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87
1
作者 刘宝元 张科利 焦菊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5-350,共6页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参数,国外已有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应用方便的土壤可蚀性定义和指标。国外的指标在我国不适用, 而我国又没有这样的指标。在系统全面查阅和分析60 多年来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参数,国外已有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应用方便的土壤可蚀性定义和指标。国外的指标在我国不适用, 而我国又没有这样的指标。在系统全面查阅和分析60 多年来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 提出我国土壤可蚀性指标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即在15°坡度、20m 坡长、清耕休闲地上,单位降雨侵蚀力所引起的土壤流失量。这一标准的确定对规范土壤可蚀性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 预报 土壤侵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研究 被引量:78
2
作者 王佑民 郭培才 高维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16,共6页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该文根据大量实例资料对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主导因子是腐殖质及粘粒含量;水稳性团粒含量是反映黄土高原土壤抗...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该文根据大量实例资料对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主导因子是腐殖质及粘粒含量;水稳性团粒含量是反映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最佳指标;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可根据土壤腐殖质含量和水稳性团粒含量分为6级;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地域分异是东南部最强、西部居中、而北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
下载PDF
不同治理模式对严重退化红壤抗蚀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2
3
作者 杨玉盛 何宗明 +1 位作者 林光耀 罗学升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2-37,共6页
对长汀县河田严重侵蚀地采取4种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抗蚀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散率、团聚状况、土壤有机质、土粒团聚度、总孔隙度、通气度等指标基本上能表征该地土壤抗蚀性;不同治理模式抗蚀性大小顺序为:模式Ⅳ>模式Ⅲ>模式... 对长汀县河田严重侵蚀地采取4种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抗蚀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散率、团聚状况、土壤有机质、土粒团聚度、总孔隙度、通气度等指标基本上能表征该地土壤抗蚀性;不同治理模式抗蚀性大小顺序为:模式Ⅳ>模式Ⅲ>模式Ⅱ>模式Ⅰ。采用合适的生物措施(乔、灌、草结合)、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是治理严重退化红壤区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治理模式 马尾松 杨梅 土壤退化 分散率 有机质
下载PDF
马尾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抗蚀性研究 被引量:83
4
作者 史东梅 吕刚 +1 位作者 蒋光毅 卢喜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9,共5页
以退耕黄壤坡地为对照,对18年生黄壤马尾松林地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林地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地演变为具有复层结构的针阔混交林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和粉粒含量有所提高,土壤表层粘... 以退耕黄壤坡地为对照,对18年生黄壤马尾松林地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林地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地演变为具有复层结构的针阔混交林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和粉粒含量有所提高,土壤表层粘粒含量和不同层次的砂粒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增大,林地土壤持水性和透水性得到了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林地土壤干筛团聚体以5~2 mm大团聚体为主,湿筛团聚体则以1~0.5 mm细团聚体为主,且在0~20 cm,20~40 cm,40~60 cm的土壤剖面中均高于对照地.马尾松林地微团聚体变化的总趋势是>0.01 mm的粗粉沙粒级的大团聚体减少,而<0.01 mm的微团聚体含量增加,尤其是0.005~0.001 mm的细粉沙粒级;马尾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也综合反映在抗蚀性能方面,在0~20 cm,20~40 cm,40~60 cm三个土壤剖面层次其抗蚀性均高于对照地,表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 马尾松 林地
下载PDF
氮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作用 被引量:61
5
作者 袁志钟 戴起勋 +1 位作者 程晓农 张成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2年第3期72-75,共4页
论述了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适量加入氮可以提高奥氏体组织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部分抗腐蚀能力 ;表面渗氮技术 ,如等离子体源渗氮 ,使得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更加优异 同时指出有关氮化物析出的原因、条件以及对力学性能、抗... 论述了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适量加入氮可以提高奥氏体组织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部分抗腐蚀能力 ;表面渗氮技术 ,如等离子体源渗氮 ,使得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更加优异 同时指出有关氮化物析出的原因、条件以及对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的一些负面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氮价格十分低廉、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取代镍以及合金化后展现出的优良性能 ,氮已经成为奥氏体不锈钢重要的合金化元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力学 组织稳定 合金化
下载PDF
土壤抗蚀性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38
6
作者 方学敏 万兆惠 徐永年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土壤抗蚀性研究的发展概况、主要成果和研究方法,分析评价了土壤抗蚀性指标体系、土壤性质与土壤抗蚀性的关系以及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确定方法,还对今后土壤抗蚀性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土壤 土壤侵 因子
