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心房内径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2 位作者 何喜民 罗江滨 陈其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14-415,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房颤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多项研究表明房颤与左心房扩大存在相互关联,本文就左心房内径与房颤的发生、血栓形成、房颤复发、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关系及其机...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房颤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多项研究表明房颤与左心房扩大存在相互关联,本文就左心房内径与房颤的发生、血栓形成、房颤复发、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关系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内径 心房有效不应期 器质性心脏病 心房扩大 心律失常 心脏结构 血栓形成
下载PDF
犬急性心房颤动电重构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纲 吴冬燕 +2 位作者 陈元禄 杨万松 李广平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 观察短阵心房颤动(房颤)的电重构现象及其恢复过程,探讨电重构与房颤再发及维持的关系。方法 15只健康成年犬于左、右心房外膜7个部位缝合双极记录电极,自心耳给予600次/min起搏诱发2 h房颤,其中5只犬每间隔10 min测量左、右心耳... 目的 观察短阵心房颤动(房颤)的电重构现象及其恢复过程,探讨电重构与房颤再发及维持的关系。方法 15只健康成年犬于左、右心房外膜7个部位缝合双极记录电极,自心耳给予600次/min起搏诱发2 h房颤,其中5只犬每间隔10 min测量左、右心耳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观察其恢复过程;另10只犬在房颤前后分别测量在起搏周长350 ms、250 ms、200 ms时7个部位的AERP并记录电生理检查时房颤的诱发率及其持续时间。结果 2 h房颤后心房各点AERP显著缩短,对心率适应不良,AERP离散度增高,继发性房颤诱发率增高、持续时间延长。AEBP缩短可持续30min,60~80min后恢复。左心耳AERP恢复过程慢于右心耳。可诱发房颤的部位AERP更短,与继发性房颤的平均持续时间呈显著性负相关。可诱发房颤的心房其AERP离散度明显增高,但与继发性房颤的持续时间无关。AERP心率适应不良部位继发性房颤的诱发率高于生理性AERP心率适应性部位。低位右心房及左心耳部位的期前兴奋易于诱发房颤。结论 2h诱发的房颤足以使健康心房发生类似持续性房颤的电重构,电重构使房颤易于再发。AERP离散度与房颤的诱发有关,AERP缩短与房颤的持续性有关,房性早搏的发生部位与房颤的易患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房颤动 电重构现象 实验研究 心房有效不应期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快速心房起搏时心房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利民 曾秋棠 冯义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TSN)对家兔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时在体心房单相动作电位(AMAP)及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心房颤动的可能机制。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SN组各12只。将电极经颈内静脉置入右房记录AMAP,观察基础状态... 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TSN)对家兔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时在体心房单相动作电位(AMAP)及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心房颤动的可能机制。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SN组各12只。将电极经颈内静脉置入右房记录AMAP,观察基础状态下、给药后0.5h及以600次/分心房快速起搏后0.5,8hAMAP及其频率适应性的变化。结果:与起搏前相比对照组在S1S1200ms刺激时测量的AERP(AERP200)在起搏后0.5h缩短21.2ms,起搏后8h缩短21.6ms(P<0.05),且心房肌的频率适应性丧失。TSN在基础状态下对AMAPA、AMAPD无明显影响,但使AERP200由105.9±3.8ms延长至114.7±7.2ms(P<0.05)。起搏后TSN组维持原有的心房肌频率适应性。结论:快速心房起搏使心房肌的频率适应性丧失而致电重构,TSN能减轻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快速心房起搏 单相动作电位 心房有效不应期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心房扩大与心房电生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翁向群 庄聪文 +3 位作者 李莉 姜洪 杨胜生 曾玉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479-3481,共3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左房内径大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16例,术前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波长指数(WLI),并与左房内径行相关性分...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左房内径大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16例,术前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波长指数(WLI),并与左房内径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和右房压力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P<0.05),左房内径与AERP和WLI呈负相关(r=-0.882和-0.745)。结论:风心病慢性房颤左心房扩张影响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提示左心房的扩张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并影响心房的电生理重构而导致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有效不应期 波长指数 左房内径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曾安宁 石建 +4 位作者 余吉西 陈荣兴 杨钦宇 蔡冰冰 熊德高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705-3707,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阵发性AF患者75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钠、胺碘酮、美托洛尔...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阵发性AF患者75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钠、胺碘酮、美托洛尔等,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q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变化,并比较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均显著延长,且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1个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为(23.91±5.28)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AF复发率为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融相关性房性心动过速(ATa)、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抑制阵发性AF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延长AERP,从而降低AF复发率,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环肺静脉消融术 瑞舒伐他汀 心房有效不应期 预后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房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顾北音 李京波 +5 位作者 朱伟 李帅 余涛 蒋利 龚敏珠 魏盟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大鼠心房结构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前壁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n=6)、美托洛尔组(MI+M组,n=6),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n=6)...