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界面固定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附62例报告)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定麟 严力生 +4 位作者 陈德玉 赵杰 黄文铎 李也白 陈利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86-189,共4页
目的:比较TFC(Threadedcage,带螺纹鸟笼状椎间融合器)、BAK(BagbyandKuslichmethod,笼状椎间融合器)及作者设计的CHTF(Cervical-spineholowthreadedf... 目的:比较TFC(Threadedcage,带螺纹鸟笼状椎间融合器)、BAK(BagbyandKuslichmethod,笼状椎间融合器)及作者设计的CHTF(Cervical-spineholowthreadedfixator,颈椎空心螺纹式内固定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TFC、CHTF和BAK作为界面固定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陈旧颈椎骨折脱位和急性颈椎间盘脱出症共62例,115个椎节。其中52节采用TFC,43节植入CHTF,20节为BAK。术后次日戴颌-胸支具下床活动及步行。结果:三种植入物均较稳定,X线片未发现有位移现象。观察3个月以上的46例中24例已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近于正常者15例,两者相加达85%。结论:TFC、CHTF和BAK均可使手术椎节立即稳定、促进融合,并避免了取髂骨手术的并发症。CHTF操作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界面固定 前路减压 椎体融合
下载PDF
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2
作者 彭宝淦 侯树勋 +2 位作者 吴闻文 张春丽 杨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4-288,共5页
目的研究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MRI高信号区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CT片显示无腰椎间盘突出的下腰痛患者行腰椎MR检查及腰椎间盘造影术。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8岁。选择纤维... 目的研究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MRI高信号区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CT片显示无腰椎间盘突出的下腰痛患者行腰椎MR检查及腰椎间盘造影术。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8岁。选择纤维环后方出现高信号区的部分病例行腰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中收集包括高信号区部位的椎间盘。对标本行矢状面连续组织学切片,光镜下观察高信号区椎间盘组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行腰椎间盘造影的52例142个椎间盘中,17例17个椎间盘显示高信号区,且在椎间盘造影过程中全部呈现2或3级的纤维环破裂和疼痛复制反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高信号区与纤维环破裂程度分级呈正相关,说明纤维环破裂程度分级越高,越易出现高信号区(R=0.462,P<0.01)。共收集11例患者11个椎间盘,组织学研究发现对应高信号区的椎间盘组织表现为沿纤维环裂隙形成的不同程度的血管化肉芽组织,有成熟的瘢痕化胶原组织。结论症状性下腰痛患者的腰椎MRI上有椎间盘高信号区,可以作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的重要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信号区 临床意义 MRI 病理学特点 盘源性下腰痛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纤维环破裂 组织病理学特征 后路椎盘切除 盘组织 盘纤维环 腰椎盘突出 腰椎盘造影 程度分级 椎体融合 组织学切片 纤维环裂隙
原文传递
椎体间螺纹融合器在下腰椎融合的应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吕国华 马泽民 李启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88-189,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椎体间螺纹融合器(threadedfusioncage,TFC)治疗下腰椎疾病的临床结果,并对其适应证、融合方式、并发症防治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了48例应用TFC治疗腰椎不稳或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单... 目的:报道应用椎体间螺纹融合器(threadedfusioncage,TFC)治疗下腰椎疾病的临床结果,并对其适应证、融合方式、并发症防治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了48例应用TFC治疗腰椎不稳或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TFC融合26例,TFC+节段性内固定22例;后路椎间融合44例,前路椎间融合3例,侧前路椎间融合1例。结果:术后经6~21个月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92%(优795%,良12.5%),骨融合率98%,伤口感染1例,短时神经功能障碍2例。结论:TFC融合术是治疗下腰椎不稳或滑脱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定 椎体融合 螺纹融合 应用
下载PDF
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策略选择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建广 朱海波 +2 位作者 周蔚 孔维清 付一山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21-323,33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方式、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2月~2004年4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方式、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2月~2004年4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患者78例,比较术后及随访时疗效、滑脱椎体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恢复率、植骨融合率以及复位丢失率.结果术后28例Ⅰ度滑脱及37例Ⅱ度腰椎滑脱患者获得解剖复位,9例Ⅱ度滑脱及4例Ⅲ度腰椎滑脱患者矫正至Ⅰ度滑脱.随访时总体优良率为89.72%,42例椎体间植骨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36例后外侧植骨者有12例复位丢失,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对小于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Ⅱ度以上峡部裂性单纯腰椎滑脱者以及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管狭窄 椎弓根钉固定 椎体融合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 被引量:15
5
作者 解京明 徐松 +1 位作者 王迎松 张颖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28例60岁以上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2例L1骨折脱位患者和1例T12硬脊膜瘤患者行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观察手术前后症状、体征、X线片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28例60岁以上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2例L1骨折脱位患者和1例T12硬脊膜瘤患者行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观察手术前后症状、体征、X线片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以及手术后CT检查椎体间植骨面积。结果 随访6~26个月。术前症状及体征均缓解,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均有明显恢复,脊柱融合率达96.1%。未发生植入骨的吸收、移位和沉陷。主要有手术中硬脊膜撕裂、神经根牵拉以及手术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是一种可行的椎体间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融合 微粒骨打压植骨 骨移植 脊柱疾病
下载PDF
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不同椎间融合方法治疗严重腰椎滑脱早期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4
6
