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6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35
1
作者 黄振国 张雪哲 +2 位作者 王武 洛小林 王继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21-925,共5页
目的 评价CT导引下瘤体内12 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10例 13个病灶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 5I粒子植入 ,其中原发肿瘤 4例 ,转移瘤 6例 (9个病灶 )。患者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5 4~ 6 2岁 (平均 5 6 .9... 目的 评价CT导引下瘤体内12 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10例 13个病灶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 5I粒子植入 ,其中原发肿瘤 4例 ,转移瘤 6例 (9个病灶 )。患者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5 4~ 6 2岁 (平均 5 6 .9岁 )。依据粒子植入术前 15d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 ,按治疗计划在CT导引下穿刺植入12 5I粒子。植入术后立即CT扫描及术后 5~ 10个月CT扫描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  10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 ,粒子分布满意 ,单个瘤体内植入12 5I粒子数为 1~ 4 4粒 (平均 18.6粒 )。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全部 4例疼痛患者粒子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减轻。随诊CT检查示 3个病灶消失 ,8个病灶明显缩小 ,其余 2个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植入术前及植入术后随诊显示病灶平均大小分别为 3.15和 2 .0 6cm(t =5 .12 7,P <0 .0 0 1)。结论 CT导引下12 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原发及转移性恶性肿瘤是 1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外照射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外照射放疗的准确性较差 ,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明显 ,效果常常不太理想。病灶内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是 1种新的放疗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CT导引 植入 病灶 治疗 瘤体 体内 计算机 显示 大小
原文传递
双管式挫屈束制(屈曲约束)支撑之耐震行为与应用 被引量:100
2
作者 蔡克铨 黄彦智 翁崇兴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5年第3期1-8,共8页
挫屈束制(屈曲约束)支撑一般是由十字型或一字型钢板构成之核心单元加上钢管混凝土构成之束制(约束)单元所组成。由于单核心断面之挫屈束制支撑在与构架接合时每一端需使用八片续接板及两套的螺栓,造成接合部分较长且易发生挫屈(屈曲),... 挫屈束制(屈曲约束)支撑一般是由十字型或一字型钢板构成之核心单元加上钢管混凝土构成之束制(约束)单元所组成。由于单核心断面之挫屈束制支撑在与构架接合时每一端需使用八片续接板及两套的螺栓,造成接合部分较长且易发生挫屈(屈曲),为了改善此种挫屈束制支撑与接合,相关研究已发展出以双T型核心配双钢管或双钢板核心配双钢管而组成之双钢管型挫屈束制支撑构件,并已成功地在台大完成一系列之试验,本研究进一步针对大尺寸之单层挫屈束制支撑构架进行试验。研究目的包括:(1)探讨支撑具不同核心长度比例构架之试验与解析行为;(2)研究挫屈束制支撑核心应变与楼层侧位移角之关系;(3)提供含挫屈束制支撑构架之分析与设计建议。由三组V型双钢板双钢管挫屈束制支撑构架之试验显示,支撑核心之极限应变可利用楼层的最大侧位移角需求,以简单的几何关系及支撑核心长度与工作点间长度之比值计算而得,试验结果亦显示,在构架产生最大侧位移角时支撑之核心拉应变会大于相邻支撑之核心压应变,显示两相邻支撑之轴拉力与轴压力在试体中有互相平衡之趋势,而不会发生最大轴压力显著大于最大轴拉力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 屈曲 双管式 应用 耐震 钢管混凝土 分析与设计 双钢管 位移角 相关研究 研究目的 极限应变 几何关系 试验结果 轴压力 构架 钢板 十字型 接合部 大尺寸 长度 显示 压应变 拉应变 相平衡 组成 单元 楼层 相邻 拉力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80
3
作者 邵广瑞 柳澄 +1 位作者 刘延军 王道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5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MSCTA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SCA) ,分析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的通畅性 ,狭窄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将MSCTA与SCA...