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7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戊型肝炎研究 被引量:95
1
作者 庄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共2页
戊型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引起大的爆发或流行,但也可散发.1986年~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戊型肝炎水型流行,共计发病119 ... 戊型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引起大的爆发或流行,但也可散发.1986年~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戊型肝炎水型流行,共计发病119 280例,死亡707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1].对我国17个城市2548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调查表明,戊型肝炎占3.4%~26.3%,平均为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肠道传播 HEV 疫苗 肝炎病毒 基因序列 诊断
原文传递
广藿香的基因序列与挥发油化学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6
2
作者 刘玉萍 罗集鹏 +2 位作者 冯毅凡 郭晓玲 曹晖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 探讨“南药”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 (Blanco)Benth .不同产地间的叶绿体和核基因组的基因型与挥发油化学型的关系 ,为广藿香道地性品质评价、规范化种植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广藿香6个产地样本的叶绿体matK... 目的 探讨“南药”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 (Blanco)Benth .不同产地间的叶绿体和核基因组的基因型与挥发油化学型的关系 ,为广藿香道地性品质评价、规范化种植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广藿香6个产地样本的叶绿体matK基因和核 18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结果 广藿香 6个样本的matK基因序列长均为 12 4 5bp ,编码 4 15个氨基酸成熟酶。 18SrRNA基因序列长为 180 3~ 180 5bp。根据排序比较 ,广藿香 6个样本间的matK基因序列存在 4 7个变异位点 ,18SrRNA基因存在 17个变异位点 ,非加权组平均法构建的系统分支树表明广藿香基因序列分化与其产地、所含挥发油化学变异类型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结合挥发油分析数据 ,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可作为广藿香道地性品质评价方法这一以及规范化种植过程关键技术“物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道地药材 DNA测序 物种鉴定 基因序列 挥发油化学型
下载PDF
蝗总科部分种类Cytb基因序列及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任竹梅 马恩波 郭亚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4-321,共8页
蝗总科 8个科 10个种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Cytb)基因部分序列被测定分析 ,比较同源性 ,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NJ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 4 32bp的序列中 ,A +T约占 70 4 % ,其中 177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 4 1 0 % ) ,DNA一级... 蝗总科 8个科 10个种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Cytb)基因部分序列被测定分析 ,比较同源性 ,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NJ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 4 32bp的序列中 ,A +T约占 70 4 % ,其中 177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 4 1 0 % ) ,DNA一级序列数据显示 ,该 8科蝗虫间DNA序列变异丰富。用日本蚱作外群构建的NJ树表明 :瘤锥蝗科较为原始 ,而癞蝗科与槌角蝗科关系较近 ,为比较进化的类群 ,蝗总科 8科的起源关系为 :瘤锥蝗科→斑翅蝗科和锥头蝗科→斑腿蝗科→剑角蝗科→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和癞蝗科 ,上述研究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学结论不完全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总科 基因序列 MTDNA CYTB基因 系统进化
下载PDF
水稻稻米糊化温度控制基因ALK的图位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55
4
