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功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于世忠 《行政与法》 1995年第3期33-34,共2页
刑法意义上的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以后尚未发生有效力的判决之前或者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问实施的,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和政治安定,并在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行为,人民法院在裁量刑罚时,对未决犯给... 刑法意义上的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以后尚未发生有效力的判决之前或者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问实施的,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和政治安定,并在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行为,人民法院在裁量刑罚时,对未决犯给予从宽处理,对已决劳改犯给予减刑的一种刑罚制度.这种刑罚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地运用,但是,立功做为一种独立的刑罚制度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明确具体统一的规定,只是立功制度的某些内容散见于一些《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中,如《刑法》第63条、第71条,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14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1984年4月16日颁布的《关于当前处理自首和有关问题具体应用法律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 第4条,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10月8日颁布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功制度 立功表现 未决犯 《刑法》 从宽处理 罪人 刑罚制度 司法解释 实施 法制建设
下载PDF
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吕杨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10-113,共4页
未决羁押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又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密切相关,所以应当谨慎。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未决羁押制度,为实现逮捕与羁押程序上的分离,未决羁押救济也非实质意义上的诉讼程序,故有必要借鉴域外立法经验,以重构我... 未决羁押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又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密切相关,所以应当谨慎。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未决羁押制度,为实现逮捕与羁押程序上的分离,未决羁押救济也非实质意义上的诉讼程序,故有必要借鉴域外立法经验,以重构我国未决羁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决犯 羁押 未决羁押 强制措施
下载PDF
浅谈我国看守所未决犯的权利实现问题——由“躲猫猫”事件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曲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75-77,共3页
当前,我国看守所未决犯的权利实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刑讯逼供、体罚等现象屡禁不止;超期羁押问题有普遍化、严重化趋势;看守所亚文化——"牢头狱霸"现象普遍存在等。对此,应通过实行羁押与逮捕分离,加强看守所自身建设,以及... 当前,我国看守所未决犯的权利实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刑讯逼供、体罚等现象屡禁不止;超期羁押问题有普遍化、严重化趋势;看守所亚文化——"牢头狱霸"现象普遍存在等。对此,应通过实行羁押与逮捕分离,加强看守所自身建设,以及明确侦查阶段律师介入制度等方法,保障看守所未决犯合法权利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决犯 “躲猫猫”事件 权利实现
下载PDF
电视荧屏示众问题研析--以未决犯认罪示众为切入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丽莉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7,共5页
从古代的斩首示众,到文革时期的批斗示众,再到严打时期的游街示众,尽管饱受非议,示众行为却依然屡禁不止。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将未决犯认罪过程在电视荧屏上示众。究其原因主要源自传媒机构盲目追求收视率、误认为示众符合民意... 从古代的斩首示众,到文革时期的批斗示众,再到严打时期的游街示众,尽管饱受非议,示众行为却依然屡禁不止。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将未决犯认罪过程在电视荧屏上示众。究其原因主要源自传媒机构盲目追求收视率、误认为示众符合民意、将示众等同于公开,以及"耻辱刑"的传统。现实中,若要彻底根除示众行为并不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更要提高媒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荧屏 示众 未决犯 法治
原文传递
未决犯认罪示众问题
5
作者 杨丽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当前我国未决犯认罪示众形式主要有传统媒体制作和播出未决犯认罪的节目、新兴媒体所主导的网络反腐的过度曝光、公权力机关主导的"公开逮捕"和"公开审判"。让未决犯认罪示众违反现行法律、背离人道主义、彰显符号... 当前我国未决犯认罪示众形式主要有传统媒体制作和播出未决犯认罪的节目、新兴媒体所主导的网络反腐的过度曝光、公权力机关主导的"公开逮捕"和"公开审判"。让未决犯认罪示众违反现行法律、背离人道主义、彰显符号暴力。示众主要源自"耻辱刑"传统,认为其符合民意、有助于普法宣传、符合行政公开和司法公开的要求也是这种行为屡禁不止的动因。彻底根除各种形式的示众行为不仅需要通过立法救济保护未决犯的合法权利,而且要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同时树立尊重人格尊严的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决犯 认罪示众 媒体 法治
下载PDF
论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办理再犯罪案件范围
6
作者 郝连根 《天津检察》 2017年第4期39-40,25,共3页
办理罪犯再犯罪案件是刑事执行检察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这项职能的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着“先天不足”,有极大地不合理性。刑事诉讼法对留所服刑人员条件的修改,更让这一职能“后天失调”,处于消弭状态。为了探究立法原意,保证刑事诉... 办理罪犯再犯罪案件是刑事执行检察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这项职能的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着“先天不足”,有极大地不合理性。刑事诉讼法对留所服刑人员条件的修改,更让这一职能“后天失调”,处于消弭状态。为了探究立法原意,保证刑事诉讼监督的有效开展,本文试图从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办理再犯罪案件时的消弭化形成的原因和改进方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决犯 管辖部门
