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话“女国音”调查(1987) 被引量:38
1
作者 胡明扬 《语文建设》 1988年第1期28-33,共6页
§1调查缘起黎锦熙先生大概早在20年代就提到过北京一些女子中学的学生把t(?)i—,t(?)‘—,(?)—读成tsi,ts‘i—,si—。他称这种女学生特有的读音为“女国音”。有人则称这种读音为“劈柴派读音”,因为据说这种读音发源于劈柴胡同... §1调查缘起黎锦熙先生大概早在20年代就提到过北京一些女子中学的学生把t(?)i—,t(?)‘—,(?)—读成tsi,ts‘i—,si—。他称这种女学生特有的读音为“女国音”。有人则称这种读音为“劈柴派读音”,因为据说这种读音发源于劈柴胡同(现名辟才胡同)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现为附属实验中学)。在30年代,赵元任、罗常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国音 黎锦熙先生 李方桂 女子中学 语音现象 发音特点 舌面 上海话 罗常培 舌叶
下载PDF
台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忠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5年第7期15-18,共4页
2005年1月7日至16日,笔者参加了北京赴台湾心理健康教育考察团,在台湾进行了教育交流和考察.考察团参观了高雄市民权小学、台中女子中学、新竹忠信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台北成功高中等学校,与高雄社教学会、台湾创价学会、高雄义工组织进... 2005年1月7日至16日,笔者参加了北京赴台湾心理健康教育考察团,在台湾进行了教育交流和考察.考察团参观了高雄市民权小学、台中女子中学、新竹忠信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台北成功高中等学校,与高雄社教学会、台湾创价学会、高雄义工组织进行了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教育现状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2005年 教育交流 女子中学 职业学校 中等学校 创价学会 考察团 高雄市
下载PDF
回族女子教育的兴办与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国勇 《回族研究》 CSSCI 1992年第2期79-82,共4页
历史上回族妇女除在家庭接受家长的传统教育外,从来未受过学校教育。及至清末民初,在民主主义思潮推动下,有少数回族女子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走向社会,进入学校读书,回族女子教育才逐渐兴起, 回族女子教育首先从经堂教育开始。一部分回... 历史上回族妇女除在家庭接受家长的传统教育外,从来未受过学校教育。及至清末民初,在民主主义思潮推动下,有少数回族女子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走向社会,进入学校读书,回族女子教育才逐渐兴起, 回族女子教育首先从经堂教育开始。一部分回族妇女从清真寺阿旬妻子(教民称“师娘”)那里学一些伊斯兰教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女子 回族妇女 回民 女子教育 女子中学 清真寺 经堂教育 女学生 女生 同心县
原文传递
谈谈《月华》的穆斯林妇女作者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博忠 《中国穆斯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回族妇女 《月华》 作者 穆斯林 成达师范学校 女子中学 新文化运动 民国时期 教育问题
下载PDF
徽州女校述略 被引量:5
5
作者 江巧珍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52,共2页
徽州女校述略江巧珍明清时期,徽商富甲天下;在徽商资助下,徽州教育很发达。清朝嘉庆后,由于徽商的衰落,社学逐渐消失,私塾不断兴起。当时虽然受“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束缚,但徽州名门盛族的大家闺秀,一般从6岁到13岁,还... 徽州女校述略江巧珍明清时期,徽商富甲天下;在徽商资助下,徽州教育很发达。清朝嘉庆后,由于徽商的衰落,社学逐渐消失,私塾不断兴起。当时虽然受“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束缚,但徽州名门盛族的大家闺秀,一般从6岁到13岁,还是不同程度地受过教育。女子受教育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女子教育 女校 女子中学 课程设置 私塾 师范学校 预科班 启蒙教育 学堂
下载PDF
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的日本运筹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汀 《党政论坛》 2014年第20期42-43,共2页
"我以前可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国际公务员。"谈起自己的国际公务员身份,担任世界银行南亚地区总局高级资金管理专员的鬼冢阳子还是感觉有些惊奇。她的人生轨迹,本来只限于日本列岛。她上学时就是一个乖乖女,读的是女子中学,然后... "我以前可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国际公务员。"谈起自己的国际公务员身份,担任世界银行南亚地区总局高级资金管理专员的鬼冢阳子还是感觉有些惊奇。她的人生轨迹,本来只限于日本列岛。她上学时就是一个乖乖女,读的是女子中学,然后听从老师父母的建议,进入国立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又进入横滨市政府,从事普通职员工作……但让鬼冢阳子颇为意外的是,作为地方政权的横滨市政府,却经常与一些国际组织联合举办活动,而且市政府还鼓励公务员们报考国际组织。最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列岛 输送人才 南亚地区 大学教育系 横滨市 阳子 女子中学 资金管理 财务官 国际机构
原文传递
部令女子中学实施家事实习 被引量:5
7
《教育与职业》 1924年第0期543-545,共3页
教育部以女子为操持家事之主.各女子中学校.对于家事一科.不甚注意.以致学生毕业后.于家庭生活.不无隔阂之处.昨特制令女子中学校.自本年秋季始业.加设家事科.实行练习.并抄发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所拟实习家事案.俾资参考.原案于设备.
