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英语公示用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 被引量:157
1
作者 北竹 单爱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76-79,共4页
为适应举办奥运会和建设国际化都市的需要 ,北京的公共设施、旅游设施等处将大量采用中英两种语言的公示用语。公示语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 为适应举办奥运会和建设国际化都市的需要 ,北京的公共设施、旅游设施等处将大量采用中英两种语言的公示用语。公示语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 ;所展示的信息状态既有“静态” ,也有“动态” ;广泛使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语、文字与标志组合、现在时态、祈使句、规范性和标准性语汇 ,以及部分本土色彩浓厚的语汇 ,从而构成英语公示语的独特语言风格。进行汉英公示语翻译首先应考虑使用英语中规范和标准语汇进行 1对 1的汉英置换 ;在无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宜参照英语公示语的功能要求和语言风格进行试译 ,然后在部分海外旅游者中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示语 英语 语汇 汉英翻译 标准语 现在时态 用语 广泛 方方 独特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主义和后电影理论——数字时代的电影制作和电影观念 被引量:103
2
作者 陈犀禾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8,共5页
电影的技术革命引起电影形式的根本变化。数字革命也正在对电影领域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从电影内部看,数字化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照相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正和虚拟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相融合,由此把电影奇观推到了一个新... 电影的技术革命引起电影形式的根本变化。数字革命也正在对电影领域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从电影内部看,数字化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照相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正和虚拟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相融合,由此把电影奇观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不但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观影经验。从电影外部看,数字技术改变了电影的存在环境,在数字化的平台上,电影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和独特媒体的地位正在消失,而融入为数字化多媒体的一个部分。电影如今被放进了数字理论和视觉文化理论进行研究。本文从制作和理论两个方面考察这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制作 电影观念 电影理论 艺术 独特 创造 形式 现实主义 境界 传统
下载PDF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被引量:86
3
作者 尹鸿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8-107,共10页
在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的背景下 ,好莱坞电影对全球电影市场的覆盖 ,不仅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 ,而且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认同。面对这种文化威胁 ,中国电影业和电影人试图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策略来探索本土电影的... 在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的背景下 ,好莱坞电影对全球电影市场的覆盖 ,不仅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 ,而且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认同。面对这种文化威胁 ,中国电影业和电影人试图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策略来探索本土电影的生存道路。中国有着几千年独特的文化历史并承受过浩大的磨难 ,好莱坞电影不可能替代本民族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关怀。中国本土电影将与许多国家的“民族电影”一起 ,形成世界性多元电影思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电影 民族电影 好莱坞电影 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 文化策略 独特 后殖民主义 思潮 现实
全文增补中
论阎连科的“世界” 被引量:65
4
作者 郜元宝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51,共10页
阎连科的小说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 ,他追求对乡野生活无距离的贴近 ,揭示潜藏于乡野的权力角逐和世代恩怨 ,特别注重渲染乡民在绝境中激发出来的强韧的生命力 ,勾画出中原深处独特的人性风物 ,显示了作家的创作实力。阎连科站在传... 阎连科的小说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 ,他追求对乡野生活无距离的贴近 ,揭示潜藏于乡野的权力角逐和世代恩怨 ,特别注重渲染乡民在绝境中激发出来的强韧的生命力 ,勾画出中原深处独特的人性风物 ,显示了作家的创作实力。阎连科站在传统背景中 ,拒绝外来的“思想”有资格解释这片亘古不变的土地 ,从而拒绝“农村题材小说”的传统。但他的坚守由于缺乏新思想和新话语 ,而不得不退缩到表达纯粹的身体 ,成为一种无历史和历史的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连科 坚守 农村题材小说 独特 作家 纯粹 角逐 不变 缺乏 传统
原文传递
百年六代 影像中国——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 被引量:70
5
作者 杨远婴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9-105,共7页