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大鼠心房结构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前壁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n=6)、美托洛尔组(MI+M组,n=6),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n=6)。MI+M组术后24 h给予美托洛尔10 mg.kg-1.d-1灌胃,连续28 d。对各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及心房电生理检查。结果:术后28 d,MI组与Sham组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增大,缩短分数(FS)明显降低,且P波时限最大值(Pmax值)、P波离散度(Pd值)增加,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减小,AERP-频率适应性消失,房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增高(P均<0.05)。MI+M组与MI组相比,上述超声指标均有改善,Pmax值增加,Pd值减小,AERP延长,AERP-频率适应性恢复,房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减低(P均<0.05)。结论:美托洛尔能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减少心肌梗死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美托洛尔 结构重构 电重构 心房有效不应期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琼 李志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X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疗效同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胺碘酮后复律成功的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胺碘酮维持窦律,B组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随访1年,并观察心...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疗效同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胺碘酮后复律成功的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胺碘酮维持窦律,B组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随访1年,并观察心房有效不应期、左室重构和左房内径的变化。结果:厄贝沙坦组在减少房颤复发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组,高血压合并房颤与单纯高血压相比,其AERP显著缩短(P<0.05),厄贝沙坦治疗后,其AERP明显延长(P<0.05),而单用胺碘酮治疗AERP改变不明显。结论:厄贝沙坦有利于胺碘酮复律后的维持,可能与AERP延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胺腆酮 厄贝沙坦 心房有效不应期
下载PDF
环孢素A对心房颤动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及血清中MMP-2、TIMP-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茂林 宣玲 +3 位作者 唐碧 吴士礼 周丽平 包宗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ERP)、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AFCsA处理组。除对照组外,采用乙酰胆...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ERP)、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AFCsA处理组。除对照组外,采用乙酰胆碱-氯化钙药物经尾静脉注射法构建AF大鼠模型;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AF CsA处理组饮食加5 mg·kg-1·d-1CsA;对照组和AF组每天胃内注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心电图检测AF持续时间;测定心房ERP;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2及TI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组心房ERP明显缩短(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增高,TIMP-2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AF组比较,AF CsA处理组AF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房ERP明显延长(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降低,TIMP-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CsA具有抗AF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延长心房ERP从而改善大鼠心房电重构,以及调控MMP-2及TIMP-2表达而改善大鼠心房结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环孢素A 心房有效不应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大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心房纤颤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舒燕 陈晓平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201-1202,共2页
关键词 心房 ARB RAAS 心房纤颤 房颤 心律失常 电重构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肽 寡肽 依贝沙坦 胺碘酮 心房有效不应期 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对家兔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凤德 赵玲 +1 位作者 尚艳菲 夏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7期2489-2491,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家兔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电重构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家兔28只,随机分为心脉隆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4只。心脉隆注射液组以心脉隆注射液5 mg/kg每日08:00、16:00耳缘静脉输注给药5 d。生理盐水组以等...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家兔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电重构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家兔28只,随机分为心脉隆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4只。心脉隆注射液组以心脉隆注射液5 mg/kg每日08:00、16:00耳缘静脉输注给药5 d。生理盐水组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耳缘静脉输注给药5 d。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测量两组家兔心房快速起搏前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然后以600次/min的频率对两组家兔分别进行快速心房起搏,测定起搏6 h后的AERP。结果生理盐水组快速起搏6 h后AERP200和AERP150较起搏前缩短,与基础状态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脉隆注射液组快速起搏6 h后AERP200和AERP150较起搏前无明显缩短,与基础状态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快速起搏可以使心房发生电重构;心脉隆注射液可以预防快速心室率引起的心房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脉隆注射液 快速心房起搏 电重构 心房有效不应期