下载PDF
黄土区土壤抗蚀性预报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郭培才 张振中 杨开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8-51,58,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黄土区土壤抗蚀性强弱的最佳指标——大于0.25mm风干土水稳性团粒含量的预测方程y=0.42+14.6x,在此基础上将土壤抗蚀性强弱定量地分为极弱、弱、中、强、极强五个等级,据此对黄土区土壤抗蚀性强弱进行了分类评价。
关键词 黄土区 土壤
下载PDF
土壤抗蚀性指标及其适用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高维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0-65,共6页
抗蚀性指标是表示土壤抗蚀性能的特征值。本文通过对黄土丘陵区五(省区)7个点不同类型土壤抗蚀性指标的测定,用典型相关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指标分为水稳性团粒类、原因类和分散类等三类。最佳土壤抗蚀性指标以>0.25mm 水稳性团... 抗蚀性指标是表示土壤抗蚀性能的特征值。本文通过对黄土丘陵区五(省区)7个点不同类型土壤抗蚀性指标的测定,用典型相关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指标分为水稳性团粒类、原因类和分散类等三类。最佳土壤抗蚀性指标以>0.25mm 水稳性团粒的含量为最好;其余指标,特别是分散类中的各指标不宜在本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指标 适用 相关
下载PDF
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抗蚀性差异及其评价模型 被引量:40
9
作者 郑子成 杨玉梅 李廷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9-205,共7页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土壤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文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在土壤理化性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融入生物学指标,对川西低山丘陵区退耕桉树林、退耕杉木林、退耕茶园、退耕枇杷园和退耕撂荒地5种退耕模...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土壤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文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在土壤理化性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融入生物学指标,对川西低山丘陵区退耕桉树林、退耕杉木林、退耕茶园、退耕枇杷园和退耕撂荒地5种退耕模式下土壤抗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个用于表征研究区土壤抗蚀性的指标可优化为>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0.25mm团聚体破坏率、>0.5mm团聚体破坏率、有机质含量及酸性磷酸酶6个指标;5种退耕模式下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退耕杉木林>退耕桉树林>退耕枇杷园>退耕茶园>退耕撂荒地。在此基础上,应用6个优化指标构建了研究区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抗蚀性强、中等、弱3个等级的判别模型,模型总判别正确率为96.7%,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这为完善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性土壤抗蚀性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优化 退耕模式
下载PDF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薛萐 李占斌 +2 位作者 李鹏 刘国彬 戴全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9-72,共4页
提高土壤抗蚀性是防治土壤侵蚀、促进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退耕1a撂荒地作为对照,该研究通过对恢复30a的刺槐、柠条、油松与刺槐-紫穗槐、油松-紫穗槐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土壤抗蚀性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植被... 提高土壤抗蚀性是防治土壤侵蚀、促进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退耕1a撂荒地作为对照,该研究通过对恢复30a的刺槐、柠条、油松与刺槐-紫穗槐、油松-紫穗槐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土壤抗蚀性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抗蚀性均明显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黏粒含量以及土壤颗粒间团聚程度显著提高。采用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粒平均质量直径、团聚度和分散系数等指标计算该区土壤抗蚀性,进行抗蚀性等量评价。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蚀性大小顺序为:油松(PC16)、刺槐(RP21)、柠条(AK18)、油松-紫穗槐(PA17)和刺槐-紫穗槐(RA20),纯林土壤抗蚀性强于混交林。该区采用油松、刺槐和柠条纯林恢复模式效果要优于油松-紫穗槐和刺槐-紫穗槐混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侵 植被恢复模式
下载PDF
商品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演变与抗蚀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26
11
作者 姜培坤 俞益武 徐秋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112-115,共4页
以天然马尾松林为参照 ,分析了 5种人工商品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能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 :5种商品林中 ,毛竹和青梅林土壤粘粒含量出现了明显减少的趋势。早竹和毛竹林土壤大于 1mm大团聚体含量和大于0 .2 5 mm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均... 以天然马尾松林为参照 ,分析了 5种人工商品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能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 :5种商品林中 ,毛竹和青梅林土壤粘粒含量出现了明显减少的趋势。早竹和毛竹林土壤大于 1mm大团聚体含量和大于0 .2 5 mm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均显著高于天然马尾松林 ,0~ 0 .2 m土层分别达到了 34.6 6 % ,73.35 %和 2 7.2 5 % ,6 4 .0 7% ,而人工杉木林和青梅林土壤团聚体含量明显减少 ,茶园土壤则保持和天然马尾松林相同的水平。早竹地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度也显著高于天然马尾松林 ,0~ 0 .2 m土层分别达到了 5 7.6 4 %和 18.74 % ,毛竹和茶园土壤则接近天然马尾松林 ,而人工杉木林和青梅林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度均显示下降。5种商品林中早竹、毛竹和茶园土壤抗蚀能力较强 ,特别是早竹和毛竹土壤抗侵蚀能力超过了天然马尾松林 ,而人工杉木林和青梅林土壤抗蚀能力较弱 ,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人工杉木林 毛竹林 青梅林 早竹林 茶园 土壤物理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抗蚀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8
