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菜蛾抗性治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被引量:86
1
作者 冯夏 李振宇 +9 位作者 吴青君 谌爱东 吴益东 侯有明 何余容 李建洪 谢圣华 章金明 符伟 马春森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7-253,共7页
针对我国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严重为害及高抗药性的现状,在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和西南等具代表性地区开展小菜蛾灾变规律、抗性监测及治理、越冬迁飞、抗性机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灾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 针对我国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严重为害及高抗药性的现状,在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和西南等具代表性地区开展小菜蛾灾变规律、抗性监测及治理、越冬迁飞、抗性机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灾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小菜蛾的年发生世代从北至南呈逐渐增加趋势,各地小菜蛾发生起始峰时间从南至北逐渐向后推移,每年不同区域有一至两个发生高峰,年度间受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素、天敌等生物因子以及耕作制度等人为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抗性监测及治理研究显示,全国5个十字花科蔬菜主产区小菜蛾对11种代表性杀虫剂都有较强的抗药性,不同药剂在全国的抗药性水平有很大差异,在华南、西南和华东十字花科蔬菜主产区抗性水平相对较高,华中和华北呈现抗性上升趋势,并根据抗性监测结果制定区域性抗性治理策略。越冬和迁飞研究证明,武汉至驻马店区域为小菜蛾的越冬北限,小菜蛾存在远距离迁移的特性,并确定小菜蛾有迁入迁出和迁入定殖两种迁飞模式。抗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对Bt制剂、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和丁醚脲的抗性遗传方式不同,各药剂交互抗性普也存在差异。可持续防控技术方面,制定了适合各区域的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并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建立了45个示范基地,依区域不同分别示范推广具区域特色的以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合理用药为主的可持续防控等技术,累计印刷技术宣传手册16万份,培训各类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5.19万人次,累计示范面积近4万公顷,带动技术示范近20万公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抗性监测 抗性治理 抗性机理 可持续控制 示范推广
原文传递
2010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抗性调查研究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85
2
作者 邵振润 周明国 +3 位作者 仇剑波 杨荣明 刁亚梅 张帅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5-389,共5页
分析了2010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研究了赤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抗药性的群体分布与发展动态,并提出了今后防治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抗性监测 防控对策
原文传递
番茄灰霉菌的多重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丁中 刘峰 +2 位作者 王会利 吴春先 慕立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2-456,共5页
从山东 3个用药情况不同的保护地番茄上 ,采集番茄灰霉菌进行了番茄灰霉菌 (B .cinerea)对 3种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抗性监测 ,在用药历史长、水平高的寿光丰城 ,灰霉病对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产生多重抗性的菌株出现频率为 5 3 7% ,对多... 从山东 3个用药情况不同的保护地番茄上 ,采集番茄灰霉菌进行了番茄灰霉菌 (B .cinerea)对 3种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抗性监测 ,在用药历史长、水平高的寿光丰城 ,灰霉病对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产生多重抗性的菌株出现频率为 5 3 7% ,对多菌灵、速克灵产生双抗的菌株出现频率为 10 0 % ;在泰安良庄 ,上述菌株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6 8%和 72 7% ;在新建棚区新泰龙廷均为敏感菌株。所有的多菌灵抗性菌株均属高抗菌株 (EC50 >10 0mg/L) ,速克灵抗性菌株均属低抗菌株 (1mg/L <EC50 <10mg/L) ,乙霉威抗性菌株均属低抗菌株 (0 9mg/L <EC50 <4mg/L)。在无药PDA培养基上连续培养 8代后 ,对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的抗性程度并未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 杀菌剂 多重抗药性 适合度 番茄 灰霉菌 抗性监测
下载PDF
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53
4