作者 高振宇 曾大力 +5 位作者 崔霞 周奕华 颜美仙 黄大年 李家洋 钱前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糊化温度是仅次于直链淀粉含量的评价水稻稻米蒸煮品质的重要指标,许多文献报道,糊化温度受一主效基因控制,采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克隆了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可溶性淀粉合酶Ⅱ,进一步比较不同品种间该基因DNA序列与... 糊化温度是仅次于直链淀粉含量的评价水稻稻米蒸煮品质的重要指标,许多文献报道,糊化温度受一主效基因控制,采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克隆了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可溶性淀粉合酶Ⅱ,进一步比较不同品种间该基因DNA序列与碱消法分析结果,推测出ALK基因编码区内的碱基替换可能引起了支链淀粉晶体层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糊化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位克隆 水稻 可溶性淀粉合酶II 糊化温度基因 ALK 基因序列 稻米蒸煮品质
原文传递
信号肽序列及其在蛋白质表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5
作者 郑斌 詹希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3期296-298,共3页
信号肽在蛋白分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泌性蛋白质合成后由信号肽引导其穿过合成所在的细胞到其他组织细胞中。可以利用因特网在线工具和信号序列捕获系统来判定基因序列中是否含有信号肽序列。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多为细胞内不溶性表达... 信号肽在蛋白分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泌性蛋白质合成后由信号肽引导其穿过合成所在的细胞到其他组织细胞中。可以利用因特网在线工具和信号序列捕获系统来判定基因序列中是否含有信号肽序列。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多为细胞内不溶性表达(包涵体),少数为细胞外分泌表达。利用信号肽来引导外源蛋白分泌可避免因包涵体复性带来的困难。研究表明,多种外源基因连接上信号肽后在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L型细菌、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中等都得到了分泌表达;信号肽也广泛应用于真核表达系统如毕赤酵母和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以提高蛋白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肽 蛋白质表达 应用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蛋白分泌 分泌表达 蛋白质合成 组织细胞 基因序列 序列捕获 表达形式 外源蛋白 大肠杆菌 外源基因 乳酸杆菌 芽孢杆菌 毕赤酵母 包涵体 因特网
下载PDF
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探讨我国林蛙属动物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43
6
作者 杨学干 王义权 +1 位作者 周开亚 刘中权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5-350,共6页
对中国林蛙属动物进行了DNA水平的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测定了中国林蛙属 7种 15个样品、侧褶蛙属 2种 2个样品Cytb基因长约 3 60bp片段的序列。对这些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 :①中国林蛙甘肃种群与东北种群序列差异较大 ,但尚难根据序... 对中国林蛙属动物进行了DNA水平的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测定了中国林蛙属 7种 15个样品、侧褶蛙属 2种 2个样品Cytb基因长约 3 60bp片段的序列。对这些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 :①中国林蛙甘肃种群与东北种群序列差异较大 ,但尚难根据序列差异来判断它们是不同的亚种还是不同的物种 ;② 7种林蛙中 ,中国林蛙与黑龙江林蛙的亲缘关系最近 ,与桓仁林蛙最远 ;③支持将昭觉林蛙、镇海林蛙、峨眉林蛙和长肢林蛙归入日本林蛙种组Ranajaponica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属 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发生关系 基因序列
下载PDF
小麦EST-SSR标记的开发、染色体定位和遗传作图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海梅 李林志 +5 位作者 卫宪云 李斯深 雷天东 胡海洲 王洪刚 张宪省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208-2216,共9页
利用普通小麦EST数据库(GenBank/dbEST)中最新的151695条EST序列(2003.7.14~2004.8.24)进行了微卫星序列的筛选, 共发现微卫星序列2038个, 占整个EST数据库的1.34%. 根据筛选得到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49个引物对. PCR扩增结果表明... 利用普通小麦EST数据库(GenBank/dbEST)中最新的151695条EST序列(2003.7.14~2004.8.24)进行了微卫星序列的筛选, 共发现微卫星序列2038个, 占整个EST数据库的1.34%. 根据筛选得到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49个引物对. PCR扩增结果表明, 166个引物对在不同小麦品种中显示出稳定清晰的带型, 可以作为小麦和相关物种的新的EST-SSR分子标记. 将其中的93个引物对、193个位点定位到除4A和4B外的19条特定的染色体. 利用RIL群体将43个EST-SSR位点绘制到遗传图谱的11条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EST-SSR标记 染色体 遗传表达 基因序列
原文传递
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新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成军 刘妍 +2 位作者 陆荫英 李克 王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74-477,共4页
