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美同盟的“再定义”及其未来趋势 被引量:8
1
作者 金熙德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3-18,共6页
“再定义”后的日美同盟由美国保卫日本、日本借基地给美国的“单向”防卫体制开始向日美“双向”军事合作体制转变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为日美共同干涉地区事务奠定了基础。日美同盟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不会走向解体 ,“美主日从”
关键词 同盟 发展趋势 军事合作体制
原文传递
地缘战略与大国关系:中日关系基本走势的再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朱锋 《日本学刊》 CSSCI 2022年第1期1-21,159,共22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日两国主要通过高层沟通、捐赠物资等手段来合作抗疫。“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话语给双边关系注入了温情。菅义伟上台后,中日两国关系发生逆转,现任岸田文雄首相更是提出了要把“对付中国”作为首要目标。2...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日两国主要通过高层沟通、捐赠物资等手段来合作抗疫。“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话语给双边关系注入了温情。菅义伟上台后,中日两国关系发生逆转,现任岸田文雄首相更是提出了要把“对付中国”作为首要目标。2020年的“疫情外交”对改善和升温中日关系的短暂效应,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在美国实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后,日本以制衡中国为国家安全利益定位的“国家利益论”和“国际贡献论”都变得越发清晰。日本已经成为在中美战略竞争中完全“选边美国”的少数亚太国家。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正在被日本政界似乎铁了心的“制衡中国论”所取代。已经完全超出“周边事态”、一心想要助力美国对华战略遏制的日本,给中国周边外交增加了新的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关系 同盟 战略制衡
原文传递
日美同盟的强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景全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6-30,37,共6页
冷战结束后,日美同盟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在加强。这主要体现在:日美同盟法制框架健全化,磋商与协作机制繁琐化、紧密化,合作领域多元化。其原因涉及谋求同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与同盟运行成本的最小化、同盟国相互约束的强化、同盟参与国... 冷战结束后,日美同盟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在加强。这主要体现在:日美同盟法制框架健全化,磋商与协作机制繁琐化、紧密化,合作领域多元化。其原因涉及谋求同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与同盟运行成本的最小化、同盟国相互约束的强化、同盟参与国国际和国内需要的强化以及同盟过去的收益产生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等。美日同盟的强化对引发新的大规模对抗、合作与平等互利的经济秩序建设、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等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 同盟 外交战略
下载PDF
以理性思维谋求中日关系的跨世纪发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伯江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6,47,共7页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ake on three basic trends: (a) Major part of their composition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bilateral relationship tends to be paralleled acceleratedly with the multi-lat...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ake on three basic trends: (a) Major part of their composition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bilateral relationship tends to be paralleled acceleratedly with the multi-lateral big power relationship network. (b) The key to determine whether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re "full of hope" lies in communica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as well as suspicion-eliminating. (c) The current priority is to reconstruct the mode of relationship, to enlarge cooperation fields and to solidify strategic buttress.II. Although Japan’s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will undoubtedly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and realistic. (a) Nationalism has penetrated into its domestic politics and diplomatic as well as its security policies. (b) Conservative forces will continue to play a dominant role on its political arena while liberal forces will upsurge occationally but will not lead to configuation change. (c) The kernel of its diplomacy and security is to rais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atus, focusing on national interests, independence and self-reliance.III. The triangle of China, Japan and the US is the important perspective for China to consider its Japan policy. (a) Japan’s security issue can not be fundamentally solved by reinforcing Japan-US alliance. (b) The innate fragility of the alliance, namely its value discrepancy is not erased along with the publishing of the new guidelines. (c) Japan’s independent tendency particularly disturbs the US. (d) The triangle will continue to be dominated by the US, whereas the "active pushing and drawing" role of China and Japan cannot be neglected.IV.