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 被引量:80
1
作者 杨立新 王海英 孙博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29,共9页
关于对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经过数年的讨论,学术界与实务界均已有定论。但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终结,却引起人们对于人身权法律保护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思考。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问题,就是借此举一反三,对死者和未出生的胎儿... 关于对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经过数年的讨论,学术界与实务界均已有定论。但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终结,却引起人们对于人身权法律保护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思考。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问题,就是借此举一反三,对死者和未出生的胎儿的其他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探索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丰富学理,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权延伸保护 法律保护 民事主体 人身权 死者名誉 民事权利能力 胎儿 延伸法 近亲属 公民死亡
原文传递
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 被引量:66
2
作者 葛云松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34,共13页
一、问题的提出 <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仅依此为逻辑推理,则自然人死亡以后应不再可以享有任何权利.但是,自从1989年天津荷花女案[1]以来,... 一、问题的提出 <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仅依此为逻辑推理,则自然人死亡以后应不再可以享有任何权利.但是,自从1989年天津荷花女案[1]以来,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释上对死者生前的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已经多有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死者 民法保护 民事义务 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 公民 天津 问题 规定
原文传递
论胎儿的民事法律地位 被引量:49
3
作者 付翠英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9-33,共5页
随着新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政策的变化 ,胎儿利益的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有必要重新确认胎儿的民事法律地位。本文认为 ,法律上的胎儿不能以医学和生物学标准判断 ,应当以民法的精神界定 ,冷冻的胚胎不能作为法律保... 随着新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政策的变化 ,胎儿利益的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有必要重新确认胎儿的民事法律地位。本文认为 ,法律上的胎儿不能以医学和生物学标准判断 ,应当以民法的精神界定 ,冷冻的胚胎不能作为法律保护的胎儿 ;我国民法规定胎儿没有权利能力既不合法律逻辑 ,也不利于对胎儿的全面保护 ,应当明确胎儿具有特殊的民事权利能力 ,同时要对胎儿的具体权利内容加以肯定并落实具体的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民事权利能力 生命权 健康权 财产继承权 受抚养权 受遗赠权
下载PDF
人工智能民事主体适格性之辨思 被引量:49
4
作者 房绍坤 林广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72,191,共10页
人工智能具有学科、技术和实体三方面含义,对于人工智能民事主体适格性的讨论应限于人工智能体。人工智能体具有非自然性、智慧性和实体性的特点。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强人工智能时代囿于技术难度和人类态度很难来临。赋予人工智... 人工智能具有学科、技术和实体三方面含义,对于人工智能民事主体适格性的讨论应限于人工智能体。人工智能体具有非自然性、智慧性和实体性的特点。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强人工智能时代囿于技术难度和人类态度很难来临。赋予人工智能民事权利能力,确认其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缺乏法理基础。现行民事制度对于调整人工智能法律问题能够发挥主要作用,赋予人工智能民事主体地位将严重冲击现有法律制度体系和结构。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工具,在法律上仅能界定其为民事权利的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民事主体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责任能力
下载PDF
民事权利能力、人格与人格权 被引量:38
5
作者 梅夏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9,75,共7页
民法上的权利能力和人格均是对人的平等地位在同一层面上的抽象表述,是名二而实一的关系。“民事权利能力范围”的提法是不合逻辑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存在受限制的问题。民事权利能力与人格权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民法对民事主体形式上和... 民法上的权利能力和人格均是对人的平等地位在同一层面上的抽象表述,是名二而实一的关系。“民事权利能力范围”的提法是不合逻辑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存在受限制的问题。民事权利能力与人格权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民法对民事主体形式上和实质上平等的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能力 人格 人格权
下载PDF
非法人团体作为第三民事主体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赵群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2-97,共6页
对于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中外民法学者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民事权利能力是动态的,抑或为静态的,对其研究的方法却是不同的。这不仅涉及人格与权利能力;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民事权利能力与诉讼权利能... 对于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中外民法学者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民事权利能力是动态的,抑或为静态的,对其研究的方法却是不同的。这不仅涉及人格与权利能力;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民事权利能力与诉讼权利能力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尤其是它涉及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非法人团体应否为第三民事权利主体这一久悬未解的问题。本文正是从民事权利能力为动态的这一研究方法出发,对上述问题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能力 诉讼权能力 民事权利主体 登记
原文传递
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保玉 孙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9,共7页
