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76
1
作者 戴贤勇 王燕 陈玮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940-2942,2944,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在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使用功能独立性测评(FIM)、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34^+KDR^+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FIM总分、FIM运动功能评分、FIM认知功能评分、FMA评分、MBI评分、SDF-1α及CD34^+KD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训练组FIM总分、FIM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MBI评分、SDF-1α及CD34^+KD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外周血SDF-1α和CD34^+KD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早期康复训练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含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瑞芳 罗勇 +2 位作者 汶海琪 谢宸宸 庞月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含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2组...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含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EPCs相对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外周血SDF-1α含量;并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简易Fugl-Meyer评分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患者进行FMA及MBI评分。结果①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外周血EPCs相对数量和SDF-1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周后,2组患者的外周血EPCs和SDF-1α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EPCs相对数量[(1.50±0.13)%]和SDF-1α含量[(1810.68±10.28)pg/m1]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后EPCs增加量与SDF-1α增加量呈正相关(r=0.785,P〈0.01)。③2组患者治疗前FMA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FMA[(59.40±17.39)分]和MBI[(64.08±15.22)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预后,治疗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外周血SDF-1α进而促进骨髓EPCs动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训练 内皮祖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原文传递
SDF-1及其受体CXCR4在急性白血病与淋巴瘤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曾东风 孔佩艳 +6 位作者 陈幸华 彭贤贵 魏立 常诚 刘林 刘红 王庆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4-277,共4页
为了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基质细胞源因子-1(SDF-1)及其骨髓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CXCR4的表达 及其临床意义,对28例血液肿瘤患者及12例正常人的骨髓及外周血指标进行了检测,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 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 为了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基质细胞源因子-1(SDF-1)及其骨髓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CXCR4的表达 及其临床意义,对28例血液肿瘤患者及12例正常人的骨髓及外周血指标进行了检测,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 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SDF-1表达。结果显示:28例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SDF-1和 骨髓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SDF-1和CXCR4两因子之间的表达有相关性(r= 0.831,P<0.01)。部分存在明显的髓外转移和多个淋巴结浸润的血液肿瘤患者CXCR4的表达较高。不同类型 的血液肿瘤之间CXCR4的表达可能存在差异(P<0.01)。结论:骨髓细胞与外周血清CXCR4和SDF-1的高表达 可能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血液肿瘤标志,CXCR4的高表达可能与血液肿瘤的浸润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R4 急性白血病 淋巴瘤
下载PDF
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及血清TGF-β1、MCP-1、SDF-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新华 闫一娇 +1 位作者 林春艳 魏聖森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98-2001,共4页
目的研究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budesonide,BUN)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西替利... 目的研究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budesonide,BUN)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西替利嗪联合BUN,n=47)和对照组(BUN,n=47)进行治疗,疗程7 d,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及血清TGF-β1、MCP-1、SDF-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82.98%(P<0.05);观察组咳嗽、憋喘症状及哮鸣音、湿罗音等体征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EV1%及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GF-β1、MCP-1及SDF-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GF-β1、MCP-1及SD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替利嗪联合BUN治疗哮喘患儿可有效降低血清TGF-β1、MCP-1及SDF-1表达水平,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 西替利嗪 布地奈德 转化生长因子β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原文传递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及其受体CXCR4在造血干/祖细胞动员及归巢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承艳 苗振川 丰美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DF)属CXC型趋化因子 ,主要在骨髓基质细胞和骨髓内皮等细胞表达 ,特异性地引起表达CXCR4的造血干细胞的趋化反应 ,因此在造血干细胞的迁移和归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SDF及其受体CXCR4在造血干细胞动员以及归巢过...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DF)属CXC型趋化因子 ,主要在骨髓基质细胞和骨髓内皮等细胞表达 ,特异性地引起表达CXCR4的造血干细胞的趋化反应 ,因此在造血干细胞的迁移和归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SDF及其受体CXCR4在造血干细胞动员以及归巢过程中的机理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CXCR4 归巢 动员
下载PDF
