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1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251
1
作者 谢晋阳 陈灵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本文从区域、群落结构和动态出发研究了分布于华北地区的主要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特征,结论如下:(1)随着从北到南纬度的不断降低,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加,优势度指数不断减小.其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 本文从区域、群落结构和动态出发研究了分布于华北地区的主要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特征,结论如下:(1)随着从北到南纬度的不断降低,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加,优势度指数不断减小.其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遵循上述规律。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后又降低,优势度指数减低后又增加.(2)海拔1200m以下,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海拔1200m以上则随海拔增加而减小。(3)乔木层同灌木层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最大的相关注。(4)物种多样性指数从演替初期到中期不断地增加,到演替后期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落叶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演替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动态 被引量:219
2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1 位作者 张铜会 赵学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2,共7页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不同阶段的群落取样 ,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过程。在演替时间分别为 1年、3年、5年、12年、2 0年和 30年的群落中 ,物种丰富度分别为 7、11、17、14、2 8和 30种 ,而物种...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不同阶段的群落取样 ,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过程。在演替时间分别为 1年、3年、5年、12年、2 0年和 30年的群落中 ,物种丰富度分别为 7、11、17、14、2 8和 30种 ,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1.4 5 88、2 .6 10 0、3.10 84、1.6 96 8、3.7386、3.6 396。在生活型结构上 ,一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占绝对优势 ,但随着演替进展 ,多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增加且单种植物的优势度超过了一年生植物 ,表明多年生植物在群落功能维持中占据重要地位。随演替进展 ,来自不同科属的植物增加。藜科植物在演替过程中种类数量较为稳定 ,特别是在演替早期藜科植物占有很高的优势度。禾本科种类随演替进展不断增加 ,且在群落中的优势度逐渐上升。总体上 ,随演替进展群落种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增加 ,群落生态优势度下降 ,而均匀度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被恢复 群落 演替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森林群落稳定性研究方法初探 被引量:206
3
作者 郑元润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32,共5页
在群落演替预测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比较分析 ,提出群落稳定性的测度方法 ,并对M .Godron法进行改进。以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为例 ,探讨了上述两种方法在群落稳定性研究中的有效性。 2种方法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 ,说明它们都适于森林植物... 在群落演替预测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比较分析 ,提出群落稳定性的测度方法 ,并对M .Godron法进行改进。以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为例 ,探讨了上述两种方法在群落稳定性研究中的有效性。 2种方法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 ,说明它们都适于森林植物群落稳定性的研究 ,可互相验证。但M .Godron法结果仅能提供群落稳定与否的信息 ,而演替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说明群落的演替方向及趋势。因此 ,它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动态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演替 稳定性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德兴铜矿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 被引量:191
4
作者 杨修 高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32-1940,共9页
对德兴铜矿 1号尾矿库库面纯尾砂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纯尾砂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障碍是土壤因子 ,即土壤组成、结构、水分、养分和毒性。矿区自然植被的次生演替序列为 :次生裸地→草丛→灌丛→针叶林→常绿与落... 对德兴铜矿 1号尾矿库库面纯尾砂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纯尾砂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障碍是土壤因子 ,即土壤组成、结构、水分、养分和毒性。矿区自然植被的次生演替序列为 :次生裸地→草丛→灌丛→针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6个阶段。纯尾砂立地 1 3种试验先锋草种的优劣势比较结果依次顺序为 :水蜡烛 1 .0 6>假俭草 1 .0 5 >苇状羊茅 1 .0 1 >芒草 1 .0 0 =弯叶画眉草 1 .0 0 >狗牙根 0 .98=百喜草 0 .98=香根草 0 .98>象草 0 .87>荩草 0 .85 >矮象草 0 .76>节节草 0 .73 >苏丹草 0 .5 5。水蜡烛、假俭草、苇状羊茅、芒草、弯叶画眉草、狗牙根、百喜草、香根草、象草、荩草、矮象草、节节草被认为是纯尾砂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先锋草种。纯尾砂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途径主要包括植被恢复演替、土壤生物改良和客土复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兴铜矿 纯尾砂 植被恢复 先锋草种 演替 矿山废弃地 复垦 植被重建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19