民事权利能力与诉讼权利能力应具有一致性。在实体法上,业主委员会应被界定为由全体业主组成之业主团体的执行机关与代表机关,相应地在程序法上具有当事人资格的应为业主团体而非业主委员会。除非另有约定,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团体提起... 民事权利能力与诉讼权利能力应具有一致性。在实体法上,业主委员会应被界定为由全体业主组成之业主团体的执行机关与代表机关,相应地在程序法上具有当事人资格的应为业主团体而非业主委员会。除非另有约定,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团体提起诉讼时须经业主大会授权,其诉讼范围应限于保护业主的共同权益;对业主团体"怠于行使权利"须作出明确界定;基于原告资格与被告资格的一致性,业主团体亦应具有被告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主委员会 业主团体 民事权利能力 诉讼权能力
下载PDF
论民事责任能力 被引量:35
8
作者 田土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51-55,共5页
传统民法理论将民事主体资格视为人格 ,将民事责任能力寄存于民事行为能力之中 ,否定其独立地位 ,造成理论与实践上的缺陷。人格与主体资格并不相同 ,它应由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构成 ,并随之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人格 民事责任能力 民事主体 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
下载PDF
论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及权利实现机制 被引量:42
9
作者 王洪平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42,共8页
法律上的胎儿是指自受孕时开始至出生时为止的胚胎,冷冻胚胎不是胎儿,胎儿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主体。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附法定解除条件的性质,在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溯及于受孕时自始不存在。胎儿的民事权... 法律上的胎儿是指自受孕时开始至出生时为止的胚胎,冷冻胚胎不是胎儿,胎儿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主体。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附法定解除条件的性质,在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溯及于受孕时自始不存在。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仅指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的能力,不包括民事义务能力。胎儿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建立胎儿监护制度。胎儿具有当事人能力,可为原告与被告。胎儿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实现由其监护人代为进行。当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已经实现的民事权利应当进行法效回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冷冻胚胎 民事权利能力 人身权 财产权 法效回复
原文传递
公司人格否定与公司人格扩张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光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6-78,共3页
一、公司人格否定和人格扩张的含义传统法律的一些术语、观念,乃至一些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和更新。民法中的民事主体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观念及作法,例如,法人的人格... 一、公司人格否定和人格扩张的含义传统法律的一些术语、观念,乃至一些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和更新。民法中的民事主体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观念及作法,例如,法人的人格独立、有限责任、民事权利能力、民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定 公司人格独立 格扩张 公司权能力 超越经营范围 公司有限责任 越权行为 法人目的限制 民事权利能力 独立人格
下载PDF
连体人的法律人格及其权利冲突协调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立新 张莉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40,共14页
连体人属于民事主体中自然人的范畴。凡是具有独立人脑、具有独立的意志以及确定为一定的社会角色的连体人个体,都应当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他们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 连体人属于民事主体中自然人的范畴。凡是具有独立人脑、具有独立的意志以及确定为一定的社会角色的连体人个体,都应当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他们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需要以监护制度予以补正。他们的出生权、分离权在行使过程中会发生权利冲突,需要法律进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人 法律人格 独立地位 出生权 分离权 民事权利能力 冲突协调 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主体
原文传递
依法保护死者名誉的原因及方式 被引量:22
12
作者 孙加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6-58,共3页
公民的名誉,是指有关公民的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的社会评价。它依附于特定公民的人身,却存在于其他公民的观念之中,故公民本人死亡之后,其名誉并不随之消灭,而是还要继续存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这就存在着公民死亡后其名誉被损害的... 公民的名誉,是指有关公民的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的社会评价。它依附于特定公民的人身,却存在于其他公民的观念之中,故公民本人死亡之后,其名誉并不随之消灭,而是还要继续存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这就存在着公民死亡后其名誉被损害的可能性,也就产生了法律对死者的名誉是否应当保护、为什么要保护以及应当通过什么方式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者名誉 名誉权 依法保护 法律保护 公民 社会评价 民事权利能力 受损害 社会 近亲属
下载PDF
论胎儿利益的总括保护主义——兼论民事权利能力之始期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阳春 李智良 《当代法学》 2003年第10期97-99,共3页
对胎儿的侵害,自古有之,故早在罗马法即有对胎儿实行民法保护的明确规定。时至今日,胎儿的民法保护,无论是其保护手段还是保护范围,都获得了不容忽视的进步。但无庸讳言,这种进步是有限的,远不能满足现实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尤为明显... 对胎儿的侵害,自古有之,故早在罗马法即有对胎儿实行民法保护的明确规定。时至今日,胎儿的民法保护,无论是其保护手段还是保护范围,都获得了不容忽视的进步。但无庸讳言,这种进步是有限的,远不能满足现实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尤为明显。本文拟在分析各国胎儿民法保护的有关学说、判例、立法例的基础上.对胎儿利益的总括保护主义作初步探讨,并对现行有关民事权利能力始期的法律规定的科学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保护主义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主体资格 民事主体
