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被引量:158
1
作者 习近平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0,共17页
一、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我一直讲,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盖茨基金会很早就加入全球抗击新冠肺... 一、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我一直讲,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盖茨基金会很早就加入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支持盖茨基金会同中方有关机构的合作。我也期待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为维护人类健康福祉而一起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团结合作 团结协作 最有力武器 疫情 盖茨基金会 疫病 肺炎
原文传递
碳中和愿景下煤炭行业发展的危机与应对 被引量:133
2
作者 陈浮 于昊辰 +1 位作者 卞正富 尹登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8-1820,共13页
碳中和愿景擘画了国家碳减排与气候治理的宏伟蓝图,但中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决定了该目标实现的艰难。当前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绿色开采、科学用煤是国家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 碳中和愿景擘画了国家碳减排与气候治理的宏伟蓝图,但中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决定了该目标实现的艰难。当前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绿色开采、科学用煤是国家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愿景实现的关键。为此,从"脱碳"与"去煤"非对等关系着手,引入全生命周期视角厘清煤炭行业与下游产业间的减排责任。依据6个不同机构设置的10种情景,选取重要参数,预测未来30 a中国的煤炭需求。审视煤炭行业发展与碳中和愿景之间差距,制定符合国情的从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实现不同阶段的发展路线图。研究表明:(1)盲目"去煤"不符合国情,但煤炭行业要正视国家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偏差,厘清行业责任以及切合实际义务的减排边界,明确煤电、煤化工等下游利用产生的碳排放不应归于煤炭行业。(2)不同情景下煤炭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大致分为维系现状、适度减少和净零愿景3个区间。所有预测煤炭占一次能源份额均趋于衰减,煤炭行业发展空间大大减少。2030—2050年既是行业存亡的关键期,也是技术变革的活跃期。(3)当前煤炭行业发展、规划以及战略导向与碳中和愿景目标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包括标准规范、监管要求、治理能力、技术研发、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最终取决于自身能否实现原位利用、近零排放,以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能否应用与推广。因此,未来应科学评估煤炭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树立"能源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低碳防污协同治理。将煤炭行业实现碳中和愿景划分为起步期(2020—2030年)、攻关期(2030—2050年)、巩固期(2050—2060年)3个阶段,不同阶段应付诸行之有效的技术路径,兼顾节能减排与开源增汇的双重策略,确保煤炭行业在新形势下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煤炭行业 发展路线图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105
3
作者 孔亭 毛大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7,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到党的十八大之后方才逐渐成熟,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突出中华民族以共同体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和实质,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共同性和...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到党的十八大之后方才逐渐成熟,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突出中华民族以共同体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和实质,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共同性和实体性特征。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前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多元一体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04
4
作者 习近平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0,共8页
(2016年7月1日)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动... (2016年7月1日)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充满信心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事业 政治生活 优秀党务工作者 中国梦 基层党组织 胜利前进 继续前进 命运共同体 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作风
原文传递
关于新时代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88
5
作者 蒋洪新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1,67,共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实现人类共同美好未来的思想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英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实现人类共同美好未来的思想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英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重新审视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条龙"英语教育模式创新,深化以课程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改革,从而为促进中外平等沟通与合作,开展文明交流与对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英语教育 人文教育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命运共同体的伦理精义和价值特质论 被引量:85
6
作者 王泽应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共11页
命运共同体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共同体类型及其价值要求,同时又是诸种共同体精神和特质的综合化集结和辩证统一,其伦理精义集中体现为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发展共赢与责任共担,建构起来的是一种将利己与利他、利国与利群有机... 命运共同体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共同体类型及其价值要求,同时又是诸种共同体精神和特质的综合化集结和辩证统一,其伦理精义集中体现为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发展共赢与责任共担,建构起来的是一种将利己与利他、利国与利群有机结合起来的共生共赢共发展的伦理模式或类型。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彰显着交互主体性和共生主义的伦理深蕴,有一种将功利与道义、目的与手段、内在与外在有机结合起来的伦理特质,凸显着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共生共赢 正确义利观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现实与意蕴 被引量:75
7
作者 丛占修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承载了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也是对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包括价值共识、制度实践和文化认同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与西方全球主义的模式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共识上提倡真正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承载了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也是对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包括价值共识、制度实践和文化认同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与西方全球主义的模式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共识上提倡真正的全人类价值,而不是所谓的普遍化的西方价值;在制度设计上尊重当前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秩序和规则,强调主权平等,反对帝国霸权;在文化上,主张尊重多样性,各文化间和而不同,包容互鉴,反对文明优越论和普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 全球主义 世界主义
下载PDF
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新视界 被引量:63
8
作者 马廷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6,共9页
建设命运共同体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理论上,实体性存在是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依据,规范性取向是共同体建设的本质要求;实践中,共同体建设既是校企不同的治理逻辑使然,也是行业企业技能专用性的需求。从现... 建设命运共同体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理论上,实体性存在是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依据,规范性取向是共同体建设的本质要求;实践中,共同体建设既是校企不同的治理逻辑使然,也是行业企业技能专用性的需求。从现实而言,校企命运共同体建构面临职业院校合作关系的依附性、治理模式单一、政府行政悖论等制度性困境,改革的关键是要强调实体性建设与规范性建设相统一,实现运行机制和治理范式的转变,建构命运相连、共同发展的校企新型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命运共同体 校企合作 治理模式
