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 被引量:110
1
作者 吴必虎 高向平 邓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6-334,共9页
环境解说最早出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服务体系中,伴随着新兴的旅游方式、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和居民游憩需求的增加,其概念内涵与功能不断发展,并且解说的研究也得到不断完善。本文分别从国外环境解说研究的时代发展和内容上进行划分,而由... 环境解说最早出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服务体系中,伴随着新兴的旅游方式、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和居民游憩需求的增加,其概念内涵与功能不断发展,并且解说的研究也得到不断完善。本文分别从国外环境解说研究的时代发展和内容上进行划分,而由于国内的研究很少,只作为综述的补充。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环境解说分别经历了"形成期"、"媒介期"、"名正期"以及"初熟期"。在研究内容上,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对解说特征与功能的研究,包括其概念性框架与目标、手段选择、管理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研究;对解说受众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游客的分类研究及解说方式的研究,以及对解说员与游客之间沟通过程的研究等。在西方,环境解说研究通过借助其他各学科的理论而逐渐成熟,笔者建议引入国外成熟理论以建设并完善环境解说学科体系来填补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解说 游客 媒介 国家公园
下载PDF
物是人非与睹物思人:媒体与文化分析的物质性转向 被引量:112
2
作者 章戈浩 张磊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19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媒介的'物质性'是我们思考当下数字生活、考察媒体世界、剖析文化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却长期成为传播研究的盲点。本文聚焦于当前正在发生的'物质性转向',梳理各种相关的理论源流和思想派别,在中国语境下对媒介物... 媒介的'物质性'是我们思考当下数字生活、考察媒体世界、剖析文化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却长期成为传播研究的盲点。本文聚焦于当前正在发生的'物质性转向',梳理各种相关的理论源流和思想派别,在中国语境下对媒介物质性范畴做出界定,并讨论它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走向。本文认为,媒介物质性,泛指一切涉及'物'与'物质'的媒介构成、媒介要素、媒介过程和媒介实践,而'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物性也由此重新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性 媒介 媒介研究 文化分析 传播学
下载PDF
冲突与共谋——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 被引量:63
3
作者 尹鸿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0-27,共8页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处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与国有性双轨运行的背景下,一方面受到国家的控制、干预和引导,同时又受到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强力冲击,成为了当代中国媒介在各种权力角逐中演变历程的缩影,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当代...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处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与国有性双轨运行的背景下,一方面受到国家的控制、干预和引导,同时又受到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强力冲击,成为了当代中国媒介在各种权力角逐中演变历程的缩影,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分化和冲突,同时也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风尚、价值观念、文化潮流产生着复杂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角逐 文化策略 时代 演变历程 消费文化 冲突 媒介 当代中国 背景
下载PDF
理解麦克卢汉 被引量:75
4
作者 胡泳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98,共18页
麦克卢汉赋予媒介以全新含义,将其定义为人的延伸,并指出,媒介技术更多是通过它们的形式而非它们所传递的内容来塑造社会。他辨明了电力媒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其笔下再部落化的"地球村"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和平且和谐的社区... 麦克卢汉赋予媒介以全新含义,将其定义为人的延伸,并指出,媒介技术更多是通过它们的形式而非它们所传递的内容来塑造社会。他辨明了电力媒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其笔下再部落化的"地球村"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和平且和谐的社区,其实,如果仔细阅读麦克卢汉,我们会发现他的幽暗意识。麦克卢汉在一个更宽广的和人类行为、人类思维方式相关的领域中探讨媒介,恢复了媒介原有的广阔内涵,从而规定了日后媒介研究的语境,即我们与媒介的关系是相互构造的——我们创造它们,它们也创造我们。尽管电力媒介时代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但它同时也是我们认识到这种无意识的时代。一旦我们对媒介环境产生了意识,发现媒介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损害我们的社会或文化,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在效果变得无所不在之前,影响新的创新的发展和演变。也因此,将麦克卢汉视为一个技术决定论者的看法失之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媒介 人的延伸 地球村 技术决定论
