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消化道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3
1
作者 林锋 王志度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61-662,共2页
关键词 术后 早期营养支持 消化道肿瘤 病人 应用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被引量:50
2
作者 瞿洪平 汤耀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22-524,共3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营养支持 道功能障碍 高甘油三脂血症 高血糖症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心理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1期6-11,24,34,共8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患者疗效、心理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患者疗效、心理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白细胞计数( WBC)、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IgG水平、IgM水平、IgA水平、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CT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住ICU时间、住院费用、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86、-6.207,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他免疫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624~14.9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IL-6水平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248、5.870、-15.960,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 A-PACHEⅡ评分和C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8、-24.967,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40~7.44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ICU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58、174.619,χ2=14.918,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早期营养支持 急性重症胰腺炎 心理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7
4
作者 赵青菊 韩秀华 +2 位作者 杨凤海 张连群 董怀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颅脑损伤患者 预后影响 重型 吞咽功能障碍 颅脑损伤后 胃排空延迟 营养 临床研究 高压
原文传递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5
作者 吴爱须 李彦平 +1 位作者 孙同会 路潜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77-779,共3页
关键词 道手术 早期营养支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5
6
作者 杨朝纲 熊斌 杨帅龙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前,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我国所有肿瘤的第二位[1].临床研究发现,因肿瘤自身消耗、疾病对饮食的影响等原因,约有50%的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并进行性体重减轻,严重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对... 目前,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我国所有肿瘤的第二位[1].临床研究发现,因肿瘤自身消耗、疾病对饮食的影响等原因,约有50%的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并进行性体重减轻,严重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对手术治疗的耐受性,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2].研究表明,营养问题也是导致胃癌患者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3].因此,外科医生应重视胃癌患者的营养问题,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这对其术后的快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依据给药途径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i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itrition,PN).有研究表明,小肠的蠕动、消化和吸收功能通常在术后12~24 h即可恢复[4],因此,术后早期EN支持日益被广大临床医生所接受,作为胃癌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胃癌术后 胃癌患者 恶性肿瘤 营养支持治疗 消化系统 营养问题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昕 章春芝 +2 位作者 张丽美 槐培培 王大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与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28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 目的:探讨与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28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分析比较术前1d、营养支持第1d和支持1w后患者营养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营养支持1d T2时两组患者营养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除CD8+)均明显高于营养支持第1天T1水平,CD8+则明显低于T1水平,且T2时期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干预中,可显著提升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早期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 老年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周成杰 陈国忠 安敏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11日至2016年12月16日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9例SAP患者,按照给予EN的不同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给予EN支持的11例患者为研究组...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11日至2016年12月16日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9例SAP患者,按照给予EN的不同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给予EN支持的11例患者为研究组,延迟给予EN支持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人院后均行非手术西医常规治疗,并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进行EN。研究组患者于入院后72h即给予早期EN,首日以60mL/h的速率注入250mL糖盐水,次日后改为瑞能200mL;对照组患者于人院后7~10d接受EN,以同样的原则、方法给予相同的EN制剂;两组均给予3周EN。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并观察改良Marshall评分〈1分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免疫球赁白IgG(g/L:11.13±2.56比8.17±1.12)、IgM(g/L:1.71±0.96比0.76±0.71)、IgA(g/L:3.74±1.85比2.13±0.13)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J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IgG(g/L):8.32±0.93比8.21±1.04,IgM(g/L):0.87±0.73比0.81±0.66,IgA(g/L):2.15±0.37比2.11±0.17];研究组治疗后IgG、IgM、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改良Marshall评分〈1分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12.31±1.27比16.18±1.13,P〈0.05)。结论尽早给予免疫营养EN可以有效提高SAP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胰腺炎 重症 急性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探讨 被引量:32
9
作者 程赣萍 王桥根 +3 位作者 刘晓玲 王晓翔 应卫婵 张耀西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843-845,共3页
大量研究表明,急危重症患者早期出现营养恶化会对治疗、康复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营养疗法是危重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静脉营养(PN)、肠内营养(EN)各有其优缺点,其使用的具体时机、配方、时程及其临床价值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 大量研究表明,急危重症患者早期出现营养恶化会对治疗、康复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营养疗法是危重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静脉营养(PN)、肠内营养(EN)各有其优缺点,其使用的具体时机、配方、时程及其临床价值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笔者对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9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三种方案进行实验研究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急危重症患者 脑卒中患者 危重病患者 不良影响 营养疗法 静脉营养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起始时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0
作者 曾山崎 胡石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21-2323,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恰当起始时间。方法:选择已确诊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住院患者80例,分成4纽(n=20),分别于手术后6、12、24、48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前三组(术后6、12、24h)列为实验1组、...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恰当起始时间。方法:选择已确诊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住院患者80例,分成4纽(n=20),分别于手术后6、12、24、48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前三组(术后6、12、24h)列为实验1组、2组、3组,后一组(术后48h)列为对照组;比较4组术后2d内的术后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及腹部不适发生情况,并比较术后7d的血液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提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早.腹胀腹痛发生率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纽术后7d的血液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后6h后即可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有助于促进和加快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肿瘤 早期营养支持 起始时间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邓燕芬 谢菊生 杨杰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第3期192-192,F0003,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和肺内感染是重症神经内科患者最常见的严重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往往导致病情加重、恶化甚至死亡,既增加医疗费用又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颅脑疾病导致应激性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率16%~47%,应激性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0%~8... 上消化道出血和肺内感染是重症神经内科患者最常见的严重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往往导致病情加重、恶化甚至死亡,既增加医疗费用又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颅脑疾病导致应激性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率16%~47%,应激性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0%~80%[1]。同样患者发生肺内感染的几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如何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是神经内科医生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enternutrition,EN)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11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的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治疗 早期营养支持 脑卒中患者 重症患者 应用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胃粘膜病变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韩刚 刘娟娟 李转霞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支...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 (IgG)、IgM、IgA]、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IL-8]、卒中相关因子[S-100β、淀粉样蛋白A (SA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85%,与对照组的56.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8.43±0.83)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8.71±0.88)分,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4 d后两组间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IgG、TNF-α、IL-6、IL-8、S-100β、SAA、Lp-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IgM、Ig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IgM、IgA水平分别为(2.63±0.75) g/L、(4.25±1.36) 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4±0.33) g/L、(3.31±0.95)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恢复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被引量:27
