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轨道和自主创新 被引量:57
1
作者 柳卸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3,共4页
技术轨道和自主创新柳卸林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本文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根据技术轨道的发展规律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我们知道,在模仿的基础上从事创新,虽可以为我们追赶技术先进国家提供一个较好的起点,可使我们节省资源,少... 技术轨道和自主创新柳卸林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本文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根据技术轨道的发展规律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我们知道,在模仿的基础上从事创新,虽可以为我们追赶技术先进国家提供一个较好的起点,可使我们节省资源,少走弯路。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轨道 自主创新 工业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轨道识别研究——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领域为例 被引量:48
2
作者 杨中楷 刘佳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1-1317,共7页
利用专利及其引文网络进行技术轨道识别研究。阐述技术轨道识别的原理,形成技术轨道识别的算法,从理论上提供技术轨道识别及其可视化的可行性。结合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数据,识别并绘制出技术轨道图谱,对主要节点进行重点阐述,探寻技术沿... 利用专利及其引文网络进行技术轨道识别研究。阐述技术轨道识别的原理,形成技术轨道识别的算法,从理论上提供技术轨道识别及其可视化的可行性。结合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数据,识别并绘制出技术轨道图谱,对主要节点进行重点阐述,探寻技术沿革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趋势,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轨道 专利引文网络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原文传递
路径依赖与企业顺沿技术轨道的演化创新 被引量:33
3
作者 杜跃平 高雄 赵红菊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4年第4期52-57,共6页
技术创新中存在着路径依赖已得到国内外创新研究者的一致认可,但一般认为路径依赖会使企业的技术发展"锁定"于某种次优技术状态,并会对某种根本性的技术创新的出现"无动于衷"。但通过将路径依赖融入技术轨道理论,... 技术创新中存在着路径依赖已得到国内外创新研究者的一致认可,但一般认为路径依赖会使企业的技术发展"锁定"于某种次优技术状态,并会对某种根本性的技术创新的出现"无动于衷"。但通过将路径依赖融入技术轨道理论,提出了路径依赖也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顺沿技术轨道的创新(即顺轨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依赖 技术轨道 顺轨创新
下载PDF
高端颠覆性创新的技术演进轨迹和市场扩散路径 被引量:41
4
作者 周洋 张庆普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8,共10页
目前关于高端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仅停留于描述性陈述,亟需系统的理论归纳与提炼.本研究以技术轨道、侵蚀模型以及事实案例为基础,系统分析并归纳提炼了高端颠覆性创新的技术演进轨迹和市场扩散路径.研究表明:高端颠覆性创新依托于技术突破... 目前关于高端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仅停留于描述性陈述,亟需系统的理论归纳与提炼.本研究以技术轨道、侵蚀模型以及事实案例为基础,系统分析并归纳提炼了高端颠覆性创新的技术演进轨迹和市场扩散路径.研究表明:高端颠覆性创新依托于技术突破,经历脱离主流技术轨道、进入高端颠覆性技术轨道的技术演进轨迹,大幅提升当前市场所重视的产品性能,同时在逐渐被市场所需求的新产品性能方面具有重大突破;以较高的初始价格定位于高端分离市场,遵循自上而下的市场扩散路径,从高端分离市场逐渐向主流市场扩散;市场扩散过程在市场需求水平提升以及产品价格下降的共同作用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颠覆性创新 技术演进轨迹 市场扩散路径 技术轨道 侵蚀模型
下载PDF
基于技术轨道的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探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许广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通过对技术轨道概念的分析,指出自主创新应是高技术企业的最终战略选择,阐发了企业应如何正确识别和判断技术的发展趋势,进入并沿着特定的技术轨道实现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
关键词 技术企业 技术轨道 自主创新 持续技术创新 战略选择 发展趋势 探析 新探 概念 特定
下载PDF
技术轨道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33
6
作者 熊鸿儒 王毅 +1 位作者 林敏 吴贵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8,共8页
技术轨道研究作为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所关注的前沿和热点。在全面概述技术轨道的概念、特性和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回顾技术轨道理论在技术发展规律、创新与追赶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出未来可能... 技术轨道研究作为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所关注的前沿和热点。在全面概述技术轨道的概念、特性和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回顾技术轨道理论在技术发展规律、创新与追赶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轨道 技术发展规律 创新与追赶 创新管理
