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相和古地理 被引量:59
1
作者 李从先 陈庆强 +2 位作者 范代读 张家强 杨守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2-25,共14页
未次盛冰期低海平面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可划分为2个古地理单元:古河谷和古河间地.下切河谷底部侵蚀面和古河间地顶面构成了冰后期海侵沉积旋回的底界面,它相当于层序地层学中的层序界面.位于河口湾—浅海相中的最大海侵面将冰后期海侵... 未次盛冰期低海平面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可划分为2个古地理单元:古河谷和古河间地.下切河谷底部侵蚀面和古河间地顶面构成了冰后期海侵沉积旋回的底界面,它相当于层序地层学中的层序界面.位于河口湾—浅海相中的最大海侵面将冰后期海侵沉积旋回分为其下的海侵层序和其上的海退层序.随着δ^(18)O3期的海平面下降,长江开始下切,至δ^(18)O2期低海面时形成巨大的下切河谷.冰后期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海侵造成了长江古河谷系的充填和河床、河漫滩—河口湾和部分河口湾—浅海相的形成,尔后的进积产生了部分河口湾—浅海相及三角洲相等.溯源堆积是产生下部河流沉积单元的主要过程,其中河漫滩沉积中出现的潮汐层理和少量小个体有孔虫说明了海洋因素的影响,河口湾—浅海相泥质沉积主要形成于最大海侵之时,三角洲的进积则产生了具有多期河口坝的三角洲.古河间地表面的硬粘土层经历了沉积和成壤作用交替、持续成壤作用和早期成岩作用,它们大致分别对应于δ^(18)O3期、δ^(18)O2期和δ^(18)O1期,硬粘土层中留下了这3种作用的烙印.长江三角洲古河间地的古土壤母质属河漫滩相.持续成壤阶段河流基面和地下水位均较低,年降雨量约为 500~800mm,相当于现今的温带地区,干湿周期变化明显,地下水升降频繁.所有这些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沉积相 古地理 古气候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南京石笋记录 被引量:52
2
作者 汪永进 孔兴功 +1 位作者 邵晓华 吴江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3-251,共9页
据年层计数和TIMS U系测年结果 ,建立了南京汤山葫芦洞YT石笋年际精度时间标尺 (1 80 0 0~ 1 40 0 0aB .P .)。除石笋顶部 5mm层段外 ,高分辨率的δ18O、灰度和年层厚度 3种指标在百年尺度上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 ,表明这 3种指标对... 据年层计数和TIMS U系测年结果 ,建立了南京汤山葫芦洞YT石笋年际精度时间标尺 (1 80 0 0~ 1 40 0 0aB .P .)。除石笋顶部 5mm层段外 ,高分辨率的δ18O、灰度和年层厚度 3种指标在百年尺度上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 ,表明这 3种指标对气候因素变化响应比较敏感。综合石笋δ18O和本区古植被资料 ,估计末次盛冰期和波令暖期年均温分别达 7℃和1 5℃。石笋揭示的末次盛冰期气候可进一步划分为 4个阶段 :1 ) 1 81 5 0~ 1 6 90 0aB .P .,年均温和洞穴湿度逐步下降 ;2 ) 1 6 90 0~ 1 6 1 0 0aB .P .,年均温和洞穴湿度相对稳定 ,可进一步划分为 3个暖峰和两个冷谷 ;3 ) 1 6 1 0 0~ 1 5 6 0 0aB .P .,年均温快速下降 ,按氧同位素平衡方程计算 ,其冷谷可能接近于 0℃ ,但洞穴湿度比前期下降幅度并不大 ;4) 1 5 6 0 0~ 1 475 0aB .P .,年均温和洞穴湿度比较稳定。这种气候演化的阶段性和突变性与北大西洋地区气候记录可以对比 ,反映极地与东亚季风气候受共同的驱动机制支配。从石笋 4种指标 (δ18O、δ13 C、灰度和年层厚度 )的功率谱图中识别出不同尺度的太阳活动周期成分 ,其中 80aGleissberg周期特别显著 ,表明末次盛冰期边界条件下太阳活动仍是短尺度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记录 计数年代 高频气候变化 冰期 葫芦洞穴 南京市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白栎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被引量:62
3
作者 李璇 李垚 方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3-164,共12页
【目的】采用优化Maxent模型对白栎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了解气候因子对白栎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植物耐寒性区域地图(PHZM)探讨白栎的栽培区划和引种区划,为白栎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Maxent模型,利用AICc指标对特征参数(fe... 【目的】采用优化Maxent模型对白栎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了解气候因子对白栎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植物耐寒性区域地图(PHZM)探讨白栎的栽培区划和引种区划,为白栎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Maxent模型,利用AICc指标对特征参数(feature)和正规化参数(β)进行筛选,建立最优模型。基于484条分布记录和10个环境变量模拟白栎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代和2070年的潜在分布区。综合jackknife检验、置换重要值和百分比贡献率、限制环境因子,探讨影响白栎适生分布区的环境因子。【结果】1)最优模型的参数设置为:feature为LQP和β乘数为1.5。2)jackknife检验表明:年均温、最干月降雨量、平均日温差、温度年较差为关键因子;百分比贡献率排前3名的环境变量依次为平均日温差、温度年较差、年均温;置换重要值排前3名的为年均温、温度年较差和等温性。影响现代最适分布区的环境限制因子为年降雨量和最干月降雨量;影响未来最适分布区的环境限制因子为极端最高温和最干月降雨量。3)白栎的现代高度适生区集中分布在重庆、贵州局部地区、湖南、湖北南部、江西、安徽南部、福建北部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末次盛冰期时白栎的高度适生区在湖南和江西零星地区,较现代分布区面积减少28.28%;全新世中期高度适生区范围与现代相似,较现代高度适生区面积增加6.44%,面积达到最大;在进行未来适生区的预测时,原本不具有适生区的辽宁出现少部分低度适生区,2070年温度可能升高,适宜分布区向北扩张,高度适生区面积减少6.44%。【结论】年均温、平均日温差、温度年较差和最干月降水量是制约白栎分布格局的重要环境因子。影响白栎的现代最适宜分布区和未来的最适分布区的环境限制因子为年降雨量、最干月降雨量和极端最高温。末次盛冰期白栎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栎 MAXENT AICc 冰期 适生区