原文传递
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兼论国际社会共生性 被引量:63
9
作者 金应忠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51,共15页
由人派生出来的所有行为体均是人的共同体,是既存在矛盾冲突又必须合群共生的对立统一体。这不仅源自于人具有独立性、主体性与合群性、共生性双重基本属性,而且同样被赋予此双重基本属性,由此带来内外关系存在矛盾冲突的同时又显示出... 由人派生出来的所有行为体均是人的共同体,是既存在矛盾冲突又必须合群共生的对立统一体。这不仅源自于人具有独立性、主体性与合群性、共生性双重基本属性,而且同样被赋予此双重基本属性,由此带来内外关系存在矛盾冲突的同时又显示出合群性、必须合群、能够合群的三重取向。并以此作为恒久矢量引领内外关系的联系互动,不断优化和优化选择共生关系,排解各种矛盾冲突,构建起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国家,彰显内在具有能群能动性。自"大航海时代"到来后,人能群的内在能动性终于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当代意义。当然,人类依然面临如何优化和优化选择共生关系、从各种矛盾冲突中走出来的挑战,然而是否要倡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来应对挑战却依然存在争议,因而有科学解读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共生性 命运共同体 共生性底线
原文传递
中国的周边区域观回归与新秩序构建 被引量:63
10
作者 张蕴岭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155,共21页
历史上中国与周边构建了稳定的关系结构与秩序,至近代,由于中国的衰落,传统的关系与秩序崩塌。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百年衰落的下行线,开始逐步重建周边关系与秩序,但长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以周边为基础的区域观并没有确立起来。改革开... 历史上中国与周边构建了稳定的关系结构与秩序,至近代,由于中国的衰落,传统的关系与秩序崩塌。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百年衰落的下行线,开始逐步重建周边关系与秩序,但长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以周边为基础的区域观并没有确立起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中国采取新的措施逐步与周边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形成愈益密切的经济关系,利用不断提升的实力和影响力,推动地区关系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并且在调整中构建新的地区发展和安全秩序。对中国来说,构建秩序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取霸权,也不是要建立以己为中心的势力范围,而是为了一个稳定、和平、合作、发展的地缘区域综合环境。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周边区域观开始回归,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构建新周边关系与秩序的重要载体。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以及周边地区秩序的变化要放在历史转变长进程中来认识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地区秩序 区域观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全球治理视域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问题、因由与对策 被引量:52
11
作者 张虹倩 胡范铸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35,共10页
"孔子学院的任务一是传播汉语,二是传播中国文化。"这是孔院迄今为止的基本定位,也可说是中国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界的基本认识。如果说在孔院设立之初,这一定位对于纠正只注意语言教学的传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 "孔子学院的任务一是传播汉语,二是传播中国文化。"这是孔院迄今为止的基本定位,也可说是中国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界的基本认识。如果说在孔院设立之初,这一定位对于纠正只注意语言教学的传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孔院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继续坚持这样的定位,不但将制约孔院和汉语国际教育本身的继续成长,更可能影响国家整体战略的有效实施。孔院要走出困境,就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定位,确定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在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从而在国际政治大背景和负责任大国条件下,从"全球治理"的根本任务出发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理解 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孔子形象 喷淋效应
下载PDF
公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52
12
作者 杨雪锋 《中国名城》 2018年第5期36-40,共5页
公园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代汲取城市发展思想精华与国内外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公园城市把城市的定义从早期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公共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三重内涵。公园城市以生态价... 公园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代汲取城市发展思想精华与国内外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公园城市把城市的定义从早期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公共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三重内涵。公园城市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兼顾生态、功能和美学三大标准,实现生命、生态、生产、生活"四生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命运共同体 生态价值 四生共融
下载PDF
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导向的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赵军 申怡 夏建国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78,共4页
新工科建设的社会意义在于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产业界与教育界持续的能量转换是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实中产业界与教育界的相对割裂对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制约,构建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为推进新工科建设提供... 新工科建设的社会意义在于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产业界与教育界持续的能量转换是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实中产业界与教育界的相对割裂对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制约,构建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为推进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和路径选择。实践表明以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建构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有助于推进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实现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合作 命运共同体 新工科 工程教育
原文传递
中国周边外交的政策调整与新理念 被引量:47
14
作者 陈琪 管传靖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6,共23页
面对新的周边环境和国际挑战,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周边外交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即是这一调整的集中体现。周边外交政策的调整表现为:周边外交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获得提升,处理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的理念由... 面对新的周边环境和国际挑战,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周边外交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即是这一调整的集中体现。周边外交政策的调整表现为:周边外交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获得提升,处理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的理念由'互利'到强调'惠及',政策目标由维持周边稳定和密切经济合作提升为建设'命运共同体',总体上突出更加奋发有为地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工作。文章根据政策调整的主要方面,结合现实问题和有关周边外交政策的争论,重点分析了'亲、诚、容、惠'理念及其相应政策问题,认为周边外交工作的重点应偏向争端解决与区域合作等突出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周边外交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国际传播视域中的新世界主义:“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流变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邵培仁 周颖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104,共11页