关键词 女子中学 原案 学校
下载PDF
两位天赐的“老”朋友
8
作者 薛忆沩 《作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共5页
她们中的一个是我外婆最小的妹妹,我最小的姨外婆。她们中的另一个是我外公最小的妹妹,我最小的姑姥姥。所以她们也都是湖南宁乡人。所以她们也像将她们联系在一起的那场婚礼上的新郎新娘一样“门当户对”,都出自殷实的书香门第。接下... 她们中的一个是我外婆最小的妹妹,我最小的姨外婆。她们中的另一个是我外公最小的妹妹,我最小的姑姥姥。所以她们也都是湖南宁乡人。所以她们也像将她们联系在一起的那场婚礼上的新郎新娘一样“门当户对”,都出自殷实的书香门第。接下来的重叠有点不可思议:她们就读的中学都是位于长沙市北正街上的周南女中,当年湖南最著名的女子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中学 新郎新娘 湖南宁乡 门当户对 外婆 书香门第 不可思议 长沙市
原文传递
沈子善与中国书学研究会相关问题研究
9
作者 骆远荣 《大学书法》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一、沈子善与中国书学研究会沈子善(1899—1969),江苏六合人,是海内外知名学者,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曾任江苏省立南京女子中学实小校长,河南大学主任秘书、教育系主任,复旦大学总务长、教授和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 一、沈子善与中国书学研究会沈子善(1899—1969),江苏六合人,是海内外知名学者,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曾任江苏省立南京女子中学实小校长,河南大学主任秘书、教育系主任,复旦大学总务长、教授和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子善在童年至青年时期,见证了近代中国新旧教育嬗递更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子善 书学研究 女子中学 南京师范学院 河南大学 主任秘书 著名教育家 南京师范大学
下载PDF
幸福视域下学校心育系统的建构与实践
10
作者 刘海霞 孙明杰 《教育家》 2024年第14期48-49,共2页
后疫情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引发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学校当前亟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以下简称华夏女中)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将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在幸... 后疫情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引发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学校当前亟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以下简称华夏女中)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将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在幸福2.0理论中阐释的“幸福”定义作为学校心育系统构建的核心概念,围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免疫力、促进学生健康和幸福成长”的目标与追求,通过设计和实施“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科学、有效的心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品质 幸福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 心育 女子中学 心理免疫力 积极心理学 系统构建
下载PDF
砥砺青春 筑基未来 培养时代新人
11
作者 熊劲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第1期57-58,共2页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以下简称“东中”)始建于1935年9月,原名为北平市立第二女子中学。回望过去,学校近百年的历史始终律动着“青春”的基因,体现的不仅是青春学子勤学苦练、阳光朝气、坚毅奋进的精神气质,更彰显了社会责任、家国担当这...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以下简称“东中”)始建于1935年9月,原名为北平市立第二女子中学。回望过去,学校近百年的历史始终律动着“青春”的基因,体现的不仅是青春学子勤学苦练、阳光朝气、坚毅奋进的精神气质,更彰显了社会责任、家国担当这种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和情怀。这一基因有着穿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不断为“东中人”提供着持续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文化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筑基 女子中学 文化滋养 勤学苦练 北平市 精神气质 穿越时空