下载PDF
中国中全新世(6kaBP)和末次盛冰期(18kaBP)生物群区的重建 被引量:52
4
作者 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小组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11期1201-1209,共9页
利用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提供的 116个 6kaBP (± 5 0 0年 )和 39个 18kaBP (± 2ka)的花粉数据 ,根据生物群区化方法 (biomization)重建了中国中全新世 (6kaBP)和未次盛冰期 (18kaBP)两个关键时段的生物群区。结果表明 ,中全... 利用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提供的 116个 6kaBP (± 5 0 0年 )和 39个 18kaBP (± 2ka)的花粉数据 ,根据生物群区化方法 (biomization)重建了中国中全新世 (6kaBP)和未次盛冰期 (18kaBP)两个关键时段的生物群区。结果表明 ,中全新世东部森林系统地向北推进 ,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推进约 4个纬度。大部分森林明显向草原区推进 ,青藏高原的冻原大面积退缩 ,在西南地区局部和热带地区气候较今略为冷湿 ,热带季雨林转变为热带雨林。末次盛冰期 ,草原大面积向南扩张 ,抵达现代的常绿阔叶林区的北缘 ,热带森林消失 ,常绿阔叶林退缩到现代热带区域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生物群区 中全新世 冰期 中国
下载PDF
小叶栎分布格局对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0
5
作者 李垚 张兴旺 方炎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4-1178,共15页
小叶栎(Quercus chenii)是华东植物区系的代表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为重建冰期以来小叶栎地理分布格局的变迁历史、了解环境因子对潜在地理分布的制约机制,为小叶栎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55条分布记录和... 小叶栎(Quercus chenii)是华东植物区系的代表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为重建冰期以来小叶栎地理分布格局的变迁历史、了解环境因子对潜在地理分布的制约机制,为小叶栎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55条分布记录和8个环境变量,利用Max Ent模型模拟小叶栎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代和2070年(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为典型浓度目标8.5)的潜在分布区,利用多元环境相似度面和最不相似变量分析探讨气候变迁过程中环境异常区域和引起潜在地理分布改变的关键因素,综合应用贡献率及置换重要值比较、Jackknife检验评估制约现代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采用响应曲线确定环境变量的适宜区间。研究结果表明:Max 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极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达0.986 9±0.004 5;现代高度适宜区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东北部和湖北东部;影响小叶栎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气温和降水量,气温更重要;最干季平均气温可能是制约小叶栎向北分布的关键因素;末次盛冰期时,小叶栎高度适宜区位于东海大陆架内;全新世中期适宜分布区轮廓已与现代近似;2070年适宜分布区向北移,高度适宜区面积增大,与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和现代相比,这一时期的气候异常程度最高。气温季节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可能是引起地理分布变迁的重要气候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栎 MaxEnt模型 冰期 气候变化 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末次盛冰期以来的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控制 被引量:50
6
作者 顾兆炎 刘强 +4 位作者 许冰 韩家懋 杨石岭 丁仲礼 刘东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458-1464,共7页