原文传递
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 被引量:62
5
作者 何道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31,共7页
媒介即文化。文明史就是媒介史。西方文化经历了3次媒介革命: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和电子媒介。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和非部落化两个阶段,正在进入重新部落化的第三个阶段。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产生了线性、逻辑、“理性”、分析、... 媒介即文化。文明史就是媒介史。西方文化经历了3次媒介革命: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和电子媒介。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和非部落化两个阶段,正在进入重新部落化的第三个阶段。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产生了线性、逻辑、“理性”、分析、专门化的西方文化。印刷术产生了残缺不全的“谷登堡人”。电子媒介是意识的延伸,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地球村。这是一个多元化的重新部落化的全球一体的美好新世界。麦克卢汉奇怪的媒介说终于得到认可。他反常的研究方法终于受到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媒介 传播 媒介革命 重新部落化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0
6
作者 陶喜红 《中国广告》 2007年第6期160-162,共3页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媒介的融合不仅指媒介产业内部各种不同形态的媒介之间的融合,它还包括媒介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整合。随着中国媒介改革的推进以及媒...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媒介的融合不仅指媒介产业内部各种不同形态的媒介之间的融合,它还包括媒介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整合。随着中国媒介改革的推进以及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媒介融合必将给活跃的媒介市场带来新的变化和冲击,同时给媒介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媒介融合 中国
原文传递
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 被引量:55
7
作者 郭晴 郝勤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4,32,共5页
以传播学经典理论为框架,探讨了现代社会体育与媒介结合的产物——媒介体育的内涵、产生背景,并援引符号学和批判学派的观点,对媒介体育的生产及本质进行了梳理与解读。结果认为,媒介体育是体育信息的媒介文化形态,传播工具与媒介技术... 以传播学经典理论为框架,探讨了现代社会体育与媒介结合的产物——媒介体育的内涵、产生背景,并援引符号学和批判学派的观点,对媒介体育的生产及本质进行了梳理与解读。结果认为,媒介体育是体育信息的媒介文化形态,传播工具与媒介技术的进步为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必要条件,体育新闻传播的制度化宣告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依赖促使了媒介体育的生成;在文化工业时代背景下,媒介借助符号,通过营造话题、制造明星等手段,解构了现实的体育,建构了一个拟态的体育世界。媒介体育表现出真实性与超真实、历史性与去历史性、商业性、跨文化性、情感性及娱乐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体育 社会现象 作用 影响
下载PDF
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 被引量:64
8
作者 孙玮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7,共11页
本文将外滩这个实体空间理解为上海现代性创造的一个特殊地点,它的发展呈现了上海现代性一百多年以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命运。在主流传播观中,实体空间是被忽略的一个元素。本文认为,外滩的都市空间,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结果,... 本文将外滩这个实体空间理解为上海现代性创造的一个特殊地点,它的发展呈现了上海现代性一百多年以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命运。在主流传播观中,实体空间是被忽略的一个元素。本文认为,外滩的都市空间,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结果,本身又作为一个媒介,构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传播因此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媒介的活动,而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多个层面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滩 上海现代性 媒介 传播
原文传递
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 被引量:54
9
作者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2-69,共8页
本文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与海德格尔的座架概念 ,指出作为媒介与座架的网络 ,规范与形塑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范式 ,以及与之相应的 ,以虚拟性、数字化、流动与弹性、全球化及个人化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逻辑 ;建基于这种网络化逻辑之上... 本文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与海德格尔的座架概念 ,指出作为媒介与座架的网络 ,规范与形塑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范式 ,以及与之相应的 ,以虚拟性、数字化、流动与弹性、全球化及个人化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逻辑 ;建基于这种网络化逻辑之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空间 ,可以像卡斯特尔那样概括为流动空间。而虚拟与真实、身体与心灵、全球与地方、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二元交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互联网 网络空间 流动空间 二元交叠
