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树叶片染色体制片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3
1
作者 高和琼 王英 +2 位作者 金鸽 邱海燕 庄南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565-569,共5页
采用压片法、酶解去壁低渗法和悬液法等方法,对橡胶树热研7-33-97古铜期嫩叶染色体制片及其过程中预处理药剂、预处理时间、前低渗温度、酶解时间等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悬液法更适合橡胶树叶片染色体制片。最佳预处理药剂为0.1%... 采用压片法、酶解去壁低渗法和悬液法等方法,对橡胶树热研7-33-97古铜期嫩叶染色体制片及其过程中预处理药剂、预处理时间、前低渗温度、酶解时间等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悬液法更适合橡胶树叶片染色体制片。最佳预处理药剂为0.1%的秋水仙素和0.002mol/L8-羟基喹啉混合液,预处理时间为2h。酶解温度37℃,时间为5~7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热研7-33-97 染色体制片 优化
下载PDF
黄瓜染色体制片及倍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韩毅科 杜胜利 王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4,共3页
以黄瓜卷须为材料,对黄瓜染色体制片中的一些主要参数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黄瓜染色体制片的系统操作规程。研究发现,黄瓜染色中心直径和异染色质数目与植株倍性呈正相关,可作为黄瓜倍性鉴定的间接指标,其中单倍体染色中心直径平均为... 以黄瓜卷须为材料,对黄瓜染色体制片中的一些主要参数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黄瓜染色体制片的系统操作规程。研究发现,黄瓜染色中心直径和异染色质数目与植株倍性呈正相关,可作为黄瓜倍性鉴定的间接指标,其中单倍体染色中心直径平均为5 1μm,双单倍体为13 3μm,单倍体异染色质数目平均5 0,双单倍体为11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染色体制片 倍性 切片技术
下载PDF
棉花体细胞染色体rDNA-FISH技术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春英 王坤波 +4 位作者 宋国立 李懋学 别墅 黎绍惠 张香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7,共3页
介绍了棉花体细胞染色体为靶、r 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 ,并着重分析和讨论了棉花 r DNA- FISH技术的关键因素 ,包括染色体制片、探针与染色体共变性等。作为靶染色体的棉种包括陆地棉、海岛棉、草棉、亚洲棉、克劳茨基棉和... 介绍了棉花体细胞染色体为靶、r 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 ,并着重分析和讨论了棉花 r DNA- FISH技术的关键因素 ,包括染色体制片、探针与染色体共变性等。作为靶染色体的棉种包括陆地棉、海岛棉、草棉、亚洲棉、克劳茨基棉和比克氏棉等 ,作为封阻的是鲑鱼精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细胞染色体 RDNA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制片 变性条件
下载PDF
改进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高 孙航 孙卫邦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9-760,共2页
文章以外来物种肿柄菊和濒危物种三棱栎的根尖和茎尖为材料,改进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植物染色体制片的质量和所需目的细胞的获得率。
关键词 染色体制片 肿柄菊 三棱栎
下载PDF
预处理对辣椒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江力榕 陈沁 刘文轩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7-430,共4页
该实验以中椒四号辣椒为实验材料,用常规压片法制备辣椒根尖细胞染色体标本.研究了短时间温度预处理对辣椒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的预处理剂和冰水预处理时间对中期分裂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8℃非离体升温处理3h,冰... 该实验以中椒四号辣椒为实验材料,用常规压片法制备辣椒根尖细胞染色体标本.研究了短时间温度预处理对辣椒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的预处理剂和冰水预处理时间对中期分裂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8℃非离体升温处理3h,冰水预处理24h、辣椒根尖可以获得数目较多、分散均匀的辣椒根尖细胞染色体早中期分裂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活性 预处理 染色体制片
下载PDF
菜用大黄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任文娟 郭小菲 +2 位作者 姜立娜 蔡祖国 赵一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132,共5页
以菜用大黄根尖为材料,探讨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溶液、解离时间对菜用大黄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2个菜用大黄品种RAMB和RO进行了核型分析,以期为菜用大黄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上午8:00取材,用冰水... 以菜用大黄根尖为材料,探讨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溶液、解离时间对菜用大黄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2个菜用大黄品种RAMB和RO进行了核型分析,以期为菜用大黄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上午8:00取材,用冰水混合物预处理24 h,然后在60℃条件下用1 mol/L HCl解离15 min,最后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3~5 min,此时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RAMB和RO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其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44=36m+8sm和2n=4x=44=32m+12sm,核型均为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57.46%和58.60%,核型对称程度均较高,这表明菜用大黄在进化中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黄 染色体制片 核型分析
下载PDF
牙鲆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香萍 林明敏 +2 位作者 李桢 张庭荣 尤锋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53-256,共4页
