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置管后不同敷贴固定对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73
1
作者 王敬 高玉芳 +2 位作者 陈伟芬 魏丽丽 张宏岩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3M、IV3000、水胶体敷贴3种常用敷贴在PICC置管术后固定导管时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及其成本-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3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组:3M敷贴组(A组)、IV3000组(B组)、水胶体敷贴组(C组),进行对照... 目的:探讨3M、IV3000、水胶体敷贴3种常用敷贴在PICC置管术后固定导管时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及其成本-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3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组:3M敷贴组(A组)、IV3000组(B组)、水胶体敷贴组(C组),进行对照研究。成本只计算材料成本,效果以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为评价标准。结果:3种敷贴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率最高(P<0.05),B组与C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结论:3种敷贴(3M、IV3000和水胶体敷贴)中,经成本-效果分析,在不超过预算成本的基础上推荐优先选择水胶体或IV3000敷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敷贴 接触性皮炎 成本-效果
下载PDF
中心静脉穿刺部位敷贴护理与感染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熊剑秋 冯波 沈翰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2期2129-2130,共2页
关键词 敷贴 护理 穿刺部位 中心静脉穿刺 感染率 相关性研究 完全胃肠外营养 文献 透明 应用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神阙贴敷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效果 被引量:48
3
作者 庄靖卿 杨小妹 《上海护理》 2018年第4期48-50,共3页
胸腰椎骨折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骨折后由于疾病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机体活动量减少,造成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导致易发生便秘等常见并发症。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便秘 穴位按摩 大黄 敷贴 神阙穴
下载PDF
神阙穴敷贴治疗便秘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睿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40-541,共2页
关键词 神阙穴 敷贴 治疗 便秘
下载PDF
中药敷贴疗法治疗哮喘1128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朱瑞群 王忆勤 +3 位作者 朱雷 宫斌 方军 陈坤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13,共4页
以中药2号方、5号方穴位敷贴、离子导入法治疗1128例哮喘患者,910例远期疗效平均为87.7%;218例急性发作患者中,两方治疗组179例总有效为88.8%,对照组39例总有效为68%。治疗前后经肺功能、血浆环核苷酸、皮肤脱敏试验等项检测,证实该疗... 以中药2号方、5号方穴位敷贴、离子导入法治疗1128例哮喘患者,910例远期疗效平均为87.7%;218例急性发作患者中,两方治疗组179例总有效为88.8%,对照组39例总有效为68%。治疗前后经肺功能、血浆环核苷酸、皮肤脱敏试验等项检测,证实该疗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敷贴 哮喘
下载PDF
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虞露艳 应燕 +4 位作者 王秋月 陈朔晖 徐红贞 诸纪华 胡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6-362,共7页
目的将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规范儿科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方法检索静脉输液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原始研... 目的将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规范儿科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方法检索静脉输液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循证资源。通过文献质量评价,纳入2篇指南和1篇系统评价作为证据资源的参考文献。总结12条证据,通过可行性、适宜性和临床意义进行评价,产生7条最佳证据,并转化为4条临床审查指标。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进行证据的临床应用,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查阅护理记录收集数据。以护士每条审查指标执行率、静脉炎和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及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评价证据应用的效果。结果基线审查中外周静脉敷料出现潮湿、松脱和(或)明显污染时护士应更换敷料等3条依从性差的执行项目,在证据应用后执行率显著提高(P<0.001)。证据应用后禁食和非禁食患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证据应用前后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外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可规范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的护理行为,延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学 循证护理学 外周静脉导管 敷贴 导管 留置 静脉治疗
原文传递
穴位按摩敷贴护理联合抗痉挛手法对中风后偏瘫痉挛肢体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顾艳 汤锦丽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敷贴联合抗痉挛手法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痉挛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及敷贴方式进行...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敷贴联合抗痉挛手法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痉挛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及敷贴方式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中医症候进行积分,评定患者肌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或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张力评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按摩敷贴联合抗痉挛手法可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中医症候、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单一抗痉挛手法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敷贴 抗痉挛手法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8
作者 靳宏光 齐锋 姜丽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2期212-213,250,共3页
目的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敷贴组,每组各36例,均予常规治疗,敷贴组加用穴位敷贴。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 目的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敷贴组,每组各36例,均予常规治疗,敷贴组加用穴位敷贴。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敷贴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SAQ积分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P>0.05)。结论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伏邪 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 敷贴