13
作者 柏屏 彭南海 +1 位作者 徐军华 黄红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7期12-13,共2页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20例因胃癌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术后24h内开始从空肠造口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术前和营养支持7d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体重、体质指数和卡氏行为状...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20例因胃癌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术后24h内开始从空肠造口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术前和营养支持7d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体重、体质指数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7d营养支持治疗,血清白蛋白、体重、体质指数等指标较术前增高,但无显著性(P>0.05);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值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加强护理监护下,胃癌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护理 早期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 注意事项
下载PDF
31例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被引量:26
14
作者 朱丽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9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胃癌术后 护理经验 水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 现代外科治疗 持续胃减压 源性感染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评估 被引量:25
15
作者 宋晓雪 肖海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血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血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入院时,两组APAHCEⅡ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APAHCEⅡ评分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57%(P<0.05),病死率为4.76%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05%(P<0.05)。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重症胰腺炎 护理干预 效果评估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郭飞 张晓阳 +4 位作者 边雅静 武雪亮 苏隽 薛军 屈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住院的胃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5例于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给予肠...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住院的胃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5例于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术前、术后第1、7天的2组患者营养状况(血清PAB、TRF、Alb),IgA、IgG、IgM、CD3^+、CD4^+、CD4^+/CD8^+水平,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排便、下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d血清PAB、TRF、Alb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对照组下降程度大于观察组;术后7 d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明显上升,但对照组仍低于观察组(P<0.05);2组术后1d患者血清IgA、IgG、IgM、CD3^+、CD4^+、CD4^+/CD8^+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但对照组下降程度大于观察组,术后7 d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明显上升接近于术前,但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20.3±3.1)h、首次排气时间(52.5±10.1)h、排便时间(64.1±9.0)h和平均住院时间(12.7±1.8)d,均明显早/短于对照组(31.3±2.0)h、(69.2±11.7)h、(82.5±9.1)h、(16.5±2.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早期给予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胃癌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影响
下载PDF
周期性与持续性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海鸣 周科军 +4 位作者 潘瑞蓉 王涛涛 周晶晶 夏松 王宏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合理的输注方式是确保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1].本研究比较周期性和持续性营养输注方式对胃癌患者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江苏大学附属江滨医院普外科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收治的42例符合要... 合理的输注方式是确保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1].本研究比较周期性和持续性营养输注方式对胃癌患者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江苏大学附属江滨医院普外科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收治的42例符合要求的胃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21例.排除标准:术前炎症急性期及急诊手术者;术前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术前合并糖尿病及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术式、术中输向、术后输血、病理分型等方而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胃癌患者 输注方式 胃癌术后 持续性 周期性 免疫状态 养和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胰腺癌术后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及胃肠功能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宁红建 韦宗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1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胰腺癌术后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及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胰腺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分别...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胰腺癌术后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及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胰腺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检测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例,计算CD4^+/CD8^+;检测IgG、IgA、IgM含量和血清胃肠激素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肽(VI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等;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泻、腹胀、便秘及术后感染等。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两组CD4^+及CD8^+比例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观察组CD4^+/CD8^+较术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观察组IgA、IgG及IgM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两组患血清GAS、MTL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VI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均显著缩短(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腹泻、便秘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可有效保护胰腺癌术后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优于术后常规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早期营养支持 免疫 功能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危重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晓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5期819-820,共2页
目的:考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危重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研究。方法:将我院ICU危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进行传统的胃肠营养,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 目的:考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危重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研究。方法:将我院ICU危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进行传统的胃肠营养,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血糖、血浆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以及鼻饲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清白蛋白指标是(44.5±5.1)g/L、血浆总蛋白指标是(74.1±7.2)g/L,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指标是(42.1±4.3)g/L、血浆总蛋白指标是(69.8±6.7)g/L,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但实验组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指标分别为(5.8±2.3)mmol/L、(5.9±3.9)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胃肠道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ICU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胃肠道起到保护作用,维护机体的内环境稳定,维持营养需求、减少并发症、增加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早期营养支持 胃功能 营养状况
下载PDF
连续血液滤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魏平 韩威 +1 位作者 吕岳 翁以炳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采用连续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肠道黏膜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re core-30,QLO-C30)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显著性(χ~2=3.73,P=0.0308);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降钙素原、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QLO-C3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道黏膜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滤过 早期营养支持 重症胰腺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