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5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MSCTA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SCA) ,分析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的通畅性 ,狭窄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将MSCTA与SCA结果对照 ,初步评价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71支MSCTA显示无狭窄的冠状动脉支中 ,68支与SCA一致 ;2 9支显示狭窄的动脉支中 ,19支与SCA一致。其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5.8%和 65.5% ;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 86.4%、87.2 %、87.0 %。结论 MSCTA作为微创性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狭窄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多层螺旋CT 对照研究 SCA 特异度 显示 主干 准确度
原文传递
输尿管病变的螺旋CT评价 被引量:76
4
作者 王东 张挽时 +3 位作者 熊明辉 喻敏 李相生 徐家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各种成像方法在评价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螺旋CT对 1 1 0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病变做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 ,并作多平面重建 (MPR)和三维重建 ,观察螺旋CT各种成像方法显示和诊断病变的能力 ,并... 目的 探讨螺旋CT各种成像方法在评价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螺旋CT对 1 1 0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病变做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 ,并作多平面重建 (MPR)和三维重建 ,观察螺旋CT各种成像方法显示和诊断病变的能力 ,并与其他检查技术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 0 7例患者螺旋CT轴面结合曲面MPR能很好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分布范围及尿路梗阻的情况 ,曲面MPR更为直观 ;81例手术患者 ,输尿管病变在螺旋CT图像上的表现与手术所见有很好的一致性。三维重建可获得类似于X线尿路造影的图像 ,能立体显示病变的状况。螺旋CT扫描能很好地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结论 螺旋CT扫描范围大 ,分辨率高 ,对输尿管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有优越性 ,尤以曲面MPR价值最大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病变 螺旋CT扫描 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MPR 三维重建 成像方法 显示 曲面 图像
原文传递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磁探针标记和MR成像研究 被引量:58
5
作者 居胜红 滕皋军 +4 位作者 毛曦 张爱凤 张宇 马明 顾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 应用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和多聚赖氨酸 (Poly L Lysine ,PLL)的偶联物Fe2 O3 PLL ,体外标记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 ,磁共振进行标记细胞成像。方法 制备Fe2 O3 PLL ,分离人脐血MSCS 进行纯化并传代培... 目的 应用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和多聚赖氨酸 (Poly L Lysine ,PLL)的偶联物Fe2 O3 PLL ,体外标记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 ,磁共振进行标记细胞成像。方法 制备Fe2 O3 PLL ,分离人脐血MSCS 进行纯化并传代培养 ,标记Fe2 O3 PLL ,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铁 ,四氮噻唑蓝 (MTT)比色试验评价不同浓度Fe2 O3 PLL标记MSCS 后对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 ,Annexin/碘化吡啶 (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应用MR的T1WI、T2 WI、T2 WI3个序列进行细胞群成像。结果 普鲁士蓝染色清晰显示蓝色铁颗粒位于MSCS 胞质内 ,MTT比色试验示 5~ 2 0 0 μg/ml等7个铁浓度组 ,Fe2 O3 PLL标记后细胞的光吸收值与未标记MSCS 者比较 ,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 ,χ2 =10 35 ,P =0 17)。标记MSCS 时 ,铁浓度采用 2 0 μg/ml较合适。标记MSCS、未标记MSCS 者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分别为 5 4 3%、2 95 % ,早期凋亡细胞分别为 9 93%、10 14 %。在MR的T1WI、T2 WI、T2 WI中 ,标记 1× 10 6个MSCS 者、标记 5× 10 5个MSCS 者较未标记MSCS 者均有信号降低改变 ,且前者的降低率大于后者 ,3个序列中以T2 WI的信号强度变化率最大 ;标记 1× 10 6个MSCS 者 ,标记后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 WI MSC 人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MR成像 细胞成像 PLL 行标 显示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与病理对照研究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 被引量:64
