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分析法在中药提取和制备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92
1
作者 余小翠 刘高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51-1655,共5页
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工艺条件的优化极为重要。响应面分析法是一种优化工艺条件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试验次数少、周期短,求得的回归方程精度高且能研究几... 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工艺条件的优化极为重要。响应面分析法是一种优化工艺条件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试验次数少、周期短,求得的回归方程精度高且能研究几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显示出突出的优势,是一种优于其他统计分析的实验设计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生物、农业、食品等领域,而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尚比较少。本文介绍了响应面分析法在中药提取和制备工艺中的应用进展,以系统了解并指导其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中药 提取 制备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苦瓜皂甙快速分离纯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陈勋 于海宁 +2 位作者 唐德松 洪军 沈生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用乙醇浸提葫芦科植物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通过改变浸提液浓度,浸提时间和洗脱液浓度等,确定一种提取苦瓜总皂甙的优化工艺。用人参皂甙Rg1为对照品,通过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绘制标准曲线定量测定苦瓜皂甙总量。
关键词 苦瓜皂甙 乙醇 浸提 工艺优化 分离纯化
下载PDF
Mozzarella干酪生产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9
3
作者 刘会平 南庆贤 马长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选择了影响Mozzarella干酪生产的3个关键因素:热缩温度、堆酿pH值和热烫拉伸温度;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干酪的实际产率、pH值为4.6可溶性N,质量分数为12%的TCA可溶性N和感官评定值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选出Mozzarella... 选择了影响Mozzarella干酪生产的3个关键因素:热缩温度、堆酿pH值和热烫拉伸温度;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干酪的实际产率、pH值为4.6可溶性N,质量分数为12%的TCA可溶性N和感官评定值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选出Mozzarella干酪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热缩温度38℃,堆酿pH值为5.25,热烫拉伸温度58℃。在这一条件下,生产的干酪产率及综合质量最好。同时探讨了3个因子对以上4个指标的影响,为生产不同用途的Mozzarella干酪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ZZARELLA干酪 生产工艺 热缩温度 堆酿PH值 热烫拉伸温度 工艺优化 乳制品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麦多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55
4
作者 刘航 国旭丹 +2 位作者 马雨洁 徐变娜 王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5-50,共6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多糖工艺,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探究苦荞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多糖工艺,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探究苦荞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69(g/mL)、超声波提取温度61.05℃、超声波提取时间65.5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41%。苦荞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作用明显,且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多糖 工艺优化 超声波 响应面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葛根总黄酮工艺优化 被引量:42
5
作者 杨荣平 王宾豪 +1 位作者 方艾权 寿清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84-788,共5页
目的 :筛选分离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树脂 ,并对影响分离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 ,使分离工艺达到最优化。方法 :采用静态与动态的吸附 解吸两种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总黄酮的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 :SP70分离效果最好 ,其... 目的 :筛选分离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树脂 ,并对影响分离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 ,使分离工艺达到最优化。方法 :采用静态与动态的吸附 解吸两种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总黄酮的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 :SP70分离效果最好 ,其最佳工艺为药液浓度 0 .5 g·mL-1 (相当于原生药 )、pH为 5~ 6、上样量为 6 0BV(树脂床体积 ) ,以 2BV/h吸附速率进行吸附 ,4BV的 70 %乙醇、2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效果最佳。经SP70处理后的葛根总黄酮可达 80 %以上。结论 :该法简单可行 ,分离效果好 ,能满足于大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葛根总黄酮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注塑制件熔接痕的形成、性能和预测 被引量:47
6
作者 肖长江 刘春太 申长雨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0,共4页