下载PDF
肌浆网钙泵基因过表达对快速起搏右房引起的急性心功能不全及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焰 孙娟 +4 位作者 张广伟 徐晓霞 杨曦 王凌鹏 侯月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研究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过表达对快速起搏右房(RAP)兔心功能及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AV1/EGFP)+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组(B组);AAV1/SERCA2a+... 目的研究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过表达对快速起搏右房(RAP)兔心功能及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AV1/EGFP)+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组(B组);AAV1/SERCA2a+房颤模型组(C组);每组各12只。A、B、C组心包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含AAV1/EGFP液、含AAV1/SERCA2a液各500μl。4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并行短期RAP24 h,采用心内电生理技术检测各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处死各组动物,行免疫组化检测SERCA2a在心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起搏8,12,24 h后AERP明显缩短(P<0.05),而C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A组比较,B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5),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C组SERCA2a在心房心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SERCA2a在心房肌组织中过表达有抗快速起搏致AERP缩短作用,并有保护心功能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肌浆网Ca2+-ATP酶 快速心房起搏 心房有效不应期 心功能
下载PDF
风心病慢性房颤心房连接蛋白表达与AERP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庄聪文 李莉 +3 位作者 黄盛东 贾宝成 徐志云 张宝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风心病慢性房颤患者左、右心房缝隙连接蛋白Cx40 和Cx43 表达及相应部位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x40和Cx43对慢性房颤左、右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29 例风心病伴或不伴慢性房颤的患者,共分... 目的:通过检测风心病慢性房颤患者左、右心房缝隙连接蛋白Cx40 和Cx43 表达及相应部位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x40和Cx43对慢性房颤左、右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29 例风心病伴或不伴慢性房颤的患者,共分2组:窦性心律组(SR组,n=13),慢性房颤组(CAF组,n=16),另取6 例非风心病作为正常对照组。在行二尖瓣置换术时,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测定左、右心房的AERP,并在相应部位切取心房组织,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左、右心房肌Cx40和Cx43的表达,同时对两者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AF组患者左、右心房Cx40 的表达和AERP较SR组有明显下降(P<0.05),而Cx43无明显变化;左心房后壁Cx40 的相对表达量与AERP呈明显正相关(r=0.762,P<0.01),而Cx43与AERP无明显相关。SR组中,Cx40和Cx43均与AERP无明显相关。结论:在风心病慢性房颤心房中,Cx40 表达下调参与慢性房颤的心房重构,并影响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提示Cx40 的表达对风心病慢性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心房颤动 连接蛋白 心房有效不应期
下载PDF
心房颤动与Kv1.5钾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维琴 杨娟 牟霞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89-91,共3页
心房纤颤(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欠佳。研究表明,心房电重构是房颤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心房肌动作电位时间(APD)和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缩短是电重构的基本特征,而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是... 心房纤颤(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欠佳。研究表明,心房电重构是房颤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心房肌动作电位时间(APD)和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缩短是电重构的基本特征,而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是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钾离子通道 KV1 5 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心房有效不应期 心房肌动作电位 心房电重构 心肌细胞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辛贵强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房颤动患者 心房有效不应期 心房传导性 电生理基础 中老年人 起搏技术
下载PDF
快速心房电刺激对人心房不应期的影响及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海平 宋治远 +3 位作者 舒茂琴 钟理 庄国强 史光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探讨快速心房电刺激对人心房有效不应期 (AERP)的影响及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选择本院行射频消融术的 38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 (14例 )、维拉帕米组 (12例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12例 )。分别在阻断心脏自主神经后 ,... 探讨快速心房电刺激对人心房有效不应期 (AERP)的影响及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选择本院行射频消融术的 38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 (14例 )、维拉帕米组 (12例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12例 )。分别在阻断心脏自主神经后 ,观察各组用药前、后及快速心房刺激后AERP的变化及AF诱发情况。结果 :①快速心房刺激可使 5 7.9%成人正常心脏诱发AF ;②诱发AF后AERP明显缩短 ,而未诱发AF者的AERP无明显变化 ;③卡托普利及维拉帕米均能显著延长诱发AF患者的AERP ;④卡托普利能减少AF诱发率 ,并缩短AF持续时间 ;而维拉帕米则使AF诱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结论 :①快速心房刺激可使部分患者AERP缩短 ,并诱发这类患者发生AF ;②卡托普利可显著延长诱发AF患者的AERP ,并使AF诱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心房颤动 心房有效不应期 卡托普利 干预作用