原文传递
技术轨道的跃迁与技术创新的演化发展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立超 刘怡君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技术轨道理论研究对技术创新领域有着多年的认识与实践,但就技术轨道的跃迁与技术创新的演化发展二者之间仍缺乏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当前国家战略转型和产业安全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围绕产业技术轨道的形成演化机理,引入能级跃迁理论用... 技术轨道理论研究对技术创新领域有着多年的认识与实践,但就技术轨道的跃迁与技术创新的演化发展二者之间仍缺乏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当前国家战略转型和产业安全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围绕产业技术轨道的形成演化机理,引入能级跃迁理论用于阐释产业技术轨道的演化规律,并进一步揭示技术轨道跃迁的基本动因、主要类型及触发条件,构建产业技术轨道演化的能级跃迁过程模型,提出一种对产业技术创新演化发展进行合理表征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轨道 技术创新 能级跃迁 演化机制
原文传递
专利引证视角下技术轨道演化与技术锁定识别——以光刻技术为例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武 陈培 Gad David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本研究结合技术轨道特性界定了技术锁定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一种识别技术锁定的新方法。以光刻技术为例,通过构建专利引文网络识别技术主路径,描绘其技术轨道的动态演化,追溯了不同技术来源在不同阶段的技术贡献,并从技术和地域不同层面... 本研究结合技术轨道特性界定了技术锁定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一种识别技术锁定的新方法。以光刻技术为例,通过构建专利引文网络识别技术主路径,描绘其技术轨道的动态演化,追溯了不同技术来源在不同阶段的技术贡献,并从技术和地域不同层面分析了技术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1980-2010年,光刻技术长期处在锁定状态,然而从2010年之后,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光刻技术早期被美国、德国和日本控制,近些年随着技术多样性指数上升,后发国家或地区逐渐兴起,韩国和中国台湾对近期的光刻技术贡献较大,主要集中在光刻胶技术上。中国的光刻技术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尚未出现在技术发展主路径中,技术类别涉及范围有限,技术贡献较小。本研究对于探索技术锁定形成,识别技术机会,破解我国“技术锁定”困局具有重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锁定 技术轨道 专利引文网络 技术主路径 光刻技术
原文传递
行业技术轨道的形成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和矛 李飞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9,84,共6页
根据技术创新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发展的事实,多西第一个提出了技术轨道的概念。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技术轨道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并对行业技术轨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模拟,同时引入逻辑曲线对技术轨道的刚性和突破进行了说明。本文还运用路... 根据技术创新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发展的事实,多西第一个提出了技术轨道的概念。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技术轨道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并对行业技术轨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模拟,同时引入逻辑曲线对技术轨道的刚性和突破进行了说明。本文还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行业技术轨道的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轨道 技术范式 路径依赖
下载PDF
基于专利引用的技术轨道动态分析——以太阳能电池为例 被引量:25
10
作者 黄鲁成 石媛嫄 吴菲菲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8-367,共10页
提出通过观察技术发展阶段,利用专利引文及其所形成的网络识别技术轨道动态性变化的方法。该方法与不分时间阶段的静态技术轨道研究比较,突出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提高了技术轨道上关键技术分析的准确性,可以更好地指导国家、地... 提出通过观察技术发展阶段,利用专利引文及其所形成的网络识别技术轨道动态性变化的方法。该方法与不分时间阶段的静态技术轨道研究比较,突出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提高了技术轨道上关键技术分析的准确性,可以更好地指导国家、地区和企业确定研发战略。结合太阳能电池技术所做的实证研究,不仅对技术轨道动态识别方法进行了说明,也对该技术的技术轨道变化过程做了详细描述,结果表明现阶段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技术轨道已相对稳定,但伴随应用发展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不断得到解决,路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会发生震荡变化,这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进入主流关键路径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轨道 专利引文 动态性 太阳能电池
原文传递
我国高技术企业基于技术轨道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昌年 梅强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基于自主创新的视角,对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并构建了高技术企业“顺轨式”、“跃轨式”和“融轨式”三种自主创新基本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五种途径。