作者 叶永平 符臣学 +1 位作者 尹承慧 徐皓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比较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不同椎间融合方法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疗效差异。方法对严重腰椎滑脱患者64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的不同分为Cage融合组(32例)和椎间植骨组(32例)。比较术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 目的比较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不同椎间融合方法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疗效差异。方法对严重腰椎滑脱患者64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的不同分为Cage融合组(32例)和椎间植骨组(32例)。比较术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Tai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差异。结果64例均获随访,时间6~36(21.5±2.1)个月,患者均获解剖复位。Cage融合组JOA评分优良率和植骨融合率优于椎间植骨组(优良率90.6%、68.8%;融合率:84.4%、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i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结合Cage植骨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优于椎间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弓根固定 椎体融合
下载PDF
不同方式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 被引量:14
7
作者 曾明 林庆光 +1 位作者 赵新建 廖绪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方法 :分析收治并经随访的前路减压不同方式融合的颈椎病患者 111例 (其中单纯髂骨植骨 6 1例 ,骨笼加自体骨植骨 30例 ,自体骨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 2 0例 )的骨融合时间、疗效及... 目的 :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方法 :分析收治并经随访的前路减压不同方式融合的颈椎病患者 111例 (其中单纯髂骨植骨 6 1例 ,骨笼加自体骨植骨 30例 ,自体骨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 2 0例 )的骨融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9个月 ,三组骨融合时间分别为 3 0、4 0、2 5个月 ;优良率分别为 86 9%、93 3%、95 0 %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5 0 %、0 0 %、2 0 0 %。结论 :不同方式的颈椎前路融合术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 ,单纯髂骨植骨简单可行 ,但并发症最多 ;骨笼加自体骨植骨不需取自体骨 ,并发症最少 ;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牢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体融合 自体骨移植 骨笼 钢板 治疗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申勇 张少嘉 +4 位作者 董玉昌 丁文元 张同庆 孟宪忠 姚晓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对比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斜形放置椎间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44例,按手术方式分为:Ⅰ组23例,行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单枚Cage斜形放置的椎... [目的]对比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斜形放置椎间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44例,按手术方式分为:Ⅰ组23例,行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单枚Cage斜形放置的椎体间融合;Ⅱ组21例,行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外侧融合。对两组术后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影像学进行随访。[结果]随访15~36个月,丽组间JOA评分、骨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在下腰痛缓解的VAS评分、Taillard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方面优于Ⅱ组(P〈0.05)。[结论]单枚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的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更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行性滑脱 椎体融合 后外侧融合
下载PDF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11
9
作者 荣树 马兆钦 +3 位作者 万建彬 孙嵘 刘克廷 刘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7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08年6月共收洽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1例。按Denis分类均为严重的爆裂骨折,D型12例,E型9例。均采用经后路椎体次...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08年6月共收洽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1例。按Denis分类均为严重的爆裂骨折,D型12例,E型9例。均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切除、椎管内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比较手术前后ASIA分级变化,手术前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容积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脊髓功能除1例A级无恢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平均96.82%)、Cobb角(平均-4°)、椎管容积(平均98.79%)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25.45%)、Cobb角(平均35°)、椎管容积(平均24.29%)分别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平均96.74%)、Cobb角(平均—4°)、椎管容积(平均98.96%)与术后即刻分别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末次随访时21例椎体间完全融合。结论对于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可以同时对椎管充分减压,椎体间融合和三柱固定,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达到前后联合人路一样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体次全切 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 减压 椎体融合
原文传递
对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现状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忠军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6,共2页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或total disc arthrophsty)作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颈椎前路非融合技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领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该项技术在欧洲应用已超过8年,世界范围内行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或total disc arthrophsty)作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颈椎前路非融合技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领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该项技术在欧洲应用已超过8年,世界范围内行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的病例数量超过万例。国内自2003年引入并应用该项技术,目前,已有逾千例患者实施了该手术。其与人工髋、膝关节设计理念相仿之处在于:同样具有保留关节(即颈椎椎间关节)运动功能的作用:不尽相同之处在于:其更重要的使命是要防止既往由于颈椎椎体间融合所造成的相邻节段发生过早退变。然而。颈椎人工椎间盘的上述功用迄今并未被一致公认的研究结果所证实。人们对于颈椎人工椎间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指征始终存在着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椎盘置换术 人工颈椎 disc 椎体融合 融合技术 颈椎前路 外科领域 病例数量