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requires relevant adjustments in policy making. How to uphold the balance between "stabilizing neighboring surroudings" and "seeking multi-polarization" to achieve the best combination in China’s Japan policy will be one of its most challenging diplomatic project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key to reach this goal includes: (a) controlling co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本经济新闻》 理性思维 跨世纪发 同盟 新国家主义 协调与合作 周边事态 关系 政治大国
下载PDF
日美同盟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聂宏毅 肖铁峰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9-45,共7页
日美同盟在二战后大致经历了"威权同盟"、"互助同盟"和"伙伴同盟"三个阶段,这一同盟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究其原因,是双方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有不断交迭和发展变化的共同战略利益。同盟... 日美同盟在二战后大致经历了"威权同盟"、"互助同盟"和"伙伴同盟"三个阶段,这一同盟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究其原因,是双方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有不断交迭和发展变化的共同战略利益。同盟中的美日两国既相互倚重,又彼此制约,同盟性质也随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发生着嬗变。21世纪,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不断调整和日本的日益强大,日美同盟将对亚太格局的形成与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 亚太安全 国家利益
原文传递
“泛安全化”视域下日本对华政策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蔡亮 《日本学刊》 CSSCI 2022年第6期1-23,149,152,共25页
“泛安全化”意指国家对传统安全概念的边界进行过度扩大的主客体互构进程。在“泛安全化”视域下,日本对华政策的目标设定主要体现为:安全上,持续配合美国全面对华遏压,围绕中国形塑一个有利于日美的战略环境和价值观同盟;经济上,稳固... “泛安全化”意指国家对传统安全概念的边界进行过度扩大的主客体互构进程。在“泛安全化”视域下,日本对华政策的目标设定主要体现为:安全上,持续配合美国全面对华遏压,围绕中国形塑一个有利于日美的战略环境和价值观同盟;经济上,稳固以日美为主导的依附型共生体系,既确保日本的技术优势,又能将中国框限在产业链的中下游;价值观上,以“普遍价值”为遮掩,为持续“借台遏华”谋求正当性。日本专注于“泛安全化”下的过度对抗,既会加深中日两国的互信赤字,更会导致两国关系深陷内外因素反向作用的恶性循环中。中国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定两国关系正确的发展方向,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的、稳定的中日关系”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安全化 同盟 印太战略 俄乌冲突 关系
原文传递
日本对外战略:国家利益视域下的战略机制和政策取向 被引量:17
7
作者 吕耀东 《日本学刊》 CSSCI 2018年第5期18-34,共17页
在2013年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日本官方在二战后首次明确提出国家利益的定义及内涵。日本的首要核心利益是涉及领土问题及恢复国家对外职能的国家"安全利益"。日本基于核心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调整及政治诉求,重点是... 在2013年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日本官方在二战后首次明确提出国家利益的定义及内涵。日本的首要核心利益是涉及领土问题及恢复国家对外职能的国家"安全利益"。日本基于核心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调整及政治诉求,重点是为摆脱战后体制、改变战败国形象,以修宪恢复因战败被剥夺的部分国家对外职能;所采取的强化日美同盟及价值观外交等手段,是为在亚太乃至全球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从长远来看,日本仍将以"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谋求地区乃至国际事务话语权和主导权,力求彻底摆脱战后体制及和平宪法第九条的束缚,实现海外用兵,进而实现政治乃至军事大国化的战略目标。这种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对外战略选择,势必会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对外战略 同盟 战略性外交 价值观外交
原文传递
日本谋求“战略自主”:举措、动因与制约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怀中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118,共21页
安倍重掌政权后,日本加速"正常国家"化,战略自主性显著提升,国家形象乃至政治范式为之一变。安倍政府力促日本战略自主化,背景主要是2017年以来国际环境巨变的综合冲击。日本推进战略自主的举措,突出体现在"同盟之外&qu... 安倍重掌政权后,日本加速"正常国家"化,战略自主性显著提升,国家形象乃至政治范式为之一变。安倍政府力促日本战略自主化,背景主要是2017年以来国际环境巨变的综合冲击。日本推进战略自主的举措,突出体现在"同盟之外"的政策经略:在国际战略上主导全球自贸规则与秩序重构,在地缘战略上主推"印太战略"构想,在大国关系上主打"日中协调"倡议。日本谋求战略自主的动作令世界关注,但也面临着日美同盟、地缘政治、安全认同等内外因素的制约,其影响既有消极性,也存积极面,中国对此应积极引导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自主 安倍外交 同盟 关系
下载PDF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 被引量:11
