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码之城”:人与技术机器系统的共创生 被引量:47
1
作者 孙玮 李梦颖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129,179,共10页
二维码作为数字技术最典型的一种形态,展示了媒介以动态机制汇聚城市社会异质化系统的动能,媒介成为社会系统及运作机制的传导器和转换中枢,由此区别于感知—认知模式维度,开启了一种媒介勾连社会的新型方式,也创造了数字时代"媒... 二维码作为数字技术最典型的一种形态,展示了媒介以动态机制汇聚城市社会异质化系统的动能,媒介成为社会系统及运作机制的传导器和转换中枢,由此区别于感知—认知模式维度,开启了一种媒介勾连社会的新型方式,也创造了数字时代"媒体城市"的崭新面向。"码之城"的出现,意味着数字技术与城市建立起一种新型关系,数字媒介正在成为全方位中介城市的技术机制与社会系统。在这个意义上,媒介已经从反映现实、建构现实,走向了直接驱动实在的生成,呈现了人与技术机器系统的"共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二维码 媒体城市 技术机器 创生系统
原文传递
城市传播的研究进路及理论创新 被引量:46
2
作者 孙玮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40,共12页
通过四个关键概念"城市""技术""媒介""传播"的梳理与阐发,描绘了城市传播的理论要义及学术旨趣:从本土化的历史与经验出发,在席卷世界的城市化、新技术、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当前新... 通过四个关键概念"城市""技术""媒介""传播"的梳理与阐发,描绘了城市传播的理论要义及学术旨趣:从本土化的历史与经验出发,在席卷世界的城市化、新技术、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当前新传播技术的丰富实践及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转型,致力于进行传播学研究进路与理论的反思与创新。城市传播,是以重新建立传播与人之存在、传播与社会进步、传播与人类文明之关系为着眼点,力争在人类迈入"城市世界"的历史性时刻,做出中国传播学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新技术 传播研究 城市世界
下载PDF
“后网红时代”短视频平台的城市传播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连璧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5-67,共3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与城市传播结合诞生了“网红城市”现象,成为2018年以来的传播热点。网红城市从传播主体、叙事方式、传播形态三个方面更新和重塑了城市形象。随着平台的不断进化,短视频城市传播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后网红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与城市传播结合诞生了“网红城市”现象,成为2018年以来的传播热点。网红城市从传播主体、叙事方式、传播形态三个方面更新和重塑了城市形象。随着平台的不断进化,短视频城市传播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后网红时代来临,城市传播的逻辑和路径也随之而变,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定位与核心竞争力的驱动作用愈加突出,对城市传播的战略导向,利益相关者协调、传播内容的把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城市 短视频 城市传播 城市品牌 城市营销
下载PDF
“上海再造”: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城市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玮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6,95,共8页
在不断升温的中国城市研究中,传播学基本处于缺席状态。然而传播的各个面向——信息传递、公共交往、意义生成等等,都在现代城市的情境中得到彰显。以"上海再造"的研究为例,无论是城市物理空间的更新,还是城市精神文化的重构... 在不断升温的中国城市研究中,传播学基本处于缺席状态。然而传播的各个面向——信息传递、公共交往、意义生成等等,都在现代城市的情境中得到彰显。以"上海再造"的研究为例,无论是城市物理空间的更新,还是城市精神文化的重构,在具象空间再生产和抽象精神新阐发两个方面,传播的视野都可能提供别开生面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再造” 中国城市研究 城市传播
下载PDF
“重构中国传播学”的时代场景和学术取向 被引量:20
5
作者 吴予敏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98,共14页
本文以"引进""采纳""对话"和"重构"四个关键词概括了四十年来中国传播学的发展,指出中国传播学并非学术殖民化的结果,而是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场景并行不悖。本文提出时代场景决定学术取向,学术... 本文以"引进""采纳""对话"和"重构"四个关键词概括了四十年来中国传播学的发展,指出中国传播学并非学术殖民化的结果,而是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场景并行不悖。本文提出时代场景决定学术取向,学术取向又要保持其自有理性定力,坚守文化的主体性和人本主义价值观。同时,本文亦对媒介学、公共性、城市和乡村传播研究等新的学术取向进行了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播 媒介学 公共性 城市传播 乡村传播
原文传递
城市的媒介性——兼论数字时代的媒介观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玮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110,130,共9页
城市与媒介的研究源远流长,大众媒介与现代城市构成了现代性的一体两面。当前数字技术的崛起,引发了城市与媒介关系的革命。在数字技术全面渗透城市的背景中,提出城市媒介性的命题,并将其理解为融汇人与物多重网络之复杂系统的动力机制... 城市与媒介的研究源远流长,大众媒介与现代城市构成了现代性的一体两面。当前数字技术的崛起,引发了城市与媒介关系的革命。在数字技术全面渗透城市的背景中,提出城市媒介性的命题,并将其理解为融汇人与物多重网络之复杂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过程,旨在推进既有的城市传播研究,并回应近年来媒介研究中的物质性、空间性、具身传播等前沿性议题。城市媒介性研究视域所涉广泛,本文采用两个充满张力的范畴——时间性—空间性、物质性—虚拟性——来展开城市媒介性的讨论。一方面接续米歇尔等的三元媒介观,通过呈现这两个范畴中二元不断融合的趋势,消解二元论的媒介观,提出一元媒介论;另一方面依据城市的特点,挖掘它作为媒介物的特殊性及历史文化意义,尤其是阐释当前软件代码系统瓦解并重组这两组范畴中的两元及其关系,创造了城市媒介性的新形态。城市媒介性的研究旨在立足于当前数字技术与城市互嵌的社会实践,观照媒体—城市的最新形态,为跨学科媒介理论及城市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媒介性 城市传播 数字技术 一元媒介观
原文传递