概述注塑制件熔接痕的形成及其危害,主要讨论塑料注塑制件中熔接痕的形成机理、熔接痕影响区的形态结构、影响熔接痕处性能的因素,以及工艺条件、模具几何条件对熔接痕处性能的影响等。在注塑模流动模拟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知识,... 概述注塑制件熔接痕的形成及其危害,主要讨论塑料注塑制件中熔接痕的形成机理、熔接痕影响区的形态结构、影响熔接痕处性能的因素,以及工艺条件、模具几何条件对熔接痕处性能的影响等。在注塑模流动模拟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知识,利用计算机自动实现了注塑中熔接痕的自动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工艺优化 注塑制件 塑料加工 熔接痕 形成 性能 预测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龙眼多糖工艺 被引量:54
7
作者 贺寅 王强 钟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3,共5页
对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果肉多糖(ELP)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新鲜龙眼果肉为原料,考察不同酶种类对龙眼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选择纤维素酶用于酶法提取实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纤维素酶添加... 对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果肉多糖(ELP)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新鲜龙眼果肉为原料,考察不同酶种类对龙眼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选择纤维素酶用于酶法提取实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液料比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液料比;确定纤维素酶解龙眼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2%、液料比6:1(mL/g)、酶解温度45.0℃、酶解时间187.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多糖的得率为(12.23±0.15)mg/g。本研究采用纤维素酶解提取工艺,相对于传统热水浸提法可显著提高龙眼多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多糖 酶法提取 响应面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红烧肉制作工艺 被引量:53
8
作者 王瑞花 张文娟 +2 位作者 陈健初 叶兴乾 刘东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4-278,共5页
研究了焯水时间、焖焅温度、焖焅时间对红烧肉感官性状及其质构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定为基础对红烧肉的口感、滋味、香气和色泽进行权重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处理的样品进行综合评分,优化获得红烧肉的制作工艺... 研究了焯水时间、焖焅温度、焖焅时间对红烧肉感官性状及其质构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定为基础对红烧肉的口感、滋味、香气和色泽进行权重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处理的样品进行综合评分,优化获得红烧肉的制作工艺;同时,仪器测定了不同工艺红烧肉的硬度、弹性、粘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并进行仪器测试品质与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红烧肉感官评价的主要质构属性。实验表明:模糊数学法评价红烧肉品质的权重集为K=(口感0.32,滋味0.35,香气0.20,色泽0.13);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获得红烧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焯水时间3min,焖焅温度100℃,焖焅时间2.5h;结合仪器分析进一步得到红烧肉的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红烧肉 感官评价 工艺优化 质构
下载PDF
金属塑性成形计算机模拟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董湘怀 郑莹 +2 位作者 兰箭 陈贻平 李志刚 《金属成形工艺》 2000年第1期1-4,52,共4页
结合作者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综述了金属塑性成形计算机模拟技术近年来的一些重要进展,主要涉及模拟计算方法,利用模拟技术的工艺优化设计、材料组织性能演化的模拟以及模拟软件设计方法等。
关键词 塑性成形 计算机模拟 有限元 工艺优化 面向对象
下载PDF
精密锻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7
10
作者 王忠雷 赵国群 《精密成形工程》 2009年第1期32-38,83,共8页
综述了精密锻造成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介绍了冷精锻、热精锻、温精锻及复合精锻工艺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精密锻造设备的特点及应用现状;总结了精密锻造模具的特点,介绍了模具弹性补偿、高速切削、模具补焊等先进的模具设计... 综述了精密锻造成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介绍了冷精锻、热精锻、温精锻及复合精锻工艺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精密锻造设备的特点及应用现状;总结了精密锻造模具的特点,介绍了模具弹性补偿、高速切削、模具补焊等先进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从数值模拟和反向模拟两个方面综述了成形过程模拟技术在精密锻造工艺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精密锻造工艺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精密锻造成形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锻造工艺 设备 模具 数值模拟 反向模拟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藜麦种子多酚提取工艺及其品种差异 被引量:47
11
作者 阙淼琳 蒋玉蓉 +3 位作者 曹美丽 陈琪 魏述英 陆国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2,共6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藜麦种子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研究,并运用Design-Expect 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藜麦种子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研究,并运用Design-Expect 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藜麦种子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 L)、浸提温度84℃、乙醇体积分数56%。在此条件下品种"PI634920"多酚提取量为2.273 mg/g。各因素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料液比。同时发现藜麦种子多酚含量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品种"PI596293"的多酚含量最高,达2.7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多酚提取 响应面分析 工艺优化 品种差异
