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5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年中国细菌性痢疾监测分析 被引量:68
1
作者 隋吉林 张静 +3 位作者 孙军玲 常昭瑞 张伟东 王子军 《疾病监测》 CAS 2010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目的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细菌性痢疾(菌痢)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分析中国菌痢流行特征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中国细菌性痢疾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中国菌痢的发病死亡呈下... 目的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细菌性痢疾(菌痢)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分析中国菌痢流行特征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中国细菌性痢疾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中国菌痢的发病死亡呈下降趋势,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发病高峰为6-8月;全国20个监测点采集的7764份样本志贺菌总的阳性检出率为8.73%(678/7764),病原菌型监测显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分别占67.26%(456/678)和32.74%(222/678),志贺菌株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等药物敏感。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国家级菌痢监测点的主动监测可相互补充,对指导全国菌痢防控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痢疾 志贺 监测
原文传递
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细菌性痢疾疫情特点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2
2
作者 常昭瑞 孙强正 +2 位作者 裴迎新 张静 孙军玲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7期528-532,共5页
目的对2012年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细菌性痢疾(菌痢)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态势,了解不同地区菌型及菌株耐药情况,为菌痢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及国家监测... 目的对2012年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细菌性痢疾(菌痢)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态势,了解不同地区菌型及菌株耐药情况,为菌痢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及国家监测点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发病率(15.29/10万)较2011年下降13.22%。<6岁及>65岁人群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0岁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215.02/10万),其次为1岁组婴幼儿(99.83/10万)。菌痢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4月病例数开始上升,6—9月达高峰。2012年报告的12起菌痢暴发疫情11起发生在学校;5起为食源性传播,4起为水源性传播;10起疫情经实验室确诊,其中8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2012年国家级监测点病原监测结果显示:以福氏志贺菌为主(69.93%),未分离到痢疾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以福氏2a为主(53.33%)。菌型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分离到的志贺菌株耐药较为普遍,不同地区菌株耐药性存在差异。结论 2012年全国菌痢发病率延续1999—2011年的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0岁组儿童发病率高,需要引起关注。随着耐药菌株增多及流行菌株的变迁,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监测
原文传递
志贺菌流行菌株耐药性及R质粒的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丁建强 马亦林 +1 位作者 龚正 陈亚岗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调查志贺菌在流行季节的主要血清型和耐药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志贺菌157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和R质粒接合试验。结果除1株为宋内志贺菌外其余156株均为福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 目的调查志贺菌在流行季节的主要血清型和耐药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志贺菌157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和R质粒接合试验。结果除1株为宋内志贺菌外其余156株均为福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达85%以上。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也有27.6%,仅有的1株宋内志贺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均耐药。耐诺氟沙星的细菌的R质粒接合试验的阳性率为51.2%。结论福氏志贺菌是主要的血清型,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R质粒 药敏试验 性痢疾
原文传递
国家监测点2005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余华丽 常昭瑞 +4 位作者 张立实 张静 李振军 徐建国 冉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分析2005年国家监测点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药敏结果。方法用WHONET 5.4软件对国家监测点的志贺菌药敏试验结果(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福氏志贺菌最为常见,占75.5%;其次为宋内志贺菌,占24.4%。②志贺菌分离株对四环... 目的分析2005年国家监测点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药敏结果。方法用WHONET 5.4软件对国家监测点的志贺菌药敏试验结果(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福氏志贺菌最为常见,占75.5%;其次为宋内志贺菌,占24.4%。②志贺菌分离株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90.0%;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低,为6.1%。③志贺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五重及其以上的多重耐药率占54.9%。④不同省份志贺菌优势菌型和耐药谱有差异。结论志贺菌的耐药现状不容乐观,三代头孢菌素仍是治疗志贺菌感染的较好选择。志贺菌优势菌型和药敏特征需要连续监测,才能及时了解病原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抗生素 药敏实验 血清分型 监测
原文传递
多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 被引量:40
5