原文传递
怒打康生──一位老红军的自述(之一)
7
作者 陈复生 《人民公安》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9期58-63,共6页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高等法院 延安市 未决犯 看守所 团活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 叶剑英 第二次国共合作
原文传递
看守所创优工作的做法与启示
8
作者 欧阳兆超 李根合 李伟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94-95,共2页
嘉祥县看守所以争创一级看守所为目标,在软件建设上挖掘潜力,逐步走出了一条严格执法、文明管理的治所路子,实现了连续十年安全无事故,多次受到省、市表彰,1997年被省公安厅评为“二级看守所”,成为济宁地区十二个县市区唯一... 嘉祥县看守所以争创一级看守所为目标,在软件建设上挖掘潜力,逐步走出了一条严格执法、文明管理的治所路子,实现了连续十年安全无事故,多次受到省、市表彰,1997年被省公安厅评为“二级看守所”,成为济宁地区十二个县市区唯一一家省级先进看守所。一、主要做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守所 在押人 在押人员 看守所工作 未决犯 牢头狱霸 启示 静态管理 动态管理 科学管理
下载PDF
对一审法院宣告缓刑的在押犯可以变更强制措施——试与王立成等三同志商榷
9
作者 彭彦川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0-32,共3页
《河北法学》1990年第5期刊登了王立成、宋东明、邓文东三同志题为《对一审判决宣告缓刑的在押犯不应变更强制措施》一文.笔者认为,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决宣告缓刑的在押犯可以自行变更强制措施,即可将逮捕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 《河北法学》1990年第5期刊登了王立成、宋东明、邓文东三同志题为《对一审判决宣告缓刑的在押犯不应变更强制措施》一文.笔者认为,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决宣告缓刑的在押犯可以自行变更强制措施,即可将逮捕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它既包括一审人民法院受理的自诉案件,又包括由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逮捕而依法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故提出商榷意见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 换押 未决犯 取保候审 人民检察院 决定逮捕 刑事诉讼法 监视居住 提起公诉
下载PDF
狱中结识孙大雨
10
作者 严祖佑 《上海戏剧》 1998年第2期35-36,共2页
孙大雨先生谢世近两年了。这位一身傲骨,半生坎坷,面对两度囹圄都能昂然而过的老人,终于以九十二岁的高龄,摆脱了半个世纪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走向了永恒的静谥。我和孙大雨先生相识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代——1970年;一个特殊的地方——... 孙大雨先生谢世近两年了。这位一身傲骨,半生坎坷,面对两度囹圄都能昂然而过的老人,终于以九十二岁的高龄,摆脱了半个世纪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走向了永恒的静谥。我和孙大雨先生相识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代——1970年;一个特殊的地方——上海提兰桥监狱;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我和他都是在此暂押的“反革命未决犯”。其时,行年二十有六的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大雨 未决犯 看守所 莎士比亚 现行反革命 国民党政府 十四行 监狱 杜鲁门总统 八十年代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监所情况简介
11
作者 王福金 《河北法学》 1984年第3期33-37,共5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监所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战争年代,随着人民革命政权和人民革命法制的建立而建立起来的.这种新型的监狱制度,集中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改造社会、改造人类的历史使命和教育人、改造人的基本政策.它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监所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战争年代,随着人民革命政权和人民革命法制的建立而建立起来的.这种新型的监狱制度,集中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改造社会、改造人类的历史使命和教育人、改造人的基本政策.它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我国的劳改事业有着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陕甘宁边区 看守所 解放区 监狱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抗日战争时期 未决犯
下载PDF
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办理又犯罪案件刍议
12
作者 郝连根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0-42,共3页
办理罪犯又犯罪案件是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这项职能在制度设计时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有极大的不合理性,加之刑事诉讼法对留所服刑人员条件的修改,更让这一职能"后天失调",现已基本处于消弭状... 办理罪犯又犯罪案件是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这项职能在制度设计时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有极大的不合理性,加之刑事诉讼法对留所服刑人员条件的修改,更让这一职能"后天失调",现已基本处于消弭状态。看守所内发生的刑事案件,无论是留所服刑人员还是未决犯实施的,均应由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审查,所犯新罪单独起诉,与前罪数罪并罚。未成年人犯罪的由未成年人检察科办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决犯 留所服刑人员
下载PDF
在押未决犯检举立功呈报程序存在的问题与规制
13
作者 过孟超 彭新华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6,共4页
绍兴看守所检举立功情况的调查表明,现实中的在押未决犯立功制度有异化趋向,可能成为逃避或减轻惩罚的途径。检举立功制度异化现象充分暴露出当前对在押未决犯立功线索的监管不力。建议在防范与控制方面着重加强看守所内部监督机制,建... 绍兴看守所检举立功情况的调查表明,现实中的在押未决犯立功制度有异化趋向,可能成为逃避或减轻惩罚的途径。检举立功制度异化现象充分暴露出当前对在押未决犯立功线索的监管不力。建议在防范与控制方面着重加强看守所内部监督机制,建立检察审查机制,赋予检察监督刚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押未决犯 检举立功 规制
原文传递
李某的脱逃行为可否按共犯论处?
