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阳 梁伯润 《聚氨酯工业》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综述了聚氨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和热力学性能 ,对制备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聚氨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无机材料含量远低于常规填充量的情况下... 综述了聚氨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和热力学性能 ,对制备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聚氨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无机材料含量远低于常规填充量的情况下复合材料就可以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阻隔性 ,热稳定性能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结构表征 热力学性能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抗震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社良 马怀忠 沈亚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15-118,14,共5页
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关系,综述了这种全新功能材料的行为特点,热力学性能及其在结构抗震控制和裂缝控制中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在结构控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热力学性能 结构控制 结构抗震
全文增补中
超临界CO_2及其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郭嘉琪 王坤 +1 位作者 朱含慧 何雅玲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5-702,共8页
本文运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对分流、预压缩再热、改进再压缩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重点讨论了压缩机和透平入口工况(温度、压力)对循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改进再压缩循环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以CO_2为基底的混合工质... 本文运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对分流、预压缩再热、改进再压缩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重点讨论了压缩机和透平入口工况(温度、压力)对循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改进再压缩循环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以CO_2为基底的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分析了气体种类及加入量对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透平入口工况能够提高不同形式循环的效率;与压缩机入口温度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相比,压缩机入口压力对循环效率的作用更大;在CO_2质量分数大于50%的情况下,加入氙气与氪气均可提高循环热效率,增幅最大分别为1.44%和3.04%,氙气与氪气对应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26%;加入氮气反而使循环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布雷顿循环 热力学性能 混合气体
原文传递
防热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18
4
作者 梁军 杜善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7,共5页
 通过对高温环境下防热材料内部热化学烧蚀机理的分析,利用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组元材料烧蚀-相变特性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假设材料热化学反应后的热解(热氧化)生成相介质统计均匀分布,考虑了烧蚀反应产生的气孔与固体相...  通过对高温环境下防热材料内部热化学烧蚀机理的分析,利用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组元材料烧蚀-相变特性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假设材料热化学反应后的热解(热氧化)生成相介质统计均匀分布,考虑了烧蚀反应产生的气孔与固体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报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微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单向复合材料纵向杨氏模量随温度升高而衰减,并与加温速率有关,典型热防护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的理论预报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吻合较好,说明理论模型正确,为防热复合材料热结构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力学 防热复合材料 热力学性能 烧蚀 高温
下载PDF
车用发动机余热回收的新型联合热力循环 被引量:21
5
作者 何茂刚 张新欣 曾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99,共6页
针对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冷却水余热和润滑油余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车用发动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循环系统.此系统由用来回收温度较高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及润滑油余热的有机Rankine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和用来回收温... 针对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冷却水余热和润滑油余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车用发动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循环系统.此系统由用来回收温度较高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及润滑油余热的有机Rankine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和用来回收温度较低的发动机冷却水余热的Kalina循环耦合而成.基于P-R状态方程,编写了计算程序对此热力循环系统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还分析了采用不同有机工质对循环整体性能的影响.与传统的只回收发动机排气余热的热力循环系统相比,文中提出的构型其余热回收效率更高.当采用环戊烷为ORC工质时,循环系统的整体效率为20.83%;当采用R113为ORC工质时,循环系统的整体效率为1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发动机 余热回收 新型热力循环 热力学性能
下载PDF