6
作者 强金伟 周康荣 +4 位作者 蒋亚平 叶宣光 王群 徐松涛 谭黎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2-996,共5页
目的 研究孤立性肺结节 (SPN)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类型 ,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MSCT) ,前瞻性对直径≤ 3 0cm的 75例SPN(其中恶性 5 1例 ,良性 2 4例 )行层厚为0 5mm的容积靶扫描 ,经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 (MPR)、曲面重... 目的 研究孤立性肺结节 (SPN)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类型 ,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MSCT) ,前瞻性对直径≤ 3 0cm的 75例SPN(其中恶性 5 1例 ,良性 2 4例 )行层厚为0 5mm的容积靶扫描 ,经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 (MPR)、曲面重建 (CPR)和表面阴影成像 (SSD)后处理重建 ,重点显示与SPN相关的支气管形态及其关系类型 ,并与手术大体标本、组织学切片对照。结果 (1)所有SPN与支气管的关CPR系均良好显示 ,CT显示SPN与支气管有关系者恶性组 4 4例(86 3% ) ,良性组 16例 (6 6 7% ) ,其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6 5 )。 (2 )SPN 支气管关系分 5型 ,Ⅰ型 :支气管被SPN截断 ;Ⅱ型 :支气管进入SPN ,呈锥状中断 ;Ⅲ型 :支气管在SPN内呈长段开放状 ,并可进一步分叉 ;Ⅵ型 :支气管紧贴SPN边缘走行 ,管腔形态正常 ;Ⅴ型 :支气管紧贴SPN边缘走行 ,管腔受压变扁。 (3)就SPN性质而言 ,恶性结节最常见者为Ⅰ型 ,次为Ⅳ型 ,Ⅴ型最少见 ;良性结节最常见者为Ⅴ型 ,次为Ⅰ型 ,未见到Ⅱ型。就SPN 支气管类型而言 ,Ⅰ、Ⅱ和Ⅳ型多见于恶性结节 ;Ⅴ型多为良性结节 ;Ⅲ型良性略多见。结论 采用MSCT ,超薄层靶扫描后行MPR、CPR和SSD重建能明显提高细小支气管的显示率 ,并准确地显示SPN 支气管关系 ,不同关系类型对应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SPN 良性 孤立性肺结节 恶性 多层螺旋CT CPR 显示 管腔 曲面重建
原文传递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75
7
作者 王建卫 林冬梅 石木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62-966,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 (PSH)的影像学表现 ,并与病理学对照 ,旨在提高对PSH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197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SH共 4 5例 ,其中男 3例 ,女 4 2例 (93 3% ) ,年龄 18~ 6 7岁 ,中位年龄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 (PSH)的影像学表现 ,并与病理学对照 ,旨在提高对PSH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197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SH共 4 5例 ,其中男 3例 ,女 4 2例 (93 3% ) ,年龄 18~ 6 7岁 ,中位年龄 4 9岁。无症状由体检发现 19例 (4 2 2 % )。影像学资料 (包括胸部正、侧位X线片和CT)完整的PSH共 2 0例。平扫 7例 ,直接增强扫描 13例。将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结果 典型X线片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的肿物或结节 ,无分叶及毛刺。CT平扫 7例 ,病变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仿。直接增强扫描 13例 ,9例为均匀强化 (其中 4例增强早期呈不均匀强化 ,延时后均匀强化 ) ,4例呈不均匀强化 ,强化程度略高于或明显高于肌肉密度 ,强化的最大CT值为 135HU。 13例增强CT的病变中 ,强化程度高于或明显高于肌肉的 11例 ,全部含有较多的血管瘤成分。含有较大面积低密度区的 1例 ,组织学显示有囊变。影像检查见有钙化的5例均与病理学所见吻合。结论 有助于PSH影像诊断的指标为 :(1) 4 0~ 6 0岁的女性患者 ;(2 )胸片上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的肿物或结节 ;(3)CT平扫密度均匀 ,有时有小低密度区和粗大点状钙化 ,偶尔可见囊性变 ;(4 )CT增强后有中度至明显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H 肿物 肺硬化性血管瘤 影像学 病理学 结节 钙化 均匀 显示 延时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6
8