9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6,12,共6页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杨伯江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至18日访问日本并与桥本龙太郎首相举行会谈。与冷战后的历次日美首脑会谈不同,安全问题成为此次日美东京峰会的核心议题,双方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该...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杨伯江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至18日访问日本并与桥本龙太郎首相举行会谈。与冷战后的历次日美首脑会谈不同,安全问题成为此次日美东京峰会的核心议题,双方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该文件标志着日美以安全条约为基础的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保障 联合宣言 同盟 集体自卫权 关系 亚太地区 安全合作 冷战后 安全同盟
下载PDF
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内涵和外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传剑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日本对于南中国海扼其海上生命线的战略认知自形成之日起便内在地体现出某种连续性,并事实上主导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选择。冷战后,日本积极谋求在该地区扩大政治影响、拓展经济参与、强化军事介入的活动虽然更多还是冠以美日同盟... 日本对于南中国海扼其海上生命线的战略认知自形成之日起便内在地体现出某种连续性,并事实上主导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选择。冷战后,日本积极谋求在该地区扩大政治影响、拓展经济参与、强化军事介入的活动虽然更多还是冠以美日同盟的名义,但其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日渐彰显,不仅严重影响了相关事态的发展,而且必定会对该地区现存的战略结构产生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中国海 南海问题 同盟 关系
原文传递
排他性的“海权论”可以休矣——析日本流行的“海洋国家战略” 被引量:11
11
作者 关希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4,共10页
“海权论”近年来在日本大有流行之势,《呼声》月刊最近登载的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标本。其基本内容是刻意煽动“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对立,主张日本采取“挟美制亚”、“借船出海”的国家战略,从中透露出作者对日本侵略历史的“胜... “海权论”近年来在日本大有流行之势,《呼声》月刊最近登载的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标本。其基本内容是刻意煽动“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对立,主张日本采取“挟美制亚”、“借船出海”的国家战略,从中透露出作者对日本侵略历史的“胜王败寇”式的消极总结,对“美主日从”的日美同盟架构难以摆脱的心理依赖和神学式附会,对中国发展的莫名恐惧与无端仇视以及对21世纪日本生存之道的“战略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论 海洋国家战略 大陆国家 同盟
原文传递
身份与权力:冷战后日本的海洋战略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初晓波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90-103,共14页
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其海洋战略几经沉浮,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和深刻的教训。冷战结束后日本面临国家身份的迷茫,政府积极推动成为海洋国家,确定了"海洋立国"的综合战略,从海洋立法、机构设置、加强军备、强化日美... 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其海洋战略几经沉浮,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和深刻的教训。冷战结束后日本面临国家身份的迷茫,政府积极推动成为海洋国家,确定了"海洋立国"的综合战略,从海洋立法、机构设置、加强军备、强化日美同盟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努力,并将中国视为其主要战略对手。日本的海洋战略对日本未来走向、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的安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战略 海洋国家 海洋立国 同盟 关系
原文传递
多维度对冲与兼容性竞争:“印太构想”下日本的对华战略剖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蔡亮 《日本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1-22,144,148,共24页
中美国力的"一进一退"可以说是国际大变局中最具影响力的体系意义变量。对自诩是西方国家的日本来说,这主要意味着现有的自由国际秩序遭到挑战,日本的角色定位和国家利益驱使它竭力稳定这一秩序,并借此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 中美国力的"一进一退"可以说是国际大变局中最具影响力的体系意义变量。对自诩是西方国家的日本来说,这主要意味着现有的自由国际秩序遭到挑战,日本的角色定位和国家利益驱使它竭力稳定这一秩序,并借此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日本的"印太构想"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个区域性秩序框架。日本意欲联合各方,一方面通过多维度对冲在安全领域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在经贸领域勾勒一个体现日本意图但又容纳中国的多边制度框架,以实现与中国的兼容性竞争。中国应在对此有清醒认知的同时,坚持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动构建互利双赢的中日关系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构想 多维度对冲 兼容性竞争 同盟 关系
原文传递
日美同盟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景全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4,共9页
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展开以及同盟自身的演化,日美同盟出现松绑日本、调整基地、扩边扩容等具体的变化,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承担着基石功能、中介功能、平衡功能以及牵引功能。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牵引下,日美同盟由双重遏制中日... 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展开以及同盟自身的演化,日美同盟出现松绑日本、调整基地、扩边扩容等具体的变化,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承担着基石功能、中介功能、平衡功能以及牵引功能。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牵引下,日美同盟由双重遏制中日向单一遏制中国转化;同盟视野存在突进东海及南海的趋势,严重威胁中国的海洋战略;美国亚太同盟战略出现由重北轻南向南北并重转化,南北对接趋势显现,中国东域战略空间进一步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 国重返亚洲 中国
下载PDF