下载PDF
改良移除和粘贴敷贴方法预防PICC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4
9
作者 何华 刘利 +5 位作者 杨靖 张阳阳 王黎红 张亚妮 康国华 张敏 《护理学报》 2019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敷贴移除和粘贴操作方法对PICC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置入PICC患者1 628例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6月置入PICC患者2 45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敷贴移除和粘贴... 目的探讨不同敷贴移除和粘贴操作方法对PICC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置入PICC患者1 628例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6月置入PICC患者2 45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敷贴移除和粘贴方法进行操作,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进行敷贴移除和粘贴。记录2组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不同类型及总体发生率,不同季节2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发生率(χ2=266.445,P<0.001)。观察组PICC患者发生张力性损伤、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表皮剥脱、皮肤撕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毛囊炎、皮肤浸润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同季节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夏季发生率最高,观察组和对照组夏季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38.84%、7.70%。结论对PICC带管患者采用改良方法进行敷贴移除和粘贴可有效预防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但是夏季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较高,是防控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的重要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敷贴 移除 粘贴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不同敷贴对其愈合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10
作者 谭翠莲 汪德清 +2 位作者 邱丽 游多多 廖艳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263-3266,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术后的切口给予不同的敷料,对愈合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医院行乳腺癌治疗的1 680例患者基本情况,对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分为3组,... 目的研究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术后的切口给予不同的敷料,对愈合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医院行乳腺癌治疗的1 680例患者基本情况,对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分为3组,各14例,感染Ⅰ组给予常规无菌纱布敷贴,感染Ⅱ组给予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贴,感染Ⅲ组患者给予康惠尔伤口护理敷料治疗,分析不同敷贴对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效果。结果1 68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42例,感染率为2.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方式为根治术,病理类型为浸润癌,乳腺癌发生转移及患者切口引流天数≥10d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不同的敷贴治疗,其在各时间段上,感染Ⅲ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乳腺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患者术后使用康惠尔伤口敷料可明显改善切口局部的高渗状态,这对于抑制切口处细菌的繁殖,改善细胞代谢、提高患者皮肤抵抗力以及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敷贴 预防效果
原文传递
石墨烯远红外智能理疗护腰(护膝)贴敷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腰腿痛 被引量:19
11
作者 姜新生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22-124,共3页
腰腿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属中医学“腰痛病”和“痹证”等范畴。多因外邪侵袭腰府或腰部外伤,或由肾虚、血瘀等因素导致血液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而导致的腰骶部、臀部及下肢部疼痛。现代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和骶... 腰腿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属中医学“腰痛病”和“痹证”等范畴。多因外邪侵袭腰府或腰部外伤,或由肾虚、血瘀等因素导致血液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而导致的腰骶部、臀部及下肢部疼痛。现代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和骶髂关节紊乱、内脏疾病及癌性疼痛等多种临床疾病均有腰腿部疼痛,该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针刺疗法 物理疗法(专业) 敷贴
原文传递
敷贴-脉冲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游一中 曹晓林 +4 位作者 章一平 李苏明 汤尚怡 汤惠芳 李满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6-87,共2页
采用安慰剂平行双盲对照法,以气道反应性为主要考核指标,观察敷贴-脉冲疗法治疗1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气道反应性明显改善(治疗前:11.25±0.99,治疗后:20.24±1.29。P<0.001);对照组气道反应性无显... 采用安慰剂平行双盲对照法,以气道反应性为主要考核指标,观察敷贴-脉冲疗法治疗1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气道反应性明显改善(治疗前:11.25±0.99,治疗后:20.24±1.29。P<0.001);对照组气道反应性无显著变化(治疗前:10.85±1.17;治疗后:8.53±1.89,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气道反应性变化有显著差异(P<0.001);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证实敷贴-脉冲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敷贴 脉冲 哮喘 气道反应性
下载PDF
不同季节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更换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7
13
作者 彭劲 刘虹 刘平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在不同季节的更换时间,为临床安全使用留置针提供参考。方法将1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按照夏、冬两季各随机分为三组,夏季更换透明敷贴频次为:污染时更换(A组),每日1次(B组),隔日1次(C组);D、E、F组则为冬...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在不同季节的更换时间,为临床安全使用留置针提供参考。方法将1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按照夏、冬两季各随机分为三组,夏季更换透明敷贴频次为:污染时更换(A组),每日1次(B组),隔日1次(C组);D、E、F组则为冬季相同更换频次。结果夏、冬两季三组间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F组静脉炎发生率为0。结论夏季应选择污染时随时更换透明敷贴,冬季应隔日1次更换敷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静脉炎 敷贴 更换时间 夏季 冬季
