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深源流体成矿机理探讨 被引量:50
1
作者 刘显凡 苏文超 朱赖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9,共6页
通过成矿热液矿物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热力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初步认为本区金矿原生成矿流体主要沿深大断裂通道直接来自上地幔;引进纳米理论和纳米效应,提出深源成矿流体中Au主要以纳米微粒自然金形式迁移,但随着流体运移至... 通过成矿热液矿物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热力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初步认为本区金矿原生成矿流体主要沿深大断裂通道直接来自上地幔;引进纳米理论和纳米效应,提出深源成矿流体中Au主要以纳米微粒自然金形式迁移,但随着流体运移至地壳成矿过程中,其物理化学条件随着地层水、大气降水和地层物质的局部混染和覆盖发生改变,导致流体中的部分Au呈Au—Si配合物和Au—S配合物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迁移,进而三种迁移形式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沉淀和金的聚集;由此进一步认识到,可能正是这种深源与浅源的混染并交代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液包体 物理化学条件 流体 成矿机理
下载PDF
关于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因的一些初步认识 被引量:21
2
作者 朱赖民 胡瑞忠 +3 位作者 刘显凡 刘家军 金景福 何明友 《矿产与地质》 1997年第5期296-302,共7页
以黔西南金矿床与莫霍面隆起、深大断裂、岩浆岩体、航磁异常、重力异常、环形构造及地热场的时空对应关系为线索,讨论了深源流体参与金矿成矿的可能性。铅、硫、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流体及地层岩石。金... 以黔西南金矿床与莫霍面隆起、深大断裂、岩浆岩体、航磁异常、重力异常、环形构造及地热场的时空对应关系为线索,讨论了深源流体参与金矿成矿的可能性。铅、硫、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流体及地层岩石。金矿床是上升热流体改造地层岩石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矿床成因 地球化学 金矿床 浸染型
下载PDF
湘中锑矿深源流体的地幔柱成矿演化 被引量:23
3
作者 黎盛斯 《湖南地质》 1996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深源流体在地幔柱热驱动下,历经长期壳幔循环,形成高浓度古水热成矿流体,为湘中锑的成矿蓄积丰沛的矿源。
关键词 流体 湘中地幔柱 壳幔循环 锑矿床 成矿演化
下载PDF
初论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深源流体成矿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赖民 金景福 +1 位作者 何明友 胡瑞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5-39,共5页
初论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深源流体成矿*朱赖民1)金景福2)何明友1)胡瑞忠1)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2(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深源流体改造交代成矿模式1问题的提出近20年来... 初论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深源流体成矿*朱赖民1)金景福2)何明友1)胡瑞忠1)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2(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深源流体改造交代成矿模式1问题的提出近20年来,前人对黔西南地区金矿床成因开展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改造交代 成矿模式
下载PDF
哀牢山金矿带深源流体及其成矿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何明友 胡瑞忠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3-77,共5页
深源流体是一种源于深部的高温高压流体,它富含Cl-、CO2、S2-等矿化剂。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是:深源流体从深部沿高渗透断裂带向上运移过程中,从含金岩体中活化出金而形成含金流体。在含金热流体中,Au主要以AuCl-2、... 深源流体是一种源于深部的高温高压流体,它富含Cl-、CO2、S2-等矿化剂。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是:深源流体从深部沿高渗透断裂带向上运移过程中,从含金岩体中活化出金而形成含金流体。在含金热流体中,Au主要以AuCl-2、AuCl-4、AuS-2、AuS-3、AuSO3-3等形式迁移。当含金流体进入有利的成矿环境中,与围岩发生强烈的交代作用。在交代过程中,金的络合物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带 流体 成矿过程 金矿床
下载PDF
相山居隆庵矿床铀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来源探讨 被引量:19
6
作者 邱林飞 欧光习 +1 位作者 张敏 张建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通过居隆庵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成分及群体包裹体成分的对比研究,查明了成矿流体的基本性质(温度、盐度及成分等);根据成矿流体的碳、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特征,并结合矿床的地质-构造特征,探讨了... 通过居隆庵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成分及群体包裹体成分的对比研究,查明了成矿流体的基本性质(温度、盐度及成分等);根据成矿流体的碳、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特征,并结合矿床的地质-构造特征,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表明,居隆庵矿床铀成矿流体为富含成矿物质及挥发分(CO2、H2、CH4等)的中-高温、中-高盐度流体,其成分以C、H、O、N等为主,并溶有多种碱金属、P及卤素(F、Cl)等微量组分的C-H-O流体,成矿流体具有深源(幔源)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流体 居隆庵矿床 相山
下载PDF
论深源流体参与黔西南金矿床成矿的可能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赖民 金景福 +2 位作者 何明友 刘显凡 胡瑞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86-592,共7页