0引言 新基因的克隆化无异是生物医学领域创新知识源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任务,不仅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后基因组计划(post-HGP)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技术 克隆化 氨基酸残基序列 蛋白质 基因序列 同源性比对 转录因子 细胞凋亡 基因
下载PDF
基于Adh基因家族序列的牡丹组(Sect.MoutanDC.)种间关系 被引量:38
9
作者 林启冰 周志钦 +2 位作者 赵宣 潘开玉 洪德元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7-632,共6页
测定了牡丹组 7个种 10个野生居群共 10份样品的全部Adh1A、Adh1B和Adh2基因序列。结合前人已报道的牡丹野生种的Adh基因序列 ,以芍药组 (Sect .Paeonia)和北美芍药组 (Sect.Oneapia)的种作外类群 ,用PAUP (4 0b 4a)计算机程序构建了... 测定了牡丹组 7个种 10个野生居群共 10份样品的全部Adh1A、Adh1B和Adh2基因序列。结合前人已报道的牡丹野生种的Adh基因序列 ,以芍药组 (Sect .Paeonia)和北美芍药组 (Sect.Oneapia)的种作外类群 ,用PAUP (4 0b 4a)计算机程序构建了牡丹组全部 8个种的Adh1A、Adh1B和Adh2基因树 (最大简约树和邻接树 ) ,同时进行了Adh1A、Adh1B和Adh2基因序列的合并分析。结果表明 ,牡丹组的 8个种分为两个具有 90 %以上自展值支持的单系分支 ,分别对应Stern (194 6 )根据形态划分的革质花盘亚组 (Subsect .Vaginatae)和肉质花盘亚组 (Subsect.Delavayanae)。在革质花盘亚组内 ,本研究结果支持银屏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ssp .yinpingmudan)和凤丹 (P .ostii)、紫斑牡丹 (P .rockii)和四川牡丹 (P .decomposita)以及矮牡丹 (P .jishanensis)和卵叶牡丹 (P .qiui)各种之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但有关牡丹复合体 (P .suffruticosacomplex)内各种间更进一步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Adh基因树并结合前人的结果对牡丹组的种间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基因家族 基因序列 牡丹组 Sect.MoutanDC. 种间关系
下载PDF
应用RT-PCR技术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 被引量:39
10
作者 胡奇林 林锋强 +7 位作者 陈少莺 朱小丽 程晓霞 陈仕龙 林天龙 江斌 李怡英 程由铨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参考 Gen Bank中番鸭呼肠孤病毒 (m uscovy duck reovirus,MDRV ) S1基因序列 ,用计算机设计并合成了 1对引物 HP11、HP12 ,以此引物用 RT- PCR对番鸭呼肠孤病毒 S1基因进行了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 :引物 HP11、HP12能从所有供试的 4株... 参考 Gen Bank中番鸭呼肠孤病毒 (m uscovy duck reovirus,MDRV ) S1基因序列 ,用计算机设计并合成了 1对引物 HP11、HP12 ,以此引物用 RT- PCR对番鸭呼肠孤病毒 S1基因进行了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 :引物 HP11、HP12能从所有供试的 4株分离毒 MDRV- MW9710、MW980 6、MW980 9、MW9810扩增出 30 0 bp S1基因 c DNA片段 ,而不能从禽呼肠孤病毒 (ARV) S1133株和番鸭胚成纤维 (MDEF)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任何片段 ;该 RT- PCR的检测灵敏度为 1pg的病毒核酸 ,特异性强 ,重复性好 ,对含毒细胞培养液和尿囊液只需用氯仿进行简单处理 ,即能检测出 MDRV核酸。因此认为 ,该 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检测 番鸭 呼肠孤病毒 基因序列
下载PDF
粉尘螨Ⅰ类变应原的cDNA克隆测序及亚克隆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杨庆贵 李朝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获得粉尘螨I类变应原 (Derf 1)cDNA克隆及亚克隆 ,并进行测序。 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从粉尘螨体内提取RNA ,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获得cDNA ,PCR扩增目的片段经纯化回收后克隆至pMD 18T ,转化大肠埃希菌 (E .coli)JM10... 目的 获得粉尘螨I类变应原 (Derf 1)cDNA克隆及亚克隆 ,并进行测序。 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从粉尘螨体内提取RNA ,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获得cDNA ,PCR扩增目的片段经纯化回收后克隆至pMD 18T ,转化大肠埃希菌 (E .coli)JM10 9,经PCR初筛挑选阳性克隆并测序 ,将PCR筛检阳性重组子及pET 3 2a( +)表达载体分别用BamHⅠ和SacⅠ双酶切 ,连接转化至E .coli感受态细胞JM10 9中过夜培养 ,挑选菌落进行酶切鉴定。 结果 从粉尘螨基因组RNA中扩增出Derf 1基因 ,获得pET 3 2a( +) Derf 1亚克隆 ,酶切产物的大小与预期相符。 结论 对粉尘螨Derf 1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并获得pET 3 2a( +) Derf 1亚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Ⅰ类变应原 CDNA克隆 亚克隆 基因序列
下载PDF