作者 肖喜刚 韩雪 +3 位作者 王雪红 孙宏亮 王鸿振 牛洪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A)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 0例冠心病患者 (35例拟诊冠心病 ,5例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患者 )进行了心电门控螺旋CT(MSCT)增强扫描 ,所得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 ,并与冠状动脉造...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A)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 0例冠心病患者 (35例拟诊冠心病 ,5例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患者 )进行了心电门控螺旋CT(MSCT)增强扫描 ,所得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  4 0例患者中对 16 0支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进行了MSCT三维重建 ,35例拟诊者中 4例MSCTA和DSA排除了冠脉疾病 ;31例 12 4支冠脉中 ,MSCTA对于显示近中段≥ 5 0 %的狭窄有一定的准确性 (敏感性 81 8% ,特异性 90 1% ) ,不能显示轻度狭窄病变、远端或细小分支病变 ;可以发现并判断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 ,显示斑块的形态及引起狭窄的程度。钙化斑块特别是钙化范围广者可引起管腔轻度狭窄 (冠状动脉腔径狭窄 <5 0 % ) ,非钙化斑块则引起较明显的狭窄 (冠状动脉腔径狭窄≥ 5 0 % )。 4例冠状动脉支架和 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均可清晰显示支架和血管桥的位置及远端血流情况。结论MSCTA是有效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对病变血管管腔狭窄、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它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可替代DSA用于易碎软斑块的早期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冠心病 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斑块 钙化 显示 工作站 管腔
原文传递
鼻窦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8
9
作者 周阳泱 韩萍 +5 位作者 冯敢生 陈祖云 杨想军 李友林 雷子乔 R.Sokiranski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时单纯降低mA值,晶体接受的射线剂量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鼻窦冠状面CT扫描者根据有无炎症分为正常组(32例)与炎症组(18例)。每组患者根据扫描的mA值设置分为200mA和50mA组。正常组有8例,炎症组有7例... 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时单纯降低mA值,晶体接受的射线剂量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鼻窦冠状面CT扫描者根据有无炎症分为正常组(32例)与炎症组(18例)。每组患者根据扫描的mA值设置分为200mA和50mA组。正常组有8例,炎症组有7例同时行高分辨重建。用镁铜磷氟化锂[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测量晶体受到的照射剂量。评价不同条件、不同算法(软组织算法和高分辨算法)时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为中鼻甲、钩突、上颌窦开口、筛漏斗、额隐窝、筛板。评价标准为未显示,0分;显示、但不清楚,1分;清楚显示,2分。左右单独计分。结果当mA值由200减至50时,晶体所接受的射线剂量由7339mGy降至1108mGy。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P>005)。对于正常组,高分辨重建有助于细小解剖结构的显示,对于炎症组高分辨重建并不能增加细节的显示程度。结论在单纯降低mA值的条件下,受检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虽然图像噪声有所增加,但图像仍然保持较好的诊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正常 炎症 低剂量CT CT扫描 重建 图像质量 显示 算法 设置
原文传递
针刺穴位与大脑皮层之间关系的脑功能MRI表现 被引量:57
10
作者 周诚 王嘉洲 +8 位作者 陈敏 周天罡 蔡葵 田丽芳 王文超 杨正汉 赵伟峰 赖松 李果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揭示针刺人体穴位所致大脑皮层神经生理兴奋的现象. 方法分别针刺'足阳明胃经'上的伏兔穴(S32,7例)、足三里穴(S36,9例)和'足少阳胆经'上的阳陵泉穴(G34,7例)、光明穴(G37,8例);其中男27例...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揭示针刺人体穴位所致大脑皮层神经生理兴奋的现象. 方法分别针刺'足阳明胃经'上的伏兔穴(S32,7例)、足三里穴(S36,9例)和'足少阳胆经'上的阳陵泉穴(G34,7例)、光明穴(G37,8例);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21~48岁,平均29.5岁; MR信号采集运用GE 1.5 T Signa Horizon LX 超导型MR仪;应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梯度回波序列(GRE-EPI),采集8层与解剖图像完全相同层面的功能图像,扫描参数为:TR 3000 ms,TE 40 ms,翻转角90°,视野24 cm×24 cm,层厚7 mm,间隔0.5 mm,矩阵64×64;图像数据在工作站(SUN,GE Advancd Workstation 3.1)上, 运用功能神经成像分析软件(analysis of functional neuroimage, AFNI)进行处理分析. 结果针刺伏兔穴和足三里穴可以引起下丘脑、海马回、额回的神经生理兴奋,平均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强度增加(4.28±1.50)%;针刺光明穴和阳陵泉穴,同侧枕叶视皮层均有明显兴奋区,其中8例受试者(5例光明穴、3例阳陵泉穴)双侧枕叶视皮层都有明显兴奋区,针刺后枕叶视皮层兴奋的平均BOLD信号强度增加(3.3±1.2)%;此外,脑组织兴奋还见于额叶、颞叶、基底节和桥脑等.结论 fMRI可以显示针刺穴位后所致大脑相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增加,由此提供了针刺某穴位可以引起大脑相应区域的神经生理兴奋的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穴位 兴奋 阳陵泉穴 神经生理 大脑皮层 视皮层 足三里穴 功能图 工作站 显示
