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多余性到无思性:论根本恶的平庸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陈高华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63,共8页
-
基金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MZD011)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阿伦特思想视域下的马克思研究"(13CKS031)
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经典阅读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DUT16RW101)
-
文摘
恶的问题是贯穿阿伦特一生运思的主题,她关于根本恶和恶之平庸的观念并非如人们所以为的那样前后矛盾,而是对同一种恶的不同层面的关切。根本恶指的是极权主义尤其是集中营的暴行,突显的是"多余性";恶之平庸所描述的是艾希曼这个作恶者的形象,突出的是"无思性"。此外,在理论层面上,阿伦特对恶的理解是在与康德争辩,她先是对"根本恶"作出了不同于康德的理解,然后又以"恶之平庸"取代了康德在探究恶的产生上的理解。然而,在走出恶之平庸的路径选择上,阿伦特回到了康德的启蒙精神,强调思考是人的责任。
-
关键词
根本恶
多余性
恶之平庸
无思性
阿伦特
-
Keywords
radical evil
superfluous
banality of evil
remained the duty of man. thoughtlessness
Ahrendt
-
分类号
B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根本恶的平庸——论阿伦特关于恶的思想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高华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年第1期296-311,共16页
-
基金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2015MZD011)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KS031)
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UT16RW1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恶的问题是贯穿阿伦特一生运思的主题,她关于根本恶和恶之平庸的观念并非如人们所以为的那样前后矛盾,而是对同一种恶的不同层面的关切。根本恶指的是极权主义尤其是集中营的暴行,突显的是'多余性';恶之平庸所描述的是艾希曼这个作恶者的形象,突出的是'无思性'。此外,在理论层面上,阿伦特对恶的理解是在与康德争辩,她先是对'根本恶'作出了不同于康德的理解,然后又以'恶之平庸'取代了康德在探究恶的产生上的理解。然而,在走出恶之平庸的路径选择上,阿伦特回到了康德的启蒙精神,强调思考是人的责任。
-
关键词
阿伦特
根本恶
多余性
恶之平庸
无思性
-
分类号
B82-06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论《浮世画家》及《长日留痕》中的平庸之恶
- 3
-
-
作者
强小云
汪家海
-
机构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54-56,共3页
-
文摘
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在其小说《浮世画家》及《长日将尽》中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改变,个体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环境影响,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从而犯下平庸之恶的现象。通过分析小说人物性格复杂性以及面对已发生的平庸之恶的态度,石黑一雄不仅揭示了现代社会人性的复杂性问题,而且还想要警告人们,平庸之恶从未远离现实生活,只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通过思考培养敏锐的判断力才能形成抵抗平庸之恶的内在力量,达到人性的平衡。
-
关键词
石黑一雄
《浮世画家》
《长日将尽》
平庸之恶
公共领域
无思性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