PCR方法检测志贺氏菌的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许龙岩 李志勇 +2 位作者 王志强 翁文川 谢钧宪 《检验检疫科学》 2003年第5期28-29,共2页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志贺氏菌PCR检测方法。根据志贺氏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 (ipaH)基因序列 ,设计引物 ,建立PCR检测方法。本方法特异性高 ,均能检测出志贺氏菌属的 4个种 ,整个实验过程 8~ 10h完成。建立的方法可用与实际检测中。
关键词 PCR 志贺氏菌 ipaH 侵袭性病原菌 侵袭性质粒抗原 基因序列 病菌检测 腹泻
下载PDF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presentativ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primers and multiplex SSR sets for high throughput automated genotyping in maize 被引量:36
13
作者 WANG FengGe ZHAO JiuRan +6 位作者 DAI JingRui YI HongMei KUANG Meng SUN YanMei YU XinYan GUO JingLun WANG L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2期215-223,共9页
In the current study, 1900 maiz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primers published in MaizeGDB were screened utilizing reference literature, 15 representative Chinese maize inbred lines and 15 Chinese maize hybrids from ... In the current study, 1900 maiz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primers published in MaizeGDB were screened utilizing reference literature, 15 representative Chinese maize inbred lines and 15 Chinese maize hybrids from national regional testing. In total, 500 highly polymorphic primers were identified and used to construct a genetic map. 100 evenly distributed primers, 10 primers per chromosome, were further selected as a set of universal SSR core primers, recommended as preferred primers for general studies. These core primers were then redesigned and used to construct a high throughput multiplex PCR system based on a five-color fluorescence capillary detection system. We report here that two sets of ten-plex PCR combinations have been constructed, each consisting of 10 primers, with one primer per chromos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序列 玉米 分子标记 遗传型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浙贝母的基因序列及生物碱含量比较 被引量:23
14
作者 蔡朝晖 李萍 +2 位作者 李松林 董婷霞 詹华强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形成的基因基础。方法:以AS和AS-1为引物对4个不同产地浙贝母的5S-rRNA基因间区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它们的总生物碱含量及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2个单体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形成的基因基础。方法:以AS和AS-1为引物对4个不同产地浙贝母的5S-rRNA基因间区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它们的总生物碱含量及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2个单体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浙贝母的5S-rRNA基因间区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均为588bp;它们的总生物碱含量相当,气相色谱结果也表明,它们含有相同的单体生物碱,只是各单体生物碱的含量不同。结论:不同产地浙贝母的差异不是由碱基序列,而是由小环境因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道地药材 5S-rRNA基因间区序列 生物碱 基因序列
下载PDF