14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2-62,共1页
李某的脱逃行为可否按共犯论处?编辑同志:某县公安局看守所发生了一起8人脱逃事件,其中4名既遂,4名未遂。未遂者中有一李某,在脱逃时系在押嫌疑犯,后证实其无罪,但在事件发生时曾积极协助4名重大案犯脱逃。请问:李某的行为... 李某的脱逃行为可否按共犯论处?编辑同志:某县公安局看守所发生了一起8人脱逃事件,其中4名既遂,4名未遂。未遂者中有一李某,在脱逃时系在押嫌疑犯,后证实其无罪,但在事件发生时曾积极协助4名重大案犯脱逃。请问: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可否按脱逃的共犯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逃罪 罪主体 监管场所 羁押场所 共同 罪分子 罪工具 共同故意 重大危害 未决犯
原文传递
礼轻“信意”重
15
作者 王占魁 《法律与生活》 1997年第10期34-34,共1页
为了让违法犯罪分子无法串供、翻供、逃匿和毁证,国家设立了专门关押未决犯的特殊场所——看守所;为了逃避法律的惩处,在押犯及其亲属们,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制造机会,以求内外串通、翻供和毁证;为了给在押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法律允许家... 为了让违法犯罪分子无法串供、翻供、逃匿和毁证,国家设立了专门关押未决犯的特殊场所——看守所;为了逃避法律的惩处,在押犯及其亲属们,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制造机会,以求内外串通、翻供和毁证;为了给在押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法律允许家属为其转送日常生活用品,这样就为其内外串通提供了夹带“私货”的途径。 本文仅从山东省东明县监所检察干警“缉私”事迹中,采撷几朵“花絮”奉献给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袋 看守所 人道主义 监所检察 日常生活用品 特殊场所 保外就医 未决犯 制造机 看守人
原文传递
说“未决犯”、“嫌疑犯”
16
作者 汪化云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未决犯 “嫌疑 《现代汉语词典》 增补本 词义 现代词汇
下载PDF
被告人翻供的成因及对策
17
作者 谢建忠 《法律适用》 1996年第6期46-46,共1页
近年来,在刑事审判中被告人翻供的情况较为突出,由于被告人的供述作为刑事案件直接证据,对定罪量刑起着重要作用,被告人在审判阶段翻供,给案件审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而且由于时过境迁,其它证据难以取得,造成案件多次退补,在押犯长... 近年来,在刑事审判中被告人翻供的情况较为突出,由于被告人的供述作为刑事案件直接证据,对定罪量刑起着重要作用,被告人在审判阶段翻供,给案件审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而且由于时过境迁,其它证据难以取得,造成案件多次退补,在押犯长期关押影响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分子.为此,查找分析被告人翻供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摆在每个刑事审判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见解,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 刑事案件 刑事审判 取保候审 审判阶段 在押被告 从重从快 收容审查 事实不清 未决犯
原文传递
人性的天怀与无心的伤害——议死刑未决犯配偶的人工授精权
18
作者 徐言 《大众心理学》 2003年第1期43-43,共1页
一位叫做郑雪梨的柔弱女子,其丈夫罗某在冲动之下犯下死罪。她在为丈夫奔命的同时(因为还有二审判决),还想通过人工授精的办法为夫家留下命脉,其情可叹!据说她的请求把法院难倒了。
关键词 配偶 人工授精权 人性关怀 无心伤害 理智 法律 死刑未决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