原文传递
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律──纪念《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振山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1,共9页
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律──纪念《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杨振山引言1997年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纪念日。十年,是人类发展历史的一瞬,却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前进的十年。... 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律──纪念《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杨振山引言1997年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纪念日。十年,是人类发展历史的一瞬,却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前进的十年。十年来,我们的国家获得了突破的、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通则》 民法草案 我国民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事主体 基本法律 民法总则 民法典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单行法
原文传递
民法总则“自然人”立法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震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33,共14页
《民法总则草案》以概括模式保护胎儿利益,比现行规则更加全面有力,但相关规则还应修改。《民法总则草案》不仅将亲权与监护合二为一,而且将赡养义务也纳入其中,虽然简化了制度设计,但却抹杀了监护与亲权、赡养的区别。《民法总则草案... 《民法总则草案》以概括模式保护胎儿利益,比现行规则更加全面有力,但相关规则还应修改。《民法总则草案》不仅将亲权与监护合二为一,而且将赡养义务也纳入其中,虽然简化了制度设计,但却抹杀了监护与亲权、赡养的区别。《民法总则草案》仍将监护对象的行为能力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有欠妥当。成年人监护对象应不仅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包括因身体残障不便自行处理事务的人和老年人。《民法总则草案》无差别地规定了财产代管人的权利和义务,忽略了财产代管人的产生方式与身份上的区别,过分强调财产代管人的注意义务和职责,不利于财产代管人的"权责明确"。将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视为自然人仍然存在理论与现实困境,应再作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 民事权利能力 监护 宣告失踪 个体工商户
原文传递
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利明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66,46,共9页
一、国家作为民事主体与国家所有权自国家产生以来,国家作为政权的主体和作为财产权的主体的身份是可以分开的,国家可以以国有财产为基础,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某些交易活动。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产生以后,只是以一个与社会相脱离并凌... 一、国家作为民事主体与国家所有权自国家产生以来,国家作为政权的主体和作为财产权的主体的身份是可以分开的,国家可以以国有财产为基础,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某些交易活动。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产生以后,只是以一个与社会相脱离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治力量。但是,'随着文明时代的向前进展,甚至捐税也不够用了。国家就发行期票,借债,即发行公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主体 论国家 民事活动 国有财产 社会相 所有权制度 民事权利能力 团体人格 基尔克 民事行为能力
原文传递
论企业法人民事权利能力之性质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民安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7年第5期8-16,共9页
关键词 公司法 越权行为 公司权能力 特殊权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 企业法 公司章程 公司债权人 董事会 能力理论
原文传递
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巍 《环球法律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7,共10页
透过近年来有关胎儿损害赔偿请求的几起典型案件,可以看到我国在胎儿保护方面存在立法欠缺。法学界有关胎儿利益保护的主要学说,从是否赋予胎儿以民事权利能力的角度可分为肯定说和否定说,其中,肯定说不符合近代民法民事主体立法的思想... 透过近年来有关胎儿损害赔偿请求的几起典型案件,可以看到我国在胎儿保护方面存在立法欠缺。法学界有关胎儿利益保护的主要学说,从是否赋予胎儿以民事权利能力的角度可分为肯定说和否定说,其中,肯定说不符合近代民法民事主体立法的思想基础,也违背了权利能力的伦理性和平等性原则,且对胎儿利益的保护并无实益。引入德国有关胎儿保护判例中的"生命法益"概念,可在现实社会中对胎儿利益提供充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主体
原文传递
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理论的重新检讨——兼论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归属的立法选择 被引量:10
19
作者 匡爱民 魏盛礼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12期32-35,共4页
一切自然人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无关,而取决于民事权利能力。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应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不存在过错,不承担民事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时... 一切自然人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无关,而取决于民事权利能力。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应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不存在过错,不承担民事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时,被监护人自己如果有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在其履行监护义务时有过错的,应对被监护人致人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我国关于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归属的立法有修改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监护人 自然人 民事责任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 人身损害赔偿
下载PDF
权利能力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15
20
作者 柳经纬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6,共10页
关键词 民事权利能力 教科书 民事主体 基础理论 民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