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冠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1
作者 敖妍 段劼 +2 位作者 于海燕 姜常玉 马履一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7-203,共7页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瓶颈之一是生物质原料不足。文冠果作为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能源物种,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为使育种工作者对文冠果栽培育种、遗传改良与开发利用的...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瓶颈之一是生物质原料不足。文冠果作为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能源物种,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为使育种工作者对文冠果栽培育种、遗传改良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充分了解,本研究介绍了目前资源分布情况;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关键技术;文冠果变异情况和良种选育进展;开花座果特点及分子机制研究,提出防止落花落果技术措施,分析了产量影响因素;综述了化学成分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分析了油脂含量影响因素及其改良措施,文冠果籽油及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比较了不同油脂提取与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的油得率、转化率及优缺点;介绍目前产量情况与经济效益,总结林分低产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栽培选育 开花座果 开发利用 生物柴油
原文传递
^(60)Co-γ诱变坛紫菜的海区栽培选育及品质性状初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黄秋 左正宏 +2 位作者 李勇斌 李博文 陈奕欣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0-255,共6页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辐射诱变野生坛紫菜原生质体,对获得的诱变株进行实验室品质性状初步筛选后,挑选其中的6个样品进行丝状体室内采苗、海区栽培试验、主要品质性状测定及活体吸收光谱检测.结果显示:总蛋白、藻胆蛋白、叶绿素和活体...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辐射诱变野生坛紫菜原生质体,对获得的诱变株进行实验室品质性状初步筛选后,挑选其中的6个样品进行丝状体室内采苗、海区栽培试验、主要品质性状测定及活体吸收光谱检测.结果显示:总蛋白、藻胆蛋白、叶绿素和活体吸收光谱等在不同紫菜样品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工诱变的坛紫菜No.5蛋白质含量为(32.89±1.37)×10-2(m/m,干重),优良栽培品种GL1的蛋白质含量为(31.42±0.94)×10-2(m/m,干重);叶绿素含量最高的为No.9[(0.636±0.017)×10-2(m/m,干重)],最低的为No.2[(0.411±0.022)×10-2(m/m,干重)].藻胆蛋白含量与总蛋白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辐射诱变 藻胆蛋白 叶绿素 活体吸收光谱 栽培选育 坛紫菜
下载PDF
介绍一种赛马专用优质牧草——岷山猫尾草 被引量:4
3
作者 包永全 陈金霞 《科学种养》 2020年第2期57-59,共3页
一、岷山猫尾草的引种栽培历史及产业化猫尾草(图1),属禾本科猫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梯牧草或提摩西,原产欧亚大陆温带地区,遍及温带、寒温带和近北极气候区。岷山猫尾草,于1941年由岷山种畜场从美国引进栽培。从1979年起,甘肃省... 一、岷山猫尾草的引种栽培历史及产业化猫尾草(图1),属禾本科猫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梯牧草或提摩西,原产欧亚大陆温带地区,遍及温带、寒温带和近北极气候区。岷山猫尾草,于1941年由岷山种畜场从美国引进栽培。从1979年起,甘肃省饲草饲料技术推广总站与甘肃省岷山种畜场合作,搜集当地散逸种,并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驯化试验和栽培选育,使岷山猫尾草适应了当地高寒阴湿的生态条件,于1990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独具地域特色的国家级地方牧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阴湿 牧草品种 栽培选育 优质牧草 饲草饲料 寒温带 北极气候 欧亚大陆
下载PDF
我国油桐生产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方 《经济林研究》 1993年第S1期297-300,共4页
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原产我国,经过劳动人民长期栽培选育、繁育,培育出许多优良农家品种,是桐农们对世界栽培作物宝库所作的重大贡献。 我国油桐之利用及栽培历史起于何时,实属难考。如果按用漆与用桐油有关考,在我国尧舜时代... 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原产我国,经过劳动人民长期栽培选育、繁育,培育出许多优良农家品种,是桐农们对世界栽培作物宝库所作的重大贡献。 我国油桐之利用及栽培历史起于何时,实属难考。如果按用漆与用桐油有关考,在我国尧舜时代在食具、祭具上涂漆汁,则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在当时可单用生漆不一定混配用桐油。据现已查寻到的资料,最早是在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记有:“罂子桐生山中,树似梧桐。”该著作成于公元739年,距今有1250年之久。北宋寇宗奭所著《本草衍义》中记有“荏桐早春先开淡红花,状如鼓子花,花开成实,子可作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荏桐 栽培选育 农家品种 寇宗奭 鼓子花 《本草拾遗》 尧舜时代 本草衍义 陈藏器 栽培作物
