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坑开挖对邻近任意角度建筑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8
1
作者 郑刚 李志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5-624,共10页
实测结果表明,邻近基坑的建筑物与基坑边互不垂直时,基坑开挖将导致墙体同时发生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对与基坑边成一定角度的建筑物,当其跨越坑外沉降槽最低点或沉降曲线上凸区域时,建筑物所产生的扭转变形最为显... 实测结果表明,邻近基坑的建筑物与基坑边互不垂直时,基坑开挖将导致墙体同时发生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对与基坑边成一定角度的建筑物,当其跨越坑外沉降槽最低点或沉降曲线上凸区域时,建筑物所产生的扭转变形最为显著。随着建筑物与基坑距离的变化和建筑物纵墙与基坑边之间夹角的变化,当建筑物位于天然地面沉降挠曲程度较大的位置时,建筑物的挠曲变形对墙体拉应变起主要作用,墙体最大拉应变发生在建筑物纵墙垂直于基坑边,即纵墙与基坑边相互垂直时是建筑物的最不利位置;而当建筑物位于天然地面挠曲程度较小的位置时,墙体的拉应变源于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的共同作用,纵墙墙体的最大拉应变将发生在与基坑边成一定角度的建筑物纵墙上,此时纵墙与基坑边垂直并不是建筑物的最不利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建筑物 有限元法 挠曲变形 扭转变形 角度 距离
下载PDF
坑角效应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郑刚 李志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8-699,共12页
在基坑工程中,当建筑物紧邻基坑坑角时,坑外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将导致建筑物发生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其中,挠曲变形趋势及挠曲程度取决于建筑物所跨区间内土体沉降曲线的挠曲变形特征,而扭转变形则与建筑物同坑角的相对位置紧密相关.在挠... 在基坑工程中,当建筑物紧邻基坑坑角时,坑外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将导致建筑物发生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其中,挠曲变形趋势及挠曲程度取决于建筑物所跨区间内土体沉降曲线的挠曲变形特征,而扭转变形则与建筑物同坑角的相对位置紧密相关.在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的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墙体拉应变将受到坑角效应的显著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对于纵墙平行于基坑边的建筑物,当其距坑角距离小于1倍开挖深度时,坑角效应对建筑物变形起不利作用,显著增大了建筑物的墙体拉应变,即此时建筑物是最为不利的;而当建筑物纵墙垂直于基坑边,且距坑角距离小于1倍开挖深度时,坑角效应对建筑物变形起有利作用,使得建筑物的墙体拉应变显著降低;而当建筑物距坑角距离大于1倍开挖深度时,坑角效应对建筑物墙体拉应变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但墙体拉应变达到最大值,即此时建筑物是最为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角效应 建筑物 有限元分析 挠曲变形 扭转变形
下载PDF
单轴偏心的单层隔震框架结构地震扭转反应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江宜城 唐家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9年第4期57-61,共5页
建立了单轴偏心的单层基础隔震框架结构的运动方程,计算了在不同偏心率情况下结 构模型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对于存在扭转变形的结构来说.随着结构偏心率的增大,基础隔震的效率降低。
关键词 偏心 基础隔震 扭转变形 框架结构 建筑 抗震
下载PDF
作大范围空间运动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锦阳 李彬 洪嘉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6-282,共7页
研究带中心刚体的作大范围空间运动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问题.从精确的应变-位移关系式出发,在动力学变分方程中,考虑了横截面转动的惯性力偶和与扭转变形有关的弹性力的虚功率,用速度变分原理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空间梁的刚-柔耦合... 研究带中心刚体的作大范围空间运动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问题.从精确的应变-位移关系式出发,在动力学变分方程中,考虑了横截面转动的惯性力偶和与扭转变形有关的弹性力的虚功率,用速度变分原理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空间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通过对空间梁系统的数值仿真研究扭转变形和截面转动惯量对系统动力学性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梁 作大范围空间运动 刚-柔耦合动力学 几何非线性 截面转动惯量 扭转变形