原文传递
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魏志慧 陈丽 希建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4年第6期34-39,共6页
随着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其质量受到普遍关注,而网络课程又是网络教育的主体。相关研究表明交互是影响网络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诸多调查研究显示目前网络课程在如何有效促进交互方面仍存在不足。为帮助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评价已有... 随着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其质量受到普遍关注,而网络课程又是网络教育的主体。相关研究表明交互是影响网络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诸多调查研究显示目前网络课程在如何有效促进交互方面仍存在不足。为帮助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评价已有网络课程的交互质量,并有效的改进教学实践,该研究旨在设计量化的、可操作的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论证、访谈等方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文献的综合和分析;(2)指标体系初稿的设计,确定从媒体界面的交互性、学生和学习资源的交互、社会性交互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参与程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5个维度,共63个指标评价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3)征求专业人员的意见;(4)邀请12名专家对每个指标的明确性、必要性等进行效度论证,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删除12个必要性不够的指标;(5)将修订后的指标以问卷的形式随机排列,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删除了学生难以理解和回答的4个指标,从而确定了最终的指标体系,包括5个维度,共47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课程教学 交互 网络教育 学生 教师评价 学习资源 远程教育 删除 显示 设计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与溶栓效果的对照 被引量:63
12
作者 陈广 马大庆 +1 位作者 贺文 何青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 (MDCTPA)中肺动脉栓塞 (PE)直接征象与内科溶栓治疗效果的联系。方法 对比分析 2 8例PE患者于溶栓前后MDCTPA的影像表现 ,依据MDCTPA表现具体分型为 :Ⅰ型 :管腔中心充盈缺损。Ⅱ型 :附壁充盈缺损并凸...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 (MDCTPA)中肺动脉栓塞 (PE)直接征象与内科溶栓治疗效果的联系。方法 对比分析 2 8例PE患者于溶栓前后MDCTPA的影像表现 ,依据MDCTPA表现具体分型为 :Ⅰ型 :管腔中心充盈缺损。Ⅱ型 :附壁充盈缺损并凸向腔内。Ⅲ型 :附壁充盈缺损并凹向腔内。Ⅳ型 :血管分支没有增强。结果  2 8例PE影像资料中 ,受累肺动脉共计 93支 ,可分析的受累肺动脉分支 (2~ 4级 )共 74支。统计提示Ⅲ型栓塞表现的内科溶栓抗凝治疗效果 (2 3% ,5 / 2 2支 )显著差于Ⅰ型 (95 % ,19/ 2 0支 )与Ⅱ型 (77% ,2 0 / 2 6支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值分别为 2 2 344和14 0 2 5 ,P值均P <0 0 1)。结论 MDCTPA对肺动脉栓塞影像表现的精细显示 ,能够对内科溶栓抗凝治疗效果进行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充盈缺损 直接征象 内科 多层螺旋CT 溶栓 影像表现 管腔 显示 提示
原文传递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13
作者 聂永康 赵绍宏 +4 位作者 蔡祖龙 杨立 赵红 张爱莲 黄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7-1000,共4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10例肺隔离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2例行肺血管造影、2例手术、6例CT血管成像显示病变由异常体动脉供血。所有检查采用PhilipsTomoscanSR 70 0 0或GELighhtSpeedPlus多层面CT扫...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10例肺隔离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2例行肺血管造影、2例手术、6例CT血管成像显示病变由异常体动脉供血。所有检查采用PhilipsTomoscanSR 70 0 0或GELighhtSpeedPlus多层面CT扫描机 ,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经 2位 (或 2位以上 )放射科医师阅片分析。结果  10例肺隔离症病灶 1例位于右下叶 ,9例位于左下叶 ,异常体动脉供血 8例来自胸主动脉 ,2例来自腹腔干。CT平扫表现为斑片状阴影 4例 ,肺门肿块并邻近肺血管影增多迂曲 3例 ,肺气肿区内条状高密度影 2例 ,多囊融合肿块影 1例。10例增强扫描有 9例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 ,其平均直径 9.7mm ,7例显示引流静脉。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建可显示异常体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病变结构的关系 ,表面阴影成像及容积重现可显示异常血管。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肺隔离症 体动 动脉供血 螺旋CT三维重建 引流静脉 肿块 显示 阴影 曲面重建