大气CO_2浓度以及气候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区域性C_3/C_4植物的相对丰度,有机碳同位素能够有效反映土壤C_4植物的相对丰度(或相对生物产率)。对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5个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黄土-土壤序列有机碳同位素分析获得:(1)从末次盛... 大气CO_2浓度以及气候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区域性C_3/C_4植物的相对丰度,有机碳同位素能够有效反映土壤C_4植物的相对丰度(或相对生物产率)。对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5个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黄土-土壤序列有机碳同位素分析获得:(1)从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黄土高原 C_4丰度相对增加约40%左右;(2)无论是末次盛冰期还是全新世,C_4植物在空间上都具有从西北至东南增加的趋势。进一步对黄土高原以及内蒙古全新世土壤ζ^(13)C_(org)最大稳定值与现代气候统计分析表明,黄土高原C_4植物相对丰度与温度成正相关,与降水成负相关,与4月温度和降水的这种关系更加密切。这些结果揭示:(1)温度是导致全新世C_4植物丰度增加的最主要的区域性因素,而不是夏季风加强的结果,相反,夏季风加强,即降水量的增加只可能降低C_4植物冰期-间冰期增加的幅度,在温度基本不变时C_4植物丰度的降低才是夏季风增强的标志;(2)末次盛冰期失去适合C_4植物生长的温度时,无论是CO_2降低还是干旱程度的增加都不可能有效地驱使C_4植物增加,而全新世CO_2浓度的上升仅仅可能是全球升温的因素之一,似不是导致黄土高原C_4植物增加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 冰期 C3植物 C4植物 相对丰度 全新世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以来西藏东南部的气候变化——西藏东南部的花粉记录 被引量:43
7
作者 唐领余 沈才明 +2 位作者 廖淦标 于世永 李春海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6-442,共7页
从西藏东南部的海登湖和仁错两个封闭湖泊的钻孔岩心中得到良好的AMSHc测年及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和邻近区域的资料对比揭示了研究区末次冰盛期晚期以来的气候记录:大约20000~14000cal.aBP期间,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以耐旱植物为主,... 从西藏东南部的海登湖和仁错两个封闭湖泊的钻孔岩心中得到良好的AMSHc测年及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和邻近区域的资料对比揭示了研究区末次冰盛期晚期以来的气候记录:大约20000~14000cal.aBP期间,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以耐旱植物为主,1和7月的气温均低于现在,年降水量只有现在的40%,湖面较低;14000~12500cal.aBP期间,气候仍较寒冷干燥,为草原植被,季风萎缩,低湖面;12500~9400cal.aBP期间,气温和降水量都逐步上升,开始出现木本植物,如桦木和松树;9400~2400cal.aBP期间,气候温暖湿润,季风的增强导致湖面的上升,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有桦、栎、松、云杉和冷杉等.2400cal.aBP之后,气候变冷变干,孢粉谱中落叶树的比例下降,草本植物花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西藏东南部 气候变化 花粉记录 古气候 印度季风 碳同位素
原文传递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in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Holocene Optimum 被引量:43
8
作者 LU HuaYu YI ShuangWen +16 位作者 XU ZhiWei ZHOU YaLi ZENG Lin ZHU FangYing FENG Han DONG LiNa ZHUO HaiXin YU KaiFeng MASON Joseph WANG XiaoYong CHEN YingYong LU Qi WU Bo DONG ZhiBao QU JianJun WANG XunMing GUO ZhengT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3期2775-2783,共9页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c. 26-16 ka) and the Holocene Optimum (HO, c. 9-5 ka)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ld-dry and warm-wet climates respectively in the recently geological Earth. How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c. 26-16 ka) and the Holocene Optimum (HO, c. 9-5 ka)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ld-dry and warm-wet climates respectively in the recently geological Earth. How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responded to these distinctive climatic changes is still not clear, however.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s of th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during the LGM and HO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forcing mechanisms of environment change in this arid region, and to test paleoclimatic modeling results. Through our long-term field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400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ages and more than 100 depositional records in the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we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data, we reconstruct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during the LGM and HO.