下载PDF
前路与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孔维清 徐建广 +2 位作者 朱海波 张长青 曾炳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以前路腰椎体间融合术(ALIF组,11例)及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组,28例)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腰痛疾患疗效...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以前路腰椎体间融合术(ALIF组,11例)及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组,28例)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腰痛疾患疗效(JOA评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并发症、椎间高度及术后植骨融合率。结果PLIF组的手术时间为(238±28)min,显著长于ALIF组的(154±24)min(P<0.05)。PLIF组的出血量为(860±34)mL,显著多于ALIF组的(590±29)mL(P<0.05)。PLIF组无神经根损伤,ALIF组无输尿管及大血管损伤,所有男性患者均未发生因交感神经损伤所致的逆行射精等并发症。PLIF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分别为(13.2±2.5)和(22.9±3.1)分,ALIF组为(15.9±4.0)和(23.8±2.7)分,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值均<0.05)。PLIF组、ALIF组术后SF-36量表评分分别提高65%和53%。PLIF组术后L4~L5、L5~S1椎间高度分别为(13.6±3.1)和(14.7±4.2)mm,ALIF组分别为(15.0±2.9)和(15.9±4.6)mm,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LIF组术后植骨融合率为96%,ALIF组为100%,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达到理想效果,但应根据滑脱类型、程度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加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前路 后路 椎体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自体颗粒骨移植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健 钟志宏 +3 位作者 张平 赵洪普 杨波 陈应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21-2424,共4页
背景:植骨材料来源、形态及植骨方式对腰椎融合的影响目前仍有争议。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作为一种新的植骨方式,具一定的优点,但目前在腰椎融合的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自体颗粒骨打压移植治疗退行... 背景:植骨材料来源、形态及植骨方式对腰椎融合的影响目前仍有争议。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作为一种新的植骨方式,具一定的优点,但目前在腰椎融合的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自体颗粒骨打压移植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纳入接受后路腰椎融合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21例(28个节段),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性不稳定7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8例。对21例(28个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行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根据植骨前后X射线片评价植骨融合率,采用腰腿痛VAS目测评分法、ODI评分法及标准Macnab疗效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3-5个月后可见骨融合征象,无高度及复位丢失、螺钉断裂等现象,患者腰腿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末次随访VAS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脊柱融合率为95%。1例患者术后6dCT检查示椎管内小骨粒压迫神经;1例术后第5天出院后伤口浅表软组织感染。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0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91%。说明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移植联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短期临床效果良好,植骨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颗粒骨 打压植骨 椎体融合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硬组织植入物
下载PDF
微创手术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芳 谭江威 +1 位作者 王春晓 金城镇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5期967-972,共6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造成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干预成为改善保守治疗无效DLSS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有效选择。椎管减压术和椎体间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DLSS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但由于老年患者合并...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造成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干预成为改善保守治疗无效DLSS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有效选择。椎管减压术和椎体间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DLSS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但由于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耐受手术能力差,传统的开放椎管减压术和椎体间融合术不利于老年人术后恢复。随着外科微创技术和理念不断革新,目前关于治疗DLSS的微创椎管减压术及椎体间融合术多种多样,且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不同术式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当详细掌握各种微创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未来对于DLSS的治疗将会更精准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 椎管减压 椎体融合
下载PDF
椎弓根钉固定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岗 许立新 +2 位作者 张斌 颜华儒 符维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670-2671,共2页
关键词 椎体融合 老年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志 高梁斌 +5 位作者 李健 尹飚 张亮 宋磊 王簕 邱勤业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4月至2007年10月19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初次手术方式、再次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及其预后....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4月至2007年10月19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初次手术方式、再次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及其预后.结果 所有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优良比例为84.2%(16/19),有效比例为94.7%(18/19);下腰痛JOA评分术前(10.0±1.9)分,术后(22.5±0.9)分(P〈0.05).随访发现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植骨融合情况良好,未出现脊柱不稳定.结论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明显缓解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痛症状,促进相邻椎体达到骨性愈合,恢复脊柱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移位 复发 外科手术 椎弓根钉 椎体融合