血清PDGF及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霏 王碧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神...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脑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的评估分级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Fine collateral circulation,FCC组)50例和侧支循环不良组(poor collateral circulation,PCC组)32例,选择3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罗氏MODULAR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血清PDGF及SDF-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得到患者的梗死体积,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NIHSS)评价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NIHSS评分),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结果在对照组、FCC组和PCC组中,血清PDGF(pg/ml)和SDF-1(pg/ml)水平分别为163.20±33.19,127.21±27.32,62.37±13.56和596.32±102.37,965.29±323.17,1231.37±423.67。FCC组和PCC组的SD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其中PCC组SDF-1水平增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8.67,P=0.000)。FCC组和PCC组的PD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其中PCC组的PDGF水平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23,P=0.000)。在对照组、FCC组和PCC组中,收缩压(mmHg)、空腹血糖(mmol/ml)、TC(mmol/ml)及TG(mmol/ml)水平分别为118.23±13.46,147.06±15.19,153.79±16.57;4.92±0.97,6.33±1.10,6.51±1.23;4.23±0.57,4.49±0.67,4.46±0.70和1.29±0.37,1.33±0.36,1.42±0.41。在FCC组和PCC组中,NHISS评分(分)和梗死体积(cm^3)分别为11.49±5.27,26.75±9.37和6.39±5.03,11.07±7.96。FCC组和PCC组的收缩压和空腹血糖水平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侧支循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梗死体积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下载PDF
藤梨根制剂对胃癌SGC-7901细胞MMP-2、MMP-9和SD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凡勇 张娜 方亮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藤梨根制剂对胃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藤梨根制剂... 目的:通过观察藤梨根制剂对胃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藤梨根制剂的抗胃癌机制。方法:分别采用0 g·L^(-1)、15 g·L^(-1)、20 g·L^(-1)、25 g·L^(-1)、30 g·L^(-1)藤梨根制剂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处理12 h、24 h、48 h、72 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实验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印迹法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MMP-2、MMP-9、SDF-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结果可见,15 g·L^(-1)、20 g·L^(-1)、25 g·L^(-1)、30 g·L^(-1)藤梨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现一定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可见,15 g·L^(-1)、20 g·L^(-1)、25 g·L^(-1)藤梨根制剂可明显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且呈现一定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15 g·L^(-1)、20 g·L^(-1)、25 g·L^(-1)藤梨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P<0.05);15 g·L^(-1)、20 g·L^(-1)、25 g·L^(-1)藤梨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MMP-2、MMP-9、SDF-1 m 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藤梨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胃癌细胞MMP-2、MMP-9、SDF-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 藤梨根制剂 SGC-7901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和骨髓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孙宏毅 罗勇 +4 位作者 卢桃利 周承 秦文熠 李扬 蔡艳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及骨髓中与血管再生相关的因子及细胞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按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后的观察时间点,将模型...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及骨髓中与血管再生相关的因子及细胞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按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后的观察时间点,将模型组和电针组分为1、2、3、7d各4个亚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电针刺激大鼠双侧"合谷"穴,刺激时间15min,每日1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趋化因子受体4+(CXCR 4+)细胞和骨髓EPCs占单核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蛋白浓度。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1d模型组和电针组较正常组外周血EPCs和CXCR 4+细胞数量均显著增高(P<0.01),2d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2d电针组骨髓EPCs数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和电针组血清SDF-1α蛋白浓度第1天均增至最高,较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第1、2天电针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能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EPCs、CXCR 4+细胞和骨髓EPCs数量的增加,该作用可能与SDF-1α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合谷"穴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内皮祖细胞 外周血 骨髓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大鼠VEGF、SDF-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小强 凌莉 +2 位作者 李楚翘 马文斌 尹义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梗死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00~250 g的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的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随机法将...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梗死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00~250 g的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的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随机法将大鼠随机分成NGF治疗组、溶剂对照组及NGF+PI3K拮抗剂组,每组12只。所有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第4和7天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梗死后第4天时血清VEGF及SDF-1的水平。结果:在脑梗死后第4和7天时,与溶剂对照组及NGF+PI3K拮抗剂组大鼠比较,NGF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较低(均P<0.05)。脑梗死后第4天时,NGF治疗组大鼠的血清VEGF及SDF-1水平均高于溶剂对照组、NGF+PI3K拮抗剂组(P<0.05)。结论:NGF治疗可改善成年大鼠脑梗死缺损的神经功能,并促进脑梗死大鼠血清VEGF及SDF-1的表达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上述作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生长因子 大脑中动脉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下载PDF
