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56
1
作者 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 苗建明 霍国庆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0-23,共4页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成立了“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目的是系统总结领导学特别是领导力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探讨和提出一种科学而实用的领导力模型和理论,用以指导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者的培训和领导实践。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该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期望能够给各行各业的领导者提供新的视角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力模型 模型研究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中国科学院 中共中央 研究成果 领导能力 研究生院 工程实践 知识创新
下载PDF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并网消纳关键技术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134
2
作者 盛万兴 吴鸣 +5 位作者 季宇 寇凌峰 潘静 施海峰 牛耕 王中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75-2186,共12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国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励,我国分布式发电正呈现出区域化和园区化的快速发展态势,大规模、集群化分布式发电并网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由于其稳定、高效、灵活、...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国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励,我国分布式发电正呈现出区域化和园区化的快速发展态势,大规模、集群化分布式发电并网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由于其稳定、高效、灵活、友好的并网特性,将逐渐成为电力生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新模式。首先介绍分布式发电集群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与被广泛了解的微电网概念进行对比,随后从并网规划、装备研发、运行控制、仿真测试等方面介绍集群并网消纳的关键技术和项目成果,最后介绍分布式发电集群的工程实践成果,并给出结论和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可再生能源 集群 工程实践
下载PDF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工程实践与学科发展 被引量:82
3
作者 董石麟 罗尧治 赵阳 《空间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0,15,共9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空间结构的工程实践与学科发展的进展、趋势及新的科学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结构形体的优化、深化、改进与创新;空间结构节点的破坏机理、弹塑性分析与极限承载力;空间结构向超大跨度结构发展;从较重的屋盖...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空间结构的工程实践与学科发展的进展、趋势及新的科学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结构形体的优化、深化、改进与创新;空间结构节点的破坏机理、弹塑性分析与极限承载力;空间结构向超大跨度结构发展;从较重的屋盖结构体系向轻型的屋盖结构体系发展,从刚性结构体系向柔性结构体系发展;索穹顶结构的研究与开发;大型空间结构施工全过程模拟与施工方法创新;从固定屋盖结构向可开启结构发展;空间结构从单一的设计技术向制造信息化集成技术发展;空间结构理论研究发展;空间结构的健康监测和加固技术开发应用.最后提出了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应用发展而应当研究、深化和开发的学科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综述 工程实践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工程实践与理论进展 被引量:106
4
作者 王家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51,共9页
系统总结了35年来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工程实践历程,将其分为探索阶段、推广应用阶段、拓展阶段、成熟与输出阶段,放顶煤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煤炭开采在世界上的标志性技术和成果。将放顶煤开采的理论研究与进展归纳为借鉴阶段、探索阶段和创... 系统总结了35年来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工程实践历程,将其分为探索阶段、推广应用阶段、拓展阶段、成熟与输出阶段,放顶煤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煤炭开采在世界上的标志性技术和成果。将放顶煤开采的理论研究与进展归纳为借鉴阶段、探索阶段和创新阶段,介绍了在放煤规律方面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提出了下一步放顶煤开采的理论研究要针对性地开展顶煤破碎机理、散体顶煤放出规律、支架与围岩关系、岩层移动规律、全煤巷道支护机理、放顶煤开采的经济学基础等方面研究,深入的理论研究可以进一步指导放顶煤技术完善和扩大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开采 理论研究 工程实践 放煤规律 标志性技术
下载PDF
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77
5
作者 陈晓阳 江亿 李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3-109,共7页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一个以溶液处理新风实现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一种送风含湿量的控制策略。测试结果表明 ,在室外潮湿的情况下 ,溶液除湿机组提供的冷量约占所需冷量的 5 0 % ;在...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一个以溶液处理新风实现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一种送风含湿量的控制策略。测试结果表明 ,在室外潮湿的情况下 ,溶液除湿机组提供的冷量约占所需冷量的 5 0 % ;在室外相对干燥的情况下 ,除湿机组提供的冷量约占所需冷量的 40 %。与传统电压缩制冷系统相比 ,当电热价比值为3时 ,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可减少 2 0 %的运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 空调系统 新风 送风 溶液除湿 热价 工程实践 情况 独立 实际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84
6
作者 孙科学 郭宇锋 +2 位作者 肖建 程勇 成谢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3-235,共3页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依托于国家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实验教学平台。完成了"三纵三横"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同时对基于混合式教学...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依托于国家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实验教学平台。完成了"三纵三横"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同时对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电工电子实践实验教学新方法进行了探索。多年来,坚持实践课程的改革举措,取得了突出的人才培养成效和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教学体系 工程实践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下载PDF
淮南矿区深部煤巷支护难度分级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78
7
作者 张农 王成 +1 位作者 高明仕 赵一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21-2428,共8页