通过研究黔西南金矿床时空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深源流体参与金矿床成矿的可能性。金矿床在时空上受莫霍面隆起、深大断裂、幔源岩浆岩体的控制,且与航磁异常、重力异常、环形构造等存在对应关系。铅、硫、氢、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 通过研究黔西南金矿床时空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深源流体参与金矿床成矿的可能性。金矿床在时空上受莫霍面隆起、深大断裂、幔源岩浆岩体的控制,且与航磁异常、重力异常、环形构造等存在对应关系。铅、硫、氢、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源流体及地层岩石;金矿床是深源流体改造地壳岩石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金矿床 矿床成矿 可能性
下载PDF
兰坪盆地深源流体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 被引量:11
8
作者 滕彦国 刘家铎 +2 位作者 张成江 倪师军 彭秀红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4-319,共6页
兰坪盆地两侧的金沙江—红河大断裂、澜沧江大断裂以及盆地中轴深大断裂是该区深源流体活动主要通道 ,并成为该区深源流体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通过贯穿兰坪盆地及两侧造山带剖面上不同部位方解石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讨论了盆地内... 兰坪盆地两侧的金沙江—红河大断裂、澜沧江大断裂以及盆地中轴深大断裂是该区深源流体活动主要通道 ,并成为该区深源流体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通过贯穿兰坪盆地及两侧造山带剖面上不同部位方解石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讨论了盆地内外成矿流体活动的差异 ,并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认为兰坪盆地及其两侧矿床的成矿物质均与深部流体活动有关。同时 ,不同蚀变过程 (热接触交代变质与热液蚀变 )中 REE地球化学变化行为相似 ,反映了构造岩浆活动与该区成矿作用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 流体成矿 兰坪盆地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韧性剪切作用与深源流体演化和金矿化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秦大军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8-63,共6页
流体形成演化是当前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但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研究仍很薄弱。文章通过对流体性质的分析,探讨了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演化、韧性剪切带中流体演化与矿化的关系。提出当韧性剪切转为脆性剪切时产生的扩容,导致深源流体... 流体形成演化是当前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但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研究仍很薄弱。文章通过对流体性质的分析,探讨了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演化、韧性剪切带中流体演化与矿化的关系。提出当韧性剪切转为脆性剪切时产生的扩容,导致深源流体发生骤然减压冷却,并与地壳浅部流体混合,发生与围岩的交代反应而形成热液蚀变。成矿作用发生于深源流体与上地壳流体的“混合”阶段及流体与围岩交代反应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化 韧性剪切作用 流体 耦合作用
下载PDF
深源流体──老王寨金矿床含矿流体来源的一种可能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明友 胡瑞忠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7-31,共5页
老王寨金矿床合矿流体是一种富含矿化剂Cl-、CO2和S2-的高温高压深源流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б18OH2O值在+6.91%~+11.76%之间,бDH2O值为-68.10‰~-101.10‰之间,辉锑矿的б34S值为-0.15‰~-1.03‰,方解石的б13C值... 老王寨金矿床合矿流体是一种富含矿化剂Cl-、CO2和S2-的高温高压深源流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б18OH2O值在+6.91%~+11.76%之间,бDH2O值为-68.10‰~-101.10‰之间,辉锑矿的б34S值为-0.15‰~-1.03‰,方解石的б13C值为-0.34%~-3.12‰。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流作既不是岩浆热液么不是大气降水,而是一种深源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流体 稳定同位素 含矿流体
下载PDF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因讨论──矿床时空分布及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赖民 金景福 +1 位作者 何明友 胡瑞忠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7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在时空上受莫霍面形态、深大断裂及岩浆岩控制。铅、硫、氢、氧及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及地壳岩石,成矿流体属深源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上升热流体。金矿床是这种热流体改造交代地壳岩石...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在时空上受莫霍面形态、深大断裂及岩浆岩控制。铅、硫、氢、氧及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及地壳岩石,成矿流体属深源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上升热流体。金矿床是这种热流体改造交代地壳岩石形成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矿床成因 地球化学 金矿床 同位素
下载PDF
江西金山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讨论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志远 金成洙 +1 位作者 王荣湖 梁俊红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3-99,105,共8页
对金山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石英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特征;富含Ca2+,Mg2+,SO2-4,CO2等;主要来源有变质热流体、富含有机质的大气降水形成的热流体和深源流体;流体的性质在时间和空间上... 对金山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石英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特征;富含Ca2+,Mg2+,SO2-4,CO2等;主要来源有变质热流体、富含有机质的大气降水形成的热流体和深源流体;流体的性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变化,矿床的形成主要是两期流体成矿作用的结果,是热液与构造的耦合;不同种类流体的混合、单一流体不混溶分离作用和盐水体系中有机质的参与是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流体 有机质