作者 石晓路 扈庆华 +6 位作者 张佳峰 李庆阁 王冰 林一曼 庄志雄 刘小立 张顺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沙门菌侵袭性基因invA和ssaR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同色荧光标记,用于同体系检测沙门...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沙门菌侵袭性基因invA和ssaR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同色荧光标记,用于同体系检测沙门菌。志贺菌根据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加入沙门菌检测体系中,建立三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同时对沙门菌、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69-93 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 CFU/ml或1-2 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该反应体系同时检测134株沙门菌和67株志贺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等共1100份同时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569份沙门菌实时PCR阳性,其中551份沙门菌培养阳性;42份志贺菌实时PCR阳性,其中41份志贺菌培养阳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时间2 h至1 d。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沙门菌和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初筛及预防医学门诊的健康人群体检,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 志贺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同步检测
原文传递
主动外排系统acrAB在志贺菌中分布和表达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海燕 段广才 郗园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研究志贺菌患者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机制。方法检测志贺菌中有无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结构基因acrAB-tolC在临床分离菌株中的分布;Northern-blots测定acrAB-tolCmRNA表达水平。结果所有志贺菌分离株染色体中均发现有acrAB-tolC基因,... 目的研究志贺菌患者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机制。方法检测志贺菌中有无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结构基因acrAB-tolC在临床分离菌株中的分布;Northern-blots测定acrAB-tolCmRNA表达水平。结果所有志贺菌分离株染色体中均发现有acrAB-tolC基因,未发现acrAB-tolC基因缺失株;发现4株多重耐药株acrA基因实变,1株敏感野生tolC基因突变,未发现acrB基因突变株。多重耐药株acrA基因mRNA水平显著高于敏感野生株(P<0.05),acrB基因和tolC基因mRNA水平与敏感野生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外排系统acrA基因高表达导致临床分离志贺菌产生多重耐药性;acrAB-tolC的表达可能受多种耐药操纵子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主动外排 多重耐药
下载PDF
2013-2017年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特点和流行特征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艳 张晓蕾 +2 位作者 李金平 朱东 张田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医院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1 937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937例粪便标本中阳性病例376例,...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医院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1 937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937例粪便标本中阳性病例376例,阳性率为19.41%,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0株占29.26%,副溶血性弧菌83株占22.07%,沙门菌119株占31.65%,志贺菌64株占17.02%;<10岁患者无病原菌检出,21~30岁、41~50岁及51~60岁患者阳性检出率均≥15%,其余年龄组检出率均较低;1、2、11和12月病原菌检出率较低,而6~8月检出率较高,6月份检出231例,7月份检出493例,8月份检出462例;64株志贺菌中宋内志贺菌49株占76.56%,其余为F2a(12.50%)、F4c(7.81%)、F2b(3.13%);83株副溶血性弧菌以O3:K6型为主,共60株占72.29%,其余血清型较分散;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分别占65.45%和34.55%;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中肠炎39株占32.77%,鼠伤寒28株占23.53%,猪霍乱21株占17.65%。结论感染性病原菌主要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志贺菌为主,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应加强优势病原型别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病原 沙门 大肠埃希 副溶血性弧 志贺
原文传递
2003-2007年西安市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晓宇 吴守芝 +1 位作者 李一航 王春娟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了解并掌握西安市腹泻病的发生、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细菌性病原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3-2007年对西安市腹泻病哨点监测医院中就诊的急性腹泻病患者,用肛拭子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增菌后,分别接种4... 目的了解并掌握西安市腹泻病的发生、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细菌性病原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3-2007年对西安市腹泻病哨点监测医院中就诊的急性腹泻病患者,用肛拭子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增菌后,分别接种4种培养基(碱性蛋白胨水、SS、EMB、中国蓝平板)作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以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验。结果从1310份粪便标本中,检出各种病原菌90株,检出率6.87%。其中志贺菌占85.56%,还有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2003-2007年检出的阳性菌群中未发现霍乱弧菌,主要以志贺菌为主,初步揭示了西安市细菌性腹泻病原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病原 志贺 监测
下载PDF
