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6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血压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38
1
作者 张维忠 龚兰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厚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大动脉扩张性与左室肥厚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15
2
作者 王宏宇 张维忠 +4 位作者 龚兰生 李志明 邱慧丽 范明昌 吴美枝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患者大动脉扩张性降低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和超声心动图对颈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 ,PWV)和左室结构进行观察。PWV为评...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患者大动脉扩张性降低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和超声心动图对颈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 ,PWV)和左室结构进行观察。PWV为评价大动脉扩张性的指标 ;室间隔厚度 ,左室后壁厚度 ,左室重量指数作为评价左室肥厚的指标 ;左室相对厚度 ,即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和与左室舒张末径之比用于评价左室向心性重塑。结果 PWV在左室肥厚组明显高于无肥厚组[(11 5 2± 2 45 )m/s :(10 80± 1 95 )m/s,P =0 0 0 13]。左室发生向心性重塑者与未发生重塑者相比PWV差异无显著性 [(11 10± 2 310 )m/s:(10 99± 1 99)m/s ,P =0 6 816 ]。结论 左室肥厚的EH患者大动脉扩张性显著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动脉扩张性 肥厚
原文传递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组织重构 被引量:57
3
作者 胡英 蔡乃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24-426,共3页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组织重构胡英蔡乃绳在高血压病人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出现左室肥厚(LVH),LVH已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部分高血压病人LVH甚至会先于高血压出现[1]。超声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高血压...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组织重构胡英蔡乃绳在高血压病人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出现左室肥厚(LVH),LVH已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部分高血压病人LVH甚至会先于高血压出现[1]。超声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高血压病的左室形态及功能有了清晰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厚 组织重构
原文传递
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脏局部醛固酮的作用 被引量:58
4
作者 郑智 韩少杰 任大宏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究长期应用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肥厚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抑制心脏局部醛固酮的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WKY大鼠及SHR ,部分SHR给予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 12周。测量收缩压、左心室重量指数 ;左心室组织切... 目的 探究长期应用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肥厚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抑制心脏局部醛固酮的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WKY大鼠及SHR ,部分SHR给予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 12周。测量收缩压、左心室重量指数 ;左心室组织切片用HE染色和VanGieson染色 ,全自动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用放免法测定心脏局部醛固酮含量。各组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与WKY大鼠相比较 ,SHR有较高的血压 ,左室胶原含量及心脏局部醛固酮含量升高 (P <0 .0 5 )。而应用丹参后 ,除收缩压外各指标均有显著性下降 (P<0 .0 5 )。结论 丹参能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 ,抑制左室胶原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自发性高血压 肥厚 醛固酮 大鼠 中药
原文传递
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其药物逆转 被引量:58
5
作者 张怡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99年第5期275-277,共3页
本文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组织学改变、调控及药物逆转作一综述。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厚 药物疗法
下载PDF
Rho/Rho激酶在压力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52
6
作者 张曼 屈晨 曾定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升主动脉缩窄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 (心衰 )大鼠心肌组织Rho/Rho激酶的表达及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 (fasudil)对心衰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升主动脉 ,同时制备假手术模型。 2 0周后成功建立慢性心衰模型。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目的 探讨升主动脉缩窄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 (心衰 )大鼠心肌组织Rho/Rho激酶的表达及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 (fasudil)对心衰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升主动脉 ,同时制备假手术模型。 2 0周后成功建立慢性心衰模型。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0只大鼠 :(1)假手术组 :生理盐水 0 1ml,腹腔注射 ,每日 2次 ;(2 )心衰组 :生理盐水 0 1ml,腹腔注射 ,每日 2次 ;(3)fasudil组 :fasudil 5mg/kg ,腹腔注射 ,每日 2次 ,疗程 4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 ,疗程结束后处死大鼠 ,检测左室肥厚指数、心肌组织RhoA、Rho激酶mRNA表达及Ca2 + 浓度即 [Ca2 + ]i 的变化。