下载PDF
miR-145对新西兰大耳白兔快速心房起搏模型心房有效不应期、房颤诱发率及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湖 吴涛 +2 位作者 雷明盛 荣晶晶 潘宏伟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495-4500,共6页
目的 检测微小RNA-145(miR-145)对兔快速心房起搏模型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房颤诱发率(AFIR)及心房电重构(AER)的影响。方法 8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激动剂组和激动剂对照组(n=20)。假手术组不予快速心房起搏,... 目的 检测微小RNA-145(miR-145)对兔快速心房起搏模型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房颤诱发率(AFIR)及心房电重构(AER)的影响。方法 8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激动剂组和激动剂对照组(n=20)。假手术组不予快速心房起搏,模型组持续快速心房起搏3周,激动剂组和激动剂对照组分别于起搏前1周通过耳缘静脉注射miR-145agomir和agomir control,观察起搏后AERP和AFI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心房肌组织中miR-145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记检测肌浆网钙泵(ATP2A2)和L型Ca2+通道α1C亚基(CACNA1C)及兰尼碱受体2(RYR2)表达。结果 模型组miR-145表达低于假手术组,激动剂组miR-145表达高于模型组与激动剂对照组(P<0.05)。模型组起搏后AERP较假手术组缩短,激动剂组起搏后AERP较模型组和激动剂对照组延长(P<0.05)。模型组AFIR高于假手术组,激动剂组AFIR低于模型组和激动剂对照组(P<0.05)。模型组CACNA1C和ATP2A2 mRNA与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下调,而RYR2 mRNA与蛋白表达上调(P<0.05)。激动剂组CACNA1C和ATP2A2 mRNA与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和激动剂对照组上调,而RYR2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超表达miR-145延长新西兰大耳白兔快速心房起搏模型AERP并降低AFIR,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ACNA1C和ATP2A2表达并降低RYR2表达而影响AE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5 兔快速心房起搏模型 心房有效不应期 房颤诱发率 心房电重构
原文传递
增龄对房颤犬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新春 张玲 +4 位作者 周贤惠 李耀东 张疆华 芦颜美 汤宝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增龄对房颤犬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比格犬,按年龄及是否采用起搏器造成房颤模型分为老龄房颤组、成年房颤组、老龄窦律组及成年窦律组。在基础刺激分别为400、350、300及250ms时测定左房AERP及AERP频率自... 目的探讨增龄对房颤犬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比格犬,按年龄及是否采用起搏器造成房颤模型分为老龄房颤组、成年房颤组、老龄窦律组及成年窦律组。在基础刺激分别为400、350、300及250ms时测定左房AERP及AERP频率自适应性。关闭起搏器或通过期前程序刺激和高频刺激进行诱发测定房颤持续时间。结果成年房颤组较成年窦律组AERP呈缩短趋势,除400ms周长外,随着Sl刺激周长的缩短,AERP缩短越发明显(P<0.05);老龄房颤组较老龄窦律组左房的AERP逐渐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础S1起搏时老龄房颤组AERP均较成年房颤组延长(P<0.05)。老龄房颤组在300、250ms周长起搏时左房AERP频率自适应性较成年窦律组、成年房颤组、老龄窦律组差值更加明显(P<0.05)。老龄房颤组负荷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增龄性房颤时AERP延长、AERP频率自适应性不良可导致房颤的易感性和持续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 房颤 心房有效不应期 房颤负荷
下载PDF
快速起搏左房后部分心房电生理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莹 周淑娴 +2 位作者 郑韶欣 陈柏深 吴多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快速起搏左房构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快速起搏心房后心房部分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兔,分为假手术组(n=11只)和起搏组(n=15只),起搏组中成功诱发房颤的动物为房颤亚组,不能诱发房颤的为非房颤亚组... 目的探讨采用快速起搏左房构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快速起搏心房后心房部分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兔,分为假手术组(n=11只)和起搏组(n=15只),起搏组中成功诱发房颤的动物为房颤亚组,不能诱发房颤的为非房颤亚组。起搏组以1 500次/分持续起搏左房8周。描记起搏前;起搏2,4,6,8周后体表心电图,测量相应时间点P波时限,予基础心率周期-程序刺激(S1-S2)刺激,检测左房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起搏8周后起搏组成功诱发房颤7只,其中房颤持续时间最长为24 h、最短为6.5 h。起搏8周P波时限较基础值延长(P=0.015)。起搏2,4,6,8周后,AERP较基础值缩短(P<0.05),并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AERP进行性缩短(P<0.05);起搏组中房颤亚组在起搏4,6,8周后P波时限延长较非房颤亚组明显(P<0.05),起搏8周后左房AERP缩短较非房颤亚组明显(P<0.05)。结论持续快速起搏左房是构建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快速起搏左房导致P波时限延长,AERP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心房有效不应期 P波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与心房纤颤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智深 郝亚荣 黄从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房纤颤 心房有效不应期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螺内酯在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柳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8期56-58,共3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左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直径增大,心脏发生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是其发作的主要特征,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缺血性脑卒中[1]。研究表明[2]房颤的持续与心房的组织学重构(特别是心房纤维化)密切相关,...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左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直径增大,心脏发生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是其发作的主要特征,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缺血性脑卒中[1]。研究表明[2]房颤的持续与心房的组织学重构(特别是心房纤维化)密切相关,且认为心脏的结构重构影响高于电重构[3],但临床却较少对结构重构的药物进行研究,现阶段一般用IC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预防房颤复律后复发,但单纯使用这两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维持窦性心律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螺内酯 胺碘酮 持续性心律失常 心房有效不应期 转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