系统分析淮南矿区深部煤巷围岩赋存的地质特征、控制难度和应力状态等因素,确定影响煤巷稳定及锚杆支护选型的最主要和敏感因素为巷道顶板应力强度指数、帮部煤体松散范围系数、顶板软弱岩层不安全因子3个综合指标,通过大量测试矿区深... 系统分析淮南矿区深部煤巷围岩赋存的地质特征、控制难度和应力状态等因素,确定影响煤巷稳定及锚杆支护选型的最主要和敏感因素为巷道顶板应力强度指数、帮部煤体松散范围系数、顶板软弱岩层不安全因子3个综合指标,通过大量测试矿区深部巷道围岩地应力和煤岩试块物理力学性能,对这3个综合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在此基础上划分深部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难度级别,针对各难度级别,提出以新型"三高"(高强度、高预拉力、高刚度)锚杆控制技术为基础的深部煤巷围岩控制对策。应用该方法对矿区几个典型矿井的深部煤层巷道围岩稳定程度进行难度分级,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和支护参数,维护巷道稳定。研究成果在淮南矿区获得全面应用,对我国煤矿深部煤层巷道支护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深部开采 煤巷 围岩稳定分级 控制技术 工程实践
下载PDF
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培养创新型人才 被引量:78
8
作者 罗正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规律,适应学校隶属关系的转变,学校提出高等工程教育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一个核心二个基本点”的办学理念,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从加强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 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规律,适应学校隶属关系的转变,学校提出高等工程教育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一个核心二个基本点”的办学理念,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从加强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使该校人才培养在全国,尤其是在电子信息行业有着良好的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工程实践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 被引量:74
9
作者 林健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17,30,共4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不论是本科层次还是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论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综合素质的养成.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础,也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不论是本科层次还是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论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综合素质的养成.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础,也是关键。因此,构建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卓越工程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师培养 工程实践 教育体系 能力的培养 社会发展需要 创新精神 研究生层次 培养计划
原文传递
“大工程观”下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9
10
作者 居里锴 徐建成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8-70,共3页
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尚未完全摆脱传统金工实习教学的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通过对"大工程观"及其对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新要求的论述,提出了"大工程观"下工程实践教学的新思... 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尚未完全摆脱传统金工实习教学的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通过对"大工程观"及其对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新要求的论述,提出了"大工程观"下工程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并根据作者所在单位近五年来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已取得明显成效的"大工程观"下以"多学科交叉"、"工程创新项目教学"、"工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工程实践 多学科交叉 工程文化
下载PDF
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回归工程实践--以省属工科类高校为例 被引量:67
11
作者 王存文 韩高军 雷家彬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39,共6页
工程的学科性决定了工程实践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石。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就是回归工程实践。国外国内"回归工程实践"的背景、目的不尽相同,但本质上是强调工程教育应回归教学、回归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我国,省... 工程的学科性决定了工程实践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石。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就是回归工程实践。国外国内"回归工程实践"的背景、目的不尽相同,但本质上是强调工程教育应回归教学、回归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我国,省属工科院校是这类改革的重点。应对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过程与管理方面的问题,省属工科院校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着力破除工程教学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的高等工程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回归 工程实践 省属工科类高校
原文传递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被引量:65
12
作者 冯其红 胡伟 王增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针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工程训练时间不足、系统性较差、教学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qu... 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针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工程训练时间不足、系统性较差、教学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理念,开展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集"开放式、分散式、预约式、自助式"于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依托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实验室全面开放,实现了实验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实验"向"主动实验"的转变,加强了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工程实践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建立新世纪的工程教育愿景——兼评美国“2020工程师”《愿景报告》 被引量:51
13
作者 李晓强 孔寒冰 王沛民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根据美国“2020工程师”计划的《愿景报告》,在评介未来工程实践大背景与工程师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工程教育应予关注的六个方面:工程的社会认可、跨学科与知识融合、工程师的领导力、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工程人力资源开发,... 本文根据美国“2020工程师”计划的《愿景报告》,在评介未来工程实践大背景与工程师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工程教育应予关注的六个方面:工程的社会认可、跨学科与知识融合、工程师的领导力、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工程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对工程教育的研究,以期建立中国工程教育及其改革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工程实践 愿景 未来工程