下载PDF
喷雾干燥条件对豆粉速溶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12
作者 钟芳 王璋 许时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20,共4页
以喷雾干燥豆粉的流动性、分散性和溶解性为指标对豆乳浆料喷雾干燥时的浆料条件及喷雾干燥器型号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浆料热处理前添加还原剂有利于改善喷雾干燥豆粉的溶解性,增大浆料固形物浓度有助于改善喷雾干燥粉的流动性和堆积... 以喷雾干燥豆粉的流动性、分散性和溶解性为指标对豆乳浆料喷雾干燥时的浆料条件及喷雾干燥器型号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浆料热处理前添加还原剂有利于改善喷雾干燥豆粉的溶解性,增大浆料固形物浓度有助于改善喷雾干燥粉的流动性和堆积密度,但却会使干燥豆粉的溶解性下降,适宜的浆料固形物含量为15%;离心喷雾设备蒸发量的增大有助于改善豆粉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而压力喷雾干燥样品的分散性和堆积密度均优于离心喷雾样品。扫描电镜(SEM)图片显示,与采用离心式雾化器所得样品相比,采用压力式雾化器得到的豆粉颗粒大而均匀,且颗粒表面呈多孔状,样品速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豆粉 速溶性 豆乳浆料 工艺优化 浆料固形物 离心式雾化器
下载PDF
还原C法制备羊毛角蛋白质溶液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41
13
作者 姚金波 何天虹 +1 位作者 何美劲 龚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3,共4页
主要对还原C法羊毛角蛋白质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温度、还原剂、SDS、脲等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还原C法 羊毛角蛋白质溶液 制备方法 工艺优化 温度 还原剂
下载PDF
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材料热加工工艺优化方法 被引量:37
14
作者 鲁世强 李鑫 +3 位作者 王克鲁 董显娟 李臻熙 曹春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0-896,共7页
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的加工图技术被广泛用于设计和优化材料热加工工艺中,以实现微观组织和性能的控制。综述动态材料模型的相关理论,介绍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稳定变形区和失稳变形区的各种判据及其物理含义,比较和分析各种判据的应用... 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的加工图技术被广泛用于设计和优化材料热加工工艺中,以实现微观组织和性能的控制。综述动态材料模型的相关理论,介绍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稳定变形区和失稳变形区的各种判据及其物理含义,比较和分析各种判据的应用情况及其有效性,对判据在某些情况下预测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利用各种判据优化材料热加工工艺时的选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材料模型 加工图 变形稳定区判据 变形失稳区判据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5
作者 张文芝 郭坚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综合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优化工艺中影响发酵产物生成的各种相关因素,包括培养基组分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的作用,以及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溶氧、接种量等对发酵结果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工艺优化方法及研究... 综合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优化工艺中影响发酵产物生成的各种相关因素,包括培养基组分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的作用,以及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溶氧、接种量等对发酵结果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工艺优化方法及研究进展。在对现有研究初步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合理运用优化方法,对微生物发酵的过程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培养基 发酵条件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有机溶剂提取石榴籽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43
16
作者 高振鹏 岳田利 +2 位作者 袁亚宏 王云阳 阎军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0,共4页
为了提高石榴籽油得率,利用超声波及有机溶剂浸提联用技术研究了石榴籽油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及有机溶剂浸提联用技术提取石榴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石榴籽油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 为了提高石榴籽油得率,利用超声波及有机溶剂浸提联用技术研究了石榴籽油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及有机溶剂浸提联用技术提取石榴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石榴籽油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mL/g、超声波功率225W、超声波处理时间15min、超声波处理温度50℃。在该条件下石榴籽油得率为2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石榴籽油 提取 工艺优化 试验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苹果汁工艺优化及有机酸的变化 被引量:43
17