原文传递
实寄封见证宁波女子中学的过往
12
作者 方伟兵 《集邮博览》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近日,收集到一枚由“浙江省宁波女子中学”寄给学生家长的公函实寄信封,信封加盖有“55.8.1/国内邮资已付/宁波”八角形日戳(图1),落地日戳为“浙江镇海蟹浦镇/55.8.2”(图2)。由于“浙江省宁波女子中学”这一公函地址的文字是加印在一... 近日,收集到一枚由“浙江省宁波女子中学”寄给学生家长的公函实寄信封,信封加盖有“55.8.1/国内邮资已付/宁波”八角形日戳(图1),落地日戳为“浙江镇海蟹浦镇/55.8.2”(图2)。由于“浙江省宁波女子中学”这一公函地址的文字是加印在一张小白纸条上的,于是我小心挑开这张白纸,下面竟然有原印的“浙江私立甬江女子中学”字样(图3),说明这是利用原址信封再贴白纸条加印新地址后使用的。这种处理方式,节约用纸,同时也见证了新、老学校名称的更替,是一枚了解该学校校史的很好的实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寄封 女子中学 校史 节约用纸 浙江镇海 处理方式 学生家长 信封
原文传递
阻止“默杀”,需要“三大硬招”
13
作者 九三 《方圆》 2024年第14期74-77,共4页
这“三大硬招”,如果有任何一招被电影里的女子中学落实了,校园欺凌就可能被预防和制止,“默杀”的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一女孩被同学言语威胁、当众嘲笑,甚至被“胶水封嘴”;一女孩头发被剪,并被灌掺入了自己头发的矿泉水……这是暑期... 这“三大硬招”,如果有任何一招被电影里的女子中学落实了,校园欺凌就可能被预防和制止,“默杀”的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一女孩被同学言语威胁、当众嘲笑,甚至被“胶水封嘴”;一女孩头发被剪,并被灌掺入了自己头发的矿泉水……这是暑期热映电影《默杀》中关于校园霸凌的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中学 校园欺凌 矿泉水 校园霸凌 头发
下载PDF
亲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耿精一
14
作者 邢秋艳 孙彬斌 王霞 《档案天地》 2024年第8期23-26,共4页
耿精一,河北唐县人,1917年出生,1983年于鞍山钢铁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前身)退休,1990年去世。1935年,作为北平女一中自治会主席,她与本校学生参加了那场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上演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一、耿精一在“一二... 耿精一,河北唐县人,1917年出生,1983年于鞍山钢铁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前身)退休,1990年去世。1935年,作为北平女一中自治会主席,她与本校学生参加了那场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上演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一、耿精一在“一二·九”运动前耿精一祖籍河北,自小生活在北京,优渥民主的家境,造就了她无忧无虑、乐观友善的性格。1931年夏天,耿精一考入北平女一中,即京师公立第一女子中学,现北京161中学前身。同年9月1日开学典礼,9月8日正式上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中学 开学典礼 辽宁科技大学 亲历
下载PDF
走出叶广芩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广荃 《时代文学》 2004年第1期54-60,共7页
  不少读者都知道她的名字--叶广芩.我的同事隔三岔五会对我说,我看到你姐姐又写了篇什么什么.或是电视里在演你姐姐的戏……同事和朋友们由于认识叶广荃便更关注了叶广芩,其实在一般读者当中.我想也未必.关键的原因是我是叶广芩的妹...   不少读者都知道她的名字--叶广芩.我的同事隔三岔五会对我说,我看到你姐姐又写了篇什么什么.或是电视里在演你姐姐的戏……同事和朋友们由于认识叶广荃便更关注了叶广芩,其实在一般读者当中.我想也未必.关键的原因是我是叶广芩的妹妹,人家乐意把这样的话对我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小说 叶广芩 时代文学 校长室 家族文化 编故事 女子中学
原文传递
一战前俄国城市中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及其作用探析
16