原文传递
稀土发光材料技术和市场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2
14
作者 刘荣辉 黄小卫 +3 位作者 何华强 庄卫东 胡运生 刘元红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5-272,共8页
全面分析了新型节能绿色照明及平板显示用稀土发光材料研究及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总结了三基色节能灯照明、半导体照明、液晶显示背光源以及等离子平板显示用稀土发光材料的种类、性能、制备技术及产业状况。指出我国在半导体照明、液晶... 全面分析了新型节能绿色照明及平板显示用稀土发光材料研究及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总结了三基色节能灯照明、半导体照明、液晶显示背光源以及等离子平板显示用稀土发光材料的种类、性能、制备技术及产业状况。指出我国在半导体照明、液晶显示背光源、等离子显示等高端稀土发光材料领域核心知识产权缺乏、市场占有率低,在灯用三基色荧光粉等领域存在制备技术落后、发光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最后,展望了我国稀土发光材料下一步的研发和产业重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照明 显示 市场 稀土
原文传递
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诊断 被引量:56
15
作者 王晓燕 李子平 +2 位作者 彭振鹏 全显跃 许达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改变,评价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病例,其中3例作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作螺旋CT平扫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6例肝...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改变,评价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病例,其中3例作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作螺旋CT平扫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及胆管囊腺癌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例胆管囊腺瘤,呈多囊性病灶,囊壁光整,厚薄一致,部分分隔有较均匀的增厚。1例胆管囊腺瘤恶变,为单囊性病灶;4例胆管囊腺癌中3例为单囊性病灶,1例为多囊性病变。CT均见囊内主要为水样密度,5例恶性者中4例可见壁结节和(或)乳头状突起,另外1例有囊壁局部增厚;3例有厚薄不均的分隔,2例有囊壁钙化,1例有囊内出血,呈液液平征。常规增强扫描囊壁和分隔有强化。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囊壁及壁上结节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减退。结论CT可显示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一些特征性表现,却难于鉴别良性胆管细胞囊腺瘤与恶性胆管细胞囊腺癌。如见病灶有间隔增厚、壁上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囊内出血以及伴粗大钙化者多考虑为恶性的胆管细胞囊腺癌,肝内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鉴别主要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腺癌 肝内胆管囊腺瘤 病灶 增强扫描 囊性 肝胆管 恶性 分隔 显示 均匀
原文传递
MRI在胫骨平台隐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53
16
作者 戴平丰 章士正 +5 位作者 范顺武 裘敏剑 朱碧波 胡吉波 林伟 钱月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03-504,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MRI 骨折 胫骨平台 临床意义 螺旋CT三维重建 软组织创伤 隐性 显示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 被引量:46
17
作者 舒毅 钟历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64-67,共4页
最近研究显示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抗氧化治疗为糖尿病和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氧化应激 抗氧化治疗 综述 研究 重要作用 策略 发展过程 显示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40
18