12
作者 何淑勤 宫渊波 +1 位作者 郑子成 孔祥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2,共6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蚀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岷江柏林地土壤抗蚀性最好,岷江柏幼林和天然次生林地土壤抗蚀性次之,刺槐林地土壤抗蚀性最小。0-10cm土层土壤...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蚀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岷江柏林地土壤抗蚀性最好,岷江柏幼林和天然次生林地土壤抗蚀性次之,刺槐林地土壤抗蚀性最小。0-10cm土层土壤抗蚀性强于10-20cm,且在各土层间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蚀性指数均达显著差异。0-10cm土层,土壤机械组成中砂粒与抗蚀指数、水稳性指数、团聚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中、细粉粒与水稳性指数和结构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分散系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微团聚体组成中,〈0.001mm颗粒与抗蚀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水稳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10-20cm土层,机械组成中砂粒与团聚度、分散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粗粉粒与团聚度、物理性粘粒与结构系数和团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微团聚体组成中,1~0.05mm颗粒与团聚度呈显著负相关。0-10cm土层,抗蚀指数、水稳性指数、结构系数、团聚度与有机质、全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水稳性指数、结构系数、团聚度与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分散系数与有机质、全氮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10-20cm土层,抗蚀指数、水稳性指数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水稳性指数、结构系数与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分散系数与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赣南山地丘陵区崩岗侵蚀阶段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牛德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9-36,共8页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区的一种重要的侵蚀类型,在江西赣南风化花岗岩山地丘陵区发育得相当普遍.根据崩岗形成特点,可将其发育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即网状细沟阶段、阶梯沟阶段、深沟阶段和崩岗扩展阶段.崩岗的形成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区的一种重要的侵蚀类型,在江西赣南风化花岗岩山地丘陵区发育得相当普遍.根据崩岗形成特点,可将其发育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即网状细沟阶段、阶梯沟阶段、深沟阶段和崩岗扩展阶段.崩岗的形成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深厚松散的花岗岩风化物是崩岗的物质基础;暴雨径流和土体自重是崩岗发育的主要动力;地质作用和岩体节理结构可引起抗蚀力的减低;地表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成为崩岗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土壤 风化花岗岩
下载PDF
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振国 黄建成 +1 位作者 焦菊英 白文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的纸坊沟小流域为例,对小流域内退耕地植被恢复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标讲,老荒坡和狼牙刺群落抗侵蚀能力最强,其次是刺槐、沙棘等人工林地,以猪毛蒿为优势种...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的纸坊沟小流域为例,对小流域内退耕地植被恢复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标讲,老荒坡和狼牙刺群落抗侵蚀能力最强,其次是刺槐、沙棘等人工林地,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和农耕玉米地抗侵蚀能力最弱;(2)从土壤团聚度、分散率和分散系数指标看,刺槐和黄刺梅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强,农耕地和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差,人工林地和其它退耕还草地抗蚀性能居中;(3)从土壤生物结皮盖度讲,抗蚀性能为以茭蒿为优势种的群落>以铁杆蒿为优势种的群落>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4)从土壤侵蚀量来看,刺槐和沙棘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强,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弱。综合分析得出抗蚀性能为:老荒坡,狼牙刺>刺槐,黄刺玫,沙棘>柠条>白羊草,茭蒿>铁杆蒿>猪毛蒿,农耕地。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抗蚀性较农耕地不断提高,而与当地老荒坡群落的抗蚀性越来越接近。狼牙刺群落、刺槐和沙棘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好,猪毛蒿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弱,老荒坡各群落抗蚀性能较强,农耕地抗蚀能力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地 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环境水对砂浆、混凝土的侵蚀性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惠兰 黄艳 韩云屏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2-15,47,共5页
本文结合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水质条件,采用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Cl-和Mg2+的复合溶液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水泥及早强水泥的侵蚀性;以及上述复合溶液对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的侵蚀性。并从理论上对、Cl-和Mg2+三种... 本文结合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水质条件,采用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Cl-和Mg2+的复合溶液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水泥及早强水泥的侵蚀性;以及上述复合溶液对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的侵蚀性。并从理论上对、Cl-和Mg2+三种离子在侵蚀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复合溶液 砂浆 混凝土