关键词 技术轨道 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企业
下载PDF
专利引证视角下的技术演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娴 方曙 王春华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7,共10页
专利引文信息因反映技术传承关系、容易获取、便于定性定量化研究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技术演化分析。首先从专利引证角度对技术演化研究相关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将主要研究内容总结为技术主题演化趋势分析、技术前沿变迁比较... 专利引文信息因反映技术传承关系、容易获取、便于定性定量化研究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技术演化分析。首先从专利引证角度对技术演化研究相关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将主要研究内容总结为技术主题演化趋势分析、技术前沿变迁比较、技术发展主路径识别、技术演化网络形态特征刻画与发展预测等四类,将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总结为专利引文分析、文本挖掘、技术生命周期经典模型、TRIZ理论、网络分析等五类;分别针对各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评述,逐一总结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最后从研究思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四个方面提出未来技术演化研究的发展方向:体现系统性思想、关注动态性与未来预测性、探索多元化方法体系、开发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演化 技术轨道 技术路径 专利引证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的理论机制与效果测度 被引量:21
13
作者 黄蕊 李雪威 朱丽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52,共9页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赋能机制与量子力学中粒子受激由基态向激发态的跃迁行为异曲同工。在智能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将不断吸收、消化与其技术范式相匹配的数字技术资源,强化产业能级。但文化产业能否长期处于高能级水平,则取决于文化产业技...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赋能机制与量子力学中粒子受激由基态向激发态的跃迁行为异曲同工。在智能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将不断吸收、消化与其技术范式相匹配的数字技术资源,强化产业能级。但文化产业能否长期处于高能级水平,则取决于文化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轨道跃迁的耦合程度。为此,构建了非线性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赋能效果的确具有倒"U"型影响,即数字技术可以在短期提升文化产业的能级水平,但在长期会受到数字技术成熟度、相关制度与环境建设等因素制约。因此,我国应当完善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投入体系,持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健全文化产业科技政策,继而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赋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数字化赋能 技术轨道 效果测度
下载PDF
“卡脖子”技术问题的成因与规避——技术轨道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1
14
作者 邢冬梅 《国家治理》 2020年第45期21-25,共5页
本文以技术轨道作为概念工具分析技术的"卡脖子"现象。技术"卡脖子"现象是技术追随的必然产物,"杀手锏"技术是应对"卡脖子"困境的暂时性、策略性技术。融入世界技术市场与创建新的技术轨道并举... 本文以技术轨道作为概念工具分析技术的"卡脖子"现象。技术"卡脖子"现象是技术追随的必然产物,"杀手锏"技术是应对"卡脖子"困境的暂时性、策略性技术。融入世界技术市场与创建新的技术轨道并举,政府支持与市场主体相结合彰显企业家精神,是规避"卡脖子"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长久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技术 “杀手锏”技术 技术轨道 技术规避
原文传递
广义轨道理论探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吴贵生 林敏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2期1-5,35,共6页
本文认为,不仅存在技术轨道,而且存在其他轨道,如市场轨道、技术组织轨道、商业模式轨道、业务组合轨道等。由此提出广义轨道理论,以期扩展技术轨道理论,为后发企业的追赶提供更宽广的机会空间,为处于追赶阶段的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战... 本文认为,不仅存在技术轨道,而且存在其他轨道,如市场轨道、技术组织轨道、商业模式轨道、业务组合轨道等。由此提出广义轨道理论,以期扩展技术轨道理论,为后发企业的追赶提供更宽广的机会空间,为处于追赶阶段的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战略实施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赶机会 技术轨道 广义轨道理论
下载PDF
基于市场轨道的创新路径研究--以苹果公司为例 被引量:20
16
作者 熊鸿儒 吴贵生 王毅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2-130,共9页