5
作者 贺金生 陈伟烈 +3 位作者 江明喜 金义兴 胡东 路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9-407,共9页
以三峡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不同退化类型、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人为干扰和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干扰较轻的退化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高,... 以三峡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不同退化类型、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人为干扰和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干扰较轻的退化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高,受干扰较严重的退化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低。随着生态系统的退化,群落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又逐渐降低。从不同层次来看,乔木层物种多样性逐步减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则表现出先升高后又逐渐降低。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地带性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的灌木层(包括乔木幼苗和幼树)>乔木层>草本层的格局有显著差别。若以空间代替时间,则表现出随着演替进程群落物种多样性升高后又降低。从群落各层次来看,乔木层随着演替进程物种多样性逐步升高,灌木层、草本层则先升高后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 演替 三峡
下载PDF
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26
6
作者 金显仕 邓景耀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5-72,共8页
通过1959~1999年间4次按季节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莱州湾渔业资源和优势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998年平均渔获量大幅度下降,分别仅为1959、1982和1992~1993年的33%、73%和110%;虽然季节间优势种有一定的变动... 通过1959~1999年间4次按季节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莱州湾渔业资源和优势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998年平均渔获量大幅度下降,分别仅为1959、1982和1992~1993年的33%、73%和110%;虽然季节间优势种有一定的变动,但鱼是鱼、黄鲫、斑鱼祭和赤鼻鱼是等小型中上层鱼类自80年代以来已替代了带鱼、小黄鱼成为优势种;渔业资源群落结构也随时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样性自1959~1982年增加,然后呈下降趋势。外部的扰动特别是捕捞,在中等强度下会使鱼类多样性增加,但过高的捕捞强度又会使多样性下降。目前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简单,处于较不平衡状态,群落演替将继续,在外部扰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具有较强恢复力的小型中上层种类资源能够很快恢复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演替 渔业资源 莱州湾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草场放牧退化模式研究及退化监测专家系统雏议 被引量:95
7
作者 李永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8-79,共12页
本文将定位研究与路线考察相结合,将放牧影响下草原的动态演替及其在牧压模度上的空间变化相对比,研究了内蒙古主要草原草场的放牧退化模式,井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判别草场退化的数量指标和退化监测专家系统。1)植物种与牧压关系... 本文将定位研究与路线考察相结合,将放牧影响下草原的动态演替及其在牧压模度上的空间变化相对比,研究了内蒙古主要草原草场的放牧退化模式,井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判别草场退化的数量指标和退化监测专家系统。1)植物种与牧压关系的分析,区别出放牧的定性和定量指示植物及宜中牧植物,并划分植物为不同的放牧生态种组。2)退化草原恢复过程的研究表明,根茎禾草的恢复快于丛生禾草;群落恢复过程是单稳态的,且恢复演替动态与其牧压梯度上的空间变化相对应。3)内蒙古高原主要草原草场在持续放牧影响下均趋同于冷蒿(Artemisiafrigida)草原。冷蒿是最可靠的正定量放牧指示植物,但同时又是优良牧草和草原退化的阻击者。4)讨论了草原草场退化的概念,论述了草原逆向演替与草场退化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区分草原的逆向演替为草场熟化和退化两个过程,并依草场群落与牧压的关系建立了判定草场是否退化及退化程度的数量指标。5)初步设计了草原草场退化监测-决策专家系统,包括监测、判别和决策三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放牧 退化 演替
下载PDF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被引量:110
8
作者 温仲明 焦峰 +2 位作者 刘宝元 卜耀军 焦菊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25-2029,共5页
研究了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与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在显域生境下,植被自然演替过程虽然趋向于该区原有植物群落类型,但经过40~50年的时间,仍未形成灌丛或稀树等群落,分布较多的仍是长芒草、铁杆蒿、白羊草、大... 研究了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与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在显域生境下,植被自然演替过程虽然趋向于该区原有植物群落类型,但经过40~50年的时间,仍未形成灌丛或稀树等群落,分布较多的仍是长芒草、铁杆蒿、白羊草、大针茅和达乌里胡枝子等群落类型.从植被恢复时间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来看,除全P外(P>0.05),有机质、全N、速效氮、速效钾的变化极显著(P<0.001),速效磷变化较显著(0.05<P<0.01),并随植被恢复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除恢复时间外,养分含量变化也随土壤剖面深度而变化,其中除全P含量变化较显著外(P<0.05),其余各养分含量变化都达极显著水平(P<0.001).土壤养分变化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氮与速效钾相互间相关极显著(P<0.001),而与全P与速效磷相关性不明显(P>0.05),全P与速效磷二者相关性也不明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自然恢复 演替 土壤养分 相关性
