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5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平原区土壤全磷含量地统计学和GIS分析 被引量:108
1
作者 路鹏 彭佩钦 +6 位作者 宋变兰 唐国勇 邹焱 黄道友 肖和艾 吴金水 苏以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04-1212,共9页
以洞庭湖平原区典型景观单元为试点,利用GPS定位共取得651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通过对数转化、稳健统计、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4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化成功地使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 以洞庭湖平原区典型景观单元为试点,利用GPS定位共取得651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通过对数转化、稳健统计、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4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化成功地使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并消弱了异常值的影响,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土壤全磷最好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随后用普通克立格估值方法绘制了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图。在经过不同趋势阶数土壤全磷克立格(Kriging)插值误差的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结果表明趋势效应参数宜选取二阶。Kriging估值标准差(KSD)被认为是内插象素值的标准差,并为提高全磷的制图精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率克立格法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典型区的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并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全磷不同含量水平下的概率分布图对风险性评价、合理施肥和控制磷素的面源污染的管理实践将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平原区 gis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 磷含量 Kriging估值 土壤全磷 风险性评价 数据处理方法 GPS定位 统计学分析 空间分布图 克立格估值 洞庭湖平原 土壤样品 稳健统计 正态分布 变异函数 球状模型 理论模型 综合比较
下载PDF
配电网规划研究综述 被引量:105
2
作者 孔涛 程浩忠 +1 位作者 李钢 谢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2-99,共8页
对配电网规划模型、规划方法、求解算法进行了总结。将配电网规划模型分为早期模型和近期模型2部分:早期模型描述了配电网规划模型的一般特点,包括变电站规划、网架规划、变电站-网架联合规划、多阶段规划模型4种;近期模型是在早期模型... 对配电网规划模型、规划方法、求解算法进行了总结。将配电网规划模型分为早期模型和近期模型2部分:早期模型描述了配电网规划模型的一般特点,包括变电站规划、网架规划、变电站-网架联合规划、多阶段规划模型4种;近期模型是在早期模型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研究规划模型的发展,包括模型的复杂化、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供电理念和现代可靠性管理理念的影响。根据配电网规划模型的特点,分析了与之相对应的规划方法,包括多目标、多阶段、不确定性规划方法,并论述了各种求解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最后指出了配电网规划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 规划模型 规划方法与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 现代可靠性管理理念 分布式供电理念
下载PDF
BIM与GIS数据集成:IFC与CityGML建筑几何语义信息互操作技术 被引量:109
3
作者 汤圣君 朱庆 赵君峤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年第4期11-17,共7页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深入,不同专业领域通过简单模型转换实现信息交互的方法由于只保留了少量的语义信息从而导致了应用的分散和独立,局限性十分明显。IFC和CityGML分别为BIM和GIS领域...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深入,不同专业领域通过简单模型转换实现信息交互的方法由于只保留了少量的语义信息从而导致了应用的分散和独立,局限性十分明显。IFC和CityGML分别为BIM和GIS领域内通用的数据模型标准,两者之间的几何和语义信息共享将为BIM和GIS的集成奠定基础。本文基于IFC和CityGML标准,提出IFC几何要素过滤方法以及IFC到CityGML的语义映射规则,为IFC与CityGML建筑模型的几何、语义信息互操作提供一种通用手段,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地理信息系统(gis) IFC CITYGML 集成
下载PDF
基于GIS及气候-土壤-地形因子的浙江省茶树栽培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88
4
作者 金志凤 黄敬峰 +3 位作者 李波 罗列万 姚益平 李仁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1-236,I0005,共7页
进行茶树栽培精细化的综合区划研究可为浙江省茶叶产业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该文根据茶叶产量与气象、地形、土壤条件的相关分析,提出了茶树栽培综合区划指标为4个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极端最低气温≤-13℃出... 进行茶树栽培精细化的综合区划研究可为浙江省茶叶产业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该文根据茶叶产量与气象、地形、土壤条件的相关分析,提出了茶树栽培综合区划指标为4个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极端最低气温≤-13℃出现的频率和4-10月的平均相对湿度)、2个土壤因子(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和3个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和海拔高度)。应用混合插值法(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对气候因子进行了细网格推算;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了茶树栽培的综合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计算了综合评估指数的分布规律,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屏蔽不宜栽培区域,将浙江省茶树栽培区域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个等级,完成茶树专题综合区划图。结果表明,浙江省适宜茶树栽培的地域面积约占46.40%,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为600~900m的半高山地区;较适宜区占44.94%,多分布在6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区或介于900~1200m的山区;不适宜区占8.66%,为12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结合茶叶生产现状,对浙江省茶树栽培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评述,为浙江茶叶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区域规划 模型 空间插值 适宜性评价 茶树 浙江省
下载PDF