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d fields of Mu Us, Hunshandake, Horqin and Hulun Buir in northern and northeastern China had expanded 25%, 37%, 38% and 270%,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LGM; the sand fields of Gonghe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had expanded 20%, and the deserts of Badain Jaran, Tengger in central northern China had expanded 39% and 29% separately during the LGM; the deserts of Taklimakan, Gurbantünggüt and Kumtag in northwestern China had expanded 10%-20%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ir modern areas. On the other hand, all of the sand fields were nearly completely covered by vegetation during the HO; the deserts in northwestern and central northern China were reduced by around 5%-20% in area during this time. Lakes in this arid region were probably expanded during the HO but this conclusion needs more investigation. Compared with the geological distributions of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human activity has clearly changed (expanded) the area of active sand dunes at the present time. Our observations show tha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are controlled by regional climate together with human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环境 中国北部 适宜期 全新世 冰期 冰期 库姆塔格沙漠 干旱地区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中国湖泊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被引量:37
9
作者 于革 薛滨 +1 位作者 王苏民 刘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0-255,共6页
根据中国古湖泊数据库提供的湖泊水量空间信息和系统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在末次盛冰期(LGM)时期存在着湖面比现代高、面积比现代大、水质体比现代淡化的湖泊.这与中国中、东部的低湖面或干枯湖盆有着巨大的反差.这些高湖面与... 根据中国古湖泊数据库提供的湖泊水量空间信息和系统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在末次盛冰期(LGM)时期存在着湖面比现代高、面积比现代大、水质体比现代淡化的湖泊.这与中国中、东部的低湖面或干枯湖盆有着巨大的反差.这些高湖面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的高湖面连成一带,但南与印度中南部的低湖面、北与中西伯利亚若干个低湖面皆形成反差.根据国际古气候模型对LGM时期模拟,我国西部地区有效降水有所增加,变化幅度70~95 mm/a.模型揭示了西风带不仅位置向南移动,其强度也有所增强,影响范围东扩.同时表明欧亚大陆降温幅度在4~16℃,地表蒸发能力极弱,有利于在我国西部形成相对冷湿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高湖面 中国 古气候 湖泊地质资料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模拟和诊断初探 被引量:30
10
作者 于革 陈星 +1 位作者 刘健 王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0期2153-2159,共7页
采用"国际球古气候模拟对比计划"对21 kaBP的边界的共同设置, 包括地球轨道控制下太阳辐射变化、北半球第四纪冰盖、海洋表面温度(SST)和大气CO2浓度, 并尝试采用东亚地区 21 ka海陆界面和植被状况进行古气候模拟. 报道所运... 采用"国际球古气候模拟对比计划"对21 kaBP的边界的共同设置, 包括地球轨道控制下太阳辐射变化、北半球第四纪冰盖、海洋表面温度(SST)和大气CO2浓度, 并尝试采用东亚地区 21 ka海陆界面和植被状况进行古气候模拟. 报道所运行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型对21 ka的模拟结果. 与地质资料的对比表明, 该气候模拟与东亚气候空间格局基本一致. 植被敏感性试验反映21 ka植被改变对地面温度和降水均有较大作用, 特别是青藏高原的植被变化使冬夏温度差异以及降水和有效降水的冬夏差异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数值化模拟 中国 古气侯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以来中国湖泊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综述:来自湖泊沉积的证据 被引量:36
11
作者 沈吉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3228-3242,共15页