下载PDF
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客车骨架强度 被引量:11
5
作者 巢凯年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作者通过对CDK610 5大客车骨架强度计算和评价 ,介绍了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客车骨架强度的过程 。
关键词 强度 ANSYS 有限元软件 大客车 骨架 计算 扭转刚度 扭转变形
下载PDF
孔腔、离层与扭转变形——关于二辊斜轧桶形辊穿孔机与锥形辊穿孔机的讨论 被引量:18
6
作者 田党 李群 《钢管》 CAS 2012年第6期63-68,共6页
简要总结了业界对孔腔、离层和扭转变形这3种典型现象的研究成果,对二辊斜轧桶形辊穿孔机和锥形辊穿孔机的穿孔原理和应用范围作了进一步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析认为,管坯在二辊斜轧桶形辊穿孔机和锥形辊穿孔机上穿制成合格的毛... 简要总结了业界对孔腔、离层和扭转变形这3种典型现象的研究成果,对二辊斜轧桶形辊穿孔机和锥形辊穿孔机的穿孔原理和应用范围作了进一步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析认为,管坯在二辊斜轧桶形辊穿孔机和锥形辊穿孔机上穿制成合格的毛管,就是将顶头置于管坯孔腔前未氧化的疏松区里进行穿孔,消除毛管内折缺陷,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工具设计,消除毛管可能产生的离层缺陷,尽量减小毛管的扭转变形,从而获得穿孔质量、产量和消耗的最佳综合效果。这是二辊斜轧穿孔原理和二辊斜轧穿孔区别于其他穿孔方式的工艺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辊斜轧 桶形辊穿孔机 锥形辊穿孔机 管坯 毛管 孔腔 离层缺陷 扭转变形
下载PDF
钢轨扭转时的水平位移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永兴 练松良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18-23,共6页
分析了钢轨的扭转变形以及扭转变形引起的钢轨水平位移;推导了钢轨扭转角的计算公式,并计算了几组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轨顶水平位移。计算结果表明,钢轨顶面横向位移较大。在分析计算钢轨水平位移时,必须考虑扭转变形。
关键词 铁路 钢轨 水平位移 扭转变形
下载PDF
关于锥形辊穿孔机轧辊转速对毛管分层缺陷影响的讨论 被引量:14
8
作者 田党 《钢管》 CAS 2006年第4期12-16,共5页
指出了锥形辊穿孔机也要和桶形辊穿孔机一样,要重视对穿孔机轧辊转速的控制。难变形钢和合金管坯在锥形辊穿孔机上穿孔,毛管的主要质量问题也是分层缺陷;降低轧辊转速是消除毛管分层缺陷的关键;只依靠大辗轧角,不能消除某些合金毛管分... 指出了锥形辊穿孔机也要和桶形辊穿孔机一样,要重视对穿孔机轧辊转速的控制。难变形钢和合金管坯在锥形辊穿孔机上穿孔,毛管的主要质量问题也是分层缺陷;降低轧辊转速是消除毛管分层缺陷的关键;只依靠大辗轧角,不能消除某些合金毛管分层缺陷;通常所说的斜轧穿孔金属扭转变形这种“连续”的不均匀变形,不是毛管分层缺陷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辊穿孔机 轧辊转速 辗轧角 扭转变形 分层缺陷 讨论
下载PDF
莫尔条纹测量扭转变形角的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乔彦峰 王成龙 +3 位作者 李向荣 高峰端 李波 李耀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32-2139,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栅干涉产生莫尔条纹测量扭转角的高精度光学测角方法。为了验证莫尔条纹测量设备间扭转变形精度的有效性,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实验分析。采用平行光管模拟设备,通过微调机械结构调节平行光管的扭转角来模拟三维物体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栅干涉产生莫尔条纹测量扭转角的高精度光学测角方法。为了验证莫尔条纹测量设备间扭转变形精度的有效性,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实验分析。采用平行光管模拟设备,通过微调机械结构调节平行光管的扭转角来模拟三维物体的扭转变形,在独立的地基平台上进行了方案设计测量实验,并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的设计方案。选择的实验方案首先使CCD靶面在平行光管内像面处安装固定,然后采用滤波细化等图像处理方法得到采集到的莫尔条纹的宽度,进而根据条纹宽度变化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扭转变形量。实验结果表明,当微调机构使平行光管在±7’的视场内旋转时,该方案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莫尔条纹图像,经过算法处理后,当莫尔条纹宽度为1615~1712μm时,扭转角的测量精度为4.3”(3σ)。