南京城郊蔬菜基地土壤有效态铅、锌、铜和镉的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张庆利 史学正 +4 位作者 黄标 于东升 王洪杰 Karin Blombaeck Ingrid Oboern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7,共7页
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从小尺度区域角度上研究了南京城郊土壤中铅(Pb)、锌(Zn)、铜(Cu)和镉(Cd)4 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 研究区土壤中有效 Zn 变异程度相对较大,有效 ... 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从小尺度区域角度上研究了南京城郊土壤中铅(Pb)、锌(Zn)、铜(Cu)和镉(Cd)4 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 研究区土壤中有效 Zn 变异程度相对较大,有效 Pb 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小,而有效 Cu 和 Cd 为中等程度变异。(2) 研究区有效 Pb、Zn 含量空间分布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而 Cu、Cd 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效 Zn、Cd 的空间自相关尺度相对较大,而有效 Cu、Pb 相对较小。(3) 研究区土壤中有效 Pb 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交通影响,交通量越大的道路附近土壤中有效 Pb 含量越高;有效 Zn 主要受城市生活废水的影响,城市生活污水灌溉和城市地表径流是土壤中有效 Zn 积累的主要原因;有效 Cu 主要与蔬菜种植过程中有机肥(主要是牛粪)施用关系密切,有机肥施用量越大,土壤中有效 Cu 含量越高;有效 Cd 受地形影响较大,地形低洼处土壤中有效 Cd 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 重金属 空间分异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下载PDF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以新疆农七师125团为例 被引量:56
6
作者 陈彦 吕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389-391,405,共4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为平台,采用GeostatisicalAnalyst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插值方法研究了新疆农七师125团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应用GIS能够将系统变量的属性数据同地理数据相结合,使大...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为平台,采用GeostatisicalAnalyst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插值方法研究了新疆农七师125团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应用GIS能够将系统变量的属性数据同地理数据相结合,使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地统计学分析变得较为方便,研究结果表明,全氮、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但变异尺度不同。分析中还发现Kriging插值模型的选择及Crossin—ValNation交叉验证的检验与系数修正均影响分析工作的结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特征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gis) 新疆 KRIGING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gis 空间变异性 统计学分析 空间相关性 插值方法 分析模块 地理数据 属性数据 系统变量 区域范围 研究结果 分析工作 系数修正
下载PDF
基于GIS与耕地质量组合评价模型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 被引量:60
7
作者 涂建军 卢德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针对划定基本农田有质量、数量和空间的多重要求,该文从耕地的自然条件、质量条件、灌溉条件、区位条件、规划用途等5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建立了一般农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然后... 针对划定基本农田有质量、数量和空间的多重要求,该文从耕地的自然条件、质量条件、灌溉条件、区位条件、规划用途等5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建立了一般农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然后根据耕地质量模糊优选模型和属性层次模型2个模型评价结果的平均值对候选耕地进行质量和区位优劣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以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为例,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的空间分布范围。组合评价模型可形成多角度评价结果的综合平衡,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模型 土地利用 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整备区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组件技术的精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2
8
作者 孟志军 王秀 +1 位作者 赵春江 薛绪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6,共6页
基于精确地理位置的农田信息采集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基础工作。介绍了一种基于掌上电脑和DGPS/背夹式GPS设备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过程。该系统在MicrosofteMbeddedVisualC++3.0集成开发环境下,采用嵌入式GIS开发组件,实现了掌上电脑... 基于精确地理位置的农田信息采集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基础工作。介绍了一种基于掌上电脑和DGPS/背夹式GPS设备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过程。该系统在MicrosofteMbeddedVisualC++3.0集成开发环境下,采用嵌入式GIS开发组件,实现了掌上电脑环境下GPS、GIS功能的集成。系统由GPS实时通讯和数据处理模块、基于WinCE的基本GIS功能模块和农田信息采集功能模块等组成模块,能够实现与DGPS设备或背夹式GPS设备的实时通讯和定位数据的解析,实现了矢量农田地理信息的显示、操作、查询等基本GIS功能,同时,系统能够采集农田地物分布和多种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差异性信息。该文还介绍了使用Microsoft数据库访问组件对象ADOCE对PocketAccess数据库的操作方法,实现了对嵌入式农田信息采集系统中农田信息的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农业 田间信息采集系统 嵌入式组件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掌上电脑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满春 周丽彬 毛亮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遥感(RS)信息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结合其他实地监测和统计数据,采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建立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模型,为城市绿地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定量化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遥感(RS) 城市绿地 生态效益 地理信息系统(gis) 模型
下载PDF
矢量图形中基于小波变换的盲水印算法 被引量:44
10