下载PDF
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及其沼泽化 被引量:105
9
作者 谷孝鸿 张圣照 +3 位作者 白秀玲 胡维平 胡耀辉 王晓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541-1548,共8页
2002年东太湖水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沉水植被和浮叶植被是该湖水生植被的主要生态类型,分布面积分别占全湖总面积73.6%和18.3%。东太湖水生植被主要有9个群丛,其中沉水植被主要的5个群丛是伊乐藻(外来种)群丛、金鱼藻群丛、伊乐藻+微齿... 2002年东太湖水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沉水植被和浮叶植被是该湖水生植被的主要生态类型,分布面积分别占全湖总面积73.6%和18.3%。东太湖水生植被主要有9个群丛,其中沉水植被主要的5个群丛是伊乐藻(外来种)群丛、金鱼藻群丛、伊乐藻+微齿眼子菜群丛、菜-伊乐藻+微齿眼子菜群丛、苦草+竹叶眼子菜+黑藻群丛,其分布面积分别占东太湖植被总面积的30.7%、17.2%、16.7%、15.8%、9.3%。随着对东太湖的不断改造和资源的不断利用,20世纪60年代东太湖人工种植沼泽植被菰群丛,20世纪80年代初环湖水陆交错带被围垦而芦苇群丛消失,微齿眼子菜替代竹叶眼子菜而占据东太湖40%的水面。近10a来,东太湖网围养蟹迅速发展,占全湖总植被面积25.6%的沼泽植物——菰群丛及其占40%的微齿眼子菜群丛被清除,外来种伊乐藻和无根植物金鱼藻分布面积达90%的湖区。东太湖水生植被由20世纪50年代的原生演替到现在的次生演替,群落演变激烈,同时东太湖沼泽化进程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被 群落结构 演替 沼泽化 东太湖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 被引量:79
10
作者 黄进良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7-304,共8页
洞庭湖湿地是一个与长江相连通的大型内陆淡水湿地, 它具有复杂多样的功能和多方面的价值。本文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多时相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获取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洞庭湖湿地类型面积, 结合多种文献资料,研究1... 洞庭湖湿地是一个与长江相连通的大型内陆淡水湿地, 它具有复杂多样的功能和多方面的价值。本文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多时相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获取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洞庭湖湿地类型面积, 结合多种文献资料,研究1949 年以后洞庭湖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 以及近期湿地演替的规律。此外, 讨论了影响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的几个重要因素。使得人民能较全面的地了解洞庭湖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遥感 面积变化 演替 洞庭湖
下载PDF
长江口九段沙植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70
11
作者 唐承佳 陆健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9-403,共5页
长江口九段沙属于发育早期的河口沙洲 ,植被完全保持着自然演替的早期状况。对九段沙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及演替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九段沙湿地植被分布几乎覆盖整个沙岛 ,生物量丰富。高等植物中多克隆植物 ,植物群落... 长江口九段沙属于发育早期的河口沙洲 ,植被完全保持着自然演替的早期状况。对九段沙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及演替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九段沙湿地植被分布几乎覆盖整个沙岛 ,生物量丰富。高等植物中多克隆植物 ,植物群落结构简单 ,生物多样性低 ,植被具原生性 ,群落演替的早期原生特征明显 ,演替过程在没有引种互花米草之前人为干扰少 ,互花米草的引种加速了九段沙湿地植被的陆地化演替进程。最后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九段沙植被的适应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九段沙 植物群落 演替 物种多样性 河口沙洲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2
作者 丁圣彦 宋永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765-1775,共11页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是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 ,中国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对常绿阔叶林的区系成分、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动态以及作为生态系统成员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积累了丰富...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是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 ,中国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对常绿阔叶林的区系成分、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动态以及作为生态系统成员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在四川缙云山、浙江天童山、广东省鼎湖山和黑石顶、云南哀牢山、福建武夷山逐步形成了中国各具区域特色的常绿阔叶林研究基地 ,为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常绿阔叶林的演替方面 ,研究内容从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组成变化、结构动态及模型逐步向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展 ,但对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动态、生理生态和群落演替机理等方面深入不够。在常绿阔叶林的更新动态研究方面 ,不但进行了通过研究种子雨和种子库的动态、种子的萌发、幼树生长的时空动态研究群落的更新 ,而且还通过研究林窗的形成、特征及其在森林动态中的作用来研究群落的更新 ,还进一步通过对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更新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来解释群落更新的原因。在常绿阔叶林退化和恢复重建研究方面 ,研究了常绿阔叶林各种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恢复过程等 ,并将已有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即是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植被动态 演替 更新 恢复和重建
