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 |
赵旭东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0
|
|
2
|
“六经”次序探源 |
廖名春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3
|
作为想象艺术的诠释学(上)——伽达默尔思想晚年定论 |
洪汉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4
|
孙瑜自述 |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5
|
具有“红楼”血缘的两部中国现代小说——《红楼梦》与《家》及《京华烟云》之比较 |
阎浩岗
|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0
|
|
6
|
没有凭借的现代搏斗经验──与胡风理论紧密关联的路翎创作 |
张新颖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7
|
周作人的民歌研究及其民众立场 |
陈泳超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8
|
戴进作品时序考 |
单国强
|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0
|
|
9
|
穆旦晚年处境与荒原意识——以《冬》为中心的考察 |
王攸欣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0
|
列宁晚年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李福麟
|
《理论学习与探索》
|
2000 |
8
|
|
11
|
佛教与杜甫及其晚年心境 |
刘明华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2
|
塞尚晚年绘画研究 |
焦小健
|
《新美术》
CSSCI
|
2007 |
9
|
|
13
|
建立科学的中国小说史学——孙楷第先生晚年“自述”及其他 |
黄克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4
|
智慧养老模式助老人安享晚年 |
左美云
常松岩
|
《WTO经济导刊》
|
2015 |
8
|
|
15
|
沉重而感伤的文学旅程──论孙犁晚年的创作 |
辜也平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2
|
|
16
|
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吗?——学习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的体会 |
张全景
|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7
|
晚年:回忆和反省——读杜甫在夔州的长篇排律和联章诗札记 |
程千帆
张宏生
|
《中国社会科学》
|
1986 |
7
|
|
18
|
试析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思想 |
蒋贤斌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6
|
|
19
|
四家诗与《毛诗谱》 |
章原
|
《贵州文史丛刊》
|
2002 |
5
|
|
20
|
拈须微笑观世情——李萍倩中晚年的创作 |
罗卡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