作者 刘耀彬 宋学锋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 24 年的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的时空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 )从时间上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 ... 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 24 年的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的时空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 )从时间上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 1化与城市化基本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即 1978 ̄1991 年是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发展时期,而 1992 ̄2001 年是基本协调发展时期;()从空间上看,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布明显存在着地带性差异,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度 2较高,中西部除了少数省区协调度较高外,其它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度都较低。中国省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地区分布还似乎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区的协调度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区协调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工业 工业化 协调度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区 显存 显示 区域
下载PDF
质子脂肪抑制序列在四肢隐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0
19
作者 卢铃铨 许民生 +4 位作者 吴前芝 毛存南 王书智 周星帆 王丽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 探讨质子脂肪抑制序列 (PDFASAT)在四肢隐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1例四肢关节外伤患者在伤后 4 5d内均行X线平片及多序列高场强 (1 5T)MR检查 ,检查序列包括快速SET1WI、T2 WI,PDFASAT等。受伤部位为膝关节 2 1例 ,髋关节 6... 目的 探讨质子脂肪抑制序列 (PDFASAT)在四肢隐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1例四肢关节外伤患者在伤后 4 5d内均行X线平片及多序列高场强 (1 5T)MR检查 ,检查序列包括快速SET1WI、T2 WI,PDFASAT等。受伤部位为膝关节 2 1例 ,髋关节 6例 ,肘关节 1例 ,肩关节 2例 ,踝关节 1例。结果  31例X线平片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MR检查发现 :2 1例 (2 1/ 31)膝关节受伤病例中腓骨近端隐性骨折 10例 ,胫骨近端 4例 ,股骨髁 7例 ;6例 (6 / 31)髋关节受伤病例中粗隆间隐性骨折 2例 ,股骨颈隐性骨折 2例 ,髋臼隐性骨折 2例 ;1例 (1/ 31)肘关节受伤病例显示肱骨远端隐性骨折 ;2例 (2 /31)肩关节受伤病例显示肱骨近端隐性骨折 ;1例 (1/ 31)踝关节受伤病例显示腓骨远端隐性骨折 ;MR信号主要表现为T1WI、T2 WI呈细线状、条带状低信号影 ,PDFASAT呈更清晰锐利的细线状、条带状高信号影 ,PDFASAT序列更易认识辨别。结论 MRI能发现早期至慢性期隐性骨折的存在 ,如临床强烈提示骨折可能而X线检查阴性者 ,MR检查的PDFASAT序列是明确诊断的最佳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四肢 隐性 MR检查 脂肪抑制 诊断价值 病例 显示 序列 信号
原文传递
生态环境需水量评估方法与例证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杨志峰 崔保山 刘静玲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72-1082,共11页
首先评价了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内涵,包括概念的界定、生态环境水的组成结构和需水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级和计算方法.以黄淮海地区为研究实例,估算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用水量、最小需水量、适宜需水量,并计算了相应... 首先评价了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内涵,包括概念的界定、生态环境水的组成结构和需水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级和计算方法.以黄淮海地区为研究实例,估算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用水量、最小需水量、适宜需水量,并计算了相应的缺水量.然后根据相关的规划,对未来的水平年2010年,2030年和2050年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功能设定的不同,水资源参照平台的差异,最小和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不同,相应的缺水量也会产生差异.研究表明,黄淮海地区最小生态环境需水范围在2.84×1010-1.02×1011m3,适宜需水量范围在6.45×1010-1.78×1011m3,最小需水时的缺水量范围为9.1×109-2.16×1010m3之间,适宜需水时的缺水量范围为3.07×1010-7.53×1010m3之间.通过不同的缺水量数值,可以安排配水的优先性.三个预测年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范围分别为4.49×1010-1.73×1011m3,5.99×1010-2.09×1011m3和7.44×1010-2.52×1011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量 缺水量 测年 数值 估算 显示 评估方法 范围 黄淮海地区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