下载PDF
种植制度对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6
13
作者 强胜 沈俊明 +3 位作者 张成群 邵耕耘 胡金良 王凤良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8-282,共5页
经连续 5年对江苏省主棉区水旱轮作及旱连作两种种植制度下的棉田杂草种群密度及草害优势度级数进行定田调查 ,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统计分析 ,研究了棉田杂草群落演替趋势及草害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种植制度与江苏省棉田杂草群... 经连续 5年对江苏省主棉区水旱轮作及旱连作两种种植制度下的棉田杂草种群密度及草害优势度级数进行定田调查 ,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统计分析 ,研究了棉田杂草群落演替趋势及草害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种植制度与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的组成和草害发生程度紧密相关。在水旱轮作棉田中 ,随着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种植年数的增加 ,喜湿性杂草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等优势度值逐渐减少 ,喜旱性杂草马唐 (Digitariasanguinalis)等优势度值逐渐提高 ,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旱连作棉田以喜旱性杂草为主 ,发生量较大 ,草害较重 ,年际间杂草群落变化较小。另外 ,水旱轮作和旱连作棉田之间的杂草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杂草群落 演替 种植制度 江苏省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马尾松消退的原因 被引量:62
14
作者 丁圣彦 宋永昌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8年第8期755-760,共6页
通过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生态学调查,确认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属于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的消退种。为了揭示马尾松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消退原因,对各演替阶段群落中的生... 通过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生态学调查,确认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属于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的消退种。为了揭示马尾松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消退原因,对各演替阶段群落中的生态因子,特别是光照强度的实地测定,得知马尾松群落内光照强度过低,常使马尾松更新苗处于光补偿点之下,难以正常生长。成树在演替过程中的衰退则是由于其它常绿阔叶树种,如木荷(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栲树(CastanopsisfargesiFranch.)等耐荫树种的抑制而使其物质合成能力逐渐减弱,物质分解能力逐渐加强,以致在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消退种 演替 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西北地区地下水对植被生存演替的作用 被引量:66
15
作者 汤梦玲 徐恒力 曹李靖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2,共4页
在介绍西北地区的气候及水资源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植被的分带、生存适应性及演替与地下水的关系 ,并阐述了地下水开采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 ,植被的分布、生存和演替主要受控于水盐条件。人为活动下 ,这种条件的改变势必影响... 在介绍西北地区的气候及水资源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植被的分带、生存适应性及演替与地下水的关系 ,并阐述了地下水开采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 ,植被的分布、生存和演替主要受控于水盐条件。人为活动下 ,这种条件的改变势必影响着植被的生存。最后 ,就如何处理合理用水和植被生存的关系 ,提出了一些建议 ,这对于西北大开发的生态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地下水 植被分带性 生存适应性 气候 演替 水资源 分布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78
16
作者 冯德枫 包维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0-408,共9页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C:N:P)可以反映有机质质量和含量,其研究对于理解生态学过程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与干扰的响应十分重要.综述了土壤C:N:P随土层深度、海拔、纬度和演替梯度上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土壤N:P和C:P随土壤深度...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C:N:P)可以反映有机质质量和含量,其研究对于理解生态学过程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与干扰的响应十分重要.综述了土壤C:N:P随土层深度、海拔、纬度和演替梯度上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土壤N:P和C:P随土壤深度而递减,但土壤C:N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趋势还有争论;土壤C:N随海拔变化并非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多变的;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土壤C:N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而土壤C:P则减小;在演替过程中,受到所选择的演替阶段及其时间序列范围和环境特征等因素影响,土壤C:N:P的演替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争论.综合分析表明:1)对土壤C:N关注多,而N:P与C:P研究较贫乏;2)土壤C:N:P的时空变化格局规律还不完全清楚;3)土壤C:N:P受气候、土壤、植被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是清楚的,但其机制并不清楚.因此,未来需要更多地聚焦土壤N:P与C:P的变化格局规律,关注土壤C:N:P变异的多种(生物、物理与化学)作用机制研究及其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动态变化的关系,并通过整合植物-凋落物-土壤系统的化学计量学研究,为深入揭示营养元素的生物化学耦合循环规律提供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氮磷计量比 时空变化格局 土层深度 海拔 纬度 演替