作者 邓沛勇 张恩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9-51,共13页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俄国城市中等教育体系逐步确立。在地方自治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双重推动下,城市普通中学及其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加,课程设置日渐完善,女子中学也备受瞩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俄国城市中等教育体系逐步确立。在地方自治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双重推动下,城市普通中学及其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加,课程设置日渐完善,女子中学也备受瞩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俄国政府开始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师范、铁路、商业和农业等职业学校纷纷建立,培育了大量应用型人才,解决了人才不足的困境。俄国城市中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但提高了居民的文化水平,还直接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较之西欧国家,俄国城市中等教育机构数量、学校分布和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落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城市中等教育体系 女子中学 职业教育
下载PDF
在香港地区,寻访萧红,却碰见张爱玲
17
作者 赵倚平 《各界》 2024年第8期44-46,共3页
一在粤三十多年,久欲到香港地区浅水湾畔寻访萧红当年埋骨之地,但一直拖拉延宕未能成行。前段时间有事赴港,又动此念。于是先在网上做点功课,一查度娘,果然也有一些相关资讯:据端木良说,萧红去世后,他既按照萧红遗愿,将她葬在浅水湾畔,... 一在粤三十多年,久欲到香港地区浅水湾畔寻访萧红当年埋骨之地,但一直拖拉延宕未能成行。前段时间有事赴港,又动此念。于是先在网上做点功课,一查度娘,果然也有一些相关资讯:据端木良说,萧红去世后,他既按照萧红遗愿,将她葬在浅水湾畔,但看到香港地区已经沦陷,怕这墓难以长久,又分出一半骨灰,葬在圣士提反女子中学的一棵大树下(几十年后端木专门去该校辩认过,但再也找不到是在哪一棵树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张爱玲 浅水湾 女子中学 延宕 大树下 香港地区 寻访
原文传递
中国红色文艺的开拓者——危拱之
18
作者 张廷安 《名人传记》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危拱之(1905-1973),河南信阳人。父亲危尚忠是清末秀才,以教书为生,危拱之七岁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她从小秉性刚强,毅然扯掉裹脚布,争得了一双“解放脚”。1924年考人私立河南第一女子中学,1926年到武汉报考黄埔军校第六期。
关键词 启蒙教育 女子中学 危拱之 河南信阳 黄埔军校 红色文艺 教书 开拓者
原文传递
林徽因生活中的背光地带
19
作者 凌怡 《北方人》 2024年第11期20-21,共2页
1923年,梁思成出车祸后,精神恢复得很快,跟林徽因的照顾分不开。林徽因随父亲回国后,继续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上学,全家住在景山旁边的雪池胡同2号。之所以叫“雪池胡同”,是因为这里临近过去清朝的冰窖。林徽因在旅欧期间爱上了吃冷食,... 1923年,梁思成出车祸后,精神恢复得很快,跟林徽因的照顾分不开。林徽因随父亲回国后,继续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上学,全家住在景山旁边的雪池胡同2号。之所以叫“雪池胡同”,是因为这里临近过去清朝的冰窖。林徽因在旅欧期间爱上了吃冷食,住雪池胡同自然开心。可是从这里到协和医院单程就有近4公里,林徽因不辞辛苦每天这样跑,必然是因为跟梁思成感情更深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徽因 梁思成 女子中学 胡同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女学的兴起
20
作者 董旭花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42-43,共2页
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自殷周时期的“学在官府”,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田诸子百家争鸣、私学大兴,一直到清王朝中兴时期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没有一个女子的影子.广大妇女中,除了极少数出身“书香门第”的人能受到父兄的家庭教育外,就是一般中... 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自殷周时期的“学在官府”,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田诸子百家争鸣、私学大兴,一直到清王朝中兴时期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没有一个女子的影子.广大妇女中,除了极少数出身“书香门第”的人能受到父兄的家庭教育外,就是一般中、小地主阶级的妇女,也仅能在家中接受“姆教”,学习“三从四德”一类的到建礼教和道德规范.至于广大劳动妇女除了由长辈传授些纺织、缝纫等生产技能外,根本无教育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女学 女子留学 中国妇女 女学堂 康有为 中国近代 女子大学 女子中学 中国女性 中国女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