防热材料高温烧蚀-相变特性的细观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梁军 易法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通过高温环境下防热材料体积烧蚀机理的分析 ,利用细观力学的 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材料烧蚀-相变特性和热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假设材料热化学反应后热解生成相介质统计均匀分布 ,考虑了热解反应产生的气孔与固体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 通过高温环境下防热材料体积烧蚀机理的分析 ,利用细观力学的 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材料烧蚀-相变特性和热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假设材料热化学反应后热解生成相介质统计均匀分布 ,考虑了热解反应产生的气孔与固体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预报了不同基体材料弹性模量随温度、加温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并与实验结果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力学 烧蚀 防热材料 相变 密度 热力学性能 有效弹性模量
下载PDF
稀土组成对贮氢合金La_(0.8(1-x))Ce_(0.8x)(PrNd)_(0.2)B_5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原鲜霞 马紫峰 +1 位作者 刘汉三 徐乃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96-700,共5页
系统研究了A侧稀土元素中Ce含量对AB5型贮氢合金La0.8(1-x)Ce0.8x(PrNd)0.2B5的结构、热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含量对合金的结构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影响,合金的晶胞参数a、c及晶胞体积与Ce的含量的变化呈线... 系统研究了A侧稀土元素中Ce含量对AB5型贮氢合金La0.8(1-x)Ce0.8x(PrNd)0.2B5的结构、热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含量对合金的结构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影响,合金的晶胞参数a、c及晶胞体积与Ce的含量的变化呈线性关系;随着Ce含量增加,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压力升高,滞后效应减小,吸氢量减小,合金氢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变差;Ce含量的变化对合金的电化学活化速度影响很小,但Ce含量的增加可以明显提高合金的放电中值电位,改善合金的高倍率、高功率放电性能和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5型贮氢合金 稀土组成 热力学性能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Mg-Al-Ca合金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质与热力学性能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惦武 徐少华 +2 位作者 张福全 彭平 刘金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0-644,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Castep和Dmol程序软件包,计算了Mg-Al-Ca合金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质与热力学性能。结果显示:DI3型结构Al4Ca为延性相,C15型结构Al2Ca与C14型结构Mg2Ca为脆性相,C15型结构Al2Ca塑性最差;采用弹性常数计算结果预...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Castep和Dmol程序软件包,计算了Mg-Al-Ca合金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质与热力学性能。结果显示:DI3型结构Al4Ca为延性相,C15型结构Al2Ca与C14型结构Mg2Ca为脆性相,C15型结构Al2Ca塑性最差;采用弹性常数计算结果预测的Al2Ca熔点与实验值很接近,误差仅为4.06%;而不同温度下热力学性能的计算结果表明,在298.15~425K温度范围内,Al2Ca的Gibbs自由能最小,对应其相结构的热稳定性最好;而Al4Ca次之,Mg2Ca最差;随着温度的升高,Mg2Ca的Gibbs自由能下降最快,对应结构的热稳定性增强也最快;在525K以上时,Mg2Ca的结构热稳定性最好,其次是Al2Ca,而Al4Ca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Ca合金系 金属间化合物 热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树枝状醚酰胺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及其紫外光固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魏焕郁 施文芳 +1 位作者 聂康明 章于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05-1609,共5页
合成了树枝状 (甲基 )丙烯酸化醚酰胺低聚物 ,采用拉曼光谱、光 -差热分析和动态力学热分析方法对其紫外光固化动力学和固化膜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种树枝状低聚物在紫外光照下双键转化率可达 80 %以上 ,且其最大反应速率。
关键词 树枝状聚合物 醚酰胺低聚物 紫外光固化 力学 热力学性能 丙烯酸酯低聚物 光固化涂料
下载PDF
Sn合金化MgZn_2相及Mg_2Sn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惦武 徐少华 +2 位作者 张福全 彭平 刘金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4-922,共9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CASTEP和DMol程序软件包,从合金形成热、结合能、热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等方面,研究Sn合金化MgZn2相及Mg2Sn相的结构稳定性,探讨Sn合金化改善ZA62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当Sn和Al分别置换ZA62镁合金中Mg...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CASTEP和DMol程序软件包,从合金形成热、结合能、热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等方面,研究Sn合金化MgZn2相及Mg2Sn相的结构稳定性,探讨Sn合金化改善ZA62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当Sn和Al分别置换ZA62镁合金中MgZn2相的Zn(Ⅰ)和Zn(II)原子时,仅Sn与Al置换的MgZn2相中Zn(Ⅰ)原子能形成稳定的MgZn2固溶体结构,而Sn在MgZn2相中的固溶量有限;与合金化形成的固溶体结构相比,其稳定性比未合金化时的弱,而析出的第二相金属间化合物Mg2Sn的结构比MgZn2的更稳定。而不同温度下热力学性能的计算结果表明:合金体系中形成了结构稳定性强的Mg2Sn,其结构稳定性在温度373~473K的范围内并不因温度的升高而消失,仍比MgZn2的高;由于ZA62镁合金体系中形成了高热稳定性的Mg2Sn相,Sn合金化有利于ZA62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提高。电子态密度和Mulliken电子占据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与MgZn2、Mg2AlZn3及Mg2SnZn3固溶体相比,热稳定性强的Mg2Sn相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Mg2Sn体系中存在强烈的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62合金 MgZn2相 Mg2Sn相 结构稳定性 热力学性能 第一性原理 Sn合金化