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语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和提法已成定论。独特的行业内在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中国电影导演非自然时间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本文依据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转换、表述主体的更迭,对20世纪六... 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语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和提法已成定论。独特的行业内在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中国电影导演非自然时间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本文依据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转换、表述主体的更迭,对20世纪六代导演的谱系演变作出描述,刻画不同文化背景中电影导演的精神气质和求索路径,展示不同历史环境下电影观念形态和社会象征符码不断被重新塑造的过程。 生长于百年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中,每个代群的导演都经受了剧烈的身心冲击和思想转变。在一个世纪斗换星移沧海桑田的衍化里,他们将个人的艺术抱负和政治追求投放于电影世界,从而建构了一个个时空特征鲜明的中国形象。而在这些不同形象的背后,记录着政治的辖制,观念的约束以及手段的局限,每一代导演的成败荣辱都述说着可歌可叹的家国梦幻。本文研寻中国导演的代际传承,力图探讨社会心理变化的依据,揣度文化方式转换的契机。透过其间,以了悟历史政治之于人、之于艺术的强大威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导演 中国电影 电影观念 艺术 独特 语言方式 传承 述说 梦幻 象征
下载PDF
“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 被引量:58
6
作者 严绍璗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0年第3期1-14,共14页
文学的发生学是关于“文学”生成的理论,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范畴,它更加关注的是文学内在运行的机制,从而阐明每一种文学文本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的内在逻辑。本文以文学的发生学为基点,详细地讨论了构成文学的发... 文学的发生学是关于“文学”生成的理论,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范畴,它更加关注的是文学内在运行的机制,从而阐明每一种文学文本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的内在逻辑。本文以文学的发生学为基点,详细地讨论了构成文学的发生学的“文化语境”的三个层面,并指出文本的“变异”机制是文学的发生学的重要内容,而“文明社会”中的文学文本中的大多数都是“变异体”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文本 比较文学 文学样式 文化语境 发生学 独特 文明社会 三个层面 构成 变异
全文增补中
西方女性哥特研究——兼论女性主义性别与体裁理论 被引量:53
7
作者 林斌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5,共6页
现当代女性主义评论家把女性作家笔下的哥特作品当作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来研究,认为它自身有着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美学特征。事实上,西方哥特研究在20世纪取得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开拓性进展正是在性别与体裁领域。“女性哥特”概念的提出... 现当代女性主义评论家把女性作家笔下的哥特作品当作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来研究,认为它自身有着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美学特征。事实上,西方哥特研究在20世纪取得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开拓性进展正是在性别与体裁领域。“女性哥特”概念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性别视角开始以一种明确的方式被引入哥特研究之中,而且还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开拓了一片崭新的空间。笔者将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西方女性哥特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一个简要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作家 文学体裁 独特 性别视角 现当代 自身 历史与现状 年代 梳理
原文传递
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 被引量:36
8
作者 谢天振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2年第4期24-42,共19页
传统翻译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原文是什么意思?也即原作者想说什么?为了追寻原作者的本意,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在围绕'直译'、'意译'、'可译'、'不可译'等问题展开. 然而,翻译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 传统翻译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原文是什么意思?也即原作者想说什么?为了追寻原作者的本意,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在围绕'直译'、'意译'、'可译'、'不可译'等问题展开. 然而,翻译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交际行为之一,它还涉及到其它诸多因素,既有译者本人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装备,更有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包括政治气候、意识形态、时代风尚、读者趣味等等. 本文借鉴了解构主义等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对译者与原作者、译文与原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独特的研究,同时也展示了当前翻译研究的新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翻译研究 原作者 原文 可译 直译 意译 追寻 当代 独特
原文传递