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梅基 张小梅 +5 位作者 强丽红 陈安明 张景辉 王彦博 卢旭升 仇文轩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食源性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食源性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DEC 4种病原菌的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从1003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300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9.9%。DEC的检出率最高(29.1%,292/1003),其次是沙门菌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100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1,女性患者致病菌检出率(31.8%,136/428)高于男性(28.5%,164/575);19~59岁和≤5岁年龄组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1.5%(76/241)和30.6%(188/615)。致病菌的检出主要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7株沙门菌经PFGE分型后分为6种带型,存在1次聚集。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5.7%(6/7),多重耐药株有6株;1株福氏志贺菌2a型是七重耐药菌株;292株DEC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氯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均>8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0.8%,236/292),多重耐药菌株占75.3%(220/292)。结论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DEC检出率最高,19~59岁年龄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为主要流行季节,菌株的耐药性较强,耐药谱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致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特征 沙门 志贺 副溶血性弧 致泻大肠埃希
原文传递
江苏省2008年~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钱慧敏 庄菱 +4 位作者 董晨 周璐 谈钟鸣 鲍倡俊 汤奋扬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8年~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菌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生化条鉴别菌株,用血清玻片凝集鉴定菌型,K-B法确定药物敏感性。结果:498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344株,其中F2a占36.16%;宋内氏志贺菌150...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8年~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菌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生化条鉴别菌株,用血清玻片凝集鉴定菌型,K-B法确定药物敏感性。结果:498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344株,其中F2a占36.16%;宋内氏志贺菌150株,鲍氏志贺菌4株。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萘啶酸耐药率最高,为73.69%,其次为四环素(72.89%),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50%。〉58.23%的志贺菌对9种抗生素中的5种以上具有耐药性。两年中志贺菌对大部分常用药物抗性都有所增加。结论:2008年~2009年江苏省志贺菌流行菌型为F2a,宋内氏志贺菌检出率显著升高;志贺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血清 耐药性
下载PDF
2014年金华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鸽 申屠平平 朱珈慧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了解金华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基本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更为准确、充分的科学依据。方法对金华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哨点医院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4 095例,男女比例1.3... 目的了解金华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基本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更为准确、充分的科学依据。方法对金华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哨点医院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4 095例,男女比例1.33∶1,以20~59岁年龄组为主(52.60%,2 154/4 095),职业以农民为主;采集粪便标本3 927份进行特定病原体检测,共检出致病菌120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55株、沙门菌46株、志贺菌18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株。2014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4起,发病人数125人,以致病菌导致的感染性腹泻为主,5~8月为高发期,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结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反映金华市食源性疾病发生处于低水平,应重点加强监测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建议进一步扩大主动监测的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食源性致病 副溶血性弧 沙门 志贺 致泻性大肠埃希 食物中毒
原文传递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志贺菌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平芳 石晓路 +9 位作者 郑琳琳 扈庆华 李庆阁 张佳峰 庄志雄 刘小立 张顺祥 王冰 贺连华 林一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94-395,468,共3页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志贺菌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志贺菌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对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93 fgμ/l,菌液灵敏度为64 cfu/m l或2 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检测67株志贺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等共657份样品进行志贺菌检测,42份志贺菌实时PCR阳性,其中41份志贺菌细菌培养阳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2 h^1 d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对于提高肠道门诊的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PCR 检测
下载PDF
深圳市熟食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贺连华 吴平芳 +2 位作者 刘涛 王瑞端 陈妙玲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357-358,共2页