技术轨道理论为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提供了重要启示,但实践中存在的"创新路径多样性"对其提出了挑战。构建了"市场轨道"概念模型,并通过美国苹果公司的创新案例研究论证和剖析了市场轨道的存在及其所对应的创新路... 技术轨道理论为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提供了重要启示,但实践中存在的"创新路径多样性"对其提出了挑战。构建了"市场轨道"概念模型,并通过美国苹果公司的创新案例研究论证和剖析了市场轨道的存在及其所对应的创新路径。基于市场需求的动态演化特性,以满足新需求、打开新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路径是新"市场轨道"创立的结果。"市场轨道"概念模型拓展了技术轨道理论,总结了基于需求导向和利用市场机会进行创新的演化规律,可以丰富企业的创新路径选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轨道 技术轨道 需求导向 创新路径 创新管理
原文传递
沿技术轨道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德林 陈春宝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共6页
沿技术轨道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杨德林陈春宝从对产业技术发展、演进的历史考察中发现,一些产业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另一些类似的技术却没有。这就使人们不禁提出:在新产业技术的产生以及以后演变的过程中是否有某种规律?当然... 沿技术轨道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杨德林陈春宝从对产业技术发展、演进的历史考察中发现,一些产业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另一些类似的技术却没有。这就使人们不禁提出:在新产业技术的产生以及以后演变的过程中是否有某种规律?当然如果确实存在这种规律,而高技术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 技术轨道 技术创新
下载PDF
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演化规律探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黄鲁成 杨学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8,共7页
结合技术创新经济学和协同演化理论的分析范式,从知识、需求、技术链价值分布和技术轨道等视角,深入探析了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协同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演化动力通过知识学习和扩散、需求空间及结构变化、技术链... 结合技术创新经济学和协同演化理论的分析范式,从知识、需求、技术链价值分布和技术轨道等视角,深入探析了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协同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演化动力通过知识学习和扩散、需求空间及结构变化、技术链上各环节价值再分布、技术轨道与技术标准转化等相互促进和制约,进而影响两者的协同演化进程;二者协同演化的主要阶段包括初步协同、强化协同、深度协同和分化协同,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演化动力的交织程度在各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新兴产业 协同演化 知识扩散 技术 技术轨道
下载PDF
基于商业模式轨道的创新路径研究——以中国百货零售产业为例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郭蕊 吴贵生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29,共9页
技术轨道理论是指导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重要理论,但存在局限。提出"商业模式轨道"概念,并通过中国百货零售产业中京东商城和天猫商城的创新案例对比分析了商业模式轨道的存在性、形成过程和对应的创新路径。基于商业模式要素... 技术轨道理论是指导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重要理论,但存在局限。提出"商业模式轨道"概念,并通过中国百货零售产业中京东商城和天猫商城的创新案例对比分析了商业模式轨道的存在性、形成过程和对应的创新路径。基于商业模式要素的演化,以创造新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为导向的创新路径是商业模式轨道的形成结果。商业模式轨道理论扩展了技术轨道理论,为后发企业的创新路径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轨道 技术轨道 创新路径 追赶机会
原文传递
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中国案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春法 姜江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现实发展要求我们进行反思 关于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内生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一直存在着争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在短短24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信息技术产品规模甚... 现实发展要求我们进行反思 关于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内生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一直存在着争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在短短24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信息技术产品规模甚至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中国经济技术实力的增强,中国在沿着既定技术轨道上向上攀升的速度越来越慢,阻力也越来越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没芯没肺"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市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约束也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FDI 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产品 技术产品 技术实力 外国直接投资 案例研究 技术轨道 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