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及清热祛湿法机理的探讨 |
吴仕九
杨运高
杨钦河
佟丽
刘立
陈江华
陈育尧
|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
1999 |
67
|
|
2
|
温病湿热证病理造型及实验研究 |
王新华
刘仕昌
彭胜权
陆乃器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0 |
38
|
|
3
|
国医大师李士懋新加升降散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
谭东宇
王叶
杨阳
|
《现代中医临床》
|
2016 |
38
|
|
4
|
多因素所致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
佟丽
陈江华
吴仕九
杨运高
杨钦河
刘立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7
|
|
5
|
清热利湿法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影响 |
吴仕九
杨运高
杨钦河
佟丽
刘立陈
江华
陈育尧
|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
1999 |
30
|
|
6
|
中药鲜药的应用与现代研究 |
王梦溪
吴启南
乐巍
梁侨丽
谷巍
戴仕林
|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6
|
|
7
|
叶天士《温热论》奠定温病学基础,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指导现代临床 |
刘宁
赵进喜
贾海忠
刘果
梁腾霄
刘轶凡
|
《环球中医药》
CAS
|
2018 |
33
|
|
8
|
象兔“温病阴虚热盛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
王秋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1995 |
23
|
|
9
|
清瘟败毒饮对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气血两燔证的疗效和机理 |
谢恬
凌一揆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30
|
|
10
|
温病“微观血瘀”证治刍议 |
余林中
吴锐
雷载权
|
《中医研究》
|
1996 |
20
|
|
11
|
温病气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初步研究 |
戴春福
|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
1997 |
24
|
|
12
|
论中医诊治非典型肺炎 |
邓铁涛
|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
2003 |
25
|
|
13
|
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舌的病理观察 |
阎翔
郭明阳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
2005 |
21
|
|
14
|
“毒”在温病发病中的意义 |
黄星垣
江育仁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23
|
|
15
|
不同造模方法所致“热毒血瘀证”模型家兔血液流变学改变的比较研究 |
卞慧敏
杨进
陈德宁
樊海
刘兴旺
俞晶华
|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
1996 |
22
|
|
16
|
凉膈散对家兔内毒素温病模型的解毒作用研究 |
余林中
吴锐
黄泳
雷载权
沈映君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96 |
21
|
|
17
|
藏象学说中“肺与大肠相表里”内涵及其在温病辨治中的运用 |
李鸿涛
高思华
王柳青
莫芳芳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18
|
温病营热阴伤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
翟玉祥
卞慧敏
马建
刘学凤
谢卫
万海同
杨进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
1998 |
19
|
|
19
|
从温病论治急性放射损伤 |
冯全生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20
|
三仁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血浆内毒素廓清作用机制研究 |
常淑枫
萧照岑
陈爽白
郭义
|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