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671
1
作者 王学俭 石岩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58,共9页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思政是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重要教育教学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各项战略目标要求高校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文本对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思政是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重要教育教学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各项战略目标要求高校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文本对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基本的梳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教育体系 应对策略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46
2
作者 杨晓慧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8,共5页
“三全育人”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了思政工作的发展规律。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家庭、学校、政府、社会... “三全育人”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了思政工作的发展规律。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方面育人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 高等教育 实践路径 人才培养体系 立德树人 发展趋势 思政工作 教育体系
原文传递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20
3
作者 李政涛 文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6,共10页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最早提出“五育并举”的蔡元培及其时代相比,新时代所提出的“五育并举”,有独特的时代需要和时代问题;“五育融合”给新时代带来的是“教育新体系”;“...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最早提出“五育并举”的蔡元培及其时代相比,新时代所提出的“五育并举”,有独特的时代需要和时代问题;“五育融合”给新时代带来的是“教育新体系”;“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假设”“育人实践”“育人理念”“育人思维”和“育人能力”;“五育融合”难在“日常”“机制”“评价”“主体”和“生态”,它们同时构成了破解“五育难题”的基本维度和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 并举 融合 新时代 教育体系
下载PDF
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98
4
作者 刘承功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8年第6期62-67,共6页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要从教育思想的高度深化认识和理解,要看到它的重要责任就在于价值引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相对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要从教育思想的高度深化认识和理解,要看到它的重要责任就在于价值引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相对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为此,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改进。要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梳理和改造,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着力形成富于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课程育人 教育体系
原文传递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36
5
作者 李世佼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9-121,共3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文章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研究构建了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融合且特色鲜明的"一核心、三平台、九模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渗透融入... 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文章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研究构建了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融合且特色鲜明的"一核心、三平台、九模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渗透融入到各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形成第一、第二课堂互动的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战三位一体"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长效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关保障体系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构建研究
下载PDF
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 被引量:221
6
作者 褚宏启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0,26,共9页
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克服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弊端,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公平不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全部目标,与教育公平至少同等重要的另一个目标是教育效能,即城乡教育对城乡社会发... 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克服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弊端,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公平不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全部目标,与教育公平至少同等重要的另一个目标是教育效能,即城乡教育对城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进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从制度问题入手,改革城乡二元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投入制度、人事制度以及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立严格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 教育二元结构 教育公平 教育体系 教育制度
原文传递
谋划发展 规划未来 被引量:176
7
作者 周济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共7页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 教育体系 学科建设 远程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 被引量:151
8
作者 潘懋元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包括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 ,两者呈非均衡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其核心则是教育质量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高等教育融入终生教育体系。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方面 ,应注意解决好规模...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包括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 ,两者呈非均衡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其核心则是教育质量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高等教育融入终生教育体系。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方面 ,应注意解决好规模速度、资金投入、资源的开发与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政策 中国 教育质量 教育体系 办学模式 教育资源
原文传递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64
9
作者 王岗 邱丕相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6,共6页
在论述中国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预设。表明:改变中国武术教育的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继承、弘扬和发展,必须强化中国武术教育在教育整个过程中的"必须性",牢牢树立武术教育的&q... 在论述中国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预设。表明:改变中国武术教育的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继承、弘扬和发展,必须强化中国武术教育在教育整个过程中的"必须性",牢牢树立武术教育的"国家意识";必须使游离于国学之外的中国武术教育回归到国学范畴中,强化武术教育的"国学意识";必须在大的教育体系中认识到它与西方体育的根本性差异,树立武术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意识";必须认可中国武术中的文化传承使命大于技术传承,牢牢树立武术作为教育的"文化意识";必须明确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载体是"拳种流派",牢牢树立武术教育选择上的"拳种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教育体系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 被引量:94
10
作者 王耀华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7,共8页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王耀华中国的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如果从康有为1898年上书光绪皇帝的《开学校折》算起,已经度过了九十五个春秋;如果从沈心工于1903年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创设"唱歌"课开始,至今亦有九十...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王耀华中国的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如果从康有为1898年上书光绪皇帝的《开学校折》算起,已经度过了九十五个春秋;如果从沈心工于1903年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创设"唱歌"课开始,至今亦有九十个年头。九十余年来,许多音乐教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 中国近现代 理论体系 欧洲音乐 音乐理论 中国新音乐 专业音乐教育 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音乐
