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D-SBE法的专家与公众审美差异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许大为 李羽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6,共5页
从景观评价产生的伊始,关于评价的主体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专家还是参与景观互动的普通公众的讨论就从未休止。专家与公众的审美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性、一致性如何成为了选择评价主体的重要依据。利用语义差异法和美景度评价法,对专家和公... 从景观评价产生的伊始,关于评价的主体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专家还是参与景观互动的普通公众的讨论就从未休止。专家与公众的审美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性、一致性如何成为了选择评价主体的重要依据。利用语义差异法和美景度评价法,对专家和公众对于不同景观类型做出的评价结论进行分析,探讨现时期专家与公众的审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专家 公众 审美差异
下载PDF
中西声乐艺术文化内涵新论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加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9-66,共8页
声乐文化内涵涉及音乐作品的形态、技术构成、社会文化心理、社会群体的生产方式、语言、习俗、信仰、情感、观念、风尚等各个方面。中西方声乐的社会功能、文化背景、音乐创作、审美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深入地认识到这些差异,才... 声乐文化内涵涉及音乐作品的形态、技术构成、社会文化心理、社会群体的生产方式、语言、习俗、信仰、情感、观念、风尚等各个方面。中西方声乐的社会功能、文化背景、音乐创作、审美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深入地认识到这些差异,才能够较好地把握中西声乐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而准确而有效地进行声乐艺术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艺术 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声乐 西方声乐 社会功能 文化差异 审美差异 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下载PDF
中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字声问题及审美差异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旭东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美声唱法自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声乐文化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长期交汇磨合,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和声乐艺术家们精心、艰苦的探索下,欧洲的美声风格在中国得到发展推广。国人除了用意、法、德等语言演唱原风格的美声歌剧外... 美声唱法自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声乐文化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长期交汇磨合,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和声乐艺术家们精心、艰苦的探索下,欧洲的美声风格在中国得到发展推广。国人除了用意、法、德等语言演唱原风格的美声歌剧外,更多地是用汉语演唱美声风格的古典和现代作品、表现美声唱法艺术,逐渐形成了以汉语(指普通话,以下同)为主要歌唱语言,以意大利美声唱法为本色,在技术理论、舞台表演、文化内涵、艺术审美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中国美声唱法风格或中国美声流派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美声唱法 中国传统 审美差异 民族唱法 声乐文化 歌唱语言 艺术家 文化背景
原文传递
武术与体育舞蹈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晓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武术和体育舞蹈在内容、节奏、编排、风格上有相似的成份 ;由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 ,决定了武术注重内涵 ,体育舞蹈注重外在。根据武术和体育舞蹈的共性及个性特点 。
关键词 武术 体育舞蹈 节奏 套路 风格 编排 服装 审美差异
下载PDF
西方流浪汉小说与中国当代流浪汉小说之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经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9-115,共7页
西方流浪汉小说与中国当代流浪汉小说既是相同的创作类型又是两种艺术呈现方式。本文先从母题择取、结构形态和叙述图式等方面论述了这两种流浪汉小说的共通性的艺术因素 ,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精神品性和性格构成、文本的风格情趣、创作... 西方流浪汉小说与中国当代流浪汉小说既是相同的创作类型又是两种艺术呈现方式。本文先从母题择取、结构形态和叙述图式等方面论述了这两种流浪汉小说的共通性的艺术因素 ,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精神品性和性格构成、文本的风格情趣、创作倾向和格调的把握来辨析两者的审美差异。从而试图在比较的视角中对流浪汉小说这种世界性的创作现象进行较为系统、较为全面的考察和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汉小说 创作类型 共通性因素 审美差异
下载PDF
论《易经》的英译与世界传播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钧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5,共7页
翻译是人类交流与传播史上最古老最复杂的文化现象,从17世纪以来,世界上各种语言和风格的不同《易经》翻译版本就层出不穷。《易经》英语翻译对世界影响重大,但长期以来存在多方面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旨在通过探讨《易经》英译的相... 翻译是人类交流与传播史上最古老最复杂的文化现象,从17世纪以来,世界上各种语言和风格的不同《易经》翻译版本就层出不穷。《易经》英语翻译对世界影响重大,但长期以来存在多方面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旨在通过探讨《易经》英译的相关问题以寻找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易经》翻译的改进与《易经》世界传播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英译 理解差异 句法差异 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差异 审美差异 世界传播
下载PDF
中西审美差异之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连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2-57,共6页