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池莉访谈录 被引量:48
9
作者 赵艳 池莉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40,共5页
赵艳(以下简称赵):你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文学创作了,《妙龄时光》、《有土地,就会有足迹》、《月儿好》等早期作品流露出青春的诗意,洋溢着单纯质朴的气息,大多具有较浓的理想主义色彩,但这也是这一时期许多作家作品的共同特点... 赵艳(以下简称赵):你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文学创作了,《妙龄时光》、《有土地,就会有足迹》、《月儿好》等早期作品流露出青春的诗意,洋溢着单纯质朴的气息,大多具有较浓的理想主义色彩,但这也是这一时期许多作家作品的共同特点,你作为一个小说家的独特个性还未彰显出来.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是90年代以后,你的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你创作的个性也逐渐成熟,那么,你认为,相对于早期作品而言,后来的创作有哪些艺术上的突破,或者说,其新变和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 早期作品 个体生命 小说家 文学创作 独特 作家作品 质朴 诗意 单纯
下载PDF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46
10
作者 刘大先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5,共11页
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批评处于边缘地位 ,且话语系统陈旧。当务之急 ,是摆脱主流/汉语文学批评影响的焦虑 ,树立自己独特的批评品格。这需要批评家批评范式的转型 ,有效吸收民俗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跨学科批评理论 ,明确自己的批评态... 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批评处于边缘地位 ,且话语系统陈旧。当务之急 ,是摆脱主流/汉语文学批评影响的焦虑 ,树立自己独特的批评品格。这需要批评家批评范式的转型 ,有效吸收民俗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跨学科批评理论 ,明确自己的批评态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独特 少数民族文学 批评理论 批评态度 批评范式 少数民族作家 主流 批评家 民俗学
下载PDF
王家卫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道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5,共8页
通过对王家卫电影的地位、角色、身份和性别考察可以发现,王家卫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后工业与后殖民社会语境中作者电影的独特景观。在不确定性、类型混杂和故事解体等后现代艺术文化策略的精美包装之下,拒绝与接纳、失落与获... 通过对王家卫电影的地位、角色、身份和性别考察可以发现,王家卫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后工业与后殖民社会语境中作者电影的独特景观。在不确定性、类型混杂和故事解体等后现代艺术文化策略的精美包装之下,拒绝与接纳、失落与获取、遗忘与铭记等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反复隐现,并构成王家卫电影的内在困惑与情绪张力,也成功地将王家卫电影纳入具有不同精神追求与文化背景的香港本土、中国大陆以及欧美观众等社会群体的共享视野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作者电影 后现代艺术 观众 文化策略 独特 后殖民 故事 宏大叙事 现代主义
下载PDF
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世界教育的独特贡献 被引量:44
12
作者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10-18,共9页
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能够对世界做出贡献的,很可能首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原因在于:一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二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三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原创特... 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能够对世界做出贡献的,很可能首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原因在于:一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二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三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原创特色。对此,要充满自信,要学会坚守,要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等职业教育 世界 独特 贡献
下载PDF
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被引量:38
13
作者 丁建国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7-48,共2页
体育与高校文化建设具有必然的联系,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不仅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也 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的角度对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作用阐述了体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 意义。
关键词 高校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 特征 文化形式 联系 角度 内容 独特 阐述 意义
下载PDF
戏剧性讽刺──论萧红小说文体的独特素质 被引量:29
14
作者 艾晓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64,共20页
关键词 茅盾 萧红小说 东西 《呼兰河传》 叙事诗 独特 牧歌 戏剧性 评论 情调
下载PDF