城市传播理念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妍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16,121,共3页
城市传播要用典型的城市现象揭示城市发展本质,提炼城市特有文化内涵,以城市文化凝聚人,吸引人,推动城市和人的生态和谐、健康发展。城市传播要立足于文化差异传播。融媒时代,将城市传播意向性内容植入传媒公共领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 城市传播要用典型的城市现象揭示城市发展本质,提炼城市特有文化内涵,以城市文化凝聚人,吸引人,推动城市和人的生态和谐、健康发展。城市传播要立足于文化差异传播。融媒时代,将城市传播意向性内容植入传媒公共领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融合传播是一个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理念 路径
下载PDF
连接城乡:作为中介的城市传播 被引量:17
8
作者 谢静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5,共8页
城市传播、乡村传播大多被置于城乡分隔或对立的空间场景中,被理解为"在城市中"、"在乡村中"的传播。本文试图打破这种隔离主义的城乡观,从流动关系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传播中的城乡关联,并为建立城乡新型关系提出传... 城市传播、乡村传播大多被置于城乡分隔或对立的空间场景中,被理解为"在城市中"、"在乡村中"的传播。本文试图打破这种隔离主义的城乡观,从流动关系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传播中的城乡关联,并为建立城乡新型关系提出传播学的主张。在本文看来,城市传播并非是在"与乡村对立的城市"中的传播,而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它体现了城市作为汇聚、并置、交流之所的特点。城市传播已然超越了空间界限,在一个更为开放、流动的网络中建构或者解构关系,是与当今社会、技术形式更为契合的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市传播 中间景观 中介化
原文传递
对话是城市的生命——刘易斯·芒福德城市传播观解读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与流行的城市形象公关研究不同,城市传播主要思考的是传播如何让现代城市得以不断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世纪著名城市研究学者和技术哲学专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对历代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进行系统批评的过程中,强调了人文主义以... 与流行的城市形象公关研究不同,城市传播主要思考的是传播如何让现代城市得以不断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世纪著名城市研究学者和技术哲学专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对历代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进行系统批评的过程中,强调了人文主义以及交流对话的重要性,探究了早期报纸和社区交往、大众传媒与城市生活塑造、公共空间、社会控制、群体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传播与集体记忆、社会交往、文明生活之间的关系。刘易斯·芒福德特别指出城市中最有意义的活动即是对话,对话是城市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这些论述与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研究有所交融,并对电子虚拟时代的城市传播探究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芝加哥学派 信息技术 人文主义 伊托邦
下载PDF
以“可沟通城市”理念推动红色文化传播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伊默 吴帆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的价值诉求。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作为一种媒介,与红色文化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互为同构...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的价值诉求。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作为一种媒介,与红色文化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互为同构、互动互促。“可沟通城市”理念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多元融合、时空平衡、虚实互嵌和内外贯通等路径,可以有效实现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可沟通城市 城市传播
下载PDF
社交媒体视阈下的城市传播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65-68,共4页
基于传播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城市传播被赋予了城市治理意义,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兴起,为城市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有效的技术手段,也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新的元素。因此,将城市传播置于社交媒体的视阈之下,探讨如何利用... 基于传播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城市传播被赋予了城市治理意义,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兴起,为城市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有效的技术手段,也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新的元素。因此,将城市传播置于社交媒体的视阈之下,探讨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帮助城市达到外塑形象、内促沟通的双重目的,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与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显得尤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城市传播 城市治理
下载PDF