下载PDF
深部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4
14
作者 李国峰 蔡健 郭志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6,共3页
深部软岩巷道具有非线性大变形特征,单一的支护方式难以控制。锚注支护可以改变围岩力学参数,提高围岩强度。结合鹤岗矿务局兴安矿四水平中央石门返修的工程实践,分析了锚注支护的工程特点,经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表明,锚注支护显著提高... 深部软岩巷道具有非线性大变形特征,单一的支护方式难以控制。锚注支护可以改变围岩力学参数,提高围岩强度。结合鹤岗矿务局兴安矿四水平中央石门返修的工程实践,分析了锚注支护的工程特点,经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表明,锚注支护显著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有效地控制了深部软岩巷道变形问题,是一种有效控制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的支护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锚注支护 工程实践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燃烧的NO_x生成与超低排放 被引量:57
15
作者 柯希玮 蔡润夏 +6 位作者 杨海瑞 张缦 张海 吴玉新 吕俊复 刘青 李井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0-396,共7页
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对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NOx的原始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CFB燃烧中NOx生成和还原过程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认为强化炉内不同区域的还原性气氛是进一步挖掘CFB燃烧NOx原始超低排放潜力的... 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对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NOx的原始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CFB燃烧中NOx生成和还原过程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认为强化炉内不同区域的还原性气氛是进一步挖掘CFB燃烧NOx原始超低排放潜力的关键。根据床内气固流动特性与还原性气氛的关系,提出了一条低氮燃烧技术路线,其核心是通过提升循环系统的性能来提高床质量、增加循环量。将该技术进行了工程验证,实践表明,在同时满足飞灰中位径小于12μm、d90小于54μm、底渣平均直径小于200μm、稀相区的物料悬浮浓度高于5 kg/m3时,仅通过燃烧控制,NOx原始排放显著降低,基本达到超低排放目标。这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NOx治理和低成本污染控制提供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NOx 超低排放 工程实践
下载PDF
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3
16
作者 傅水根 武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期7-10,43,共5页
该文在阐述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所取得系列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工程训练中心在目前高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工程实践 教学改革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 被引量:53
17
作者 刘会英 盖玉先 徐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110,共5页
借鉴CDIO的教学理念,以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规划,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在一体化的教育过程和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方式、教学安排... 借鉴CDIO的教学理念,以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规划,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在一体化的教育过程和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方式、教学安排和教学过程做了相应改革,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CDIO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 工程实践 机械基础实践 通用能力
下载PDF
折点氯化法处理高NH_3-N含钴废水试验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40
18
作者 宋卫锋 骆定法 +3 位作者 王孝武 陈嘉嘉 黄子安 黎伟海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3,共2页
高NH3-N化学冶金废水是一种难处理废水。针对该类废水NH3-N高,含盐量高,难以生化处理的特征,首先对应用折点氯化法处理该类废水进行了实验室小试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工程实践,出水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并对工程实践中需注意的问... 高NH3-N化学冶金废水是一种难处理废水。针对该类废水NH3-N高,含盐量高,难以生化处理的特征,首先对应用折点氯化法处理该类废水进行了实验室小试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工程实践,出水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并对工程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点氯化 高NH3-N 废水 试验研究 工程实践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52
19
作者 安连锁 米增强 +3 位作者 尚锦山 纪蓬勃 苏丽萍 刘吉臻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是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阶段性总结,提出了以“四模块”为基本构架的高等工程教育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明确了其基本内涵;同时,围绕新体系的构建,以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建立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 本文是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阶段性总结,提出了以“四模块”为基本构架的高等工程教育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明确了其基本内涵;同时,围绕新体系的构建,以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建立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将仿真教学和产学合作垢校下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教学过程,有力地推动了新教学体系的运行和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工程实践 高等工程教育 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
下载PDF
OBE理念下“3-3-3”融合的新型培养模式——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51
20
作者 成卓韦 吴石金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52-458,共7页
在工程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3-3-3"人才培养体系。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能力、... 在工程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3-3-3"人才培养体系。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养建构角度,发挥学科优势,根据行业岗位和学生意愿,按三形态构建课程体系,按三通道设置成长路径,按三循环提升教学质量,为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以及其他工程类专业改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教育 环境工程 培养体系 工程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