作者 王鹏 甯佐苹 +4 位作者 张帅 蒋田田 谭利蓉 董嵩 高聪芬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了明确目前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以便制定防治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于2010-2011年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稻区19个褐飞虱种群对五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010年全部监测种群对噻嗪酮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 为了明确目前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以便制定防治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于2010-2011年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稻区19个褐飞虱种群对五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010年全部监测种群对噻嗪酮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为11.3~23.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江西上高2个褐飞虱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15.3~19.7倍)外,其他80%监测种群均已达高水平抗性(40.7~119.7倍),抗性明显上升;两年19个褐飞虱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均为高到极高水平抗性(82.3~1935.8倍),与2006-2009年相比,吡虫啉抗性有再次升高趋势;2010年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6.1~14.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种群为低水平抗性外,其他8个种群均为中到高水平抗性(12.8~62.3倍),较前一年明显上升;两年18个监测种群对毒死蜱均处于敏感到低水平抗性阶段;对吡蚜酮的抗性2010年7个监测种群为敏感-低水平抗性(1.9~5.1倍),2011年全部褐飞虱监测种群均已达中等水平抗性(15.7~25.4倍),暗示随着吡蚜酮的大量广泛使用,褐飞虱对其抗性较高,需要引起生产上的密切关注。为科学治理水稻褐飞虱,应严格执行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吡虫啉 噻嗪酮 吡蚜酮 抗性监测
下载PDF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方法及相对敏感基线 被引量:36
5
作者 陈长琨 李秀峰 +2 位作者 韩召军 李国清 王荫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28,共4页
选用安徽太湖县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自然种群 ,用 6种药剂对 6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并与国内外已知敏感品系的LD50 值比较 ,在证实了该种群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后 ,经室内纯化和连续饲养近 2 0代 ,育成相对敏感品系(TH S)... 选用安徽太湖县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自然种群 ,用 6种药剂对 6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并与国内外已知敏感品系的LD50 值比较 ,在证实了该种群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后 ,经室内纯化和连续饲养近 2 0代 ,育成相对敏感品系(TH S)。为提高试验准确性 ,简化操作 ,使用 4龄幼虫进行抗药性研究。用于测试的 4龄幼虫形态特征为头宽 (0 86±0 0 4)mm ,体重 (8 5± 1 5 )mg ,前胸与头宽之比 1 19± 0 0 4,体长 (10 0± 0 8)mm。在详细观察 4龄幼虫发育历期和形态特征后 ,选用该龄幼虫 ,建立了包括沙蚕毒素、有机磷、杂环类和生物制剂等类的 6种杀虫剂的相对敏感基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抗性监测 相对敏感基线 抗药性
下载PDF
亚洲稻区灰飞虱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林友伟 张晓梅 沈晋良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n)是亚洲稻区的一种重要传毒昆虫。20世纪60年代以来,灰飞虱先后对有机氯、有机磷以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抗性机理主要涉及解毒代谢增强和靶标敏感性下降。随着吡虫啉等新型... 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n)是亚洲稻区的一种重要传毒昆虫。20世纪60年代以来,灰飞虱先后对有机氯、有机磷以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抗性机理主要涉及解毒代谢增强和靶标敏感性下降。随着吡虫啉等新型药剂使用面积的扩大,加强抗性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稻区 抗性监测 抗性治理 传毒昆虫 药剂使用 抗药性 研究进展 解毒 代谢
下载PDF
中国媒介蚊虫对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被引量:40
7
作者 刘斯璐 崔峰 +1 位作者 燕帅国 乔传令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84-189,共6页