以牙鲆为试验材料研究探讨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条件方法。用RPMI 1640全血培养基进行培养,从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刺激源PHA和ConA、秋水仙素处理时刻及处理浓度、低渗处理时间等方面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 以牙鲆为试验材料研究探讨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条件方法。用RPMI 1640全血培养基进行培养,从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刺激源PHA和ConA、秋水仙素处理时刻及处理浓度、低渗处理时间等方面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制备条件进行探讨,建立较成熟的牙鲆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方法。结果表明:3.5ml培养基中加入0.2ml全血,21℃下用终浓度为0.1mg/ml的ConA为刺激源培养48h,在结束培养前4h加入终浓度1.5μg/ml秋水仙素,低渗25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制片
下载PDF
华中五味子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顾蔚 卜海东 +1 位作者 张成艳 王喆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66,共5页
比较不同预处理和解离方法对华中五味子染色体制片的影响,采用华中五味子的萌发芽、新枝茎尖、幼叶等不同部位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500个细胞,比较不同部位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显示,0.1%秋水仙素预处理1 h、1 ... 比较不同预处理和解离方法对华中五味子染色体制片的影响,采用华中五味子的萌发芽、新枝茎尖、幼叶等不同部位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500个细胞,比较不同部位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显示,0.1%秋水仙素预处理1 h、1 mol/L盐酸常温解离12 min制片所得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5~15 mm幼叶侧边组织制片最适宜华中五味子核型分析。核型公式为2n=2x=28=26 m+2s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6.30%,属于1B类型,核型对称性程度高,表明华中五味子在进化中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染色体制片 核型 幼叶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鱼类染色体富集制片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海燕 黄晓 +1 位作者 易梅生 余其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2,共2页
运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处理黄鳝肾脏细胞悬浮液后,成功地分离了其中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富集的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可避免有核红细胞的影响,获得高分裂指数的黄鳝染色体标本。该方法简便、结果稳定, 亦适用于其他鱼类、两栖类和鸟... 运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处理黄鳝肾脏细胞悬浮液后,成功地分离了其中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富集的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可避免有核红细胞的影响,获得高分裂指数的黄鳝染色体标本。该方法简便、结果稳定, 亦适用于其他鱼类、两栖类和鸟类的染色体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淋巴细胞分离 染色体制片 鱼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根尖体细胞染色体制片及其二倍体和四倍体有丝分裂过程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郑金双 张蜀宁 +1 位作者 孙成振 王雅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8-63,共6页
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根尖为材料,对染色体制片过程中根长(小于0.5 cm、0.5~1.0 cm、1.0~2.0 cm及大于2.0 cm)、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剂种类(2 mmol·L-18-羟基喹啉、2 mmol·L-18-羟基喹啉... 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根尖为材料,对染色体制片过程中根长(小于0.5 cm、0.5~1.0 cm、1.0~2.0 cm及大于2.0 cm)、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剂种类(2 mmol·L-18-羟基喹啉、2 mmol·L-18-羟基喹啉与质量浓度0.2 g·L-1秋水仙素等体积混合液、质量浓度0.2 g·L-1秋水仙素、饱和对二氯苯、质量浓度20或40 mg·L-1放线菌酮、质量浓度40 mg·L-1放线菌酮与2 mmol·L-1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及预处理时间(1.0~3.5 h)进行了比较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二倍体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根长度对分裂相的数量有显著影响;根长1.0~2.0 cm,分裂相相对较多,占细胞总数的64.75%。冰冻预处理22~23 h,能获得一定量的分裂相。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剂及预处理时间,分裂相的数量及染色体形态有明显差异;用质量浓度40 mg·L-1放线菌酮溶液处理3.5 h,分裂相数量最多,但易导致染色体加倍;用质量浓度20 mg·L-1放线菌酮预处理3.5 h,染色体长且着丝点及随体清晰,且分裂相较多,占细胞总数的53.65%。因而,根长度以1.0~2.0 cm为宜,适宜的预处理方法为用质量浓度20 mg·L-1放线菌酮浸泡2.0~3.0 h。二倍体及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似,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染色体的行为基本一致,但在四倍体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多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异常分离及内源有丝分裂等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预处理剂 染色体制片 四倍 有丝分裂 根长
下载PDF
中华蚊母树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汪祥 李晓玲 +2 位作者 杨进 张德春 陈发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42-1748,共7页