中国城市传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尹帅平 《东南传播》 2014年第2期68-70,共3页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进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新事物和新现象,学界多以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研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近些年,国内以传播视角的城市研究渐起,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城市传播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进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新事物和新现象,学界多以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研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近些年,国内以传播视角的城市研究渐起,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城市传播的研究成果,发现中国城市传播学的研究现状,认识中国城市传播研究的转向和趋势,呼吁城市传播学研究的学科常态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空间转向 大众传媒 新媒体
下载PDF
城市传播研究的起源:理论回溯、发展历程与概念界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旭东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25,共10页
城市传播研究的观念形成受到20世纪城市社会学和城市文化研究的影响,主要关注城市空间中差异性的个体生活实践和市民城市权利。对城市传播研究学术史起源的考察以美国“城市传播基金会”为核心线索,对其创建以来所做的一系列学术工作和... 城市传播研究的观念形成受到20世纪城市社会学和城市文化研究的影响,主要关注城市空间中差异性的个体生活实践和市民城市权利。对城市传播研究学术史起源的考察以美国“城市传播基金会”为核心线索,对其创建以来所做的一系列学术工作和不断拓展的研究兴趣进行探讨,由此展现城市传播研究问题取向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最后,论述了以美国学者为主的英语学界城市传播研究者对城市传播相关概念和指涉对象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前人观点的城市传播概念界定方式。对城市传播研究学术史起源的考察,将有助于相关研究者把握城市传播研究的创建初衷,从而使城市传播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问题指向得以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传播学术史 城市传播基金会 传播理论
原文传递
北部湾城市群宣传片的内在建构与对外传播探析
14
作者 陈波 何德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1-527,共7页
城市宣传片在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着构建城市共同体的角色.以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其城市宣传片的内在建构与对外传播活动,发现城市宣传片主要是从性质定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三个维度实现对北部湾城市群的地域性景... 城市宣传片在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着构建城市共同体的角色.以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其城市宣传片的内在建构与对外传播活动,发现城市宣传片主要是从性质定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三个维度实现对北部湾城市群的地域性景观建构.北部湾城市群宣传片中在对外传播中存在内容诉求点不突出、创作缺乏国际视野、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且缺乏协同共振等问题,可以通过以城市发展明确信息诉求点、引入国际化话语体系创新内容形态、构建灵动多元的数智化对外传播矩阵等方式提升其对外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城市 城市形象 城市宣传片 对外传播 城市传播
下载PDF
城市传播的空间媒介观建构——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理论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鹏 《东南传播》 2022年第7期78-80,共3页
20世纪下半期,人文社会科学出现“空间转向”(spatial turn)思潮,近年来,传播学界逐渐重视空间的实体研究,对虚拟大众媒介的研究转向了实体空间。空间转向介入传播学催生了“空间传播”,产生了新的传播学范式:城市空间成为与大众媒介相... 20世纪下半期,人文社会科学出现“空间转向”(spatial turn)思潮,近年来,传播学界逐渐重视空间的实体研究,对虚拟大众媒介的研究转向了实体空间。空间转向介入传播学催生了“空间传播”,产生了新的传播学范式:城市空间成为与大众媒介相互嵌入的传播中介。而从“空间转向”审视空间的主体性与优先性,城市传播对“空间”和“媒介”两者相互联系的思考欠缺更为深入的讨论,所呈现的空间媒介观尚不清晰。本文将媒介与空间放置在城市传播的框架中,进一步反思了移动媒介和城市空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空间媒介观 移动传播 列斐伏尔 三元空间
下载PDF
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实施城市传播的差异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志安 李欣颖 《对外传播》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本文从不同类型的城市特征出发,针对新近成立的一批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如何进行城市国际传播,提出三种典型路径:一是聚焦城市发展的产业化传播路径。如重庆、东莞、佛山等制造业名城,扎根城市特点,服务城市制造走向世界,将城市故事、产业... 本文从不同类型的城市特征出发,针对新近成立的一批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如何进行城市国际传播,提出三种典型路径:一是聚焦城市发展的产业化传播路径。如重庆、东莞、佛山等制造业名城,扎根城市特点,服务城市制造走向世界,将城市故事、产业故事和全球叙事有机结合;二是突出城市文化的区域化传播路径。如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要扎根湾区文化、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以对话交流拓展国际传播;三是注重城市连接的数字化传播路径。对上海这样的全球都市来说,数字化是对标全球城市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经由城市界面的大众个体化生活实践,更有利于城市精神、文化和历史的全球传播。产业化、区域化、数字化并非城市国际传播的单一路径,而是城市国际传播的复合路径。总体上,不同地区城市国际传播中心在服务和探索城市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都可采用以产业化作为故事内核、区域化作为文化承载、数字化作为创新连接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城市传播 产业化 区域化 数字化