结果心衰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增高 ,而左室收缩压和左室压力变化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明显减低 ,P <0 0 1;左室肥厚指数明显增加 ,P <0 0 1;心肌组织RhoA、Rho激酶mRNA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1;心肌组织内 [Ca2 + ]i 显著增高 ,P <0 0 1。fasudil组与心衰组相比 ,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减低 ,左室收缩压和左室压力变化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明显增高 ,P <0 0 1;左室肥厚指数下降 ,P <0 0 1;心肌组织RhoA、Rho激酶mRNA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1;心肌细胞内 [Ca2 + ]i 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心衰大鼠心肌组织RhoA、Rho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组织 大鼠 心衰 mRNA表达 肥厚 增高 心肌细胞 激酶抑制剂 CA^2+ 压力变化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54
7
作者 汪德娴 赵玮 +2 位作者 孙燕淑 田清平 陈岩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对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 147例经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左室肥厚组 (n=45例)和非左室肥厚组(n=102例),颈动脉内 中膜增厚组 (n=52例)和非...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对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 147例经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左室肥厚组 (n=45例)和非左室肥厚组(n=102例),颈动脉内 中膜增厚组 (n=52例)和非内 中膜增厚组 (n=95例 ),经询问病史、体检、测定动态血压参数,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2)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分别为: 24h平均收缩压 ( 140. 7±14 .1 )比 ( 128 .3±12 .3 )mmHg( 1mmHg=0. 133kPa), 24h平均舒张压(86 .4±8. 9)比(81. 6±9. 3)mmHg,白昼平均收缩压 (142 .8±13 .9)比 (130 .9±11 .1)mmHg,白昼平均舒张压(86 .9±8. 8)比(83 .4±9. 0)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29. 0±13. 2)比(114. 6±11 .4)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 ( 77 2±9 4 )比 ( 67 .5±8 .1 )mmHg, 24h脉压 ( 54 .2±10 .2)比(46. 9±9. 6)mmHg,白昼脉压(55. 9±10. 5)比(47 .5±9 .1)mmHg,夜间脉压(51. 8±10 .7)比(47. 1±8 .7)mmHg, 24h收缩压变异系数(8 .4±2 .0)比(7 .2±1 .9), 24h舒张压变异系数 (9 .5±2. 2)比(8 .0±2. 1),动态血压非勺型昼夜节律 55 6%比 2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肥厚 颈动脉 高血压病 收缩压 舒张压 患者 变异系数 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高血压:从左室肥厚到心力衰竭 被引量:49
8
作者 卢永昕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人 肥厚 心脏重构 血压升高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7
9
作者 于学军 戚文航 +2 位作者 顾德官 张玉珍 丁长囡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增高的初期、增高期和稳定期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参数的改变,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演变规律。方法应用生化测定、病理检查结合计算机分析等方法,检测SHR及其对照WKY在...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增高的初期、增高期和稳定期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参数的改变,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演变规律。方法应用生化测定、病理检查结合计算机分析等方法,检测SHR及其对照WKY在6周、14周和24周的收缩压、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面积及横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及心肌组织内羟脯氨酸浓度。结果SHR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面积及横径在高血压初期(6周)无明显改变,14周时有显著增加(S14vsW14,S14vsS6,P<0.05),24周时增加更加显著(S24vsW24,P<0.01;S24vsS14,P<0.05);CVF在6周和14周均无明显变化,24周时显著增加(S24vsW24,S24vsS14,P<0.05);PVCA在高血压初期即已有显著改变(S6vsW6,P<0.05),14周时显著增加(S14vsW14,S14vsS6,P<0.05),24周时仍有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性标准(S24vsW24,P<0.05;S24vsS14,P>0.05);心肌组织内羟脯氨酸浓度(HC)在14周时开始有显著性增加(S14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自发性 肥厚 心肌纤维化 病理
下载PDF
心肌康对高血压病性左室肥厚逆转的临床作用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32
10
作者 严灿 张新春 +1 位作者 邓中炎 严序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5年第5期17-18,共2页
现代医学认为左心室肥厚(LVH)是心肌组织的肥厚,是心脏对长期动脉高压适应的结果,也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肌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1994年2月至1995年3月我们采用心肌康胶囊治疗高血压性左室肥厚36例。发现其对逆转左室肥厚有显著效果... 现代医学认为左心室肥厚(LVH)是心肌组织的肥厚,是心脏对长期动脉高压适应的结果,也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肌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1994年2月至1995年3月我们采用心肌康胶囊治疗高血压性左室肥厚36例。发现其对逆转左室肥厚有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从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挑选,高血压病(WHO诊断标准1978年)患者66例,男性45例,女性21例。且所有病例经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康 中药品 肥厚 高血压性
下载PDF