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中国的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审美方式上、审美心理上和审美理想上。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和... 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中国的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审美方式上、审美心理上和审美理想上。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审美差异将会相互渗透,相互融洽。只有不断的研究、探索,才能充分认识并总结出中西审美认识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差异 审美方式 审美心理 审美理想 审美规律
下载PDF
电视舞蹈刍论(上) 被引量:11
8
作者 蓝凡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3-39,共7页
所谓电视舞蹈,它并不是指在电视上播放的舞蹈,而应是电视艺术的一个类型——舞蹈肢体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的融合。我们对电视舞蹈概念的定义为:电视舞蹈是一种借电视语言用人体的动作、节奏和表情反映生活的大众传播艺术。时间和空间是... 所谓电视舞蹈,它并不是指在电视上播放的舞蹈,而应是电视艺术的一个类型——舞蹈肢体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的融合。我们对电视舞蹈概念的定义为:电视舞蹈是一种借电视语言用人体的动作、节奏和表情反映生活的大众传播艺术。时间和空间是电视舞蹈的枢纽,电视舞蹈的艺术本质就是一种籍电视屏幕来结构人体动作的时间和空间的艺术。电视舞蹈表现的却是舞蹈与电视艺术融合的特征——为适应电视艺术法则的时空处理能力和特性。电视舞蹈的基本语言和语法是为电视屏幕所特有的,建筑在屏幕造型语言上的长镜头舞蹈语言和梦太奇舞蹈语言。梦太奇舞蹈语言指的是电视舞蹈时空的结构方法,长镜头舞蹈语言指的是电视舞蹈时空的呈现方式,前者是电视舞蹈时空的本身运动,后者却是观赏者(审美者)眼中电视舞蹈时空运动的视点变化。自由的、非固定视点的、个体的观赏是电视舞蹈区别于一般舞台舞蹈表演最基本的审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长镜头舞蹈语言 梦太奇舞蹈语言 审美差异
原文传递
社会老龄化背景下的自然景观偏好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10
9
作者 蓝思琪 罗涛 +1 位作者 黄丽坤 刘江 《风景园林》 2019年第8期101-105,共5页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特殊环境需求是未来社区建设和景观规划的新视角。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大规模现场问卷调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解析居民年龄及地方依恋程度对自然景观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年龄对自然...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特殊环境需求是未来社区建设和景观规划的新视角。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大规模现场问卷调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解析居民年龄及地方依恋程度对自然景观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年龄对自然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地方依恋对自然景观偏好无显著影响;2)老年人(≥60岁)与儿童(6~9岁)的“弱”认知特征,使两组人群的自然景观偏好度较低,表现出老年人向“儿童化”回归的现象;3)青年(15~19岁)、中年组(20~59岁)自然景观偏好度明显高于老年组和儿童组,且青年组偏好度最高,可能是教育程度和时代背景影响所致。研究结果对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合理完善社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环境认知 问卷调查 审美差异 福建省 老龄化 景观偏好
下载PDF
浅析中西审美差异对中国婚纱流行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强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本文从中西文化、传统、观念等的差异,描述了婚礼服发展的现况,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在服装流行趋势的基础上总结了婚纱在中国的潜力。
关键词 婚纱 审美 流行趋势 发展 审美差异 中国 中西文化 市场调查 婚礼服 潜力
下载PDF
论旅游审美与导游 被引量:6
11
作者 牟维珍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审美文化包括自然审美文化、社会审美文化和艺术审美文化三种类型。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旅游审美主体的差异决定了旅游审美实质和旅游审美价值的差异。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审美文化包括自然审美文化、社会审美文化和艺术审美文化三种类型。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旅游审美主体的差异决定了旅游审美实质和旅游审美价值的差异。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是审美信息的传递者和审美活动的调节者,作为沟通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的服务中介,对于提高游客旅游审美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审美 导游 文化特征 审美差异
下载PDF
聚焦全国两会:规范汉字书写,让书法艺术正本清源
12
作者 丁杰群(综合/整理) 《法律与生活》 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
是“江湖书法”,还是审美差异?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悠久的汉字书写艺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富有独特内涵并长期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遗产,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互联网... 是“江湖书法”,还是审美差异?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悠久的汉字书写艺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富有独特内涵并长期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遗产,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书法界出现了许多“吼书”“丑书”“怪书”等书法形式,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笔触,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丑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规范汉字书写 正本清源 视觉冲击 文化遗产 审美差异
原文传递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的审美差异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元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6,204,共8页