作者 李媛媛 许录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0,共4页
提出一种用于矢量图形的数字水印方法 该方法将矢量图形中图元的顶点坐标有顺序地排成一维序列 ,通过离散小波变换将序列分解成不同空间和频率上的复值系数 ,并根据水印的大小与小波系数之间的关系把水印嵌入到小波系数的幅值中 ,系数... 提出一种用于矢量图形的数字水印方法 该方法将矢量图形中图元的顶点坐标有顺序地排成一维序列 ,通过离散小波变换将序列分解成不同空间和频率上的复值系数 ,并根据水印的大小与小波系数之间的关系把水印嵌入到小波系数的幅值中 ,系数的相位不变 该算法在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矢量图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 小波变换 地理信息系统(gis) 版权保护
下载PDF
海河低平原区农田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以河北省肥乡县为例 被引量:46
11
作者 王波 毛任钊 +3 位作者 曹健 王元仲 高云风 李冬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082-4090,共9页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其土壤环境质量的及时监测和掌握重金属在其空间的变异规律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海河低平原区(肥乡县)农田土壤耕层(0—20Cm)8种...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其土壤环境质量的及时监测和掌握重金属在其空间的变异规律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海河低平原区(肥乡县)农田土壤耕层(0—20Cm)8种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去除异常值后,8种重金属含量都符合正态分布,且其含量算术平均值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通过变异函数分析,Ph和Cr具有纯块金效应,Cu和Zn符合指数模型,Ni和Cd符合球状模型,地和As符合带基台值的线性模型。在该地区以2.0km为取样间距较大,以后调查时应该缩小间隔。Zn和Cd的空间变异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而Cu、Ni、Hg和As的空间变异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Ph和Cr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具有恒定的变异。Cu、Zn、Ni、Hg、As和Cd的变程差异较大,在2.5—13.7km之间。通过普通kriging法局部插值,Cu、Zn、Ni和As含量由西南部向东北部含量逐步升高,但是Hg却表现出相反的分布趋势。这将为当地正在开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重金属 空间变异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下载PDF
基于RS和转移矩阵的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价 被引量:50
12
作者 岳东霞 杜军 +3 位作者 刘俊艳 郭建军 张佳静 马金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50-2558,共9页
利用泾河流域1986、1995、2000、2008年4期遥感数据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在G IS平台上,对该流域近23 a的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南高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利用泾河流域1986、1995、2000、2008年4期遥感数据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在G IS平台上,对该流域近23 a的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南高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上游向下游递增的空间变化趋势,表现出与流域地貌特征,土地利用/覆被和环境禀赋相关联的地理特性和空间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流域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以2000年以后下降趋势明显,但流域内部不同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及其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幅度与趋势各有不同;3个时段内(1986—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8年)流域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转换频繁,转向趋势明显,且以2000年为拐点,前两时段以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向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转移为主,后一时段以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向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转移为主,导致近23 a来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及其内部组成变化均较大,说明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是流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导因素,而1999年以后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则是2000—2008年该流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转移矩阵 泾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102个人群的身高与地理环境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马立广 曹彦荣 +1 位作者 徐玖瑾 何建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3-231,共9页
本文对分布在中国16个不同行政区域的102个人群(汉族23个,少数民族79个)的人体发育指标—身高,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制图表达方法,对身高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 本文对分布在中国16个不同行政区域的102个人群(汉族23个,少数民族79个)的人体发育指标—身高,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制图表达方法,对身高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身高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随着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增大,该地区的群体身高水平呈现增高的趋势;随着降雨量和湿度的增大,群体的身高水平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地区平均风速指数的增加,身高亦呈现增高趋势。此外,研究还表明区域海拔和气压等因素对身高无明显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与方法为分析人体身高发育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差异性影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下载PDF
广东省风能资源区划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毛慧琴 宋丽莉 +2 位作者 黄浩辉 植石群 刘爱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9-683,i0001,共6页