系统地归纳了湖泊环境演变研究的沉积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适当分类.综述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云贵高原以及东部平原地区湖泊时空演变的过程与特征,并从不同时间尺度探讨湖泊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提出未来该领域亟... 系统地归纳了湖泊环境演变研究的沉积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适当分类.综述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云贵高原以及东部平原地区湖泊时空演变的过程与特征,并从不同时间尺度探讨湖泊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提出未来该领域亟待深入开展的工作,包括加强湖泊环境指标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科学涵义认识,拓展高分辨率湖泊环境演变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异规律的研究,关注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加强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湖泊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冰期
原文传递
南海西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古海岸线重建 被引量:31
12
作者 姚衍桃 Jan Harff +1 位作者 Michael Meyer 詹文欢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3-762,共10页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西北部的相对海平面从-100多米变化到现今海平面高度,越南东北沿海、北部湾及华南沿海等水深较浅的海域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的演变过程.基于古海岸线重建模型,利用现今的数字高程模型、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和沉积...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西北部的相对海平面从-100多米变化到现今海平面高度,越南东北沿海、北部湾及华南沿海等水深较浅的海域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的演变过程.基于古海岸线重建模型,利用现今的数字高程模型、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和沉积厚度数据,对南海西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古海岸线进行了重建.根据古海岸线演变序列获得以下认识:20~15cal.ka BP南海西北部的海岸线缓慢后退,陆地面积只减少了1×10^4km^2,海陆格局基本维持不变;15~10cal.ka BP海岸线快速后退,减少的陆地面积达24×10^4 km^2,使越南东北沿海、北部湾及华南沿海迅速从陆地变为海洋,现今海陆格局基本形成;10~6cal.ka BP海岸线继续以后退为主,使陆地面积减少了9×10^4km^2,期间琼州海峡自西向东完全打开;6-0cal.ka BP海平面波动幅度较小,海岸线变化受构造和沉积作用明显,趋势以海退为主,陆地面积增加了约1×10^4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海平面变化 古海岸线重建 冰期 演变序列 南海西北部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气候模拟及青藏高原冰盖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姜大膀 王会军 郎咸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31,共9页
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设定的边界条件下 (其中包括 :海洋表面温度、陆地冰盖、CO2 浓度、地球轨道参数等变化 ) ,本文汇报了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 9层全球大气环流格点模式对末次盛冰期气候进行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结果... 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设定的边界条件下 (其中包括 :海洋表面温度、陆地冰盖、CO2 浓度、地球轨道参数等变化 ) ,本文汇报了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 9层全球大气环流格点模式对末次盛冰期气候进行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 :末次盛冰期全球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 5 .3℃ ,降雨量下降 9% ,其中大陆年平均降水量仅为目前的 71 %。通过与其他模式模拟结果和重建古气候资料的对比表明 ,该模式捕捉到了末次盛冰期干、冷的冰期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 ,我们根据刘东生等的科研成果 ,初步探讨了青藏高原在末次盛冰期倘若存在一定范围的冰盖 ,那么该冰盖会对东亚区域古气候模拟结果产生怎样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青藏高原冰盖 数值模拟 古气候 年平均气温 海洋表面温度 降水量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连续3ka南京降水记录中ENSO周期 被引量:20
14
作者 孔兴功 汪永进 +1 位作者 吴江滢 ChengHai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1,共5页