以中华蚊母树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固定剂、解离方法、解离时间及染色方法对中华蚊母树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制片技术为:取材时间为上午9:00-11:00或下午13:00-15:... 以中华蚊母树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固定剂、解离方法、解离时间及染色方法对中华蚊母树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制片技术为:取材时间为上午9:00-11:00或下午13:00-15:00,以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3 h,用1 mol.L^-1盐酸60℃下解离8 min,卡诺固定剂固定,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 min.以该最佳制片方案对中华蚊母树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首次揭示了中国特有植物———中华蚊母树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4=12m(2SAT)+10sm+2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8M2+12M1+2S,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29%,属于2A型.结果显示中华蚊母树核型对称程度较高,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蚊母树 染色体制片 核型分析
下载PDF
麦类作物体细胞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林小虎 李兴锋 +2 位作者 王黎明 陆文辉 王洪刚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以八倍体小滨麦、八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偃麦、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为实验材料对影响麦类作物体细胞GISH技术实验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无杂质影响的高质量的染色体制片是取得理想... 以八倍体小滨麦、八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偃麦、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为实验材料对影响麦类作物体细胞GISH技术实验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无杂质影响的高质量的染色体制片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基础;探针DNA浓度与封阻DNA浓度的比例及杂交后洗脱条件的控制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关键。此外,还对麦类作物体细胞基因组原位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染色体丢失、外源染色体无杂交信号、杂交信号的强弱、杂交信号过多(杂交背景重)或过少、噪音信号及杂交污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或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类作物 基因组原位杂交 细胞 DNA浓度 八倍小滨麦 八倍小黑麦 八倍小偃麦 异附加系 杂交信号 理想实验 中间偃麦草 染色体制片 染色体丢失 外源染色体 GISH 实验材料 细胞分裂 研究结果 杂质影响 洗脱条件
下载PDF
树型金银花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晓玲 杨进 +2 位作者 王洪涛 李宁 汪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2-106,共5页
以树型金银花茎尖为材料,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和染色方法对树形金银花茎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为上午10:00-11:00、预处理方式为饱和对二氯苯处理3~4 h、解离采用1mol/L HCl在60℃下13min、... 以树型金银花茎尖为材料,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和染色方法对树形金银花茎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为上午10:00-11:00、预处理方式为饱和对二氯苯处理3~4 h、解离采用1mol/L HCl在60℃下13min、染色液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min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8=8m+8sm+2st,其中第9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4L+8M2+4M1+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47%,属于由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过渡型,表明树型金银花是较野生型金银花进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型金银花 染色体制片 核型分析
下载PDF
普通油茶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叶天文 李艳民 +3 位作者 张健 龚倩颖 袁德义 肖诗鑫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99,共7页
【目的】染色体是种内品种变异的遗传物质基础,明确普通油茶主栽品种染色体倍性及核型特征,可为育种和栽培中品种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普通油茶3个主栽品种(‘华硕’、‘华鑫’、‘华金’)的扦插苗和实生苗根尖为试材,对油茶染色体... 【目的】染色体是种内品种变异的遗传物质基础,明确普通油茶主栽品种染色体倍性及核型特征,可为育种和栽培中品种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普通油茶3个主栽品种(‘华硕’、‘华鑫’、‘华金’)的扦插苗和实生苗根尖为试材,对油茶染色体制片技术实验进行优化,对3个品种进行核型分析。【结果】①改良的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更适合普通油茶染色体制片,根尖以0.002 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5~6 h,1.75%纤维素酶和1.75%果胶酶酶解120 min,蒸馏水后低渗30 min,制片效果最佳。②3个品种扦插苗染色体数目均为2n=6x=90,为六倍体,而3个品种的实生苗染色体数目为90、87、85和75等。③对扦插苗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进行核型分析可知,‘华硕’、‘华鑫’核型都为2A,‘华金’核型为2B,核型公式分别为2n=90=63m(3SAT)+27sm(‘华硕’)、2n=90=58m(SAT)+32sm(‘华鑫’)、2n=90=64m+26sm(SAT)(‘华金’),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是6173%(‘华硕’)、61.13%(‘华鑫’)、61.44%(‘华金’)。【结论】优化的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更适合于普通油茶染色体制片,‘华硕’、‘华鑫’、‘华金’均为六倍体,而其实生后代会发生倍性分离。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普通油茶的倍性与核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染色体制片 染色体 倍性 核型