该方法满足了设备间扭转角高精度测量的要求,为提高光电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变形 扭转角测量 莫尔奈纹 图像处理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弯箱梁桥支座反力及扭转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贻能 刘华 俞博 《公路工程》 2007年第6期34-38,43,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容易出现支座脱空和扭转变形过大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从弯梁桥构造和外界因素等方面着手,采用空间有限元建立全桥仿真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选取一座曲率半径为60 m的弯梁桥,分析不同支座布置方式下的支座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容易出现支座脱空和扭转变形过大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从弯梁桥构造和外界因素等方面着手,采用空间有限元建立全桥仿真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选取一座曲率半径为60 m的弯梁桥,分析不同支座布置方式下的支座反力和扭转变形等问题。结果显示,预应力钢束产生的预加力和日照温差是弯梁桥出现支座脱空和扭转变形过大的主要因素,而布置合理的支座则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箱梁桥 支反力 扭转变形
下载PDF
墩-梁固结的曲线梁桥预应力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邢世玲 徐秀丽 +1 位作者 李枝军 李翊策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了确定预应力作用对墩-梁固结的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制作中墩采用墩-梁固结的曲线连续梁模型桥,进行预应力张拉试验,研究预应力作用对主梁扭转变形和梁端支座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墩-梁固结的曲线连续梁桥,固结墩... 为了确定预应力作用对墩-梁固结的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制作中墩采用墩-梁固结的曲线连续梁模型桥,进行预应力张拉试验,研究预应力作用对主梁扭转变形和梁端支座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墩-梁固结的曲线连续梁桥,固结墩附近梁段在腹板下方钢束作用下发生向内弧侧翻转的扭转变形,在腹板上方钢束作用下发生向外弧侧翻转的扭转变形;张拉预应力钢束使梁端内弧侧支座反力减小、外弧侧支座反力增大;张拉钢束N3过程中,桥墩外弧侧出现环向水平裂缝,与实际桥梁中裂缝出现的位置相反,说明固结墩出现水平裂缝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预应力的方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梁桥 墩-梁固结 预应力 扭转变形 支座反力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精确建模的横向振动工况下螺栓松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传华 王文莉 +1 位作者 林清源 孙清超 《宇航总体技术》 2018年第4期43-51,64,共10页
横向振动是引起螺栓连接结构松动的重要原因。利用Hypermesh软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在建立带有螺纹升角的螺栓连接结构六面体网格精确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基于ABAQUS显式动态分析模块,通过接近实际工况的转角法拧紧螺栓,并施加横向正弦位移载... 横向振动是引起螺栓连接结构松动的重要原因。利用Hypermesh软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在建立带有螺纹升角的螺栓连接结构六面体网格精确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基于ABAQUS显式动态分析模块,通过接近实际工况的转角法拧紧螺栓,并施加横向正弦位移载荷,对横向振动下的螺纹连接结构松动情况进行多阶段、全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并设计了螺栓松动试验台进行螺栓松动实验,验证仿真方法的准确性。主要研究了横向振动前期螺栓扭转变形对螺栓松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振动时的完全滑移先发生于支撑面处;在螺栓扭转变形完全回弹之前,预紧力的下降主要是塑性变形引起的,螺纹啮合处相对滑动不明显,此后,预紧力的下降主要是螺母回转引起的,螺纹处产生明显相对滑动,并提取了螺栓扭转变形回弹为0的节点。通过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结构 横向振动 松动 有限元仿真 实验 扭转变形
下载PDF
层状地基中单桩的扭转变形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胜立 张利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研究了扭矩作用下单桩的扭转变形。采用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方法求解成层土在内部环形荷载作用下的基本解;利用此基本解并考虑桩土位移协调条件,提出了层状地基中单桩扭转变形的半解析方法;通过一匀质地基算例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研究了扭矩作用下单桩的扭转变形。采用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方法求解成层土在内部环形荷载作用下的基本解;利用此基本解并考虑桩土位移协调条件,提出了层状地基中单桩扭转变形的半解析方法;通过一匀质地基算例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并给出了双层地基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地基 单桩 扭转变形 传递矩阵