下载PDF
我国成功绘制全球首个青稞基因组图谱
5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8期72-73,共2页
据2014年3月4日《中国科学报》援引报道,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与华大科技向新华社记者透露,继全球首个大麦基因绘制成功后不久,他们率先在世界上完成青稞基因组图谱的绘制。该项科研成果将为深入揭示西藏青稞起源、驯化及栽培选育过程... 据2014年3月4日《中国科学报》援引报道,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与华大科技向新华社记者透露,继全球首个大麦基因绘制成功后不久,他们率先在世界上完成青稞基因组图谱的绘制。该项科研成果将为深入揭示西藏青稞起源、驯化及栽培选育过程等提供坚实的遗传学基础。青稞,在藏语中称为"乃",在分类学上是一种裸大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图谱 裸大麦 中国科学报 栽培选育 遗传学基础 科研成果 极端气候 品种栽培 驯化栽培 合作项目
下载PDF
大果山楂良种“大红子”
6
作者 孟庆杰 王光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89年第5期42-42,共1页
大红子山楂又名“子母出”,1983年山东省平邑县在山楂资源调查时初步选定。经近几年的栽培选育,于1988年经省内外专家、教授鉴定,被评为特大果优良山碴品种。大红子山楂树姿开张,树势强壮,呈自然半圆形。萌芽率和发枝率均较高(分别为53... 大红子山楂又名“子母出”,1983年山东省平邑县在山楂资源调查时初步选定。经近几年的栽培选育,于1988年经省内外专家、教授鉴定,被评为特大果优良山碴品种。大红子山楂树姿开张,树势强壮,呈自然半圆形。萌芽率和发枝率均较高(分别为53.2%和47.91%)。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花序平均座果数5~6个。一年生枝红褐色,多年生枝为棕灰色。叶片长椭圆形,7~9裂,裂度中浅,叶基宽楔形,边缘锯齿粗锐。果实倒卵圆形,酷似“秤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枝 一年生枝 栽培选育 倒卵圆形 连续结果能力 萌芽率 棕灰色 树姿 山东省平邑县 座果
下载PDF
黄金果猕猴桃
7
作者 方莉 翠溪知识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2-,共1页
<正>黄金果(Hort16A)系新西兰科学家利用北京植物园和广西植物研究所收集而来的种子栽培选育出的猕猴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呈倒圆锥形或倒梯形,果皮绿褐色,果肉为黄或金黄色,味甜果香,肉质细嫩,平均单果重量可达80~105g。作为目... <正>黄金果(Hort16A)系新西兰科学家利用北京植物园和广西植物研究所收集而来的种子栽培选育出的猕猴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呈倒圆锥形或倒梯形,果皮绿褐色,果肉为黄或金黄色,味甜果香,肉质细嫩,平均单果重量可达80~105g。作为目前公认的优质品种,黄金果已取代'海沃德'(Hayward)猕猴桃,在新西兰及中国被大面积种植。2016年6月,摄影爱好者方莉女士在浙江省诸暨市璜山镇可甜猕猴桃种植园用Canon EOS 5D MarkⅡ带SP21-70 mm f/2.8 Di VC USD(A007)镜头拍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果 倒梯形 栽培选育 海沃德 倒圆锥形 北京植物园 璜山镇 植物研究所 CANON 绿褐色
原文传递
对我国工厂化农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8
作者 钟斌 马莉丽 《农机科技推广》 2004年第3期31-32,共2页
工厂化农业是在人工控制环境(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等)条件下,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工厂化农业主要以无土... 工厂化农业是在人工控制环境(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等)条件下,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工厂化农业主要以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调配技术、环境监测控制技术、CO2施肥技术、雄蜂授粉技术、基质消毒技术、机械化作业技术、产品采后处理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工厂化农业 发展现状 高新技术 现代工业技术 温室结构优化设计 节能技术 专用栽培品种选育
下载PDF
野生观赏植物亚洲蓍的栽培驯化及选育
9
作者 王东红 乌兰娜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2年第6期59-63,共5页
2013年于内蒙古大青山圣水梁采集少量野生亚洲蓍种子,2014年播种建立原始种苗试验地进行引种驯化栽培,测定种子千粒重及播种发芽率,观察记录引种亚洲蓍生长状况、物候期等,同时连续3 a进行优良性状的筛选,选育株型丰满、株高整齐、叶形... 2013年于内蒙古大青山圣水梁采集少量野生亚洲蓍种子,2014年播种建立原始种苗试验地进行引种驯化栽培,测定种子千粒重及播种发芽率,观察记录引种亚洲蓍生长状况、物候期等,同时连续3 a进行优良性状的筛选,选育株型丰满、株高整齐、叶形和花形美观、绿期长、抗逆性强的优良性状品种,并大量扩繁应用于城乡生态园林建设中,丰富园林绿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观赏植物 亚洲蓍 栽培驯化及选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