通过TIMS-U系测年和纹层计数年代学研究, 建立了18~14 kaBP南京汤山洞穴石笋纹层生长时间序列, 其中18179~14900 aBP时段年纹层生长速率提供了末次盛冰期东亚夏季风锋区年际降水变率信息. 经功率谱分析, 发现该时段存在显著的2~7年周期,... 通过TIMS-U系测年和纹层计数年代学研究, 建立了18~14 kaBP南京汤山洞穴石笋纹层生长时间序列, 其中18179~14900 aBP时段年纹层生长速率提供了末次盛冰期东亚夏季风锋区年际降水变率信息. 经功率谱分析, 发现该时段存在显著的2~7年周期, 与现今季风降水记录中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周期相吻合, 进一步证实ENSO事件可以出现于盛冰期极端寒冷的气候边界条件. 石笋年生长速率的分段功率谱分析表明, ENSO周期的低频信号(4~7年)在18179~14900 aBP时段呈逐渐减弱的趋势, 支持ENSO事件的岁差旋回日辐射驱动模型. 然而, H1事件时ENSO周期信号的重现, 可能说明东亚冬季风的显著增强对El Ni?o事件具有激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记录 冰期 ENSO周期 东亚季风 洞穴石笋 南京市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周期 古气候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黄土高原蜗牛化石记录的气候快速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吴乃琴 刘秀平 +1 位作者 顾兆炎 裴云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91,共9页
本文通过对渭南黄土剖面末次盛冰期地层较高分辨率的蜗牛化石记录研究 ,发现这一时期特征蜗牛种类峰值的演替反映了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和温、湿度的组合关系 ,气候变化显示出百年~千年尺度波动的特征 ,温度的变化明显地要早于湿度 (降水 ... 本文通过对渭南黄土剖面末次盛冰期地层较高分辨率的蜗牛化石记录研究 ,发现这一时期特征蜗牛种类峰值的演替反映了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和温、湿度的组合关系 ,气候变化显示出百年~千年尺度波动的特征 ,温度的变化明显地要早于湿度 (降水 )的变化 1 0 0 0~2 0 0 0a ,表现为变冷 -冷湿 -冷干 -温干 -温湿的气候过程 ,研究认为造成这一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东亚冬、夏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喜温湿蜗牛种类的研究 ,揭示出东亚夏季风在这一时期至少能够持续地影响到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地区 ,这个时期冬季风强化的结果之一是影响了夏季风在这一地区滞留的时间 ,加大了季节性的差异。分析表明尽管夏季风在这一地区滞留的时间缩短 ,但维持了它固有的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影响机制 冰期 蜗牛化石 气候变化 水热条件 季风
下载PDF
沙鲁里山更新世冰川作用及西南季风波动对末次冰期冰川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许刘兵 周尚哲 王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0-629,共10页
地处南亚季风区的沙鲁里山地区保留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文章通过ESR对冰碛物直接定年,结合冰碛地貌形态及其风化程度差异,结果表明沙鲁里山地区可能经历了4次规模较大的冰川作用。它们的ESR年代大约为19~16kaB.P.,48~43kaB.P... 地处南亚季风区的沙鲁里山地区保留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文章通过ESR对冰碛物直接定年,结合冰碛地貌形态及其风化程度差异,结果表明沙鲁里山地区可能经历了4次规模较大的冰川作用。它们的ESR年代大约为19~16kaB.P.,48~43kaB.P.,135kaB.P.和571kaB.P.,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第2、第3、第6、第16阶段对应。自沙鲁里山最早冰川作用(571kaB.P.)以后,该区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抬升作用。MIS2和MIS4期间西南季风微弱,降水稀少,气温严寒,南亚季风区冰川发育受到一定限制。MIS3早期和晚期夏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温度较高,水热平衡状况有利于冰川发育;MIS3中期气温较低,夏季风较强盛,降水较丰富,这种冷湿组合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冰川发育。南亚季风区,MIS3期间的冰川前进规模不亚于甚至在某些区域超过了末次盛冰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制于夏季风的降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鲁里山 冰期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 西南季风 ESR测年
下载PDF
近20年来中国古河道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7
作者 赵艳霞 徐全洪 +4 位作者 刘芳圆 秦彦杰 吴忱 陈利江 崔俊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9,共17页
近20年来,我国在嫩江大安古河道、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河道、长江南京以下段古河道及古深槽、海底古河道等区域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深化了理论认识,拓展了应用领域。这些新成果与新认识进一步表明,中国各外流大河均有末次盛冰期埋... 近20年来,我国在嫩江大安古河道、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河道、长江南京以下段古河道及古深槽、海底古河道等区域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深化了理论认识,拓展了应用领域。这些新成果与新认识进一步表明,中国各外流大河均有末次盛冰期埋藏古河道,该期古河流深切于末次冰期间冰阶的陆地及浅海大陆架,形成切割谷和谷底部的深槽,谷内堆积了末次盛冰期和早全新世的河流相滞留物质和粗颗粒物质,上部被中全新世海相、海陆交互相或陆相细粒物质覆盖,构成了埋深约20~50 m的浅埋古河道带。古河道中蕴藏着比较丰富的地下淡水,是洪冲积平原及浅海陆架地区的重要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冰期 浅埋古河道 地下淡水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环境恶化对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吉笃学 陈发虎 +6 位作者 R.L.Bettinger R.G.Elston 耿志强 L.Barton 王辉 安成邦 张东菊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0-282,共13页