蚊虫由于其特殊的行为、生理以及与人类生活关系紧密而成为传播人类疾病的重要媒介,自20世纪化学杀虫剂广泛使用后,蚊虫就与这种环境变化协同进化,即通过生理生化多种机制产生抗药性。该文综述了自90年代以来,我国7种媒介蚊虫尖音库蚊... 蚊虫由于其特殊的行为、生理以及与人类生活关系紧密而成为传播人类疾病的重要媒介,自20世纪化学杀虫剂广泛使用后,蚊虫就与这种环境变化协同进化,即通过生理生化多种机制产生抗药性。该文综述了自90年代以来,我国7种媒介蚊虫尖音库蚊复组、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微小按蚊、雷氏按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对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调查结果。这些媒介蚊虫对两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对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抗性检测比较多的农药是马拉硫磷和敌敌畏,只有少数地区表现为敏感,大部分地区的蚊虫对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近年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大部分检测地区的蚊虫对该类杀虫剂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蚊虫 有机磷类 拟除虫菊酯类 抗性监测
原文传递
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付步礼 曾东强 +3 位作者 刘奎 谢艺贤 邱海燕 唐良德 《农学学报》 2014年第3期28-34,共7页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对当前国内外相关地区的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了该类害虫的抗药性机制,主要包括代谢抗性、靶标敏感性和表皮穿透率下降等。另外,总结了该类害虫的生物检...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对当前国内外相关地区的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了该类害虫的抗药性机制,主要包括代谢抗性、靶标敏感性和表皮穿透率下降等。另外,总结了该类害虫的生物检测、生化检测和分子检测等抗药性监测的相关方法。最后,对该类害虫的抗药性治理进行了总结,包括化学策略、生物策略和农业策略。旨在为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该类害虫的抗药性和生产防治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抗药性 抗性机制 抗性监测 抗性治理
下载PDF
二化螟对杀虫单和甲胺磷抗性监测及田间抗性动态 被引量:24
9
作者 韩招久 韩召军 +2 位作者 陈长琨 王荫长 胡仕孟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4,共2页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一种重要的钻蛀性水稻害虫,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以后,其发生和为害呈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在很多稻区杀虫单和甲胺磷对二化螟田间防效下降,可能是抗药性产生和发展的结果.1999...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一种重要的钻蛀性水稻害虫,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以后,其发生和为害呈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在很多稻区杀虫单和甲胺磷对二化螟田间防效下降,可能是抗药性产生和发展的结果.1999年,作者监测了浙江五个地区和贵州贵阳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和甲胺磷的抗性水平,并定点监测了田间抗性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杀虫单 甲胺磷 抗性监测 田间抗性动态
原文传递
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林拥军 华红霞 +26 位作者 何予卿 杨长举 翟保平 沈晋良 张开军 薛晓峰 傅强 罗举 娄永根 祝增荣 唐启义 吕仲贤 徐红星 郑许松 黄凤宽 彭兆谱 何光存 陈荣智 郭慧芳 陈其志 万丙良 吕亮 林华峰 刘芳 肖汉祥 侯茂林 姚英娟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4-1201,共8页
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预测预报技术、可持续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越南、老挝等境外虫源地及我国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地田间褐飞虱种群仍以2型为主,3型次之。田间小气候是褐飞虱逃避高温的关键因素,褐飞虱在上午气温升高时大量向温度较低的水稻基部20cm范围内转移以逃避高温,将高温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不同栽插方式对褐飞虱发生量有明显影响,手栽稻田褐飞虱发生最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水稻品种、N肥施用水平对褐飞虱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超级杂交稻褐飞虱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常规杂交稻,高N肥施用量促进褐飞虱的发生,且水稻品种与N肥施用量对褐飞虱发生量的影响有明显交互作用。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褐飞虱对吡虫啉有极高水平抗性(168.1~561.5倍),对噻嗪酮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4.2~33.1倍),对氟虫腈为敏感性降低到高水平抗性(2.7~67.7倍),对烯啶虫胺与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筛选出噻虫嗪、吡蚜酮、唏啶虫胺和仲丁威4种高效低毒的防治单剂。研制出3种农药复配新制剂,其中1种新制剂已获得农业部药检所正式登记,且规模化生产,2种新制剂已进入农药登记程序。精细定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7、Bph9、Bph15、BG1222,并找到了它们的近距离共分离分子标记。培育出高产、优质、熟期适宜、含有抗稻飞虱基因Bph14的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储备了一批聚合多抗稻飞虱基因的水稻亲本材料。研发出在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天敌诱集植物,增加褐飞虱卵期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种群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抗性监测 环境友好 示范推广