下载PDF
聚丙烯成核剂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涂志刚 吴增青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2年第4期47-49,共3页
介绍了聚丙烯 (PP)的分类 ,着重分析了PP成核剂对PP的热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聚丙烯 成核剂 应用 改性 热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光学性能
下载PDF
高坝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及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文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第2期88-91,共4页
以曲溪水库重力坝为例,对高坝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抗渗性能等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曲溪水库堆石料饱和抗压强度满足堆石混凝土坝材料质量要求,且抗渗性能明显。采用堆石混凝土筑坝方案,可简化温控,节约人工,减少... 以曲溪水库重力坝为例,对高坝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抗渗性能等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曲溪水库堆石料饱和抗压强度满足堆石混凝土坝材料质量要求,且抗渗性能明显。采用堆石混凝土筑坝方案,可简化温控,节约人工,减少设备投入,充分利用当地块石料,技术经济效益明显,适用于曲溪水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 堆石混凝土 力学性能 冷缝抗剪断 热力学性能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燃气热电联产与地源热泵耦合替代燃气锅炉供热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薛小军 侯智华 +3 位作者 张红昌 徐钢 陈衡 陈宏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9-364,386,共7页
鉴于目前的碳中和目标与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以北京市为例提出利用燃气热电联产与地源热泵耦合替代燃气锅炉供热的方案,该方案将燃气热电联产产生的电能直接用于地源热泵供热。根据北京市供热实际数据,对燃气热电联产耦合地源热泵供热方... 鉴于目前的碳中和目标与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以北京市为例提出利用燃气热电联产与地源热泵耦合替代燃气锅炉供热的方案,该方案将燃气热电联产产生的电能直接用于地源热泵供热。根据北京市供热实际数据,对燃气热电联产耦合地源热泵供热方案和燃气锅炉供热方案的热力学性能和二氧化碳排放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燃气热电联产耦合地源热泵供热方案不仅提高了化石燃料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相同单位供热量下,燃气热电联产耦合地源热泵供热方案的化石燃料利用率为燃气锅炉供热方案的2.22倍,可减排二氧化碳55.02%;燃气热电联产耦合地源热泵供热方案的初投资较高,但其补贴后的供热年综合成本低于燃气锅炉供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燃气热电联产 地源热泵 燃气锅炉 热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鑫 张旭 +1 位作者 苍大强 王景富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1-357,489-490,共7页
针对313.15-413.15 K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的低温热源,通过建立系统热力模型,设定系统热力计算条件,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改变工质的蒸发温度对系统的输出净功、吸热量、火用损失、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影... 针对313.15-413.15 K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的低温热源,通过建立系统热力模型,设定系统热力计算条件,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改变工质的蒸发温度对系统的输出净功、吸热量、火用损失、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影响不同,需针对不同余热热源选择相匹配的工质以达到较大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的热源温度下,工质的蒸发温度越高,对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越有利;相同工况条件下,有机工质R601、R245fa、R245ca及R141b具有较好的做功能力,经济效益也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 热力学性能 工质
原文传递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真空集热管技术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鑫炎 侯鹏 +2 位作者 郝梦龙 龚广杰 王军 《太阳能》 2009年第4期28-34,共7页
分析了真空集热管的结构和性能,制造工艺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比较了现有的几种真空集热管的性能参数,预测了真空集热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槽式太阳能 热发电 真空集热管 热力学性能 制造工艺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苯基丁二酸丁二醇酯系列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晶行为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元碧 徐军 +1 位作者 徐永祥 郭宝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5-749,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苯基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BS),利用DSC、^1H-NMR和x射线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组成、热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含苯基的共聚单元的引入显著改变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 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苯基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BS),利用DSC、^1H-NMR和x射线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组成、热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含苯基的共聚单元的引入显著改变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热力学性能4,利用Hoffman-Week曲线得到的共聚物平衡熔点随共聚组分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则明显升高,结晶熔点符合无规共聚物的nory方程.此外,利用Avrami方程对均聚物PBS以及共聚物PBSBS-10分别进行了等温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共聚使结晶速率降低,PBS和PBSBS-10的Avrami指数分别介于2.8~3.0和2.7.2.9之间,结晶方式为三维生长异相成核,X射线测试结果表明共聚不影响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苯基丁二酸丁二醇酯(PBSBS) 热力学性能 等温结晶动力学