下载PDF
城市传播范式下的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研究——以广州为例
17
作者 葛思坤 《探求》 2024年第3期71-77,共7页
新时代以来,加强文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已经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城市传播作为国际传播中的一种方式,能够以更为多元的路径、更为丰富的要素和更为具象的形式来承载宏大文明传播的战略... 新时代以来,加强文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已经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城市传播作为国际传播中的一种方式,能够以更为多元的路径、更为丰富的要素和更为具象的形式来承载宏大文明传播的战略目标。在城市传播实践中,以广州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开展国际传播的渠道、技术、要素、人才储备等多个维度具有相对优势,亦有丰富的国际传播经验。以广州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城市应发挥自身在开展国际传播方面的优势,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国际传播 差序传播 广州城市品牌
原文传递
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城市国际传播的主体性构建
18
作者 姬德强 闫伯维 《青年记者》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立足城市研究的多元学科视野,对城市国际传播这一交叉领域的学术面向,可以梳理形成外交学和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主场外交问题、公共外交视野下的城市外交问题、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可沟通性问题、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移民与文化适应/融合问... 立足城市研究的多元学科视野,对城市国际传播这一交叉领域的学术面向,可以梳理形成外交学和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主场外交问题、公共外交视野下的城市外交问题、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可沟通性问题、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移民与文化适应/融合问题、“新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城市空间生产问题,以及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角色问题等六个方面。基于此,城市国际传播主体性建设不是简单的传受关系,也不是本质化的形象投射与受众认知问题,需要突破形象宣传桎梏、跳出触达效果指标逻辑,构建包含识别多元主体的能动价值、内外结合且充满弹性的评价体系、反思全球北方城市中心主义在内的新的理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国际传播 城市传播 主场外交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城市传播视域下青年大学生就业和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蔚 《甘肃理论学刊》 2023年第2期120-128,共9页
“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概念提出和建设实践使加强青年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加深人-地之间的情感联结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城市传播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城市媒体使用、城市地方感构建对大学生就业和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 “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概念提出和建设实践使加强青年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加深人-地之间的情感联结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城市传播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城市媒体使用、城市地方感构建对大学生就业和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城市认同和城市新媒体使用能显著预测其城市就业和定居意愿;城市本身如果同时是生源所在地,则大学生更有可能选择在该城市就业和继续定居;此外,地方依恋对大学生的城市定居意愿亦有正向的预测效果。应重视强化大学生对城市地方性的认识,促进大学生对城市文化的经历和体验,推动城市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在吸纳大学生就业和定居的作用显现,这为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地方感 地方认同 大学生就业 城市定居
下载PDF
奥运会作为城市交往的媒介:体育赛事融入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巴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盛 路珏 《体育科研》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现代奥运会的历史是一部展现全球城市变迁的历史。本文聚焦奥运会为城市赋能的多元价值,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筹办为个案,为探讨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态等产生的综合效应提供分析框架。巴黎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推动体育赛... 现代奥运会的历史是一部展现全球城市变迁的历史。本文聚焦奥运会为城市赋能的多元价值,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筹办为个案,为探讨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态等产生的综合效应提供分析框架。巴黎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推动体育赛事融入生产、生活和生态,促进城市生产与更新,活跃市民生活与社群发展,助力赛事融入生态与人文遗产保护,展现了奥运会以赛营城、以赛聚人、以赛传承的发展新动向,为奥运助力可沟通城市建设,推动举办城市与奥运共生共荣提供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奥运会 可沟通城市 城市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