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公平厌恶或地位追求的创新顾客最优合同类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德鹏 张凤华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0-210,共11页
本文首先从创新顾客的公平偏好程度、薪酬合同类型(最优激励系数)与激励机制效果的关系入手,引入公平偏好理论(不公平厌恶和地位追求)、相对绩效评估(RPE)和参与成本要素,构建顾客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激励模型;其次,通过模型求解和分析... 本文首先从创新顾客的公平偏好程度、薪酬合同类型(最优激励系数)与激励机制效果的关系入手,引入公平偏好理论(不公平厌恶和地位追求)、相对绩效评估(RPE)和参与成本要素,构建顾客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激励模型;其次,通过模型求解和分析,探讨分析各类薪酬合同中风险成本、不公平预期损失和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并确定企业采用的创新顾客最优薪酬合同类型。研究发现:在同一薪酬合同下,创新顾客愈不在意其参与成本的投入,该合同的激励效果愈积极;关于创新顾客最优合同类型的选择,意味着求解一个三方面权衡,包括风险成本、不公平预期损失和公平偏好的激励效果;对于公平偏好程度较低的创新顾客,企业可采用相对绩效合同,例如锦标竞争合同;对于公平偏好程度较高的创新顾客,当其风险规避程度较高时,可采用团队报酬合同,当其风险规避程度较低时,可采用完美团队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公平厌恶 地位追求 创新顾客 激励系数 合同类型
原文传递
大国身份叙事重塑与印度的新“全球南方”外交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共15页
俄乌冲突爆发后,开拓“全球南方”新议程成为印度外交的新抓手。莫迪政府之所以会“重新找回全球南方”,不是要回到“动员南方对抗西方”的旧模式,而是为了服务其大国战略转型。在历史化的“全球南方”中,印度作为地缘中心、文明中心的... 俄乌冲突爆发后,开拓“全球南方”新议程成为印度外交的新抓手。莫迪政府之所以会“重新找回全球南方”,不是要回到“动员南方对抗西方”的旧模式,而是为了服务其大国战略转型。在历史化的“全球南方”中,印度作为地缘中心、文明中心的历史地位不仅形塑了其“全球南方”身份,也建构了印度独立以来的不结盟外交传统。但莫迪上台后打破这一传统外交框架,将“领导型大国”“西南大国”和“全球南方领导者”打造为新的身份叙事,加速推进印度大国战略。“全球南方”的作用因此被重新定位。政策取向上,印度的新“全球南方”外交主要表现为推动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强化以印度教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外交,倡导改革多边主义,以及联合西方对华进行“全球南方领导者”的地位竞争。尽管现有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印度,但莫迪政府过分追求大国地位而虚化“全球南方”身份,将“全球南方”工具化,使之服务于自身的短期收益和地缘政治博弈,势必会受到多方制约。当前,需警惕西方利用印度追求大国地位的急切心理,操弄“全球南方”议程,激化中印竞争,加剧“全球南方”陷入集团政治困境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外交 “全球南方” 身份叙事 大国叙事 地位追求 战略自主
下载PDF
机会不平等、数字金融与居民创业——基于CHFS数据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易行健 梁子昊 +1 位作者 李家山 杨碧云 《计量经济学报》 CSSCI CSCD 2024年第5期1258-1283,共26页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3–2017年三轮调查数据测度我国就业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3–2017年三轮调查数据测度我国就业市场中的机会不平等,并实证研究了其对居民创业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就业市场中的机会不平等上升将显著激发居民家庭创业动机,机会不平等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会使家庭创业概率增加1.14%;机制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激发了居民的地位追求动机,进而促进了居民创业.而扩展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强化了机会不平等对创业的正向驱动效应,这种强化作用是仅仅存在于城镇地区,且是通过提高贷款可获得性实现的;另外本文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同样可以放大机会不平等对居民家庭创业的促进作用;在异质性分析中,本文发现受教育程度更低、总资产更低、没有失业保险的条件相对弱势的家庭具有更强的创业动机.最后,本文发现机会不平等抑制了创业家庭的创业绩效,这表明政府政策应落脚到加强机会均等和帮扶居民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不平等 居民创业 地位追求 数字金融 民生性财政支出
原文传递
回购契约协调效果的实验室检验和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润辉 侯如靖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82,共8页
回购契约的理论研究非常丰富,但是缺少实证研究的检验和反馈。设计控制实验检验回购契约的实际效果,将订购量的决策值与协调基准值进行比较,分析批发价格和回购价格之间的关系,以检验实验室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差异;为了找到回购契约协... 回购契约的理论研究非常丰富,但是缺少实证研究的检验和反馈。设计控制实验检验回购契约的实际效果,将订购量的决策值与协调基准值进行比较,分析批发价格和回购价格之间的关系,以检验实验室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差异;为了找到回购契约协调失效的原因,对订购量、批发价及回购价格的决策过程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订购量远远低于协调的基准值,批发价格与回购价格的关系偏离理论预测,回购契约协调失效;零售商上一期的订购量和双方的收益差距显著影响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和回购价格,供应商上一期的批发价格和回购价格以及双方的收益差距显著影响零售商的订购量,因此互惠偏好和地位追求偏好表现明显,导致供应链成员决策偏离理论预测值;互惠偏好和地位追求偏好对渠道成员决策的影响不是简单线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购契约 实验经济学 契约协调 互惠 地位追求
原文传递
消费与地位追求:一个演化论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飞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8-21,共4页