原文传递
椎体间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3例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慧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11期55-57,共3页
对23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体间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随访1—3年,优1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3%。认为系统、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优良率,促进植骨块与椎体间融合,减... 对23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体间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随访1—3年,优1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3%。认为系统、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优良率,促进植骨块与椎体间融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融合 椎弓根钉内固定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术中钛网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维虎 徐荣明 周雷杰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5 6例患者 ,脊髓型颈椎病 4 8例 ,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症 8例。 2个节段 2 8例 ,3个节段 2 0例 ,4个节段 8例。Orion钢板 31例 ,Zephir钢板...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5 6例患者 ,脊髓型颈椎病 4 8例 ,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症 8例。 2个节段 2 8例 ,3个节段 2 0例 ,4个节段 8例。Orion钢板 31例 ,Zephir钢板 2 5例。 结果 颈椎矢状面的正常曲度恢复增加了 4 4 .2 % ,手术后患者获得的颈椎前凸平均为 7.2 8° ,范围为 2°~ 16°。随访 6~ 2 1个月 ,92 .8% (5 2 / 5 6 )的患者没有任何并发症的表现。 4例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有改善 ,6个月后症状复发 ,侧位X线片显示钛网的尾端有透光晕的出现 ,CT显示有假关节形成 ,行二次翻修手术后改善。结论 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联合钛网内植骨治疗颈椎病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可提高植骨融合率 ,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 ,满足术后颈椎即刻和长期稳定的要求 ,为顺利骨性愈合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术 钛网融合 椎体融合 钉板系统
下载PDF
单切口Quardrant通道下misTLIF与改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俊 陶玉平 +3 位作者 张亮 张志强 杨建东 冯新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评估Quar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与改良PLIF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85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B组,A组采用Quardrant通道下采用单侧减压融合(misT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采用... 目的评估Quar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与改良PLIF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85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B组,A组采用Quardrant通道下采用单侧减压融合(misT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采用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改良PLIF)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A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半年时JOA评分改善率相似。术后2年随访时,A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Quardrant通道下单侧减压椎间融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Quardrant扩张通道 改良PLIF 椎体融合
下载PDF
两种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江华 潘政军 +6 位作者 王双利 黄彰 潘良春 谢杰 刘伟 王晓陆 殷浩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两种融合器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2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膨胀型融合器加钉棒内固定15例(A组),入路型融合器加钉棒内固定9例(B组),均行椎间植骨。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两种融合器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2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膨胀型融合器加钉棒内固定15例(A组),入路型融合器加钉棒内固定9例(B组),均行椎间植骨。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和融合率。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4~30(16.6±3.2)个月,两组疗效、JOA评分及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并发症明显多于B组(P<0.01),但椎间隙撑开效果好于B组。结论两组方法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应根据滑脱类型、程度及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IF 腰椎滑脱 椎体融合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单枚或双枚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海涛 王亚楠 +1 位作者 邵诗泽 黄相鹏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比较单枚cage或双枚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8年8月手术治疗的17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2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 目的:比较单枚cage或双枚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8年8月手术治疗的17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2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其中使用单枚cage融合89例(单枚组),男56例,女33例;年龄18~63岁,平均(41.60±8.20)岁;L_4滑脱25例,L_5滑脱64例;MeyerdingⅠ度滑脱32例,Ⅱ度46例,Ⅲ度11例。双枚cage融合83例(双枚组),男49例,女34例;年龄20~65岁,平均(43.30±6.39)岁;L_4滑脱21例,L_5滑脱62例;MeyerdingⅠ度滑脱25例,Ⅱ度45例,Ⅲ度1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83个月,平均4年3个月。单枚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双枚组(P<0.05)。术后2周两组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高,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6个月,X线片示两组患者椎体间植骨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JOA、ODI、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发生。结论 :单枚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与双枚cage椎间融合临床效果相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体融合 椎弓根螺钉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