原文传递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3
11
作者 邓淇中 周志强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4年第1期33-35,共3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改革中缓解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以及现状,指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存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改革中缓解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以及现状,指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明确、师资严重不足、与专业脱节以及大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思维,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 创业意识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中小学STEAM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113
12
作者 胡卫平 首新 陈勇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9,共9页
STEAM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研究与改革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有效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通过制定STEAM教育政策,加强STEAM学科课程渗透,实施STEAM有效课堂教学,促进STEAM教师专业发展,开设STEAM活动课程,开展STEAM教育科学评价,... STEAM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研究与改革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有效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通过制定STEAM教育政策,加强STEAM学科课程渗透,实施STEAM有效课堂教学,促进STEAM教师专业发展,开设STEAM活动课程,开展STEAM教育科学评价,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STEAM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教育体系 实践 核心素养
下载PDF
继续教育应是一种全民化教育——论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82
13
作者 张伟远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1S期15-19,共5页
无论是从管理机构还是从办学单位来看,我国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及远程教育大都是独立而并存的。本文旨在辨别和分析这四类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我国对继续教育的对象有五种不同的界定... 无论是从管理机构还是从办学单位来看,我国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及远程教育大都是独立而并存的。本文旨在辨别和分析这四类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我国对继续教育的对象有五种不同的界定,主要歧义表现在对继续教育学习者的学历要求、职称要求、在职要求的不同。本研究表明,在继续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在职业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总的来说,这四种教育互相重叠、互相包含。作者认为,这种现状不利于我国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作者进而参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并根据我国教育实情,建立了我国教育系统的构想模型:包括两个系列(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九个层次(从学前教育至博士)、两类对象(全日制学生和在职成人学生)、三种模式(面授教学、远程教学、混合式或整合式教学)。作者最后提出,与知识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应该是全民化的继续教育,而不再是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精英继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 远程教育 教育体系
原文传递
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被引量:82
14
作者 刘育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7,共3页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仍偏重于学制衔接。本文依据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学制衔接模式与非学制衔接模式(内涵式衔接)加以论述,并指出内涵式衔接应成为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学制衔接 涵式衔接 中国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模式 教育体系 发展
下载PDF
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 被引量:74
15
作者 林健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17,30,共4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不论是本科层次还是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论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综合素质的养成.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础,也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不论是本科层次还是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论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综合素质的养成.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础,也是关键。因此,构建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卓越工程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师培养 工程实践 教育体系 能力的培养 社会发展需要 创新精神 研究生层次 培养计划
原文传递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66
16
作者 潘鲁生 《装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本科院校 中国教育 教育事业 学科体系 教育体系 教育策略 专业目录
原文传递
学习社会与终身学习 被引量:61
17
作者 万明春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4-39,共6页
学习社会与终身学习●万明春学习作为人类求生的一种本能和经验的习得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赋予如此丰富的内涵,也从未获得过今天这样崇高的社会地位。人类潜能的勃发,既使人的生存空间无限拓展了,又使人发现了人类自身还蕴藏... 学习社会与终身学习●万明春学习作为人类求生的一种本能和经验的习得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赋予如此丰富的内涵,也从未获得过今天这样崇高的社会地位。人类潜能的勃发,既使人的生存空间无限拓展了,又使人发现了人类自身还蕴藏着核裂变般的智慧潜能。因此,只靠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学习社会 终身教育 “学会关心” 学会负责 学会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 教育体系 世纪教育
原文传递
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6
18
作者 魏银霞 黄可 郭庆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7,共4页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高校,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改革课程教学为重点,以搭建实践平台为核心,以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关键,深入开展适合高校特...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高校,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改革课程教学为重点,以搭建实践平台为核心,以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关键,深入开展适合高校特点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通过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实现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三层次、四平台、四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对学生培养成效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工科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下载PDF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8
19
作者 杜国如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2,共3页
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调研,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新体系,为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和个性化发展的基本教育模式。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改革 个性化发展 中国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要素与体系构建探究 被引量:64
20
作者 李冰洋 黄开胜 艾德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8-253,共6页
在阐述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涵以及分析国内外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特点,提出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法,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师资力量、效果评价、管理保障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在阐述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涵以及分析国内外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特点,提出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法,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师资力量、效果评价、管理保障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重点对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安全教育 教育体系 课程体系 教学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