目的 了解深圳市熟食中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及菌相分布状况,为深圳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提供本地资料,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国标方法,采用全自动... 目的 了解深圳市熟食中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及菌相分布状况,为深圳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提供本地资料,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国标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样本分别进行上述致病菌分离、血清学、生化鉴定。 结果 检测肉类熟食240 份、凉拌菜100份,共检出致病菌20 株,总检出率为5 .9%,烧烤类检出率为5. 0%、酱卤类检出率为2. 5%、白切类检出率为10%、凉菜类检出率为7 .0%,其中沙门菌3株、志贺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单增李斯特氏菌1株、致泻性大肠杆菌3株、副溶血性弧菌3株。 结论 深圳市熟食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4类食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出率 熟食 致泻性大肠杆 食源性致病 副溶血性弧 金黄色葡萄球 志贺 生化鉴定 血清学 分离
下载PDF
细菌性痢疾流行特点及志贺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国祥 张传领 +1 位作者 沈利蒙 楚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研究近年来肠道门诊细菌性痢疾流行概况及志贺菌耐药特点,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志贺菌及沙门菌琼脂培养基培养,可疑菌株经VITEK-32细菌鉴定仪及血清凝集鉴定到群,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纸片确认... 目的研究近年来肠道门诊细菌性痢疾流行概况及志贺菌耐药特点,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志贺菌及沙门菌琼脂培养基培养,可疑菌株经VITEK-32细菌鉴定仪及血清凝集鉴定到群,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纸片确认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三维试验检测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结果 279例细菌性痢疾感染患者主要以宋内志贺菌(201株,占72.4%)和福氏志贺菌(76株,占27.2%)感染为主,且患者主要集中在0~11岁年龄段,占总感染率的71.3%(199/279),高发季节为7-11月。药敏结果显示,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均>60%;对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均<40%,未发现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志贺菌。151株志贺菌纸片确认试验为产ESBLs阳性菌株,占54.1%(151/279);未发现AmpC酶阳性者。结论我院肠道门诊细菌性痢疾以感染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的婴幼儿为主,且宋内志贺菌有增高趋势,2种志贺菌对部分种类的抗菌药物药敏性差别较大,临床医师应根据菌群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耐药性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熊自忠 李涛 +2 位作者 李慧 徐元宏 李俊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6-300,共5页
目的检测福氏志贺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别。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5株福氏志贺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进行接合试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同时对这些菌株进行脉冲场电泳(PFGE)检测;采用FEM、SHV、CTX-M-1组... 目的检测福氏志贺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别。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5株福氏志贺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进行接合试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同时对这些菌株进行脉冲场电泳(PFGE)检测;采用FEM、SHV、CTX-M-1组、CTX-M-2组、CTX- M-9组β-内酰胺酶通用引物以及TEM、CTX-M-9组全编码基因引物进行PCR检测,并对全编码基因PCR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三维试验结果显示,5株福氏志贺菌均为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以及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显著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或中度敏感。对亚胺培南、头孢美唑、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显示敏感。对于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可以通过接合方式发生水平转移;ESBLs基因型别为CTX-M-14,5株菌株的PFGE谱型可分为A、B两种谱型。结论5株福氏志贺菌产生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导致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存在克隆传播,需加强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基因型 志贺 弗氏 抗药性
原文传递
重庆市南岸区2005-2010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曾德唯 甘忠志 方勇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95-397,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南岸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存在问题,探讨相应措施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岸区2005-2010年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痢疾2005-2010年年均发病率为127.47/10万。5岁以下儿童发病需要高度关注... 目的了解重庆市南岸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存在问题,探讨相应措施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岸区2005-2010年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痢疾2005-2010年年均发病率为127.47/10万。5岁以下儿童发病需要高度关注。医务人员对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的掌握,准确性不高。结论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持续保持高位,需要加强细菌性痢疾报告情况的监测调查,加强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培训,开展腹泻病人志贺菌感染情况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痢疾 志贺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儿童志贺菌感染的流行趋势及耐药模式 被引量:20
17