下载PDF
算法即媒介:算法范式对媒介逻辑的重构 被引量:61
10
作者 喻国明 耿晓梦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5-51,共7页
在5G技术革新带来的万物互联、万物皆媒新传播图景下,将媒介看作信息传递工具的认知范式已丧失解释力;媒介天然是一种居间性的概念,这种关系联结属性随着技术发展逐渐成为最关键的媒介逻辑。构成智能时代基础设施的算法便是一种更高意... 在5G技术革新带来的万物互联、万物皆媒新传播图景下,将媒介看作信息传递工具的认知范式已丧失解释力;媒介天然是一种居间性的概念,这种关系联结属性随着技术发展逐渐成为最关键的媒介逻辑。构成智能时代基础设施的算法便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媒介,它通过一系列判断架构连接、匹配与调适价值关系,形塑认知、建构关系、整合社会。把算法理解为一种媒介,不仅为解读算法的社会性提供了有益视角,更高度概括了新传播图景下媒介运作的核心逻辑——价值关系联结,对未来传播主流媒介的建设路径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媒介 关系范式 社会建构 场景
下载PDF
“自主”的情境:直播与社会互动关系建构的当代再现--对梅罗维茨情境论的再审视 被引量:60
11
作者 周勇 何天平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8,共13页
从电视直播的"追随事件"到网络直播的"引领事件","直播"形态已具有显著的媒介分野。而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介边界的消融带来媒介情境的新融合,又使得两种"直播"呈现某种合流的可能性。&q... 从电视直播的"追随事件"到网络直播的"引领事件","直播"形态已具有显著的媒介分野。而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介边界的消融带来媒介情境的新融合,又使得两种"直播"呈现某种合流的可能性。"直播"原本泾渭分明的"情境"是否消失了?以直播为代表的媒介形态变化又如何通过媒介情境的再定义作用于当前的社会互动系统?本文借由对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的再审视,在技术—社会视角下考察"直播"的变化发展。研究表明,"社会情境"的随机性、"社会角色"的假定性、"社会行为"的普遍中区化,共同构成直播媒介再现当代社会互动关系的主要特征,同时指出以直播为代表的媒介形态进化并非导致了情境的"消失",而将既有的社会情境肢解成了一个个"自主"的新情境。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情境"重构后更趋"自主"的直播发展展开更进一步的前瞻性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情境 梅罗维茨 社会互动 媒介
原文传递
我国恙虫病流行病学及其传播媒介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2
作者 李静 李晓燕 刘运喜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1251-1253,共3页
本文从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宿主、媒介、病原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恙虫病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恙虫病 恙虫病东方体 媒介
下载PDF
结膜吸吮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3
作者 王增贤 沈继龙 +1 位作者 王红岩 Domenico Otranto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3,共5页
本文对结膜吸吮线虫的生物学和致病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结膜吸吮线虫病的分布、该虫形态结构及生活史、致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
关键词 结膜吸吮线虫病 流行分布 媒介 冈田绕眼果蝇 变色伏绕眼果蝇
下载PDF
媒介域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54
14
作者 陈卫星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4,共7页
在冷战结束后开启的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媒介学的核心概念,媒介域对媒介技术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区分从新的方面界定了历史视野中的媒介制度和社会现实的对位关系。市场建构的社会理性催生了传播学,结合技术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复合价值观,... 在冷战结束后开启的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媒介学的核心概念,媒介域对媒介技术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区分从新的方面界定了历史视野中的媒介制度和社会现实的对位关系。市场建构的社会理性催生了传播学,结合技术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复合价值观,在方法论探讨的意义上,本文认为媒介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信息文本与已有制度管控的竞争型互动关系、信息算法的指数风险和技术挪用主导意义的阐释。同时,媒介域也在技术效应的复制放大中改变了人们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社会 媒介
原文传递
显现的实体抑或意义的空间:反思传播学的媒介观 被引量:54
15
作者 胡翼青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36,共7页