论文以Surfer8.0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Citystar3.0为平台,利用广东省86个气象站历史测风资料以及沿海72个风能测风塔临时观测资料,计算广东省空间分辨率为1km×1km格点上风能参数,进行了广东省风能资源的宏观区划和风电场选址... 论文以Surfer8.0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Citystar3.0为平台,利用广东省86个气象站历史测风资料以及沿海72个风能测风塔临时观测资料,计算广东省空间分辨率为1km×1km格点上风能参数,进行了广东省风能资源的宏观区划和风电场选址区划;估算出广东省离地面10m高度上全省及各区划的风能资源理论可开发量为7.50×104MW,技术可开发量为5.89×103MW。为广东省风电开发宏观规划以及大型风电场的微观选址提供了科学而且精细的资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风能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gis) 广东
下载PDF
山区气温空间分布推算方法评述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军 黄敬峰 《山地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山区气温空间分布推算方法的研究是山地气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合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列举和讨论了我国在山区气温推算方面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和相关文献,并重点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山区气温推算中的应用。
关键词 山区气温 空间分布 推算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字高程模型(DEM)
下载PDF
基于GIS和USLE的下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洪华生 杨远 黄金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5-679,共5页
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相结合进行流域土壤侵蚀量的预测和估算.以福建省九龙江典型小流域下庄为研究区域,在桌面GIS软件MapInfo和ArcView的支持下,... 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相结合进行流域土壤侵蚀量的预测和估算.以福建省九龙江典型小流域下庄为研究区域,在桌面GIS软件MapInfo和ArcView的支持下,建立流域的空间数据库,利用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将小流域空间离散化为10 m×10 m的栅格,根据合适的USLE因子算法生成各因子栅格图,借助GIS图形运算,实现了下庄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估算和土壤侵蚀关键源区的标识,进一步利用GIS和USLE结合对小流域进行土壤侵蚀控制措施的模拟,为下庄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下庄小流域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541.66 t/km2.a,土壤侵蚀强度属中度,强度侵蚀以上区域占流域面积的11.17%.在模拟实施控制管理措施后,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降为1 570.89 t/km2.a,土壤侵蚀强度属轻度,强度侵蚀以上区域降为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 土壤侵蚀量 下庄小流域
下载PDF
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凤英 毕军 +3 位作者 曲常胜 黄蕾 杨洁 宛文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8-864,共7页
基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的理念,提出了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涵盖了风险源识别、受体易损性评估、环境风险表征、风险应急控制决策以及风险事故损失后评估等关键步骤.并以... 基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的理念,提出了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涵盖了风险源识别、受体易损性评估、环境风险表征、风险应急控制决策以及风险事故损失后评估等关键步骤.并以某化工园区企业为例,以硝基苯储罐塌陷为初始事件,采用蝴蝶结方法进行风险源识别,得到硝基苯储罐泄漏事件蝴蝶结,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居民对地表水水源污染易损性的空间分异,分析结果不仅为事故安全防范与应急控制提供关键节点,而且有助于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增强受体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 风险管理 易损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蝴蝶结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网络拓扑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32
18
作者 廖卫列 刘军 于海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8,共4页
揭示了GIS/SCADA/PAS一体化系统的网络拓扑分析的本质,提出了基于GIS的配电网络分析模型,将网络组成元素分为简单边、复杂边、简单点、复杂点,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每个设备类型分别建立数据类和子类并基于连接规则进行建模。最后以“... 揭示了GIS/SCADA/PAS一体化系统的网络拓扑分析的本质,提出了基于GIS的配电网络分析模型,将网络组成元素分为简单边、复杂边、简单点、复杂点,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每个设备类型分别建立数据类和子类并基于连接规则进行建模。最后以“局部线路显示”模块为例介绍了利用所建模型开发配电网络拓扑分析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配电管理系统(DMS) 配电网络拓扑 启发式搜索 单线图
下载PDF
“3S”技术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19
作者 郭兰萍 黄璐琦 蒋有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397-1400,共4页
介绍了“3S”(RS,GIS,GPS)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3S”技术将会在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中药资源生态研究、中药资源区划及道地药材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3S”技术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中药资源
下载PDF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9
20
作者 刘浪 程运材 +2 位作者 陈建宏 周智勇 吴和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33-137,共5页
论述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基本框架、核心功能和系统特点。该系统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GIS应用到企业安全管理中,并融入安全学习志的管理理念,同时对基于联动机制的企业安全应急决策系统综合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 论述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基本框架、核心功能和系统特点。该系统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GIS应用到企业安全管理中,并融入安全学习志的管理理念,同时对基于联动机制的企业安全应急决策系统综合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该系统的建立,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对提高目前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安全管理 安全学习志 地理信息系统(gis) 应急联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