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tGPT类产品:内在机制及其对学习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101
1
作者 沈书生 祝智庭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3年第4期8-15,共8页
2022年底,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发布了生成式交互工具ChatGPT,引发了广大用户的关注。ChatGPT及其同类产品是一种内容生成式AI产品(AIGC Products),模拟的是人类的交互行为,而交互行为又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因此该类产品将会成... 2022年底,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发布了生成式交互工具ChatGPT,引发了广大用户的关注。ChatGPT及其同类产品是一种内容生成式AI产品(AIGC Products),模拟的是人类的交互行为,而交互行为又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因此该类产品将会成为AI领域最接地气的产品。自然语言处理是机器模拟人类交互智能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实现自然语言处理既需要依赖强大的计算机集群与算力,也需要合理的规则与算法模型支持,预训练语言算法模型研究的突破使得内容生成式产品可以成功上线。这类产品具有相似的算法思维逻辑与基础的共性特征,更加贴近每一个个体,当个体与该类产品建立联系以后,这类产品就可以作为个体的外脑,并与内脑构成复合脑。推动个体构建适应未来世界的复合脑,学校教育需要形成“思维比知道重要、问题比答案重要、逻辑比罗列重要”的学习评价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内容生成式AI产品 基于规则的算法 算法思维 复合 学习评价
原文传递
ChatGPT嵌入教育生态的内在机理、表征形态及风险化解 被引量:43
2
作者 詹泽慧 季瑜 +2 位作者 牛世婧 吕思源 钟煊妍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3年第4期3-13,共11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裹挟着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粗暴地嵌入教育生态系统,引发不同要素间的“连锁性反应”。面对这一不确定性教育事件,依据生态学理论系统分析GPT作用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和教育环境等要素...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裹挟着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粗暴地嵌入教育生态系统,引发不同要素间的“连锁性反应”。面对这一不确定性教育事件,依据生态学理论系统分析GPT作用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和教育环境等要素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人类外脑和人类内脑构成的复合脑相当于一个楔子,教育系统的不同要素围绕它产生多维多向的联系。同时,GPT的嵌入在初始、顺应、调和及稳定阶段呈现出同位竞争、多元替代,渗透扩散、角色适应,协同进化、群智融合,人机共生、动态平衡等不同的表征形态。在表征的过程中伴随着潜在风险,包括现实的人让渡虚拟的人、主动意义建构流于惯性索取、具身情境参与退为技术义肢代劳、以人为本的培养沦为资本利益操纵等。针对这些教育异化的风险,应实施明确教育发展理念、构建人机协同生态,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保障认知活动质量,加强数字德育建设、助推具身教学创新,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健全技术伦理规范等策略予以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教育生态 复合 教育风险 人机共生
下载PDF
适应与变革:AIGC产品如何改变教育过程——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 被引量:6
3
作者 沈书生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第3期15-21,共7页
AIGC产品的出现让人机协同从跨越时空转向了跨越界别,进而可以让个体的内脑与AIGC产品提供的外脑构成复合脑,并不断提升复合脑的价值,引导个体更好地建立主体责任。实践过程中,利用AIGC产品可以实现多方面的创变,包括可以和教师共同构... AIGC产品的出现让人机协同从跨越时空转向了跨越界别,进而可以让个体的内脑与AIGC产品提供的外脑构成复合脑,并不断提升复合脑的价值,引导个体更好地建立主体责任。实践过程中,利用AIGC产品可以实现多方面的创变,包括可以和教师共同构成指导学习者成长的共同体,可以作为数据源推动学习者进行高阶思维,可以作为工具集支持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可以训练学生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AIGC产品 复合 教育转型 跨界协同
下载PDF
人机协同调节:复合脑视角下自我调节学习的新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悦 赵晓伟 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6,34,共8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使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实现群智联结,形成人机协同的“复合脑”思维。研究在梳理自我调节学习内涵与过程的基础上,聚焦复合脑对自我调节学习的赋能作用,阐述了复合脑支撑自我调节学习的三个层...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使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实现群智联结,形成人机协同的“复合脑”思维。研究在梳理自我调节学习内涵与过程的基础上,聚焦复合脑对自我调节学习的赋能作用,阐述了复合脑支撑自我调节学习的三个层次,即数据支持下协同记录的“数脑”、数据关联下协同分析的“汇脑”、数据赋能下协同决策的“智脑”;剖析了复合脑赋能自我调节学习的“协同判断—协同调整—协同决定”三个过程。最后,基于内外脑决策自主度的变化,提出了共同调节、共享调节、复合调节三种典型样态,支持学习者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构建适应未来的复合脑,形成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学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调节学习 人机协同 复合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决策
下载PDF
回归与重构:智能时代的新知识观——再与陈丽教授等商榷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0,共8页
近年来,关于新知识观的讨论日趋热烈。陈丽教授等提出的“回归论知识观”深刻揭示了网络时代知识的回归现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也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与局限。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诞生,对人类的知识和学习带来多... 近年来,关于新知识观的讨论日趋热烈。陈丽教授等提出的“回归论知识观”深刻揭示了网络时代知识的回归现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也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与局限。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诞生,对人类的知识和学习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为探讨智能时代知识观发生的变化,文章将回归论知识观与重构主义知识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回归与重构是智能时代知识变化的双向趋势。认为硬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软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性下降,原理性知识的重要性上升;与个人关系不大的知识重要性下降,与个人关系密切的知识重要性上升;外语类知识的重要性下降,本土语言知识的重要性上升;联通在学习中的意义下降,零存整取式学习的价值提升。未来人类将以与生成式AI组成“复合脑”的方式进行人机合作式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知识观 回归论知识观 重构主义 ChatGPT 人机合作学习 复合
下载PDF
TUBB基因p.M73V变异所致复合型脑皮质发育不良伴其他脑发育畸形6型患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薛慧琴 唐巧茵 +4 位作者 郭荣 曹桂芝 冯宇 孙夏瑜 卢洪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探讨1例多发畸形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以2021年2月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的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信息,并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以及致病性分析。结果患儿全身皮肤无异常,... 目的探讨1例多发畸形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以2021年2月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的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信息,并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以及致病性分析。结果患儿全身皮肤无异常,但存在右耳缺如、半椎体畸形,心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与卵圆孔未闭、左肾集合系统分离等。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侧脑室不规则增大、大脑皮层与颞侧脑膜间距增加。测序发现其携带TUBB基因NM_178014.4:c.217A>G(p.Met73Val)新发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判定为可能致病。结合其临床表型以及基因检测结果,患儿被确诊为复合型脑皮质发育不良伴其他脑发育畸形6型(CDCBM6)。结论CDCBM是一类罕见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严重疾病,其中TUBB基因缺陷所致的CDCBM6更为罕见。本研究的结果扩展了TUBB基因的变异谱和表型谱,为总结CDCBM6的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B基因 复合皮质发育不良伴其他发育畸形 先天性对称皮肤褶皱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