下载PDF
扭转变形测量的干涉条纹处理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向荣 乔彦峰 +1 位作者 刘微 张尧禹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7-50,共4页
利用光栅干涉原理进行船体扭转变形的测量。有别于传统干涉条纹的信息处理方法,提出了对条纹信息提取求船体扭转变形角的两种方法-条纹倾角法和条纹宽度法。条纹倾角法理论公式与测量坐标系中光栅的位置有关,针对光栅的所有位置关系分析... 利用光栅干涉原理进行船体扭转变形的测量。有别于传统干涉条纹的信息处理方法,提出了对条纹信息提取求船体扭转变形角的两种方法-条纹倾角法和条纹宽度法。条纹倾角法理论公式与测量坐标系中光栅的位置有关,针对光栅的所有位置关系分析,建立了条纹倾角法的统一公式;条纹宽度法理论公式与两光栅在测量坐标系中的位置无关,条纹宽度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变形误差为1.7″,证明测量原理正确,条纹处理方法精度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变形 光栅干涉 条纹倾角法 条纹宽度法
下载PDF
传递矩阵法分析层状地基中桩的扭转变形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胜立 寿汉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78-180,186,共4页
研究了扭矩作用下单桩的扭转变形。采用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方法,求解了成层土在内部环形荷载作用下的基本解;利用此基本解并考虑桩土位移协调条件,提出了层状地基中单桩扭转变形分析的解析方法;并按此理论方法对匀质地基模型进行了数值... 研究了扭矩作用下单桩的扭转变形。采用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方法,求解了成层土在内部环形荷载作用下的基本解;利用此基本解并考虑桩土位移协调条件,提出了层状地基中单桩扭转变形分析的解析方法;并按此理论方法对匀质地基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与已有经典解答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地基 单桩 扭转变形 传递矩阵
下载PDF
机械密封的扭转变形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静 彭旭东 +1 位作者 白少先 李纪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86-3693,共8页
针对机械密封环的典型结构,基于圆环理论,建立了密封环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分析模型。采用圆环理论解析式和有限元法对密封环扭转变形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了密封环的几何结构形状、几何结构尺寸和辅助密封圈的安放位置等因素对密封环扭转... 针对机械密封环的典型结构,基于圆环理论,建立了密封环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分析模型。采用圆环理论解析式和有限元法对密封环扭转变形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了密封环的几何结构形状、几何结构尺寸和辅助密封圈的安放位置等因素对密封环扭转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理论解析法替代有限元法的计算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复杂截面密封环的台阶长或宽各小于4mm时,均可直接忽略台阶对扭转变形的影响;辅助密封圈的安放位置和密封环结构形状对扭转变形量均具有重要影响;密封环尺寸在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其对扭转变形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完善了高压机械密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密封环结构 扭转变形 解析法
下载PDF
考虑平-扭耦联效应的消能减震结构振动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钢 李宏男 李云贵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93,共8页