原文传递
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28
11
作者 沈光斌 周明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采用活体寄主法和离体含药平板法 ,测定了 1999年安徽省滁州市田间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结果表明 ,在水稻活体上存在噻枯唑抗药突变体 ,其比例为 6 7 6 5 % ,比 1997、1998年有较大程度升高 ,但是离体含药平板上未能监测到... 采用活体寄主法和离体含药平板法 ,测定了 1999年安徽省滁州市田间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结果表明 ,在水稻活体上存在噻枯唑抗药突变体 ,其比例为 6 7 6 5 % ,比 1997、1998年有较大程度升高 ,但是离体含药平板上未能监测到抗药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噻枯唑 抗药性 杀菌剂 抗性监测
下载PDF
应用单雌系F_2代法检测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被引量:19
12
作者 何丹军 沈晋良 +1 位作者 周威君 高聪芬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用单雌系 F2 代遗传方法检测了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 (新棉 3 3 B) Bt毒素蛋白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结果表明 ,河北邱县转 Bt基因棉新棉 3 3 B只种植 1年的情况下 ,棉铃虫自然种群中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5.8× 1 0 - 3 ,该方... 用单雌系 F2 代遗传方法检测了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 (新棉 3 3 B) Bt毒素蛋白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结果表明 ,河北邱县转 Bt基因棉新棉 3 3 B只种植 1年的情况下 ,棉铃虫自然种群中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5.8× 1 0 - 3 ,该方法的灵敏度比区分剂量法和机率分析 (抗性倍数 )法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文章还对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雌系F2代法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基因频率抗性等位基因 Bt毒素蛋白 抗性监测
下载PDF
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药性监测及抗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23
13
作者 贾变桃 沈晋良 刘永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4-169,共6页
用浸叶法监测了江苏丰县、大丰、射阳、阜宁、南京江宁及河南新野6个地区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对虫酰肼的抗性,结果表明:各种群对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为2.1~4.2,属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用虫酰肼筛选甜菜夜蛾广东深圳种群34代后,与起... 用浸叶法监测了江苏丰县、大丰、射阳、阜宁、南京江宁及河南新野6个地区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对虫酰肼的抗性,结果表明:各种群对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为2.1~4.2,属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用虫酰肼筛选甜菜夜蛾广东深圳种群34代后,与起始种群相比,抗性为17.0倍。筛选前17代,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1,筛选后17代,现实遗传力为0.1519,前半段现实遗传力小于后半段的现实遗传力。整个34代筛选期间,现实遗传力为0.1695。当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1,杀死率为80%~90%时,抗性上升10倍,需要14~18代。试验结果证明甜菜夜蛾对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风险较低。并对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虫酰肼 抗性监测 现实遗传力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灰霉病原菌对多菌灵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慧平 韩巨才 +1 位作者 阎秀琴 张永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93-97,共5页