下载PDF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陈佳 陈洪松 +2 位作者 冯腾 王克林 张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土壤抗蚀性是反映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和<0.05 mm粉黏粒含量等7个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探... 土壤抗蚀性是反映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和<0.05 mm粉黏粒含量等7个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探讨了桂西北喀斯特地区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原生林和次生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P<0.05)高于撂荒地、坡耕地和人工林,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坡耕地和人工林高,但差异不显著。原生林、次生林及撂荒地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及团聚状况显著高于坡耕地及人工林,但其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及分散率显著低于坡耕地;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显著高于次生林,但与原生林、撂荒地和坡耕地差异不显著;人工林土壤分散率则与坡耕地类似,显著低于原生林、次生林及撂荒地;原生林、次生林土壤团聚度与撂荒地、坡耕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人工林;次生林、撂荒地及人工林<0.05 mm粉黏粒含量与原生林、坡耕地差异不显著,但坡耕地土壤<0.05 mm粉黏粒含量显著高于原生林。由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得到土壤抗蚀性强弱顺序为:原生林>次生林>撂荒地>坡耕地>人工林。因此,喀斯特地区人为干扰严重降低了土壤的抗蚀性,耕地通过撂荒方式能够提高土壤抗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北 喀斯特 土地利用类型 原生林 次生林 撂荒地 坡耕地 人工林
下载PDF
浙江省丘陵土壤的抗蚀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章明奎 韩常灿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5-30,共6页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抗侵蚀能力的一项重要参数。本文对浙江省丘陵土壤抗蚀性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 0.25 mm 水稳性团聚体和> 0.5 mm 水稳性团聚体是反映红壤地区土壤抗蚀性较好的指标,并探讨了不同母质类型、土地...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抗侵蚀能力的一项重要参数。本文对浙江省丘陵土壤抗蚀性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 0.25 mm 水稳性团聚体和> 0.5 mm 水稳性团聚体是反映红壤地区土壤抗蚀性较好的指标,并探讨了不同母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剖面深度的土壤抗蚀性的变化规律。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供试土壤按抗蚀性指标分为4 级,并建立了土壤抗蚀性分级的多指标判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土壤 水稳定团聚体 红壤
下载PDF
QPQ技术高抗蚀机理探讨 被引量:28
18
作者 罗德福 李远辉 吴少旭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0,共3页
从抗蚀性的角度探讨了QPQ技术各工序的作用。清洗工序和预热工序可以促进表面渗氮层均匀,避免腐蚀的加剧;盐浴渗氮和氧化工序配合,使工件表面和疏松氮化层的多孔区表面生成致密完整的Fe3O4膜;抛光和二次氧化工序降低了氧化膜产生开裂的... 从抗蚀性的角度探讨了QPQ技术各工序的作用。清洗工序和预热工序可以促进表面渗氮层均匀,避免腐蚀的加剧;盐浴渗氮和氧化工序配合,使工件表面和疏松氮化层的多孔区表面生成致密完整的Fe3O4膜;抛光和二次氧化工序降低了氧化膜产生开裂的可能性,提高了抗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Q技术 盐浴渗氮
下载PDF
结皮土壤的抗风蚀性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晓丽 申向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土壤结皮是土壤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保护层”,它的存在使得土壤变得稳定,使土壤的抗风蚀性有显著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抵抗冬春季节严重的风蚀,因此在干旱荒漠化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壤结皮分为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两类,由于生物结皮的... 土壤结皮是土壤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保护层”,它的存在使得土壤变得稳定,使土壤的抗风蚀性有显著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抵抗冬春季节严重的风蚀,因此在干旱荒漠化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壤结皮分为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两类,由于生物结皮的生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湿度、温度,才可能存活和生长。而物理结皮只要土壤经过干-湿的过程很容易形成。本文通过实地观察,从不同的土质取得的原状土壤结皮样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对土壤物理结皮的形成,与土壤的含水量、颗粒组成、含盐量等的关系,以及对土壤抗风蚀性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便使其在干旱、寒冷地区土壤荒漠化防治中受到足够的重视,减少人为因素对土壤结皮的破坏,利用人为手段促使结皮的形成,减少冬春季节风沙对土壤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结皮 耕地 普通草地
下载PDF
砒砂岩的矿物成分及其抗蚀性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长明 宋丽莎 王立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6,共6页
砒砂岩是一种特殊的泥岩、泥沙岩,是黄河中下游粗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试验,观测了砒砂岩的耐水性,测试了砒砂岩的抗压强度、颗粒粒径分布、最大干密度等物理性能指标,利用X射线衍射测试了砒砂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并通过光学电镜和... 砒砂岩是一种特殊的泥岩、泥沙岩,是黄河中下游粗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试验,观测了砒砂岩的耐水性,测试了砒砂岩的抗压强度、颗粒粒径分布、最大干密度等物理性能指标,利用X射线衍射测试了砒砂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并通过光学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砒砂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砒砂岩力学强度在0.4~2.8 MPa之间,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和赤铁矿,氧化物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钙。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砒砂岩结构疏松,孔隙较多,胶结物质主要为碳酸盐和黏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矿物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