作者 常海岭 李月芳 +5 位作者 谢新宝 王晓红 金汇明 胡家瑜 许学斌 曾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了解近3年上海地区儿童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和志贺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模式。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肠道门诊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肠炎"的患儿作为监测对象,开展志贺菌以及其他肠道致病菌的病... 目的了解近3年上海地区儿童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和志贺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模式。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肠道门诊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肠炎"的患儿作为监测对象,开展志贺菌以及其他肠道致病菌的病原学检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粪便肠道菌分离结果、志贺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3 105例临床诊断"细菌性肠炎"的腹泻儿童中,144例(4.6%)粪便培养确诊系志贺菌感染,志贺菌的总检出率低于非伤寒沙门菌(18.1%)和弯曲菌(6.7%)。3年中志贺菌每年9—10月平均检出率10.0%,明显高于年平均检出率4.6%。144株志贺菌中B群福氏志贺菌46株(31.9%),D群宋内志贺菌98株(68.1%)。B群福氏志贺菌包括6种血清型,依次为2a型(56.8%)、2c型(18.9%)、1a型(10.8%)、4c型(8.1%)、3a型(2.7%)和Y型变种(2.7%)。120株菌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志贺菌对氨苄西林、萘啶酸、链霉素耐药率均超过95%;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四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3%、87.5%和60.0%;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49.2%、24.2%和18.3%;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18.3%;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6.7%和15.0%。对化学结构不同的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株占91.7%。结论 D群宋内志贺菌是目前该院儿童细菌性痢疾的优势型,B群福氏志贺菌中2a型为最流行的血清型,2c型为常见的血清型。志贺菌等细菌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应持续加强儿童细菌性痢疾以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痢疾 志贺 流行病学 耐药
下载PDF
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检测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 被引量:14
18
作者 洪帮兴 江丽芳 +3 位作者 胡玉山 方丹云 陶剑平 郭辉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建立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带正电荷尼龙膜为芯片载体,合成寡核苷酸探针,点样于载体制成寡核苷酸芯片,对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23SrDNA基因片段扩增产物进行杂交检测。结果在同一条件下运用设计的通用引物扩... 目的建立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带正电荷尼龙膜为芯片载体,合成寡核苷酸探针,点样于载体制成寡核苷酸芯片,对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23SrDNA基因片段扩增产物进行杂交检测。结果在同一条件下运用设计的通用引物扩增出16种(属)细菌23SrDNA基因片段。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肉毒梭菌和空肠弯曲菌等10种(属)菌杂交结果显示,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4种(属)菌,未能显示预期的种(属)杂交结果;而应用食源性感染模拟标本,检测肺炎链球菌和绿脓假单胞菌两种与食源性感染无关的致病菌未与芯片上探针出现杂交反应,检出水平可达10CFU/ml。结论建立的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在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检测上快速准确等优点,为食源性感染的诊治与预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感染 常见致病 寡核苷酸芯片 小肠结肠炎 模拟标本 志贺 检出 DNA基因 尼龙膜 片段
原文传递
志贺菌毒力相关基因的PCR检测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熊燕 江元山 +5 位作者 陈智 龙一兵 朱焰 付秀章 蒋涛 周军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805-806,904,共3页
目的:利用PCR方法对武汉地区近年来收集的17株志贺菌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8对引物set1A、set1B、shet2A、shet2B、ial、ipaH、stx1与virA分别对志贺菌中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合常规鉴定方法对PCR扩增结... 目的:利用PCR方法对武汉地区近年来收集的17株志贺菌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8对引物set1A、set1B、shet2A、shet2B、ial、ipaH、stx1与virA分别对志贺菌中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合常规鉴定方法对PCR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HET1仅在福氏志贺菌(福氏Ⅱ型、福氏Ⅳ型)分离株(包括其标准株)中存在;SH-ET2存在于各型志贺菌(包括其标准株);ipaH基因存在于各种类型志贺菌(包括其标准株);17株志贺菌中,引物shet2A和引物shet2B用于检测sen基因分别检出16株和13株;ial、virA在反复复苏的菌株中检出率有所下降,stx1基因只在痢疾志贺菌中检出。结论:志贺菌快速诊断方法(PCR)中应首选检测志贺菌相关毒力基因ipaH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PCR检测 毒力相关基因
下载PDF
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家云 龙铟 +3 位作者 苏明权 樊新 张建芳 郝晓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ipaB基因及霍乱弧菌EPSM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加热煮沸法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分别或...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ipaB基因及霍乱弧菌EPSM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加热煮沸法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分别或同时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志贺菌606bp、沙门菌314bp和霍乱弧菌482bp的目的基因。结论初步建立了灵敏、特异的一步法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体系,可用于高危腹泻致病菌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福氏 沙门 鼠伤寒 霍乱 多重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