为深入探讨消能减震结构在发生平-扭耦联变形时的振动反应分析方法,对消能减震结构中消能装置附加阻尼比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了可以考虑平-扭耦联效应的消能装置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即改进变形能比法,并深入研究... 为深入探讨消能减震结构在发生平-扭耦联变形时的振动反应分析方法,对消能减震结构中消能装置附加阻尼比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了可以考虑平-扭耦联效应的消能装置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即改进变形能比法,并深入研究了消能减震结构发生平-扭耦联变形的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如振型叠加法、状态空间解法和直接积分法。选取2个偏心结构对建立的计算模型和相关结论进行了验证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变形能比法求解的消能减震装置附加阻尼比与精确解(复模态理论)结果相接近,3种动力分析方法在求解消能减震结构发生平-扭耦联变形时均具有较高精度,可用于此类工程抗震设计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结构 扭转变形 附加阻尼比 偏心结构 数值分析 多维地震动
原文传递
制动胶管编织骨架层正交各向异性力学性能与管体扭转变形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一川 刘枫 +4 位作者 符寿康 王亮燕 孙克俭 李凡珠 卢咏来 《橡胶工业》 CAS 2020年第2期83-90,共8页
采用代表体积单元理论的细观力学分析法,推导出制动胶管纤维编织骨架层(简称编织层)正交各向异性力学性能分析方法,并通过编织层轴向拉伸试验对等效拉伸模量进行验证;开发了编织层的快速建模和等效力学性能分析软件,基于编织层的正交各... 采用代表体积单元理论的细观力学分析法,推导出制动胶管纤维编织骨架层(简称编织层)正交各向异性力学性能分析方法,并通过编织层轴向拉伸试验对等效拉伸模量进行验证;开发了编织层的快速建模和等效力学性能分析软件,基于编织层的正交各向异性本构方程建立了制动胶管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扭转变形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表明制动胶管编织层正交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和管体扭转变形的仿真分析方法均合理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胶管 编织骨架层 正交各向异性 力学性能 扭转变形 仿真分析
下载PDF
高压干气密封扭转变形结构因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静 彭旭东 +2 位作者 白少先 孟祥铠 李纪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3-552,共10页
基于圆环理论以及气体润滑理论,以复杂截面机械密封环为研究对象,建立密封扭转变形无量纲分析模型;提出了干气密封端面膜压引起端面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并基于该法,采用多因素优化法研究密封环结构和辅助密封圈安放位置等因素对其扭转... 基于圆环理论以及气体润滑理论,以复杂截面机械密封环为研究对象,建立密封扭转变形无量纲分析模型;提出了干气密封端面膜压引起端面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并基于该法,采用多因素优化法研究密封环结构和辅助密封圈安放位置等因素对其扭转变形的影响规律,以期使结构影响规律化.结果表明:采用解析法与集中法计算膜压扭转变形是可行的;各结构参数对扭转变形的影响规律及程度不同;扭转角随台阶半径比π2、长度比π3、O型圈位置的长度比π5的增大而增大,随宽度比π4、内径ri的增大而减少;扭转角在π4≤3.5时随长宽比π1的增大而减小,当π4】3.5时,随π1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π1=2~3间形成最大值;π1值相比π2值,对扭转角影响不大;相比π1、π2、π3和π4的影响,ri和π5影响较小,相比密封结构,O型圈位置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干气密封 结构 扭转变形 多因素优化
下载PDF
带BRB的不规则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秀丽 蔡建辉 《甘肃科学学报》 201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对不规则结构,当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偏差较大时,应考虑扭转的不利影响.针对高烈度区抗侧刚度与抗扭刚度不足的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布置屈曲约束支撑以满足弹性位移角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对不满足要求的楼... 对不规则结构,当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偏差较大时,应考虑扭转的不利影响.针对高烈度区抗侧刚度与抗扭刚度不足的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布置屈曲约束支撑以满足弹性位移角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对不满足要求的楼层加屈曲约束支撑.对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屈曲约束支撑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的要求,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不规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变形,具有良好的耗能减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层间位移角 扭转变形 ANSYS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