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贺治民 李艳华 +3 位作者 王冉冉 韩玮 张璐 万海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左心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左心衰竭患者68例纳入实验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68例纳入对照组,2组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2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左心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左心衰竭患者68例纳入实验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68例纳入对照组,2组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2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瓣口最大血流速度/舒张瓣环速度(E/EA)。结果心功能Ⅲ级患者LVEDD、LAD、E/EA、LVEF值显著差于Ⅱ级、Ⅰ级者,而心功能Ⅱ级患者LVEDD、LAD、E/EA、LVEF值显著差于心功能Ⅰ级者(P <0. 05)。实验组LVEDD及E/E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LAD、LVEF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心脏彩超能够准确反映LVEDD、LAD、E/EA和LVEF等心脏指标水平,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高血压 肥厚 心衰竭
下载PDF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38
12
作者 陈爱华 张文秀 +3 位作者 唐晓明 李志樑 陆青 钱学贤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Ⅰ /D多态性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 )基因 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 (EH)及左室肥厚 (LVH)的相关性。方法 将 13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LVH组 72例 ,无LVH组 6 4例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Ⅰ /D多态性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 )基因 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 (EH)及左室肥厚 (LVH)的相关性。方法 将 13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LVH组 72例 ,无LVH组 6 4例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ACE和CYP11B2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1)无LVH组与LVH组ACE基因I/D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LVH组Ⅱ基因型和Ⅰ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LVH组。 (2 )无LVH组与LVH组CYP11B2基因 344C/T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LVH组CT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LVH组。 (3)LVH组中的CT +Ⅱ联合基因型频率高于无LVH组 (P <0 0 5 )。结论  (1)ACE基因I/D和CYP11B2基因 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无相关性。 (2 )ACE基因Ⅱ多态性与LVH相关。 (3)CYP11B2基因 344CT基因型与LVH相关。 (4)CYP11B2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肥厚 高血压 相关性 CYP11B2 EH LVH
原文传递
高血压左室肥厚形成及其逆转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3
作者 英俊岐 王歆月 +1 位作者 濮蓉晖 胡大一 《医学综述》 2003年第12期738-740,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厚 肥厚逆转
下载PDF
丹参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其对血管紧张素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程俊彦 熊玮 +3 位作者 郑智 王群姬 卢中秋 陈寿权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 :观察丹参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肥厚 (L VH)的作用 ,并观察其对心肌血管紧张素 受体 1(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 8周龄的 SHR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只。S8组于 8周处死 ,另两组分别经腹腔按 1g· kg- 1 ... 目的 :观察丹参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肥厚 (L VH)的作用 ,并观察其对心肌血管紧张素 受体 1(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 8周龄的 SHR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只。S8组于 8周处死 ,另两组分别经腹腔按 1g· kg- 1 · d- 1 剂量注射丹参 (D18组 )或蒸馏水 (S18组 ) ,共 10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 (SBP)及左心室质量指数 (L VMI)。应用苏木素伊红 (HE)和 Van Gieson(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 (TDM)和面积 (CA )、心肌组织胶原体积分数 (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管腔面积比例 (PVCA) ,以及 AT1R的表达。结果 :与 8周龄的 SHR大鼠相比 ,18周龄 SHR大鼠的 SBP、L VMI、TDM、CA、CVF和 PVCA均显著增加 ,AT1R表达明显 ;丹参治疗可抑制 L VH的发展和心肌组织 AT1R的表达 ,但对 SBP无明显改变。结论 :长期应用丹参治疗可预防 SHR大鼠 L VH的形成 ,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降低了心肌细胞 AT1R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自发性高血压 肥厚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表达
下载PDF
左室肥厚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37
15
作者 梁黔生 郑智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关键词 肥厚 病理 发生机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肌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 被引量:32
16