原文传递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的能量生态特征 被引量:45
17
作者 任海 彭少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17-822,共6页
以时空替代的方法,将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等4个处于同一空间下的群落当作同一群落演替进程中的4个阶段,研究了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的能量生态特征。结果表明,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 以时空替代的方法,将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等4个处于同一空间下的群落当作同一群落演替进程中的4个阶段,研究了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的能量生态特征。结果表明,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垂直层次、叶面积指数、冠层对太阳辐射能的截获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量、净初级生产力、枯倒木现存量和年输入量、昆虫啃食量、群落的能量现存量等随演替的进程而增加,但其速度并不均衡,前期增长迅速,而后期增长缓慢,趋于稳定与饱和。在这些能量学指标中,叶面积指数是基础,而能量现存量和生物量年增量则是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发育和演替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生态特征 演替 森林生态系统 鼎湖山
下载PDF
鼎湖山植物物种多样性动态 被引量:58
18
作者 黄忠良 孔国辉 魏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分别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内建立了3个永久样地。样地建立前,针叶林常受到人类的干扰,其它2种一直受到较好的保护。本文植物物种动态的研究和分析基于对3个样地在1982年和1994...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分别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内建立了3个永久样地。样地建立前,针叶林常受到人类的干扰,其它2种一直受到较好的保护。本文植物物种动态的研究和分析基于对3个样地在1982年和1994年的两次调查。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的顺序是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就乔木(DBH>2.5cm)而言,3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从1982年至1994年都已增长。除阔叶林外,两次调查的结果差别很大,这是因为在保护之下它们正产生进展演替。至于林下层植物则正好相反,除阔叶林外,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均下降。物种的丰富度和个体数的变化同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物种的组成变化符合演替规律,随着针叶林发展成为混交林,混交林发展成为阔叶林,其林冠变得较为密集,因而有更多的耐阴植物侵入,而一些喜光(不耐阴的)种消失。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干扰将降低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而保护将使物种多样性得到恢复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动态 演替 鼎湖山
下载PDF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优势种光合生理生态的比较 被引量:44
19
作者 丁圣彦 宋永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研究了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中主要优势种幼苗、幼树及成年树的生理生态学。发现优势种幼苗的更新一方面与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种子的来源、萌发力和群落的生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幼苗的光补偿点有关;优势... 研究了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中主要优势种幼苗、幼树及成年树的生理生态学。发现优势种幼苗的更新一方面与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种子的来源、萌发力和群落的生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幼苗的光补偿点有关;优势种成年树在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中地位的变迁及相互间的更替主要与其物质的合成能力,即优势种的光合作用速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演替 优势种 生理生态学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坡落叶松林火后植被演替过程研究 被引量:64
20
作者 王绪高 李秀珍 +2 位作者 贺红士 冷文芳 问青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41,共7页
采用由植被空间序列推断时间系列的方法 ,分析大兴安岭呼中林区近 2 0年来不同火烧迹地植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森林火后初始 ,植物尤其是草本物种迅速增多 ,火烧迹地的植被主要由草本所占据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草本物种不仅在数量上... 采用由植被空间序列推断时间系列的方法 ,分析大兴安岭呼中林区近 2 0年来不同火烧迹地植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森林火后初始 ,植物尤其是草本物种迅速增多 ,火烧迹地的植被主要由草本所占据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草本物种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减少 ,在物种组成上有很大的变化 ,而且盖度也逐渐减少。灌木及乔木物种由于种类较少 ,在种类及组成上演替初期变化不如草本明显 ,但是盖度却逐渐增多。在本地区火后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 ,高频物种所占的比例较高且呈上升趋势 ,这明显有悖于Raunkiaer频度定律关于在相对稳定的群落中高频物种所占的比例应相对较低的规律。另外 ,不同火烧迹地间灌木的物种相似度明显高于草本的物种相似度 ,火烧年份相近的火烧迹地上的草本物种相似度要明显高于火烧年份远的草本物种相似度 ,但灌木间的物种相似度却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没有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火烧迹地 演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