论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调整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凤岚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5,共5页
日美同盟关系的维持与发展是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尤其是美国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战后日本安全防卫的根本保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美同盟关系也在不断更新内涵和调整功能。2001年“9·11”事件后日美同盟关... 日美同盟关系的维持与发展是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尤其是美国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战后日本安全防卫的根本保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美同盟关系也在不断更新内涵和调整功能。2001年“9·11”事件后日美同盟关系的重新调整,既是对1951年日美安保条约签署以来历次调整的继续,更是对过去的超越;既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全球军事战略重新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客观体现,又是日本借机实现国家利益的主观诉求。日美同盟关系的调整不仅为日本的安全防卫和政治外交政策带来了变化,而且还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战略态势产生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外交 同盟 调整
下载PDF
“同盟困境”管理与日本对华关系变迁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怀中 《日本学刊》 CSSCI 2022年第5期15-39,148,152,共27页
日美同盟对复交50年来的中日关系一直产生着战略性与结构性的影响作用。日本对同盟关系中“被抛弃”困境的经典应对,即强固日美纽带、调整对华策略的双轨路径,对中日关系产生影响。“尼克松冲击”象征的同盟信任危机与中美日关系变动,... 日美同盟对复交50年来的中日关系一直产生着战略性与结构性的影响作用。日本对同盟关系中“被抛弃”困境的经典应对,即强固日美纽带、调整对华策略的双轨路径,对中日关系产生影响。“尼克松冲击”象征的同盟信任危机与中美日关系变动,是促使日本1972年决定快速对华复交的外部重要推手。20世纪80—90年代,日美之间发生贸易摩擦及同盟“漂流”危机,由于冷战结构及“西强中弱”的双重因素加持,日本双轨应对的对华影响总体呈正向或平稳态势。其后中国经济总量超日,日本担心美方“重华轻日”、对华“迁就”,在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大幅强化同盟并开始摸索对华缓和,其双轨应对的效果从此日益呈现正反分化乃至对立。而“特朗普冲击”一度使日本对同盟可靠性产生严重危机感,遂行“拥抱美国”对策以及以对华接近为核心的阶段性“异常”战术对冲。拜登执政后,日本总体上对同盟恢复信心,但俄乌冲突事件使之担忧“东亚有事”时美国的介入方式及程度,遂以激进方式稳固并拴留同盟,在对华强硬的同时也注意规避正面冲突。中日复交50年来,日本的同盟管理成效持续影响着中日关系乃至地区格局,值得关注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 三角 同盟困境 对华政策 关系
原文传递
90年代日美关系的调整及其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听昌 师小芹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6,共16页
关键词 关系 防卫合作指针 亚太地区 同盟 安全合作 冷战后 两国 同盟关系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原文传递
日本的“印太”战略能否成功?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清秀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14,128,共12页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及印度和印度洋地区在全球战略格局中重要性的上升,"印太"作为一个新兴的地缘战略概念受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倡导。日本对"印太"的认知具有明显的海洋中心倾向,并且包含有牵制中国的内...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及印度和印度洋地区在全球战略格局中重要性的上升,"印太"作为一个新兴的地缘战略概念受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倡导。日本对"印太"的认知具有明显的海洋中心倾向,并且包含有牵制中国的内涵。在上述认知的影响下,日本强化西南防卫,介入南海争端,联合美国、澳大利亚及印度牵制和制衡中国。然而日本无法正确评估印度及中国在"印太"中的影响,同时也无法给"印太"建构合理的内容,日本牵制、制衡中国的"印太"战略是不会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 南海争端 亚太地区 海洋安全 同盟 价值观外交
原文传递
日美同盟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江永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6,共8页
在历史上,日本曾经与英国、德国结盟,远交近攻,中国首当其冲,深受其害。二战后,日本与美国结盟,远交近防,曾经造成中日关系的疏远和紧张。21世纪初,伴随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日美同盟出现一种“历史回归性变化”的趋势,这很可能引发和加... 在历史上,日本曾经与英国、德国结盟,远交近攻,中国首当其冲,深受其害。二战后,日本与美国结盟,远交近防,曾经造成中日关系的疏远和紧张。21世纪初,伴随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日美同盟出现一种“历史回归性变化”的趋势,这很可能引发和加深中日之间的战略矛盾。展望未来,如果日本能在美亚之间促进协调与合作,远交近和,中日关系也有可能与日美关系并行不悖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 关系 本军事
原文传递
“特朗普冲击”下的日本战略因应与中日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怀中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共33页
特朗普上台前后,日本一度在心理上受到不亚于"尼克松冲击"的影响。日本的担心集中在全球体系秩序、亚太地缘政治、中日双边争端三大领域会否发生对己不利的变动上。这大体可归因为新时期安倍政府的"中国心结"。作... 特朗普上台前后,日本一度在心理上受到不亚于"尼克松冲击"的影响。日本的担心集中在全球体系秩序、亚太地缘政治、中日双边争端三大领域会否发生对己不利的变动上。这大体可归因为新时期安倍政府的"中国心结"。作为对策,日本在稳住同盟、维护秩序、拓宽外交、加强军事方面采取了主动措施。此类举措及背后的忧患意识近年已显,"特朗普冲击"起到了催化作用。冲击给日本及日美关系带来多方影响,短期内两者不免受到"责权利"等因素的困扰,中长期则利于日本加速迈向政军大国,助推同盟深化尤其是军事安全关系提升。受冲击影响,中日经贸关系或出现一些间接利好因素,但更明显的应是中国周边环境将出现更多的日本身影以及同盟强化与日本自强同时快进的复杂局面。中国对此宜长短结合、多向操作、综合施策,及早做好相应研判与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冲击 本战略因应 同盟 后TPP时代 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