种种迹象表明,传播学关于什么是本学科视野中的"媒介"的理解含混不清。即使从最粗疏的区分来看,它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显现的实体,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义的空间。主流传播学就将媒介理解为像媒介组织那样的功能性实体,所以它... 种种迹象表明,传播学关于什么是本学科视野中的"媒介"的理解含混不清。即使从最粗疏的区分来看,它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显现的实体,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义的空间。主流传播学就将媒介理解为像媒介组织那样的功能性实体,所以它不仅经常研究非传播的问题,而且还对真正的传播研究视而不见。媒介实体化的后果,是传播学学科身份危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认为,如果在认识论上把媒介看作是一个意义汇集的空间,而在方法论上把媒介理解为一个抽象的隐喻,就会真正找到属于传播学的研究问题,从而重塑传播学的学科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 空间 媒介 传播学
原文传递
数字媒介与艺术 被引量:44
16
作者 张耕云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5,共4页
当代艺术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物质媒介到数字媒介的转变 ,这种转变将构成我们时代艺术发展中的一次历史性革命。一般说来 ,存在着三种不同层次和意义上的数字媒介形式 :1、对传统物质媒介形式的再现性模拟 ;2、对传统艺术手段的超越性模... 当代艺术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物质媒介到数字媒介的转变 ,这种转变将构成我们时代艺术发展中的一次历史性革命。一般说来 ,存在着三种不同层次和意义上的数字媒介形式 :1、对传统物质媒介形式的再现性模拟 ;2、对传统艺术手段的超越性模拟 ;3、对传统艺术可能性或背离性视觉形式的虚拟。而数字媒介对传统艺术的最大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导致艺术的本体存在虚拟化或艺术的问题进一步泛化 ;二是改写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当代艺术 艺术发展 艺术创作 视觉形式 经历 媒介 存在 改写 背离
原文传递
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发展 被引量:53
17
作者 喻国明 姚飞 《前线》 2014年第10期54-56,58,共4页
2014年8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形成立体多样、融合... 2014年8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在新的技术背景和传播环境下,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发展需要加深对相关理论的思考,为落实会议精神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发展 互联网 思维 媒介 新闻传播规律 新兴媒体 传统媒体 第四次会议
下载PDF
理解媒介的威力——重识媒介与历史 被引量:47
18
作者 黄旦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48,180,共8页
媒介的本义是"居中",具有调和、组织、转化、生成的作用,由此形成其双重含义:具体的媒介;共有的媒介性--调节或交转。各个媒介的物质特性不同,调节的方式及所带来的形态也有所区别。由此,在媒介与历史的关系中,不能仅仅将媒... 媒介的本义是"居中",具有调和、组织、转化、生成的作用,由此形成其双重含义:具体的媒介;共有的媒介性--调节或交转。各个媒介的物质特性不同,调节的方式及所带来的形态也有所区别。由此,在媒介与历史的关系中,不能仅仅将媒介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考察历史的视角。媒介的变迁展示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由于媒介是构成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就生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形态,因而媒介史也就成为人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历史 居中 调节
原文传递
媒介革命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 被引量:48
19
作者 邵燕君 吉云飞 肖映萱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中国网络文学自孕育诞生之日(20世纪末)便与世界流行文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发展初期,它是“被哺育方”——接受世界流行文艺输出大国的影响,模仿其成熟类型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本土化更新。经过20年的茁壮成长,中国网络文... 中国网络文学自孕育诞生之日(20世纪末)便与世界流行文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发展初期,它是“被哺育方”——接受世界流行文艺输出大国的影响,模仿其成熟类型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本土化更新。经过20年的茁壮成长,中国网络文学不但形成“全球风景独好”的文化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海外传播 中国 革命 媒介 20世纪 本土化 文艺
原文传递
从土味实验、空间生产到媒介认同——短视频浪潮中的乡村空间 被引量:47
20
作者 刘汉波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124,共9页
短视频凭借类型化的内容、去中心化的传播和高参与度的社交互动,成为广泛推动乡村网民进入大众传播视域和大众文化场域的重要媒介形式。在短视频浪潮中,乡村空间大体上经历了土味实验、空间生产、媒介认同三个阶段的重构,此过程反映了... 短视频凭借类型化的内容、去中心化的传播和高参与度的社交互动,成为广泛推动乡村网民进入大众传播视域和大众文化场域的重要媒介形式。在短视频浪潮中,乡村空间大体上经历了土味实验、空间生产、媒介认同三个阶段的重构,此过程反映了审美趣味的悖反与重塑、创作主体的生成与拓展、视觉修辞的对峙与合流。在这种媒介生态下,乡村自媒体人面对着挑战与机遇,逐渐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这场关于城乡空间释义和大众话语赋意的媒介嬗变中,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土味 空间 媒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