作者 单铮铮 戴生明 +3 位作者 陈红 程勇 朱铨英 苏定冯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核内原癌基因c-fos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种高血压模型即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两肾一夹型(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观察在高血压所致LVH的不同阶段,收缩... 目的研究细胞核内原癌基因c-fos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种高血压模型即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两肾一夹型(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观察在高血压所致LVH的不同阶段,收缩压(SBP)、左室重/体重比(LVW/BW)及左心室c-fos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HR在8~10周龄时已有明显的高血压和LVH,其SBP与LVW/BW均显著高于对照的WKY大鼠,左心室c-fos基因表达水平与WKY大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二者均较高。20~22周龄与40~42周龄时,SHR的SBP、LVW/BW及左室c-fos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KY大鼠。2K1C大鼠左肾动脉缩窄1周后就有明显的LVH,其LVW/BW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升高(2.90±0.13vs2.57±0.15,P<0.05),同时伴左室c-fos基因的高表达,至术后3周、10周仍保持较高水平。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和血管紧张素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治疗10周后均可使2K1C大鼠左室c-fos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心肌原癌基因c-fos的高表达可能参与高血压LVH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厚 原癌基因 大鼠
下载PDF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心脏彩超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义红 田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1期213-214,共2页
目的采用彩色超声多项参数来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整体的心脏功能状态。方法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40例,健康正常人(正常组)40例,进行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的观察测量及纽约心功能的分级。结果主要心脏... 目的采用彩色超声多项参数来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整体的心脏功能状态。方法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40例,健康正常人(正常组)40例,进行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的观察测量及纽约心功能的分级。结果主要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在不同组别间明显不同(P<0.01),在心脏彩超指标与心功能分级相关性分析中,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应用心脏彩超来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其严重程度是可行的,可作为评价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常规推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厚 心力衰竭 心脏彩超
下载PDF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8
18
作者 董鑫 耿书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2289-2291,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病人8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5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脏彩...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病人8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5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左房室瓣口的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的最大运动速度(EA)。结果观察组LAD、LVEDD及E/EA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厚 心衰竭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细胞电生理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35
19
作者 李萍 罗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细胞电生理的研究近况江西医学院二附院心内科李萍综述罗伟,苏海校审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意外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有LVzI的高血压患者罹患室性心律失常和碎死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病...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细胞电生理的研究近况江西医学院二附院心内科李萍综述罗伟,苏海校审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意外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有LVzI的高血压患者罹患室性心律失常和碎死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病死率较无LVH者增加8倍[1],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厚 心肌细胞 电生理
下载PDF
水杉总黄酮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惟莞 曾加雄 +5 位作者 石明健 杨晓茹 糜留西 郑庆安 卢云英 王红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37-839,共3页
目的 :研究水杉总黄酮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预防作用。方法 :二肾一夹法建立大鼠肾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 ,术后第 4周 ,不同剂量的水杉总黄酮 ig给药 ,持续 5周。结果 :水杉总黄酮 (4 0 0 ,40 mg/ kg.d)能显著降低 HW/ BW、L VW/... 目的 :研究水杉总黄酮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预防作用。方法 :二肾一夹法建立大鼠肾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 ,术后第 4周 ,不同剂量的水杉总黄酮 ig给药 ,持续 5周。结果 :水杉总黄酮 (4 0 0 ,40 mg/ kg.d)能显著降低 HW/ BW、L VW/ BW、心肌纤维直径、左心室肌 Ca2 +含量 ,对大鼠收缩压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水杉总黄酮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有预防作用 ,机制可能与钙拮抗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总黄酮 肥厚 肾性高血压 大鼠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