对从山西各地数十县市采集分离到的188个灰霉病菌菌株[Botrytis cinerea Pers.]对多菌灵的抗性进行了监测。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敏感菌株的平均EC_(50)值为0.0428μg·mL^(-1),EC_(90)值为0.1280μg·mL^(-1);中抗菌株的平均EC_(... 对从山西各地数十县市采集分离到的188个灰霉病菌菌株[Botrytis cinerea Pers.]对多菌灵的抗性进行了监测。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敏感菌株的平均EC_(50)值为0.0428μg·mL^(-1),EC_(90)值为0.1280μg·mL^(-1);中抗菌株的平均EC_(50)值为11.2415μg·mL^(-1),EC_(90)值为128.4351μg·mL^(-1),中度抗性菌株的抗性倍数为262.7倍;由于大多数高抗菌株的抗性太高,无法测得其EC_(50)值,但实验表明,EC_(50)值均大于50μg·mL^(-1),且大部分高抗菌EC_(50)值大于100甚至500μg·mL^(-1),即抗性倍数在1000倍以上。山西各地灰霉菌对多菌灵的抗性均较为严重,晋中、晋南、晋东南和晋北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6%、87.2%、93.5%和100%,除晋北高抗菌株频率较低外(33.3%),其它地区高抗频率均在50%以上。从各地区的抗性情况看,晋南和晋东南较重,晋中和晋北相对则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 病原菌 多菌灵 抗性监测 抗药性 杀菌剂 蔬菜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棉花虫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雒珺瑜 张帅 +5 位作者 任相亮 吕丽敏 张利娟 姬继超 马艳 崔金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9期100-112,共13页
近10年我国棉花生态区域发生了变化。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棉田主要虫害发生特点、抗性发展趋势、绿色农药应用及生物生态调控技术、害虫防治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等,指出了目前我国棉田主要害虫防治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展望未来我国棉花害虫... 近10年我国棉花生态区域发生了变化。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棉田主要虫害发生特点、抗性发展趋势、绿色农药应用及生物生态调控技术、害虫防治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等,指出了目前我国棉田主要害虫防治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展望未来我国棉花害虫研究的方向,为我国棉花害虫的进一步研究和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田害虫 发生特点 抗性监测 监测预警 调控机制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及其抗性治理策略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西莉 苗建强 张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1-936,共16页
随着现代高活性的选择性杀菌剂的研发和广泛使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这已成为植物病害化学保护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阐释了抗药性相关术语的定义,概述了病原菌的抗药性现状,并从自然选择和诱导突变两种学说的角度分析... 随着现代高活性的选择性杀菌剂的研发和广泛使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这已成为植物病害化学保护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阐释了抗药性相关术语的定义,概述了病原菌的抗药性现状,并从自然选择和诱导突变两种学说的角度分析了抗药性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抗药性群体流行与病原菌自身特点、杀菌剂类型和作用机制等影响因子密切相关,综述了抗药性风险评估、抗药性机制、抗药性进化以及抗药性常规和分子检测方法等内容。最后,提出了抗药性治理的目标和策略,即根据抗药病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设计抗药性治理短期和长期策略,特别是需进一步加强对新药剂和新防治对象开展抗药性风险评估、制定抗药性管理策略、建立再评价机制等。综上,明确植物病原菌抗药性发生发展特点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对进一步开展植物病害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菌 杀菌剂 抗性风险 抗性监测 抗性机制 抗性治理
下载PDF
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发生动态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曲明静 韩召军 +3 位作者 许新军 邵晓玲 田学志 符明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2,共5页
对浙江省苍南县稻田第一代二化螟的抗药性进行了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灭多威和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上升迅速,尤其是对三唑磷的抗性达到极高抗水平(2367.3);对水胺硫磷与甲胺磷抗性变化不大;而对氟虫腈的抗性则有所下降。... 对浙江省苍南县稻田第一代二化螟的抗药性进行了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灭多威和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上升迅速,尤其是对三唑磷的抗性达到极高抗水平(2367.3);对水胺硫磷与甲胺磷抗性变化不大;而对氟虫腈的抗性则有所下降。在室内用三唑磷对采自浙江省苍南县的二化螟进行连续14代筛选,结果抗性由203.3倍上升到3272.6倍,室内三唑磷筛选抗性的现实遗传力(h2)为0.3105,表现出较大的抗性风险。生物适合度的实验表明,抗性品系、田间抗性种群的生物适合度均低于敏感品系。在抗性筛选过程中,当抗性达到1523.7倍(第9代)时,停止筛选,5代后抗性水平下降到327.1倍并保持相对稳定;恢复筛选后,抗性水平又上升。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应采取早期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三唑磷 抗性监测 抗性风险评估