两种鲿科鱼类在长江和珠江流域Cytb基因序列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金权 刘焕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7,共5页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长江和珠江流域的两种科鱼类 1 1 37bpCytb基因的片段 ,进行了序列测定 ,并用Mega软件进行了序列分析。研究发现两种科鱼类的全序列从第十位碱基起有一个三联体密码子的缺失 ,推测为鲇形目鱼类Cytb序列所特有特征...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长江和珠江流域的两种科鱼类 1 1 37bpCytb基因的片段 ,进行了序列测定 ,并用Mega软件进行了序列分析。研究发现两种科鱼类的全序列从第十位碱基起有一个三联体密码子的缺失 ,推测为鲇形目鱼类Cytb序列所特有特征。黄颡鱼和大鳍种群间的序列差异分别为 0 .4 %和 1 .6 % ,介于一般淡水鱼类mtDNA种内序列的变异范围 ,而高于洄游鱼类序列变异。黄颡鱼属和属Cytb基因序列间的差异为 1 7.6 %— 1 8.0 % ,大大高于种间的序列差异率 ,也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二者属级分类单元的有效性。依据分子进化速率推测 ,长江和珠江两水系间大鳍的分歧时间为距今 2 7万年左右的更新世中晚期 ,黄颡鱼的分歧时间在距今 7万年左右的更新世末期。推测造成二者有着不同分歧时间的可能原因是 :大鳍属暖水性鱼类 ,在第四纪冰川期间 ,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冷 ,大鳍退至长江以南 ,并在各水系间产生隔离 ,各自独立分化至今。而黄颡鱼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CYTB基因 遗传分化 基因序列 变异性 鲿科鱼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MRP与EPF基因串联表达蛋白及其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明 何孔旺 陆承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64-1269,共6页
根据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和胞外蛋白因子(extracellular protein factor,EPF)的基因序列,各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SS2-1的基因组为模板,扩... 根据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和胞外蛋白因子(extracellular protein factor,EPF)的基因序列,各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SS2-1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mrp基因1 801~2 513位序列和epf 基因1 783~2 563位序列,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rp 、pET32a-epf,确定诱导表达的两种蛋白都具有免疫原性后,提取阳性克隆质粒各自进行双酶切并纯化,通过PCR串联两片段,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分子量约为74kD的融合蛋白.用制备的两种抗血清与纯化融合蛋白进行免疫转印,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分别具有MRP与EPF的中和表位.用融合蛋白MRP-EPF免疫新西兰兔,以最小致死量猪链球菌强毒株SS2-1攻击,兔的存活率达50%(2/4),存活率明显高于单个表达产物.证实串联表达的融合蛋白为重要的保护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串联表达 免疫保护作用 MRP F基因 溶菌酶释放蛋白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载体 诱导表达 MRP基因 最小致死量 保护性抗原 type 蛋白因子 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免疫原性 阳性克隆 定向克隆 大肠杆菌 质粒转化 IPTG
下载PDF
蹄盖蕨科的系统发育:叶绿体DNA trnL-F区序列证据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玛丽 陈之端 +2 位作者 张宪春 陆树刚 赵桂仿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6-426,共11页
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蕨类植物中一个复杂的大科 ,由于属间关系不甚清楚 ,该科分类系统还有一些问题 ,比如新蹄盖蕨、拟鳞毛蕨属、假冷蕨属、肠蕨属、短肠蕨属和菜蕨属的系统位置常有争议。根据蹄盖蕨科 34种植物和 3种外类群植物的叶... 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蕨类植物中一个复杂的大科 ,由于属间关系不甚清楚 ,该科分类系统还有一些问题 ,比如新蹄盖蕨、拟鳞毛蕨属、假冷蕨属、肠蕨属、短肠蕨属和菜蕨属的系统位置常有争议。根据蹄盖蕨科 34种植物和 3种外类群植物的叶绿体DNAtrnL_F区序列建立了系统发育树 ,结果显示 :1 .trnL_F区序列分析的结果与rbcL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几乎一致。 2 .新蹄盖蕨属NeoathyriumChing&Z .R .Wang不应成立 ,该属应与角蕨属CornopterisNakai合并。 3.假冷蕨属PseudocystopterisChing和拟鳞毛蕨属KuniwatsukiaPic .Serm .应属于蹄盖蕨属AthyriumRoth。 4.肠蕨属DiplaziopsisC .Chr.与双盖蕨属DiplaziumSw .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5 .菜蕨属CallipterisBory、短肠蕨属AllantodiaR .Br.emend .Ching应与双盖蕨属Diplazium合并。 6.蹄盖蕨科应分为 5个亚科 :冷蕨亚科Cystopterioideae、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双盖蕨亚科Diplazioideae、Deparioideae和轴果蕨亚科Rhachidosorioid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蹄盖蕨科 系统发育 叶绿体 DNA 蕨类植物 基因序列
下载PDF
四川省HIV-1流行毒株的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秦光明 邵一鸣 +9 位作者 刘刚 苏玲 张灵麟 管永军 郑国英 陈钧 马义才 赵全壁 JosefKostler HansWolf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2,共4页