中西戏剧的本体差异从确立独立性与个别性而言,显然西方以近代话剧为代表的戏剧就是以"外观"感受为主体的"外物"模仿,它主要诉之于"真",而中国戏曲则是以"心观"领悟为主体的"心物"呈... 中西戏剧的本体差异从确立独立性与个别性而言,显然西方以近代话剧为代表的戏剧就是以"外观"感受为主体的"外物"模仿,它主要诉之于"真",而中国戏曲则是以"心观"领悟为主体的"心物"呈现,它主要诉之于"美"。西方话剧以故事为主,因而故事情节,情节中的人物,人物性格在情节中的展开,人物的情感在复杂故事中的层层展示等就成为主体。中国戏曲却恰恰不以故事为核心,而是特别关注如何将一个已真相大白的故事,以演员极其艰奥的童子功练就的行当程式加以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极其复杂化的艺术呈现。不以故事呈现为核心,这就带来与西方话剧表现模式极为不同的演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话剧 戏曲 中西文化比较 审美差异 文化特征
下载PDF
广告翻译中影响传播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文赟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广告是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翻译的质量受到了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从文化差异、情感传递、审美差异、语言差异、法律等方面入手,探讨影响广告翻译的因素。
关键词 广告翻译 文化差异 情感传递 审美差异 语言差异
下载PDF
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探析
15
作者 强小雪 《艺术科技》 2023年第4期79-81,共3页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的表达形式,源自人的内心。其借助乐器和歌声,可以传递人的内心情绪及感悟,因此有着独特的魅力。各个国家、民族虽然在文字、语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音乐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东西方的音乐艺术虽然...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的表达形式,源自人的内心。其借助乐器和歌声,可以传递人的内心情绪及感悟,因此有着独特的魅力。各个国家、民族虽然在文字、语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音乐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东西方的音乐艺术虽然在演唱技巧、创作风格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总体来看,在音乐审美上的差异较为明显。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东西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音乐美学思想、表达内涵的演绎技法和遵循的思维模式不同。我国的民族音乐最早起源于劳动人民,它是表达劳动人民生活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与美国的乡村音乐存在相同点。但与此同时,我国与西方音乐的艺术审美上又有较大的区别。基于此,文章对东西方音乐文化审美的共通性进行分析,阐述东西方音乐文化审美的独特性,并以黄自的《玫瑰三愿》和舒伯特的《野玫瑰》为例,对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 审美差异 音乐艺术 审美影响 音乐审美
下载PDF
审美差异下的民间传统舞蹈与舞台民族风格舞蹈——南疆“非遗”舞蹈传承现状考察的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提振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第4期56-62,123,共8页
笔者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南疆"非遗"舞蹈传承现状学术考察团奔赴南疆地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团旨在考察南疆地区"非遗"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以更多地了解、掌握中国的"非遗"舞蹈文化样... 笔者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南疆"非遗"舞蹈传承现状学术考察团奔赴南疆地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团旨在考察南疆地区"非遗"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以更多地了解、掌握中国的"非遗"舞蹈文化样态,逐步建立起"非遗"舞蹈数据资料库。本文以笔者对南疆几个地区的民间传统舞蹈和舞台民族风格舞蹈的考察为基础,以舞蹈生态环境、文化形态为切入点,分析两者间的审美差异,进而探究"非遗"舞蹈传承路径问题及相应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统舞蹈 民族风格舞蹈 生态系统 文化形态 审美差异
原文传递
文、理、艺学科教学的审美差异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立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0,共3页
文理艺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结构关系。这个结构关系不仅体现出知识的建构,也为学科教学在审美层面上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思考文理艺学科教学审美差异的目的,就是试图以现实为依托,把传统的学科结构与当代审美教育的... 文理艺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结构关系。这个结构关系不仅体现出知识的建构,也为学科教学在审美层面上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思考文理艺学科教学审美差异的目的,就是试图以现实为依托,把传统的学科结构与当代审美教育的需要结合起来,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寻找培养学生审美理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理艺学科 教学 审美差异
下载PDF
论明清四大小说中死亡现象的审美差异 被引量:5
18
作者 臧国书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明清小说家把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追求融入小说文本中,使死亡现象变成建构小说艺术世界的重要基石。《三国演义》:死为不朽生崇高;《水浒传》:死为酣畅生愉悦;《金瓶梅》:死为纵欲生警示;《红楼梦》:死为无奈生怜悯。
关键词 四大小说 死亡现象 审美差异
下载PDF
萧统为何对陶渊明高评低选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世轩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萧统作为昭明太子在文化上做了两件影响后世的大事:编辑整理《陶渊明集》和主编《文选》。然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反差:即对陶渊明人格的高评与对其诗文的低选。究其原因,其太子身份、个人爱好与时代审美趣味等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 萧统 《文选》 陶渊明 高评低选 审美差异 原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