城乡统筹工作在时间上毕竟晚于国外,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诸如"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上海模式"等典型,但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我国... 城乡统筹已成为当今各国发展城市与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我国的城乡统筹工作在时间上毕竟晚于国外,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诸如"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上海模式"等典型,但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我国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拟从"理论预设"和"实践经验"两个纬度,探讨国外对我国的启示以及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理论预设 实践经验 启示借鉴
下载PDF
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理论预设、原则与着力点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建富 董存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2,共4页
城乡职业教育具有"二元分离"的客观性,"共生发展"的必要性与趋势性,具有"政府导向"的行政性与政策性以及因制度缺位所致的发展不均衡性。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必须坚持空间集聚,内涵集约;坚持公... 城乡职业教育具有"二元分离"的客观性,"共生发展"的必要性与趋势性,具有"政府导向"的行政性与政策性以及因制度缺位所致的发展不均衡性。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必须坚持空间集聚,内涵集约;坚持公平、效率兼顾,以人为本;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领等原则。同时,把握好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即统筹发展规划,坚持城乡共生,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统筹资源配置,坚持农村优先,有序流动,均衡发展;统筹制度安排,坚持有效供给,优化配置,持续发展;统筹公共服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职业教育 城乡统筹 理论预设 统筹原则 着力点
下载PDF
解构与批判:庞德社会工程法学的社会事实 被引量:1
20
作者 涂光启 贺林波 《求索》 CSSCI 2004年第11期139-141,共3页
庞德的社会工程法学所预设的社会事实不仅与真实的社会事实不符 ,而且在性质上也是错误的。论文解构了庞德社会工程法学的论证进路 ,提炼出其理论预设的社会事实 ,对社会事实进行了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批判 。
关键词 社会学法学 庞德 理论预设 自由主义 社会工程 批判 理论发展 社会事实 解构 社会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