使用PCR对 9份采集于 1996年中旬的四川省经血液途径感染的HIV - 1阳性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样品进行扩增 ,获得HIV - 1膜蛋白 (env)基因的核酸片段 ,并对其C2-V3及邻区 350~ 4 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 使用PCR对 9份采集于 1996年中旬的四川省经血液途径感染的HIV - 1阳性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样品进行扩增 ,获得HIV - 1膜蛋白 (env)基因的核酸片段 ,并对其C2-V3及邻区 350~ 4 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9份样品中存在B和C两种亚型的HIV - 1毒株序列 ,其中B亚型 5份 ,彼此间的基因离散率为 1.4 % ;C亚型 4份 ,在不包括sc3号样品的情况下彼此间的基因离散率为 2 .6% ,而sc3号样品与其它 3份样品在核苷酸序列上的差异却达 11.5%。与A~E参考亚型及部分B和C亚型代表株序列相比较 ,属四川B亚型的 5个毒株与包括泰国、缅甸及中国云南德宏在内的B亚型毒株序列十分接近 ,基因离散率在 3.6%~4 .3%的范围内 ;属四川C亚型的 4个毒株除sc3外则与代表印度毒株的C亚型共享序列及德宏C亚型毒株序列十分相似 ,其基因离散率均为 3.1% ,与非洲C亚型毒株nof的基因离散率为13.1% ,而sc3号序列与印度、中国德宏和非洲C亚型HIV - 1的基因离散率却在 10 .1%~ 17.2 %的范围内。提示 ,HIV - 1在四川的流行时间不长 ,且其B和除sc3之外的C亚型毒株的传入与流行在云南德宏州的相同亚型HIV - 1毒株密切相关 ,而由sc3所代表的C亚型毒株则存在目前还尚不了解的其它传入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型 基因变异 艾滋病毒 基因序列 HIV-1
原文传递
PCR法快速检测鸭疫里氏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杨建远 邓舜洲 何后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9-442,共4页
根据Gen-Bank中25株鸭疫里氏杆菌(RA)的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在其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建立了鸭疫里氏杆菌的快速、准确PCR检测方法。RA参考菌株J04(2型)、J07(JX1型)均能扩增出671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鸭源大... 根据Gen-Bank中25株鸭疫里氏杆菌(RA)的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在其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建立了鸭疫里氏杆菌的快速、准确PCR检测方法。RA参考菌株J04(2型)、J07(JX1型)均能扩增出671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沙门氏菌、鸭源葡萄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PCR产物经EcoRI酶切鉴定得494bp和177bp两个预期条带。最低检出基因组DNA浓度为800fg。用全菌体进行PCR时,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60株RA均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25份临床疑似病例的分离菌株的PCR扩增阳性率与生化鉴定率完全一致。该方法表明能从病料组织培养8h的混合菌群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到RA,可用于RA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快速检测 PCR法 PCR检测方法 多杀性巴氏杆菌 流行病学调查 特异性引物 PCR产物 DNA浓度 PCR扩增 基因序列 外膜蛋白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葡萄球菌 酶切鉴定 分离鉴定 生化鉴定 分离菌株 疑似病例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中国大鲵四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陶峰勇 王小明 +1 位作者 郑合勋 方盛国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为了确定栖息地的破碎化和片断化引起中国大鲵的地理分化和遗传结构变异,本文测定了来自广西、河南、陕西和湖南4个地理种群的28条大鲵的mtDNAD loop基因全序列。根据这4个地理种群的地理分布,分成珠江单元(广西种群)、黄河单元(河南种... 为了确定栖息地的破碎化和片断化引起中国大鲵的地理分化和遗传结构变异,本文测定了来自广西、河南、陕西和湖南4个地理种群的28条大鲵的mtDNAD loop基因全序列。根据这4个地理种群的地理分布,分成珠江单元(广西种群)、黄河单元(河南种群)和长江单元(湖南和陕西种群)。通过ClustalX、MEGA2.0、DnaSP4.0、Arlequin1.1分析发现,全序列长度为771bp,其中64个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部碱基数的8.26%。转换和颠换分别为6和2个,插入/缺失11个。27个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平均为1.32%。3个单元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值都偏低,而且珠江单元的这两个指数值都低于长江和黄河两个单元。珠江单元和黄河、长江单元之间分化程度显著(P<0.001),而长江和黄河单元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地理单元内分化程度占99.31%,而单元间只有0.69%,表明遗传差异主要发生在单元内,而且各地理单元之间的基因流较频繁。构建的NJ树和MP树显示,27个单倍型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并未分成代表3个地理单元的聚合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D-LOOP 基因序列 种群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地理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