下载PDF
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帅 李永平 +1 位作者 邵振润 郭井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2007-2009年采自浙江、江苏、湖北、四川等地水稻二化螟4龄幼虫对沙蚕毒素类的杀虫单、有机磷类的三唑磷、毒死蜱、苯基吡唑类的氟虫腈及微生物源的阿维菌素等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上述二化螟种群对5种杀虫剂抗性分...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2007-2009年采自浙江、江苏、湖北、四川等地水稻二化螟4龄幼虫对沙蚕毒素类的杀虫单、有机磷类的三唑磷、毒死蜱、苯基吡唑类的氟虫腈及微生物源的阿维菌素等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上述二化螟种群对5种杀虫剂抗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其中浙江、江苏大部分地区供试种群对杀虫单、三唑磷的抗性水平达40倍以上,已普遍产生高至极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产生的抗性水平达22倍以上,已普遍产生中等水平至高水平抗性;对氟虫腈产生的抗性水平达6倍以上,已普遍产生低水平至中等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湖北孝感、四川武胜种群对5种药剂尚未产生抗性或为低水平抗性。本文还对二化螟抗性防控对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抗性监测 防控 杀虫单 毒死蜱 三唑磷 氟虫腈 阿维菌素
下载PDF
中国水稻主产区褐飞虱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22
19
作者 邵振润 张帅 +4 位作者 李永平 沈晋良 龙丽萍 高聪芬 郭井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2006-2009年,用稻茎浸渍法连续监测了广西南宁市、广东阳江市、湖南东安县、福建福清市、江西上高县、湖北孝感市、浙江金华市、江苏通州市和安徽和县共9个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和氟虫腈的抗性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种群对吡... 2006-2009年,用稻茎浸渍法连续监测了广西南宁市、广东阳江市、湖南东安县、福建福清市、江西上高县、湖北孝感市、浙江金华市、江苏通州市和安徽和县共9个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和氟虫腈的抗性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仍处于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阶段(105.5~459.7倍),但2009年监测到东安、孝感、上高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已有下降趋势;褐飞虱种群对氟虫腈的抗性有增长趋势,2006到2009年褐飞虱种群对氟虫腈由敏感至低水平抗性(<6.9倍)发展到了中水平至高水平抗性(13.5~43.3倍);由于2005年吡虫啉在高抗地区的禁用,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上升速度加快,2009年已处于低水平至中水平抗性阶段(7.0~14.4倍)。这表明在吡虫啉、氟虫腈被禁用后,大面积单一使用噻嗪酮进行防治,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有可能加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吡虫啉 噻嗪酮 氟虫腈 抗性监测
下载PDF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文红 高聪芬 +3 位作者 王彦华 庄永林 戴德江 沈晋良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7-202,共6页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在1996—2002年间,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在1996—2002年间,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均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为0.3~3.5倍)。在2005—2007年间,监测到江苏[江浦(JPZY),2005年]和海南[陵水(HNLS),2007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达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8.8倍和19.4倍);其余种群如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湖南[常德(CDTY)]、浙江[余姚(YYLJ)]、江西[新建(XJSM)]、安徽[和县(HXLY)、潜山(QSMC)]及江苏[南通(NTZY)]等地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6~9.1倍);而江西[上高(SGMS)]、浙江[兰溪(LXYC)]和湖北[孝感(XGXC)]3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2.5~4.1倍)。室内饲养22代,用噻嗪酮对1996年采自安徽[安庆(AQNS)]的褐飞虱间断筛选13代,它的LC50下降了30%,筛选前后抗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随后连续筛选15代,抗性倍数达1157.7倍。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已产生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如果连续单一使用噻嗪酮,褐飞虱将具有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噻嗪酮 抗性监测 抗性筛选 现实遗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