复元醒脑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淼 王宏 方邦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4-657,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分子生物学变化,并对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制备糖尿病合并非脑梗死动物模型,测定正常、糖尿病非脑梗死、糖尿病脑梗死及糖尿病脑梗死复元醒脑汤治疗四组大鼠脑组织中SD... 目的 初步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分子生物学变化,并对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制备糖尿病合并非脑梗死动物模型,测定正常、糖尿病非脑梗死、糖尿病脑梗死及糖尿病脑梗死复元醒脑汤治疗四组大鼠脑组织中SDF-1、CXCR4、VEGF基因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复元醒脑汤治疗神经缺损行为体征明显改善;大鼠脑组织中SDF-1、CXCR4、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组、糖尿病脑梗死复元醒脑汤治疗组、糖尿病脑梗死组及糖尿病非脑梗死组.结论 正常组大鼠脑组织中SDF-1、CXCR4、VEGF基因及蛋白存在相对较高的基础表达;糖尿病导致上述基因及蛋白下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后SDF-1、CXCR4、VEGF有所上升,但仍低于正常水平.复元醒脑汤可显著提升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上述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复元醒脑汤可能通过提升脑组织中SDF-1、CXCR4、VEGF,促进神经干细胞归巢、脑血管新生,从而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趋化因子受体4(SDF-1 CXCR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复元醒脑汤
下载PDF
黄芪皂甙Ⅳ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2 位作者 李明秋 丁利 赵斯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963-3966,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皂甙Ⅳ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老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DSC组、黄芪皂甙Ⅳ组、黄芪+ADSC组,应用PKH-26标记移植的ADSC,NSS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 目的探讨黄芪皂甙Ⅳ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老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DSC组、黄芪皂甙Ⅳ组、黄芪+ADSC组,应用PKH-26标记移植的ADSC,NSS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均能使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降低,以联合组恢复最为明显(P<0.05)。黄芪皂甙Ⅳ组SDF-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P<0.05)。联合组和ADSC组BDNF和IGF-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其中联合组表达最为显著(P<0.05)。结论联合组促进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皂甙Ⅳ上调脑缺血区SDF-1表达,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甙Ⅳ 脂肪源性干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DD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道峰 伏俊 房三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DDP化疗方案(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DDP化疗方案(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DD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A、VEGF-B、VEGF-C、糖类抗原19-9 (CA199)、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以及HIF-1α、SDF-1α的mRNA表达量。比较2组随访6、12、24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A、VEGF-B、VEGF-C、CA199、CEA、CYFRA21-1水平以及HIF-1α、SDF-1α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4个月,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DDP化疗方案可显著降低NSCLC患者血清VEGF、CA199、CEA、CYFRA21-1水平,抑制HIF-1α、SDF-1α表达,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多西紫杉醇 贝伐珠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下载PDF
血清SDF-1、Ang-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秀英 左旭政 +2 位作者 程畅 唐维菊 黄文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0年第2期166-170,18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AIS患者107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mR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72,mRS评分≤2分...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AIS患者107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mR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72,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n=35,mRS评分>2分);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不同预后的血清SDF-1、Ang-1水平的动态变化;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SDF-1、Ang-1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入院第1、7、14、21 d的SDF-1、Ang-1水平均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变化(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第1、7、14、21 d的SDF-1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Ang-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大面积脑梗死、血尿酸、血肌酐、血浆脑钠肽水平、NIHSS评分与AIS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DF-1水平升高、Ang-1水平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房颤、血浆脑钠肽水平≥280 ng/L、NIHSS评分≥13分是AI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SDF-1、Ang-1水平用于预测AIS患者预后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0.7,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7(30/35),0.819(59/72),均高于两指标单独检测。