地位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是人的存在性意义之源。不过,由于社会结构的制约,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机遇结构,他们使用消费来追求地位的方式也大异其趣。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存在制度性的不平等,社会地位相对稳定。统... 地位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是人的存在性意义之源。不过,由于社会结构的制约,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机遇结构,他们使用消费来追求地位的方式也大异其趣。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存在制度性的不平等,社会地位相对稳定。统治阶级更多地使用消费来确证而非追求其社会地位。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炫耀性消费来炫耀其经济资本,从而来追求其社会地位。在后现代社会中,以文化资本为基础的品味消费则成为人们地位争夺的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追求 炫耀性消费 经济资本 品味消费 文化资本
下载PDF
美国北约盟友在海外军事行动中的行为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冰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68,M0003,共27页
冷战结束后,美国通过组建"联合阵线"的形式发动过多次海外军事行动,但作为美国的核心盟友,北约国家的参与情况却存在巨大差异。本文认为,对地区和全球地位的追求是北约国家参与"联合阵线"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全球地... 冷战结束后,美国通过组建"联合阵线"的形式发动过多次海外军事行动,但作为美国的核心盟友,北约国家的参与情况却存在巨大差异。本文认为,对地区和全球地位的追求是北约国家参与"联合阵线"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全球地位包括国际声誉和盟友地位;国内政治因素则会对其作用过程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限制政府调配资源的能力。在利比亚战争中,法国在地区地位和国际声誉的驱动下积极参与行动,并做出重要贡献;德国作为法国的竞争对手,在联合行动有助于扩大法国在北非和欧盟影响力而无助于自身地位提升的情况下,结合国内民众反对军事干涉的态度,最终选择不参与;土耳其则在安全威胁较弱的情况下,基于地区地位、国际声誉和盟友地位的考虑选择参与行动,但民众的反对态度使其仅做出弱贡献。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行为选择也与本文的预期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北约 军事行动 “联合阵线” 地位追求
原文传递
相对收入对经济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湘红 任继球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3,共7页
将相对收入引入效用函数,对解释各种经济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思考角度,有效补充了绝对收入解释的不足。近年来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讨论了相对收入对各方面的经济影响,对其进行总结有利于全面地认识到相对收入的影响,并得到有益于宏观政策制定... 将相对收入引入效用函数,对解释各种经济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思考角度,有效补充了绝对收入解释的不足。近年来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讨论了相对收入对各方面的经济影响,对其进行总结有利于全面地认识到相对收入的影响,并得到有益于宏观政策制定的建议。本文简要概述相对收入的基础理论,论述相对收入影响各种经济行为的机理,并回顾近年来用相对收入分析经济行为的最新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消费行为、劳动供给、健康等方面,并讨论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收入 效用 社会地位追求 经济行为
原文传递
国际承认、国内政治与大国的地位追求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博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30,158,159,共32页
地位抱负的普遍存在与地位追求的深远影响凸显了地位政治研究的重大价值。大国在追求国际地位时呈现耐心进取与强势竞逐的策略差别,这种策略分异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聚焦国际社会的承认态度和国内精英的支持状况两个关键因素,以成本—... 地位抱负的普遍存在与地位追求的深远影响凸显了地位政治研究的重大价值。大国在追求国际地位时呈现耐心进取与强势竞逐的策略差别,这种策略分异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聚焦国际社会的承认态度和国内精英的支持状况两个关键因素,以成本—收益权衡、心理归因为因果机制,作者构建了大国地位追求的策略选择理论:在获得地位承认且存在精英共识时,或者遭到地位否认且陷于精英分裂时,大国更倾向于选择耐心进取型策略;在遭到地位否认且存在精英共识时,或者获得地位承认且陷于精英分裂时,大国更倾向于选择强势竞逐型策略。对1905—1927年日本追求种族平等地位和海权强国地位的过程追踪分析与比较案例分析发现,在国际承认态度和精英支持状况共同影响下,日本在种族问题上由耐心进取转向强势竞逐,在海权问题上则由强势竞逐转向耐心进取。相关发现揭示了找回国内政治因素、关注议题领域异质性对推进地位政治研究的意义,也可为怀有地位雄心的大国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地位 地位追求策略 国际承认 精英支持 执政合法性
原文传递
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何以驱动员工自我领导——基于动态地位的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枫 罗文豪 王满意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5,共12页
在商业环境日趋复杂和多变的时代,员工的自我领导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实践来推动员工的自我领导仍需进一步探讨。基于动态地位理论,分析了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自我领导的影响机制,尤其是员工... 在商业环境日趋复杂和多变的时代,员工的自我领导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实践来推动员工的自我领导仍需进一步探讨。基于动态地位理论,分析了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自我领导的影响机制,尤其是员工地位追求动机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领导力普遍性观念的调节作用。对三个不同时点的439份纵向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自我领导呈正相关关系,地位追求动机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当员工的领导力普遍性观念较低时,柔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地位追求动机影响员工自我领导的正向关系较强。基于上述结论,在人机共存的新环境下,管理者应重视建立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关注员工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因素,同时向员工传递地位可变的信号,从而激发员工的地位追求动机和自我领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领导 柔性人力资源管理 地位追求动机 领导力普遍性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