原文传递
染色体畸变试验法简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惟安 黄幸纾 《环境保护》 CAS 1979年第1期30-31,共2页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毒物、农药、药物、食品添加剂等大量进入人类生活环境,而这些化学物质对人类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影响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据国际肿瘤研究机构估计,大约80%的人类癌症是由环境因...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毒物、农药、药物、食品添加剂等大量进入人类生活环境,而这些化学物质对人类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影响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据国际肿瘤研究机构估计,大约80%的人类癌症是由环境因素,主要是化学因素引起。因此如何检测这些环境化学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是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物 染色体畸变试验 生殖细胞 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 致突变性 染色体制片 人类生活环境 基因突变 低渗液
下载PDF
罗氏沼虾的染色体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天澍 王玉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1-232,共2页
从罗氏沼虾处于囊胚期和原肠期的胚胎细胞中提取中期染色体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染色体制片分析表明,罗氏沼虾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118,但是也有一些细胞具有100~109条染色体.以外,还有一些细胞具有与单倍体染色体数相近的染色体数.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染色体 胚胎细胞 细胞遗传学 二倍 染色体 染色体制片 节肢动物
下载PDF
滇杨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尹丽莎 陈杰 +5 位作者 周军 何承忠 李斌 张辉 罗一然 辛培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获取滇杨根尖细胞染色体优良制片,为滇杨染色体数目鉴定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滇杨试管苗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制片,筛选出获取最佳染色体制片效果的预处理液、预处理时间、固定时间、解离液种类及解离时间... 【目的】获取滇杨根尖细胞染色体优良制片,为滇杨染色体数目鉴定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滇杨试管苗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制片,筛选出获取最佳染色体制片效果的预处理液、预处理时间、固定时间、解离液种类及解离时间、染色时间等处理条件,并鉴定滇杨染色体数目。【结果】滇杨根尖材料在0℃饱和对二氯苯溶液中预处理1.0 h,再转入0℃卡诺固定液中固定1.0 h,随后在浓盐酸∶无水乙醇=1∶1的解离液中常温解离4.0min,常规压片法染色、压片,其染色体制片着色良好、清晰、无杂质。经显微观察,确定滇杨染色体数目为2n=2X=38。【结论】在建立的滇杨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体系下,可获得良好的染色体制片效果,快速清晰观察到滇杨的染色体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杨 染色体制片 染色体数目鉴定
下载PDF
一串红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与计数 被引量:10
18
作者 洪培培 杨建玉 +3 位作者 陈洪伟 刘克锋 王红利 智利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4-2128,共5页
以一串红商品种‘展望红’萌发种子根尖、幼苗茎尖生长点以及嫩叶为实验材料,利用常规压片法比较不同材料、不同预处理液及预处理时间对一串红染色体制片的影响,探索实验预处理条件。然后利用去壁低渗法对一串红4个商品种和一串红株型... 以一串红商品种‘展望红’萌发种子根尖、幼苗茎尖生长点以及嫩叶为实验材料,利用常规压片法比较不同材料、不同预处理液及预处理时间对一串红染色体制片的影响,探索实验预处理条件。然后利用去壁低渗法对一串红4个商品种和一串红株型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进行染色体计数。实验结果显示:以一串红萌发种子的根尖为实验材料,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3~4 h压片所得染色体效果最好;分别观察6个供试品种(系)分散良好、清晰的30个分裂相细胞,86.7%及以上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研究表明,一串红株型突变体与野生型及4个商品种在染色体数目上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串红 染色体制片 染色体计数
下载PDF
染色体分散仪及改良滴片法在染色体制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昊 汪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7期64-65,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分散仪及改良滴片法在染色体制片中的应用。方法使用染色体分散仪控制滴片时环境温湿度,移液枪吸取细胞悬液直接滴加在干净载玻片上;常规消化、染色,观察细胞分散情况;同时按常规方法滴片,计算两种方法获得的染色体分裂... 目的探讨染色体分散仪及改良滴片法在染色体制片中的应用。方法使用染色体分散仪控制滴片时环境温湿度,移液枪吸取细胞悬液直接滴加在干净载玻片上;常规消化、染色,观察细胞分散情况;同时按常规方法滴片,计算两种方法获得的染色体分裂相的分散面积比。结果改良滴片法获得的分裂相中染色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散,分布均匀,染色体交叉少,分散面积比高于常规滴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异系数低于常规法。结论通过改良滴片法可制备质量稳定、分布均匀、染色清晰、适于分析的染色体玻片;该法操作简单,效果肯定,建议在各实验室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分散仪 染色体制片 湿度 温度
原文传递
一种易于掌握的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薛小桥 曾庆韬 杨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0年第5期108-109,112,共3页
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技术是遗传学实验课中学生感觉困难较大的实验。用现行的实验方法不易得到理想的制片效果。本文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 ,改进了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 ,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果蝇唾腺染色体 染色体制片 遗传学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