结论AIS患者血清SDF-1、Ang-1水平呈异常波动,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血管生成素-1 预后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基因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高静 李晓岚 +2 位作者 王敏哲 刘贯英 杨雪松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784-1789,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基因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MEC?1,以小干扰RNA(siRNA)介导低表达VEGF、SDF?1处理细胞,分组为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转染非特...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基因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MEC?1,以小干扰RNA(siRNA)介导低表达VEGF、SDF?1处理细胞,分组为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转染非特异性对照组)、Ⅲ组(转染si VEGF组)、Ⅳ组(转染si SDF?1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VEGF、SDF?1的表达情况,MTT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HMEC?1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变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HMEC?1迁移能力。结果转染了VEGF165?siRNA后,Ⅲ组VEGF165、SDF?1蛋白的表达强度(0.48±0.07)、(0.62±0.08)均明显弱于Ⅰ组(1.92±0.42)、(1.29±0.38)和Ⅱ组(1.87±0.35)、(1.3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6,8.279,7.846,8.045,P<0.05);转染了SDF?1?siRNA后,Ⅳ组SDF?1蛋白的表达强度(0.37±0.05)均明显弱于Ⅰ组和Ⅱ组(t=7.381,7.9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VEGF165蛋白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VEGF165、SDF?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iRNA转染后,Ⅲ组、Ⅳ组细胞均出现增殖抑制率(42.37±1.25)%、(29.15±1.32)%和凋亡率(21.6±1.8)%、(16.8±1.6)%明显增高,与Ⅰ组、Ⅱ组增殖抑制率0.00%、(0.24±0.02)%和凋亡率(4.9±0.4)%、(5.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组和Ⅳ组之间比较,Ⅲ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增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7,5.487,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实验中,Ⅰ组、Ⅱ组、Ⅲ组、Ⅳ组迁移距离分别为(579.65±11.59)μm、(553.76±9.47)μm、(234.72±10.28)μm、(318.36±9.95)μm,Ⅲ组和Ⅳ组细胞明显少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2,9.894,8.426,7.904,P<0.05),而Ⅰ组与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组和Ⅳ组之间比较,Ⅲ组细胞明显少于Ⅳ组,差异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RNA干扰技术
下载PDF
VEGF和SDF-1/CXCR4在促进卵巢癌细胞侵袭与增殖中的相关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许静 汪宏波 +2 位作者 沈晓燕 张萍德 王泽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趋化因子受体(Cys-X-Cysreceptor4,CXCR4)/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在卵巢上皮性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促进卵巢癌细胞侵袭和增殖中的相关作用,进而探讨SDF-1/CX-CR...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趋化因子受体(Cys-X-Cysreceptor4,CXCR4)/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在卵巢上皮性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促进卵巢癌细胞侵袭和增殖中的相关作用,进而探讨SDF-1/CX-CR4信号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1)用Real-timeRT-PCR检测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VEGF及其单克隆抗体anti-VEGF作用前后SDF-1/CXCR4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2)通过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VEGF和SDF-1以及anti-VEGF和CXCR4特异性抗体(AMD3100)对SKOV3细胞趋化活性的影响;(3)用MTT法测定VEGF和SDF-1以及anti-VEGF和AMD3100作用前后SKOV3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结果:(1)VEGF可以上调SDF-1和CXCR4的表达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VEGF和SDF-1均有促进卵巢癌细胞侵袭的作用。VEGF的促侵袭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可以被40μg/mlanti-VEGF阻断,SDF-1的作用没有明显剂量依赖性;CXCR4的特异性受体抑制剂AMD3100有阻断VEGF和SDF-1的促侵袭作用。(3)VEGF和SDF-1均有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的作用。VEGF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其效应可被anti-VEGF阻断,但不被AMD3100阻断,SDF-1的促增殖作用无明显剂量依赖性,其效应可被AMD3100阻断。结论:VEGF和SDF-1对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有直接促进作用,并且VEGF可以上调SDF-1/CXCR4的表达。两者与卵巢癌的发生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并协同促进卵巢癌细胞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受体 趋化因子
下载PDF
孟鲁司特联合酮替芬对哮喘患者血清TGF-β1、MCP-1、SDF-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昕华 韩曙光 +1 位作者 吕蕾 赵弘卿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酮替芬对哮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哮喘患者128例,...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酮替芬对哮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哮喘患者12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孟鲁司特口服,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酮替芬口服,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TGF-β_1、MCP-1、SDF-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评分为(24.25±3.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12±4.02)分(P<0.05);观察组第一秒呼气容积(FEV_1)和呼气峰值流速(PEF)分别为(80.25±4.25)%、(7.25±0.69)L/min,高于对照组的(75.02±3.96)%、(5.82±0.70)L/min(P<0.05);血清TGF-β_1、MCP-1、SDF-1水平分别为(42.2±6.0)ng/ml、(48.6±4.0)pg/ml、(252.4±32.2)ng/L,低于对照组的(48.9±5.2)ng/ml、(59.0±4.2)pg/ml、(425.3±40.