作者 李维妮 张宇翔 +3 位作者 魏建平 袁亚宏 韩晓江 岳田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80-87,共8页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苹果汁工艺条件优化并分析发酵期间苹果汁有机酸的变化。选择Lactobacillus paracasei 20241、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6165、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6063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6005混...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苹果汁工艺条件优化并分析发酵期间苹果汁有机酸的变化。选择Lactobacillus paracasei 20241、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6165、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6063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6005混合发酵苹果汁,以活菌数和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不同的菌种比例、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对苹果汁活菌数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苹果汁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菌种比例1∶1∶1∶1、接种量2%、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7℃,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活菌数为1.985×108 CFU/mL,感官评分为80.23分。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发酵苹果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过程中苹果汁有机酸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发酵后,苹果酸和琥珀酸含量下降明显(P<0.05),而乳酸、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丙酮酸和莽草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苹果汁 发酵 工艺优化 有机酸
下载PDF
葡萄果渣酵素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理化特性 被引量:43
18
作者 洪厚胜 朱曼利 +1 位作者 李伟 郭会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72,共10页
以果酒及果醋酿造过程中废弃的葡萄果渣、糖蜜为原料,利用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多菌种共酵过程中物质间的转化与利用从而得到营养价值更高的酵素保健饮品。在确定基本超声条件(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功率50 W、超声温度30℃)的前提下,... 以果酒及果醋酿造过程中废弃的葡萄果渣、糖蜜为原料,利用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多菌种共酵过程中物质间的转化与利用从而得到营养价值更高的酵素保健饮品。在确定基本超声条件(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功率50 W、超声温度30℃)的前提下,考察活菌接种量、初始pH值、糖添加量、超声时间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活菌数的影响;并探究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对葡萄果渣酵素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得到初始pH 5.0、糖添加量8%、活菌接种量12%、超声时间60 min,并将该条件用于5 L罐的工艺放大,对补料方式进行改进,发酵终点时pH值为3.5,可滴定酸度为2.89%,总酚质量浓度为5.5 mg/mL。检测得到功能性成分如原花青素质量浓度为3.78 mg/m L,SOD活力达到988 U/m L。采用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测定得到该酵素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Trolox当量计)为(44.5±2.5)μg/g。经检测,该葡萄果渣酵素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发酵过程中散发葡萄特有的醇、酚、萜类香气,葡萄果渣酵素香气独特且绵密。得到的葡萄果渣酵素上清液色泽透明亮丽,香气绵柔,口感、滋味评价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渣酵素 工艺优化 理化指标 功能成分分析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高温合金材料与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9
作者 孙晓峰 宋巍 +2 位作者 梁静静 李金国 周亦胄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1-1483,共13页
概述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高温合金中的进展。介绍了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微观组织及冶金缺陷的形成机制与种类,并从激光参数以及成分设计2个方面综述了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缺陷控制方法,明确了激光工艺参数优化与成分优... 概述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高温合金中的进展。介绍了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微观组织及冶金缺陷的形成机制与种类,并从激光参数以及成分设计2个方面综述了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缺陷控制方法,明确了激光工艺参数优化与成分优化的方向。最后,从工艺和材料2个方面对激光增材制造在高温合金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 冶金缺陷 工艺优化 成分优化
原文传递
铝合金粉末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张骁丽 齐欢 魏青松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LaserMelting,SLM)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快速成形技术,利用高能激光束熔化金属粉末,逐层堆积,直接成形高性能复杂金属零部件。SLM可成形的粉末材料广泛,其中铝合金作为轻金属材料有优良...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LaserMelting,SLM)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快速成形技术,利用高能激光束熔化金属粉末,逐层堆积,直接成形高性能复杂金属零部件。SLM可成形的粉末材料广泛,其中铝合金作为轻金属材料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自身的特性(如易氧化,高反射性和导热性等)增加了选择性激光熔化制造的难度。研究使用AISil2铝合金粉末对SLM成形工艺优化做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利用金相显微(0M)、电镜扫描(SEM)等方法分析了扫描轨迹和成形件的组织性能。采用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在铝合金基板上进行铝合金粉末单道熔化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对单熔化道形貌和宽度的影响规律;最终单道实验得出的优化工艺窗口,要求线能量密度在0.17~0.36J/mm范围内。在优化的工艺窗口内,实施单层多道扫描,分析扫描间距和搭接率对单层形貌的影响规律,并进~步优化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参数,得到较优工艺参数是激光功率140-180W,扫描速度700~1000mm/s,扫描间距0.04~0.05mm。最后,实施块体成形,分析了成形件致密度与线能量密度的关系,并对成形件的性能作了微观表征,从粉末特性和工艺参数两方面分析孔隙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熔化 铝合金 快速成形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