下载PDF
新型外用敷贴制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秀丽 滕蔚然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3期2420-2422,共3页
敷贴法是将中药方剂制成散剂、膏剂或巴布剂,直接敷贴于患处的方法,通过药物渗透入体内,达到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舒经活络、活血祛淤的效果,靶向性好,敷贴法作为中医外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治疗膝骨关节炎(KOA)临床应用方面作用甚... 敷贴法是将中药方剂制成散剂、膏剂或巴布剂,直接敷贴于患处的方法,通过药物渗透入体内,达到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舒经活络、活血祛淤的效果,靶向性好,敷贴法作为中医外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治疗膝骨关节炎(KOA)临床应用方面作用甚广。该文通过对近年来新型外用敷贴制剂治疗KOA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发病现状、中医外治意义、常见新剂型及其临床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加以阐述,探讨中医外治治疗KOA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医外治 敷贴
下载PDF
生大黄加薄荷油脐部贴敷防治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陆琴 顾羊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5期56-57,6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腹胀便秘患者应用生大黄粉加薄荷油脐部贴敷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2)。对照组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加薄荷油脐部贴敷,观察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腹胀便秘患者应用生大黄粉加薄荷油脐部贴敷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2)。对照组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加薄荷油脐部贴敷,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8%(21/26),高于对照组的54.6%(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加薄荷油脐部贴敷,能有效增加其肠蠕动,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胀 便秘 胸腰椎骨折 敷贴
下载PDF
^(32)P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敬军 王育敏 +2 位作者 王嘉军 马新英 关荣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85-686,共2页
目的针对体表血管瘤的特征,采用32P4种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32P胶体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单纯32P胶体注射治疗、32P胶体注射加32P敷贴法治疗、单纯32P敷贴4种方法治疗体表血管瘤。结果海绵状血管瘤治愈率为91.74%,草莓... 目的针对体表血管瘤的特征,采用32P4种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32P胶体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单纯32P胶体注射治疗、32P胶体注射加32P敷贴法治疗、单纯32P敷贴4种方法治疗体表血管瘤。结果海绵状血管瘤治愈率为91.74%,草莓状血管瘤治愈率为97.36%,混合性血管瘤治愈率为95.60%,蔓状血管瘤治愈率为79.07%,鲜红斑痣治愈率为58.97%。结论32P是治疗体表血管瘤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体表血管瘤 ^32P胶体 治愈率 疗效观察 敷贴 鲜红斑痣 结论 混合性 方法
原文传递
麝香保心丸耳穴敷贴治疗室性早搏100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桂珍 《上海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8-9,共2页
室性早搏多见于青壮年,可由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种疾病引起,其治疗方法有药物、针灸等。我们采用麝香保心丸耳穴敷贴治疗室性早搏100例,并与王不留行子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组优于... 室性早搏多见于青壮年,可由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种疾病引起,其治疗方法有药物、针灸等。我们采用麝香保心丸耳穴敷贴治疗室性早搏100例,并与王不留行子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组优于王不留行子组,P<0.01,临床上有显著意义。本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病人非常乐意接受,不仅发挥了经络穴位的作用,而且发挥了麝香保心丸的药效,两效齐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麝香保心丸 耳穴 敷贴 中成药
下载PDF
敷贴涌泉穴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詹敏 《湖北中医杂志》 2008年第1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中风偏瘫 中药外治法 涌泉穴 敷贴 针刺
下载PDF
“痛经安”敷贴剂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倪建俐 吴敏 阎秀菊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痛经安”敷贴剂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9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用“痛经安”敷贴剂,对照组39例用奥秘痛经贴,均于经前3d敷神阙穴,16h/d,连敷5d。3个... 目的观察“痛经安”敷贴剂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9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用“痛经安”敷贴剂,对照组39例用奥秘痛经贴,均于经前3d敷神阙穴,16h/d,连敷5d。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经血前列腺素(PGF2α)水平变化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4.4%(P<0.05);两组PGF2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痛经安”敷贴剂能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安” 敷贴 痛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醋酸泼尼松炉甘石洗剂治疗敷贴胶布致皮肤过敏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冯艳华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醋酸泼尼松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敷贴、胶布致皮肤过敏患儿的疗效。方法将敷贴、胶布致皮肤过敏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局部采用自制醋酸泼尼松炉甘石洗剂外涂,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外涂,两组均治疗1... 目的探讨自制醋酸泼尼松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敷贴、胶布致皮肤过敏患儿的疗效。方法将敷贴、胶布致皮肤过敏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局部采用自制醋酸泼尼松炉甘石洗剂外涂,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外涂,两组均治疗1次/6h,治疗3d后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醋酸泼尼松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敷贴、胶布引起的皮肤过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皮肤过敏 敷贴 胶布 醋酸泼尼松 炉甘石洗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