下载PDF
福建上杭拉分盆地与紫金山铜金矿床成矿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东燕 陈郑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8-442,共5页
上杭盆地是形成于中生代期间的陆相走滑拉分盆地。上杭拉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与紫金山金铜矿床的控矿断裂和铜金矿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盆地边界主断裂和控矿断裂均经历了挤压—拉张—挤压的构造过程。紫金山金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 上杭盆地是形成于中生代期间的陆相走滑拉分盆地。上杭拉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与紫金山金铜矿床的控矿断裂和铜金矿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盆地边界主断裂和控矿断裂均经历了挤压—拉张—挤压的构造过程。紫金山金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物质来源与上杭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岩相同,具有壳幔混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分盆地 紫金山铜金矿床 流体 盆缘成矿
下载PDF
南秦岭泥盆系典型金矿床高盐度流体及其深源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谢玉玲 钱大益 徐九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5-660,共6页
对赋存于南秦岭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陕西太白金矿、凤县八卦庙金矿主成矿阶段的石英和含铁白云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 ,发现局部富含高盐度、含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 (EPMA)、扫描电镜 /能谱(SEM/EDS)发... 对赋存于南秦岭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陕西太白金矿、凤县八卦庙金矿主成矿阶段的石英和含铁白云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 ,发现局部富含高盐度、含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 (EPMA)、扫描电镜 /能谱(SEM/EDS)发现子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铁白云石、石盐、毒砂及一些成分复杂的子矿物。认为矿床成矿流体具复杂的物理化学条件 ,不同于一般的热液金矿床。结合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位置分析、主成矿阶段矿物组成特点、热液成因金属硫化物中高PGE含量特点、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中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泥盆系 高盐度流体包裹体 流体 地质
下载PDF
山东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9
15
作者 邹为雷 杨金中 +2 位作者 曾庆栋 李光明 张连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8-517,共10页
以蓬家夼、大庄子和发云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近年来确立的一种新类型金矿。这种新类型金矿产出于走滑拉分盆地边缘,并受层间滑动断裂的控制。层间滑动断裂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一般沿大理岩等相对脆性岩... 以蓬家夼、大庄子和发云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近年来确立的一种新类型金矿。这种新类型金矿产出于走滑拉分盆地边缘,并受层间滑动断裂的控制。层间滑动断裂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一般沿大理岩等相对脆性岩层产出,是一条由碎裂岩、角砾岩等张性构造岩构成、具有一定宽度的断裂构造岩带,具有倾向滑移的特点。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主要发生在大理岩质碎裂岩、角砾岩等张性构造岩胶结物内。地质研究及硫、碳及氢氧同位素证据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的特点,以源于下地壳及上地幔的深源成矿流体为主,下渗大气降水及盆地流体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成矿作用过程,对金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控矿断裂和金矿化的形成与中生代期间华北东部大地构造环境及胶莱盆地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断裂经历了挤压—伸展—挤压的构造过程。中生代中晚期华北东部岩石圈的剧烈拉张减薄及郯庐断裂带的强烈活动为深源成矿流体的形成和大规模上升创造了聚集和运移的条件,金矿即与这次深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动力学 流体
下载PDF
湘东北万古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安江华 李杰 +3 位作者 陈必河 唐分配 谭仕敏 贺春平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1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万古金矿位于位于平江县城西南。金矿(化)体产于中元古宙蓟县系变质岩中,严格受NW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金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脉由含金石英脉和(或)含金破碎蚀带组成。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温度较低(220~260℃),具有... 万古金矿位于位于平江县城西南。金矿(化)体产于中元古宙蓟县系变质岩中,严格受NW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金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脉由含金石英脉和(或)含金破碎蚀带组成。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温度较低(220~260℃),具有多源性,并以深源流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流体 金矿 万古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深源流体与金矿成矿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牛树银 孙爱群 +3 位作者 王礼胜 李瑞 罗殿文 陈华山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3-90,共8页