下载PDF
菠萝叶纤维结构及其热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涛 蒋建敏 +3 位作者 王金丽 连文伟 张劲 邓怡国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2,共4页
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菠萝叶纤维的化学结构、结晶度和热惜能。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表面有纵向裂缝和孔洞;红外结晶指数为0.923;其纤维素属于纤维素Ⅰ,纤维结晶度为76.6... 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菠萝叶纤维的化学结构、结晶度和热惜能。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表面有纵向裂缝和孔洞;红外结晶指数为0.923;其纤维素属于纤维素Ⅰ,纤维结晶度为76.63%,取向度为99.08%;最大热质量损失发生在300—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皮纤维 叶纤维 菠萝叶纤维 形态 结构 热力学性能
下载PDF
直接式S-CO_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光-热-功一体化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朱含慧 王坤 何雅玲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45-2053,共9页
本文将简单回热,预压缩,再压缩,部分冷却和中间冷却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分别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SPT)系统结合,建立了直接式S-CO_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光-热-功一体化模型,对5种S-CO_2循环下整个SPT系统在不同透平入口... 本文将简单回热,预压缩,再压缩,部分冷却和中间冷却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分别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SPT)系统结合,建立了直接式S-CO_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光-热-功一体化模型,对5种S-CO_2循环下整个SPT系统在不同透平入口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透平入口温度的增大,整个SPT系统的效率在650℃附近具有最大值,表明直接式S-CO_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运行温度并非越高越好;在本文研究的透平入口温度范围内(500~800℃),中间冷却和部分冷却S-CO_2循环下的SPT系统具有最高的效率,但系统也最为复杂;再压缩S-CO_2循环下的SPT系统在高温范围(650~800℃)具有较高的效率,且系统比较简单,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式系统 S-CO2循环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 一体化建模 热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纳米SiO2掺杂对高交联度环氧树脂热力学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谢庆 段祺君 +3 位作者 张磊 赵云晓 陆路 黄正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2-1611,共10页
为从微观角度分析纳米SiO2掺杂对环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甲基四氢苯二甲酸酐(MTHPA)分别作为环氧树脂基体和固化剂,基于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的方法建立了高交联度90%的纯环氧树脂和粒径为1.... 为从微观角度分析纳米SiO2掺杂对环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甲基四氢苯二甲酸酐(MTHPA)分别作为环氧树脂基体和固化剂,基于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的方法建立了高交联度90%的纯环氧树脂和粒径为1.5 nm、2.0 nm的SiO2/EP复合模型,分析纳米SiO2掺杂对环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影响及热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并且对比纳米SiO2粒径大小对材料性能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SiO2的掺杂能提高环氧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粒径1.5 nm的纳米SiO2对环氧复合材料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其中,掺杂粒径1.5 nm的纳米SiO2对环氧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提升幅度为29.78 K,杨氏模量提高16.83%,剪切模量提高6.02%,体积模量提高4.20%。同时,纳米SiO2的掺杂改变了环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参数,内聚能密度有明显的提高,自由体积占比和均方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粒径为1.5 nm的纳米SiO2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影响更明显;但纳米SiO2的掺杂并未明显改变复合材料的全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SiO2掺杂 绝缘材料 热力学性能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Al-Sc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及稳定性和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燕峰 徐慧 +1 位作者 张彪 章立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6-953,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法,计算Al-Sc的4个稳定相的电子结构,分析其成键情况,并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热力学计算公式,计算各相的生成焓、结合能、德拜温度、体弹模量和自由能。结果表明:Al-Sc金属间化合物在费米面以下,主要通...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法,计算Al-Sc的4个稳定相的电子结构,分析其成键情况,并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热力学计算公式,计算各相的生成焓、结合能、德拜温度、体弹模量和自由能。结果表明:Al-Sc金属间化合物在费米面以下,主要通过Al3s-Sc3d和Al3p-Sc3d杂化成键,在费米面以上则以Sc3d成键为主;随着Al在各相中所占比例的增大,体系中共价性增大,稳定性提高,且Al2Sc与Al3Sc在低能级区成键电子较多,结构较为稳定。在4个化合物中,0K时合金化形成能力最强的是Al2Sc(H0=-52.02kJ/mol),最弱的是AlSc2(H0=-35.93kJ/mol)。自由能计算所得曲线表明:Al2Sc的结构稳定性最好,AlSc2的最差;随着温度的升高,晶体稳定性都降低。所有热力学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c金属间化合物 电子结构 稳定性 热力学性能 自由能 密度泛函理论 赝势平面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