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立新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白色”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被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指一种生理面貌特征 ,而且代表一种无标记和无形的文化行为。在以盎格鲁 撒克逊种族和文化为主体的美国社会中 ,“白色”成为增加美利坚民族认同感的基础 ,同时也成为特权和地... “白色”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被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指一种生理面貌特征 ,而且代表一种无标记和无形的文化行为。在以盎格鲁 撒克逊种族和文化为主体的美国社会中 ,“白色”成为增加美利坚民族认同感的基础 ,同时也成为特权和地位的象征。“白色”的象征性随着美国的发展而变化 ,但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 ,WASP (“白人·盎格鲁 撒克逊·新教”)始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特权。对于“白色”的崇尚和对于“非白色”的排斥成为美国社会种族与文化冲突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象征意义 独特 种族 象征性 文化 特权 无标记 白色 比拟
原文传递
熊佛西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3
16
作者 孙惠柱 沈亮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4,共20页
2000年12月,是上海戏剧学院建校55周年,也是学院首任院长熊佛西先生百年诞辰,又适值两卷本《熊佛西戏剧文集》首发,因此,纪念、学习、研究熊佛西,成了此次院庆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与集中话题。众多曾经亲聆熊师教诲的校友和戏剧界同仁,... 2000年12月,是上海戏剧学院建校55周年,也是学院首任院长熊佛西先生百年诞辰,又适值两卷本《熊佛西戏剧文集》首发,因此,纪念、学习、研究熊佛西,成了此次院庆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与集中话题。众多曾经亲聆熊师教诲的校友和戏剧界同仁,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一致认为,熊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戏剧教育家,更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戏剧理论家、实践家。熊先生的戏剧思想十分丰富,而对熊先生及其戏剧思想的研究,长期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藉《熊佛西戏剧文集》的出版,对熊佛西的研究应该有一个新的深入,而过去那种对于熊先生及其戏剧思想的偏见应该予以纠正。 继本刊2000年第6期纪念与研究熊佛先生的专栏之后,此次发表的这篇文章,原来是孙惠柱先生1990年在美国纽约大学以《定县农民戏剧实验(1932—1937)》为题完成的博士论文之一部分。文章翔实的材料,特别是作者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熊佛西、研究熊佛西戏剧观念和戏剧教育思想的新的思路。我们希望藉此文的发表,能对深入研究熊佛西有一个新的推进,并期望20世纪中国戏剧的修史工作不要再因偏见而无视那些曾长期被忽略的精采篇章。 本文原为英文,后经沈亮译成中文,发表前又由作者对译文作了校改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佛西 戏剧观念 文集 作者 独特 发表 偏见 戏剧教育 上海戏剧学院 中国戏剧
原文传递
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英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评述近年在西方迅速发展的有关早期电影的理论,指出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体系虽然挑战封闭式的经典电影理论(如心理分析-符号学、形式主义-认知学),成功地将电影文化与都市现代性在公共空间领域里紧密结合起来,但她描述“独特的... 本文评述近年在西方迅速发展的有关早期电影的理论,指出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体系虽然挑战封闭式的经典电影理论(如心理分析-符号学、形式主义-认知学),成功地将电影文化与都市现代性在公共空间领域里紧密结合起来,但她描述“独特的”上海默片缺乏历史、文化的具体性,而其以动感为基础的“集体感官机制”学说也有待与意识形态批评做进一步的对话,以推进电影的新文化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白话 独特 现代性 都市 新文化 对话 电影理论 电影文化 动感
下载PDF
《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 被引量:32
18
作者 柳鸣九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7,共8页
本文评价了法国存在主义主要代表、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作者着重对《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作者认为,《局外人》以独特的视角、简洁的笔触揭示了现代司法罗织罪状的邪恶性质,表现了法律... 本文评价了法国存在主义主要代表、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作者着重对《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作者认为,《局外人》以独特的视角、简洁的笔触揭示了现代司法罗织罪状的邪恶性质,表现了法律机器对人性精神道德的残杀。作品以独特的精神情调、沉郁的感情、深邃的哲理,通过默尔索这个人物传达了丰富的人性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外人》 人性内涵 独特 社会现实 沉郁 加缪 小说 深邃 邪恶 神道
原文传递
论美国“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海涛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0-53,共4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问题的学习"在美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领域中一直具有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本文拟就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基本特性和理论支撑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 教学模式 教学领域 学校 基本理念 基本特性 美国 广泛 独特 阐述
原文传递
娜拉出走:现代性的女性神话——鲁迅小说《伤逝》再诠释 被引量:29
20
作者 贾振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娜拉 女性神话 出走 《伤逝》 鲁迅小说 接受者 表现性语言 审美价值 独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