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论述,不仅体现了一种世界主义的视野,而且也会触动和感动世界,进而会推动世界发展。特别是随着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其惊世骇俗的言行,已让整个世界惶恐不安。中国挺身而出,适时提出构建和打造"... 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论述,不仅体现了一种世界主义的视野,而且也会触动和感动世界,进而会推动世界发展。特别是随着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其惊世骇俗的言行,已让整个世界惶恐不安。中国挺身而出,适时提出构建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世界主义观念,体现了大国的担当与责任,也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是由内到外、由近及远看待和论述世界的。本文统计分析了2012—2016年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和国内场合关于"命运共同体"的发言,结合中国文化内核与伦理价值、领导人传播风格、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地缘政治状况,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演进及其"一体同心多元"尺度结构空间的影响,厘清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决策基于民族主义的理解错置,以新世界主义的视角验证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国战略理论与现实的内在一致性,从而为构建国家战略的国际传播体系和话语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界主义 命运共同体 国际传播 民族主义 文本分析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义利观 被引量:46
16
作者 李向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14,共11页
义利观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外交理念,不同于西方大国经济外交中的"胡萝卜加大棒"理念。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作共赢,与亲诚惠容、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奉行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 义利观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外交理念,不同于西方大国经济外交中的"胡萝卜加大棒"理念。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作共赢,与亲诚惠容、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奉行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带一路"的一个基本要义。正确的义利观不仅决定了"一带一路"存在的合法性,而且决定了它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义,"一带一路"将失去应有之意;没有利,"一带一路"最终将不可持续。在这种意义上,"一带一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正确的义利观能否真正得到贯彻。政府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企业是其主要参与者,贯彻正确的义利观的核心是协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言之,政府要以市场为基础,引导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完成国家的战略目标。为此,我们既需要全面把握义利观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又需要探索符合正确义利观理念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观 经济外交 “一带一路” 公共产品 治理结构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再审视 被引量:45
17
作者 陈锡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2,共6页
习近平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际战略思维,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出协调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新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理... 习近平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际战略思维,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出协调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新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既有根本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人类解放进程的必经阶段。辩证把握两者关系,须厘清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思想传统解读的"内生性"和"外在性"区别,并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作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以此再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凸显其三大世界意义: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多样化是肯定而非否定,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资源;对传统的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是超越而非简单复苏,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内涵;对现行世界经济政治体系是朝公平正义方向的推进而非颠覆,通过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事业而为推进人类解放进程作出了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中国道路 世界意义
原文传递
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队伍建设: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45
18
作者 胡范铸 陈佳璇 张虹倩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1,共9页
语境制约行为,目的决定过程。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新考察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汉语的国际教育推进跨文化理解、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进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考察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路径,就需... 语境制约行为,目的决定过程。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新考察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汉语的国际教育推进跨文化理解、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进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考察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路径,就需要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识为中心,从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转向以语言教学和语言服务结合为中心。而要满足这些要求,就意味着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属性和队伍建设应按"汉语+N(多种学科)"的思路加以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命运共同体 获得感 汉语+N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地位和意义 被引量:44
19
作者 陈须隆 《当代世界》 2016年第7期8-11,共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它既是中国当代外交政策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鲜明的特征。通过结合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观等理论,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人类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它既是中国当代外交政策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鲜明的特征。通过结合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观等理论,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外交思想 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 历史性飞跃 国际观 大国外交 中国外交 战略思想 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共同价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被引量:43
20
作者 秦宣 刘鑫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3,共6页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成为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大公约数,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成为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大公约数,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人类共同价值通过共商、共治、共建推动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建立,推动着人类共同发展和共同兴盛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价值 命运共同体 共有精神家园 最大公约数 价值观基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