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酮替芬能有效降低哮喘患者血清TGF-β_1、MCP-1、SDF-1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酮替芬 哮喘 转化生长因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促进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皮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伟 贺冰 +4 位作者 李亮 李菲 曹浪 刘晓丹 邓常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69-1974,共6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促进内皮祖细胞(EPCs)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补阳还五汤灌胃及EPCs尾静脉输注作用于内皮损伤的模型大鼠,从血管内皮的形态、功能和EPCs归巢等方面评价内皮损伤修复情况;从血管内环境改...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促进内皮祖细胞(EPCs)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补阳还五汤灌胃及EPCs尾静脉输注作用于内皮损伤的模型大鼠,从血管内皮的形态、功能和EPCs归巢等方面评价内皮损伤修复情况;从血管内环境改善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相关蛋白表达了解该方促进EPCs修复受损血管的机制。结果:与单用EPCs组和单用BYHWD组比较,BYHWD联合EPCs组内膜厚度明显减少,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血钙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此外,BYHWD联合EPCs组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血管SDF-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EPCs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内环境以及促进EPCs的归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趋化因子受体-4
下载PDF
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文丛 苗红 +7 位作者 朱蕾 马金鹏 王祥香 张莉 付鹏 王海娇 李浩 肖伟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了解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早期2型DKD患者[7%<糖化血红蛋白(HbA1c)<9%]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 目的了解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早期2型DKD患者[7%<糖化血红蛋白(HbA1c)<9%]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有4例和2例退出研究,研究对象各为46和48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观察组予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尿白蛋白/肌酐值(UACR)、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和对照组的HbA1c[(8.17±0.46)%与(8.29±0.48)%]、UACR[(109±53)与(105±48)mg/g]、SDF-1α[(1.21±0.39)与(1.17±0.35)μ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43、0.464、0.075,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bAlc[(6.82±0.75)%与(6.93±0.7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3、2.302,均P=0.03),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5,P=0.77);治疗后两组的UAC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82±38)mg/g]较对照组[(94±47)mg/g]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0,P<0.01);治疗后两组的SDF-1α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观察组[(3.01±0.38)μg/L]较对照组[(2.76±0.42)μg/L]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4,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6/46)与12%(6/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结论阿格列汀不仅能有效控制早期2型DKD患者的血糖,还能通过提高SDF-1α的水平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白蛋白尿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原文传递
SDF-1对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尹扬光 黄岚 +5 位作者 赵晓辉 方玉强 周健 赵景红 陈剑飞 崔斌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27-430,434,共5页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 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M NC s),由BS-1和D iI-acLDL荧光双染鉴定。加入不同浓度SDF-1 a培养48 h,然后分别采用...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 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M NC s),由BS-1和D iI-acLDL荧光双染鉴定。加入不同浓度SDF-1 a培养48 h,然后分别采用M TT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粘附能力测定来观察EPC s的增殖、迁移和粘附能力;采用血清饥饿法和紫杉醇诱导EPC s凋亡,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DF-1a对EPC s凋亡率的影响。结果:SDF-1a剂量依赖性增加EPC s数量(P<0.01),并显著改善了EPC s的粘附、迁移和增殖能力(P<0.01),显著降低EPC s凋亡率(P<0.01)。结论:SDF-1a可增加小鼠骨髓源性EPC s的数量并改善EPC s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SDF-1、CXCR4水平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的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彦民 吴焕婷 +1 位作者 田玉红 林秀珍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1847-1850,共4页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水平,研究其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确诊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7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水平,研究其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确诊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7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SDF-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XCR4水平,利用肺功能仪检测2组受试者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检测2组受试者诱导痰液中炎性细胞数目。结果研究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儿诱导痰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数目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研究组患儿巨噬细胞数目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研究组外周血SDF-1、CXCR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SDF-1、CXCR4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巨噬细胞数目负相关(P<0.05);与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嗜酸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正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SDF-1、CXCR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流受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患儿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4 气道炎症 气流受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