太行山北段金矿研究表明,金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部分萃取自迁移途中的围岩。成矿具有明显的成矿集中期和集中区,这种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密切相关。含金的深源流体随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向上迁移,当其迁移到幔枝... 太行山北段金矿研究表明,金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部分萃取自迁移途中的围岩。成矿具有明显的成矿集中期和集中区,这种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密切相关。含金的深源流体随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向上迁移,当其迁移到幔枝(变质核杂岩)外围主拆离滑脱带及其上盘裂隙扩容带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聚集沉淀成矿,并可表现出斑岩脉型、隐爆角砾岩型、大脉型、网脉型等多种矿石类型为一体的系列成矿。硫、铅、氢、氧等同位素测定值亦表明含金流体主要来自深源,其上升过程中有部分壳源流体和大气降水混入,因此,构造变形是成矿控矿的主导因素。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构造成矿控矿作用,归纳出了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太行山 金矿床
下载PDF
小秦岭镰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代军治 高菊生 +4 位作者 钱壮志 张龙斌 周金隆 李平 高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69-1682,共14页
镰子沟金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小秦岭金矿矿集区西部,矿体赋存于太华群上部岩层内,受断裂构造和石英脉控制,带状钾长石化是矿床典型的围岩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重晶石±磁铁矿。为了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及... 镰子沟金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小秦岭金矿矿集区西部,矿体赋存于太华群上部岩层内,受断裂构造和石英脉控制,带状钾长石化是矿床典型的围岩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重晶石±磁铁矿。为了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采用LA-MC-ICP-MS技术对镰子沟金矿床黄铁矿进行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分析,获得单颗粒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变化范围为-15.27‰^-11.98‰,平均-13.35‰,小于共生重晶石硫同位素值9.8‰~12.4‰。根据硫化物与共生硫酸盐矿物,估算成矿热源总硫值为-3.6‰,与新太古界太华群和燕山期华山花岗岩均不同。综合矿化蚀变、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组成,认为太华群对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影响较华山花岗岩明显,但非主要来源,金矿床成矿与深部流体或隐伏岩体有关,矿床受深部流体和构造控制,深部仍有寻找构造蚀变型或微细浸染型金矿体的潜力,但规模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子沟金矿床 原位硫同位素 成矿物质 流体 小秦岭
下载PDF
地壳流体CO_2的释放与地震关系: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云 赵慈平 +1 位作者 冉华 陈坤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介绍了地壳流体CO2的3个主要成因:有机成因、变质成因及幔源成因,并着重讨论了CO2气体的稳定同位素13C的示踪性能;总结了由地壳释放CO2的主要方式、上升通道及其存在形态。在回顾地壳流体CO2等释放在目前地震监测、预报及相关研究中的... 介绍了地壳流体CO2的3个主要成因:有机成因、变质成因及幔源成因,并着重讨论了CO2气体的稳定同位素13C的示踪性能;总结了由地壳释放CO2的主要方式、上升通道及其存在形态。在回顾地壳流体CO2等释放在目前地震监测、预报及相关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进展的同时,指出地壳深部流体(CO2、He、CH4等)在同位素地球化学、深源流体运移与地震活动、深源流体对震源介质的影响等。此外,提出对深源流体监测不能仅限单一组分(CO2)的监测,需多种深源成分(He、Ne、Ar、H2、CH4)同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流体 二氧化碳 地球排气 流体 地震
下载PDF
贵州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金翔霖 孟昌忠 +4 位作者 冷成彪 齐有强 唐永永 张海 陈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78-790,共13页
黔西北是中国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云炉河坝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如昊星、顺达、富强和狮子洞等)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分... 黔西北是中国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云炉河坝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如昊星、顺达、富强和狮子洞等)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赋矿围岩在内的区域各时代地层中的Pb、Zn、Cu等成矿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地壳克拉克值,不可能构成铅锌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S、Pb同位素研究,推测该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基底岩石。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石和赋矿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整体上均接近海相碳酸盐岩范围,说明相关流体主要来自于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然而,矿石与围岩相比却具有相对更高的δ^(18)O值,表明成矿流体并非直接源自于赋矿地层,而更可能来自于深源流体的长距离迁移。此外,个别方解石显示较低的δ^(13)C值(-10.9‰^-8.1‰,PDB),接近沉积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范围,表明其受到了有机物脱羟基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元素地球化学 碳氧同位素 碳酸盐岩 成矿元素 流体 贵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