末次冰期间冰段时,中国北方地区水热条件普遍较好,旧石器文化也比较发达。然而,进入末次盛冰期后,随着气温的普遍降低和降水量的明显减少,草原和沙漠带急速向南扩张,动物群也大举南迁。对于这种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国北方的旧石器文化是... 末次冰期间冰段时,中国北方地区水热条件普遍较好,旧石器文化也比较发达。然而,进入末次盛冰期后,随着气温的普遍降低和降水量的明显减少,草原和沙漠带急速向南扩张,动物群也大举南迁。对于这种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国北方的旧石器文化是如何响应的呢?本文以宁夏彭阳PY01-02,PY03和PY05等地点的地层剖面和石制品的研究为基础,首先提出彭阳地点群地层沉积相由河湖相沉积迅速转变为黄土堆积说明由末次冰期间冰段到末次盛冰期自然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次,通过对上述两种不同沉积相中出土石制品的大小、重量、原料以及技术上的比较说明随着环境的变化石制品本身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层河湖相堆积中出土的石制品粗大笨重,主要以各种石英岩为原料,与同期泾水上游旧石器文化的特征相近,应是当地文化特征的一种具体体现。上层马兰黄土中的石制品的普遍较小,主要以石英和燧石为原料,其中用燧石制成的细石器具有宁夏灵武水洞沟下文化层同类制品的特征,而用石英制成的小石器则同海原一带的史前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据此作者推测这可能与史前人类在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向南迁移有关。山西南部地区的下川和柿子滩遗址的地层和石制品证据亦表明,末次盛冰期前后该地区旧石器文化的明显差异可能也与末次盛冰期环境恶化时人类的迁徙有关。最后,中国北方地区考古遗址的空间分布变化为上述史前人类南迁的推测提供了有力证据。因此,作者认为末次冰期的环境恶化对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影响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阳 冰期 环境变化 细石器
下载PDF
松宗古湖——藏东南帕隆藏布江末次盛冰期发育的一个冰川堰塞湖 被引量:28
19
作者 曾庆利 杨志法 +3 位作者 袁广祥 尚彦军 张路青 赵希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2,共8页
青藏高原东南部帕隆藏布江松宗地区晚更新世期间发生了一次可以识别的支谷冰川阻江形成冰川堰塞湖———松宗古湖的事件。松宗滑坡处的湖相沉积剖面厚度≥88m,其中厚达18.33m并具湖相沉积代表性的连续粉质粘土层底部和顶部的光释光年龄... 青藏高原东南部帕隆藏布江松宗地区晚更新世期间发生了一次可以识别的支谷冰川阻江形成冰川堰塞湖———松宗古湖的事件。松宗滑坡处的湖相沉积剖面厚度≥88m,其中厚达18.33m并具湖相沉积代表性的连续粉质粘土层底部和顶部的光释光年龄分别为22.5±3.3kaB.P.和16.1±1.7kaB.P.,属末次盛冰期。松宗滑坡处河谷两侧冰碛台地与湖相沉积的接触关系和空间特征指示该湖相沉积与末次盛冰期董曲支谷冰川阻塞帕隆藏布江有关。湖相地层的剖面沉积特征揭示出这个冰川堰塞湖可能贯穿于整个末次盛冰期,但整个帕隆藏布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山谷冰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堰塞湖 光释光测年 冰期 松宗滑坡 帕隆藏布江 藏东南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被引量:27
20
作者 程玉芬 姜文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2-989,共8页
本文对黄土高原靖边和富县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做了系统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以来两地一直发育以蒿为主的草原植被,但植被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全新世早-中期植物种类比末次盛冰期丰富,沙漠植被减少,落... 本文对黄土高原靖边和富县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做了系统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以来两地一直发育以蒿为主的草原植被,但植被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全新世早-中期植物种类比末次盛冰期丰富,沙漠植被减少,落叶阔叶树增加,表明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末次盛冰期靖边地区是以蒿、藜和其他菊科(非蒿属)为主的荒漠植被,而富县地区藜和其他菊科植物较少,且含少量禾本科植物,植被类型类似于干草原型的冷蒿草原。全新世早-中期,靖边地区仍然有一些藜和其他菊科植物生长,植被类型接近冷蒿-荒漠草原,而富县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榛属植物增加,含少量禾本科植物,藜和其他菊科植物非常少,植被类型接近于蒿类-草甸草原。记录对比进一步显示,无论是末次盛冰期还是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中部和北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气候梯度,即越往北气候相对越干冷,和现代的气候格局类似。全新世早-中期植被的空间差异比末次盛冰期显著,表明其气候梯度似乎大于末次盛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全新世 冰期 孢粉记录 植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